第五十二回 悟空花吟詩悲夜館 報劬勞捐職仕餘杭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挹香獨自一人在着書房中,十分惆怅,便偶成二絕雲:
蝶戀蜂迷夢已空,仙源再訪路難通。
兒家門巷今猶在,不見桃花映面紅。
其二 判袂無多半月遙,枇杷門巷雨蕭蕭。
而今人面歸何處,金屋何從覓阿嬌。
挹香吟罷,愈加枨觸,獨自一個人在着書房踱來踱去。
時交三鼓,忽聽環佩锵锵,便在窗棂中一望,原來是愛卿同着侍兒秉燭而來。
挹香隻做不知,依然踱來踱去。
愛卿到了書房中,挹香道:“你來做什麼?”愛卿道:“如此夜深,還不去睡?”挹香道:“你們去睡你們的,我那裡睡得着。
”愛卿道:“那個說的?”一把扯了便走,挹香無奈,隻得同愛卿到梅花館安睡,不表。
有事即長,無事即短。
其時又是七月七日了,家家乞巧,處處穿針,挹香是夕與愛卿等在着階前賞玩,琴音謂挹香道:“今夕真個‘天街夜色涼如水’。
”挹香愀然道:“有誰‘卧看牽牛織女星’耶?”正說間,隻見愛卿獨自一個人笑攜纨扇,向花前踯躅,戲拍流螢。
挹香看見,觸動離懷,忽然又想着月素,“憶曩時護芳樓擲巧賭勝,何等旖旎,何等纏綿,如今他居用直:“我在吳門,鴛鴦分散,今日想我與愛姐等閑庭玩耍,隻怕他定在那裡念及我了。
”想着又不覺涔涔淚下。
愛卿道:“挹香,你為何又在那裡哭了?我看你如今遇了花晨月夕,總無快樂之情。
”挹香道:“你想昔日許多姐妹,何等熱鬧,凡遇良辰美景,總是時相叙首。
如今東飄西散,教人對景懷人,能不增忉怛耶?”愛卿道:“怪也怪你不得,但望你稍稍解釋些就是了。
”說着又玩了一回,姐妹們又穿一回巧針,挹香便挽了秋蘭的手道:“涼露侵襟,夜将及半,不要受了寒,我們去睡覺。
”于是六人冉冉而歸,挹香到怡芳院安寝。
過了數日,挹香謂愛卿道:“我金挹香今生得與你們衆姐妹相親相愛,誠為幸事。
但思父母年将垂暮,未報劬勞,就是博得這一榜秋魁,也沒怎麼實際。
必須想一個可以報親之道,庶不愧為人子。
況大丈夫時逢明盛,當思登進之階,風虎雲龍,宜乎做一番事業,俾他日顯親揚名,亦可報酬萬一。
聖人去:邦有道,貧且賤焉。
恥也。
這也不可不念,隻消稍博前程,以展素志,報答了親恩,就可急流勇退。
” 愛卿欣然道:“你的話一些不錯。
但是你會試去了一次,後來便不去了,如今思欲求名,卻從何法?”挹香笑道:“功名之事,我本淡漠置之。
若說會試之事,我也沒有這個遠大之猷,樂得無拘無束,藉故裡以藏修。
如今欲報親恩,隻消花費幾兩銀子,加捐一個同知銜,做一任邑宰。
隻要愛民如子,亦可名垂青史,封贈二親。
你想是不是?”愛卿點頭稱是。
挹香主意已定,便修書一封,直達京都,托拜林捐一同知銜兒。
按下不表。
齋且說拜林自從接眷進京覆旨之後,聖上便封為右庶子之職。
那日接得挹香之信,方知為報親恩,欲求仕進,不勝大喜,便替他在部中捐了一個同知銜,铨發浙江,即補知縣。
又修書一封,托杭州藩憲照應,一面将部照等寄與挹香。
挹香收到了,十分歡喜。
預先幾日,往親友處辭行,兼謝壽而至青浦,姑丈亦道:“為人子者,理宜如此。
”小山與素娟聞表兄出仕,也是欣欣。
住了一日,明日臨行,又走至吳家院子,獨到空閨内坐了片刻,歎道:“昔日竹姐姐在此彈琴時,何等幽雅,何等風流,如今鳳去台空,簾栊寂寂,傷心慘目,有如是耶?”返家後又别了十餘位美人,将家務一切俱托愛卿與秋蘭、素玉三個照料。
束裝之日,别了父母,帶了琴音、小素二人,啟棹往杭州候補。
一路無詞,到了杭州,尋了公館,然後進屋不表。
知 再說吳中自挹香去後,也沒有什麼事了。
殘年易去,轉瞬新年,寒往暑來,又是早秋時候。
那年卻逢大比,仲英與夢仙俱往南闱應試。
到了秋風放榜之期,二人多中在前茅。
報到家中,兩宅非常歡悅,喜得個慧瓊桃花含笑,柳葉生春,私謂侍兒道:“我名題慧瓊,未嘗無識人之慧眼也。
”挹香在杭州聞姚、葉二友都中,非凡得意,意謂同學少年多不賤,鵬搏萬裡,從此可顯親揚名矣。
吾且不表。
