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菊花天書生遇難 題糕日美女酬恩

關燈
話說挹香因婦人之哭,竟附耳向壁細細一聽,也是他該受幾天磨難,所以鬼使神差到這個所在。

    原來那間空室四面粉牆,牆以内即是智果的秘室。

    牆間暗做一門,用粉染,一些看不出。

    挹香合當有事,附耳細聽之際,恰巧身靠假牆,隻聽粉染門呀的一聲,筋鬥直跌進去。

     複審視之,乃三間不甚亮的房屋,見一個和尚,揿住一個年輕婦人,要逼他行事,那婦人哀哀告求。

    那和尚正欲用強,見挹香跌進,吃驚不小,連忙起來,變了臉道:“呔!你是何人,敢入我佛爺之室?”挹香見勢頭不好,也覺慌了,正要逃走,卻被和尚扯住。

    挹香心中着急,恐淫僧惡念,難保性命之虞。

     正想間,那頭陀拉了挹香,又到一個所在,比方才那處更低,四面皆無台凳,僅排數塊石兒。

    屋外有一線之光的天井。

    那頭陀拉了挹香,壁上取了寶劍,謂挹香道:“你是何人?為何到我這裡?你可知到了這裡,有死無生的了!”便舉起劍兒,向挹香砍來。

     挹香驚絕,隻得按定六神道:“師父慢來。

    鋼刀雖快,不斬無罪之人。

    況寺院中是十方所在,難道不許遊人進内的麼?今我已到這裡,你的勾當已被我觑破,你欲惡心謀害,隻怕昭然皇法,天地無私。

    你自己去想來。

    ” 頭陀正欲回言,隻見一個小沙彌走進說道:“有蔣檀越立請要見。

    ”頭陀隻得棄劍,整好袈裟,至外迎接。

    便向挹香道:“我且饒你多活一時,少頃來與你算帳。

    ”命沙彌關了挹香,大踏步而出。

    原來蔣檀越與這和尚最相契,特來請到家中去做法事。

    老和尚無可推辭,隻得同行。

    也是挹香命不該絕。

    且說挹香見和尚去了,心雖安了些,觀其室中,竟一無生路,倘頭陀進來,仍複性命不保。

    想了又想,真覺無計可施。

    倘若我一旦不測,父母劬勞未報,衆美情義未酬,白白将這性命送與頭陀,豈不可恨?思想及此,不覺涔涔淚下。

     徘徊良久,天色已晚,不見頭陀進來,心又放下了些。

    奈何又無夜膳,又無燈火,又無床帳,又想平日在家中或在美人處,吃的是膏粱美味,睡的是羅褥錦茵,如今獨在這裡受此無窮之苦,性命且不能保。

    自怨自恨之時,谯樓三鼓,隻得挨過一夜。

     明日,仍不見頭陀至,也沒有茶湯水進來,肚中十分饑餓。

    挨到了金烏西墜,仍不見有人至。

    挹香喟然歎曰:“英雄末路,有計難施。

    不作餐刀鬼,仍為餓殍身。

    天呵天,你絕我太苦了!” 想了哭,哭了又想,哭道:“衆美人隻知我在家中攻書窗下,父母隻道我在朋友家論賦會文,怎知我在此受這許多苦楚。

    如今與你們長别了!”又哭道:“我金挹香如此一個人,死得這般不明不白,枉為了六尺男兒!”想到此處,竟放聲大哭起來。

     其時已有四鼓。

    也是挹香合當有救,這一番大哭,驚動了一個美人。

    看官,你道是誰?原來就是昔日挹香同夢仙黑夜裡救的吳秋蘭。

    他蒙二人救了回家,對父母說了,父母便問:“救你者是何名姓?”秋蘭道:“是兩個隐名的俠士,不肯留名。

    惟他們二人的面貌聲音,尚記在心頭,日後欲思圖報。

    ”這秋蘭家正在隆壽寺之西,秋蘭卧房卻與關挹香的所在隻隔一個天井。

    那夜秋蘭睡後,聽見有人在隔壁十分痛哭,這個聲音卻十分熟識。

    又細細的聽了一回,忽然聽出似昔年救我的那們壯士聲音,倒有些揣摩不出。

    沉吟良久道:“待我到天明時,樓窗上搭個走路,在牆上扒過,認他面貌。

    如是恩人,問他為何在寺中痛哭未遲。

    ” 胸有成竹,甫黎明即起,将闆搭過牆上。

    秋蘭輕跨樓窗,鳥行雀步,至闆上向下一望,見一書生席地而坐,昏蒙情狀,不知何故。

    又一望,卻正是恩人。

    他也難顧嫌疑,輕聲喚道:“公子尊姓大名,何昨宵在此恸哭?”時挹香又饑又倦,疲乏不堪,意謂決無生路的了,倒反昏昏睡去。

    驚聞公子之呼,猛擡頭觀望,見一個美人在牆上低喚。

    谛視之,頗面熟,欲躬身立起,可憐兩足疲軟,挨到牆邊道:“小生姓金,名挹香。

    前日誤投秘室,被禁于此,有死無生的了。

    姊姊尊性芳名?”秋蘭便通了名字。

    挹香兜的想上心來道:“曩昔黑夜遇強就是姊姊麼?”秋蘭道:“正是。

    公子是我恩人,今恩人罹難,妾安敢坐視。

    公子放心,少頃,妾有援君之計也。

    ”挹香甚屬感激。

     秋蘭遂回房,思出一計,随即告知父母。

    父母稱善。

    其父名家慶,素來耕種糊口,今蓄田産,央人耕種,居然是鄉間财主了。

    惟此一女,極其鐘愛。

    聞知挹香之事,憶曩時女遇惡棍,幸虧恩人相救,如今以恩報恩,正該竭力一援。

    便命雇工數十,同到隆壽寺來。

    衆和尚不曾防禦,便道:“做什