再說浙省藩司得了鄒拜林的書信,知金挹香已到省一載了,便補實他一個餘杭縣的緊缺。
挹香十分歡喜,便擇了
兒家門巷今猶在,不見桃花映面紅。
其二 判袂無多半月遙,枇杷門巷雨蕭蕭。
而今人面歸何處,金屋何從覓阿嬌。
挹香吟罷,愈加枨觸,獨自一個人在着書房踱來踱去。
時交三鼓,忽聽環佩锵锵,便在窗棂中一望,原來是愛卿同着侍兒秉燭而來。
挹香隻做不知,依然踱來踱去。
愛卿到了書房中,挹香道:“你來做什麼?”愛卿道:“如此夜深,還不去睡?”挹香道:“你們去睡你們的,我那裡睡得着。
”愛卿道:“那個說的?”一把扯了便走,挹香無奈,隻得同愛卿到梅花館安睡,不表。
有事即長,無事即短。
其時又是七月七日了,家家乞巧,處處穿針,挹香是夕與愛卿等在着階前賞玩,琴音謂挹香道:“今夕真個‘天街夜色涼如水’。
”挹香愀然道:“有誰‘卧看牽牛織女星’耶?”正說間,隻見愛卿獨自一個人笑攜纨扇,向花前踯躅,戲拍流螢。
挹香看見,觸動離懷,忽然又想着月素,“憶曩時護芳樓擲巧賭勝,何等旖旎,何等纏綿,如今他居用直:“我在吳門,鴛鴦分散,今日想我與愛姐等閑庭玩耍,隻怕他定在那裡念及我了。
”想着又不覺涔涔淚下。
愛卿道:“挹香,你為何又在那裡哭了?我看你如今遇了花晨月夕,總無快樂之情。
”挹香道:“你想昔日許多姐妹,何等熱鬧,凡遇良辰美景,總是時相叙首。
如今東飄西散,教人對景懷人,能不增忉怛耶?”愛卿道:“怪也怪你不得,但望你稍稍解釋些就是了。
”說着又玩了一回,姐妹們又穿一回巧針,挹香便挽了秋蘭的手道:“涼露侵襟,夜将及半,不要受了寒,我們去睡覺。
”于是六人冉冉而歸,挹香到怡芳院安寝。
過了數日,挹香謂愛卿道:“我金挹香今生得與你們衆姐妹相親相愛,誠為幸事。
但思父母年将垂暮,未報劬勞,就是博得這一榜秋魁,也沒怎麼實際。
必須想一個可以報親之道,庶不愧為人子。
況大丈夫時逢明盛,當思登進之階,風虎雲龍,宜乎做一番事業,俾他日顯親揚名,亦可報酬萬一。
聖人去:邦有道,貧且賤焉。
恥也。
這也不可不念,隻消稍博前程,以展素志,報答了親恩,就可急流勇退。
” 愛卿欣然道:“你的話一些不錯。
但是你會試去了一次,後來便不去了,如今思欲求名,卻從何法?”挹香笑道:“功名之事,我本淡漠置之。
若說會試之事,我也沒有這個遠大之猷,樂得無拘無束,藉故裡以藏修。
如今欲報親恩,隻消花費幾兩銀子,加捐一個同知銜,做一任邑宰。
隻要愛民如子,亦可名垂青史,封贈二親。
你想是不是?”愛卿點頭稱是。
挹香主意已定,便修書一封,直達京都,托拜林捐一同知銜兒。
按下不表。
齋且說拜林自從接眷進京覆旨之後,聖上便封為右庶子之職。
那日接得挹香之信,方知為報親恩,欲求仕進,不勝大喜,便替他在部中捐了一個同知銜,铨發浙江,即補知縣。
又修書一封,托杭州藩憲照應,一面将部照等寄與挹香。
挹香收到了,十分歡喜。
預先幾日,往親友處辭行,兼謝壽而至青浦,姑丈亦道:“為人子者,理宜如此。
”小山與素娟聞表兄出仕,也是欣欣。
住了一日,明日臨行,又走至吳家院子,獨到空閨内坐了片刻,歎道:“昔日竹姐姐在此彈琴時,何等幽雅,何等風流,如今鳳去台空,簾栊寂寂,傷心慘目,有如是耶?”返家後又别了十餘位美人,将家務一切俱托愛卿與秋蘭、素玉三個照料。
束裝之日,别了父母,帶了琴音、小素二人,啟棹往杭州候補。
一路無詞,到了杭州,尋了公館,然後進屋不表。
知 再說吳中自挹香去後,也沒有什麼事了。
殘年易去,轉瞬新年,寒往暑來,又是早秋時候。
那年卻逢大比,仲英與夢仙俱往南闱應試。
到了秋風放榜之期,二人多中在前茅。
報到家中,兩宅非常歡悅,喜得個慧瓊桃花含笑,柳葉生春,私謂侍兒道:“我名題慧瓊,未嘗無識人之慧眼也。
”挹香在杭州聞姚、葉二友都中,非凡得意,意謂同學少年多不賤,鵬搏萬裡,從此可顯親揚名矣。
吾且不表。
再說浙省藩司得了鄒拜林的書信,知金挹香已到省一載了,便補實他一個餘杭縣的緊缺。
挹香十分歡喜,便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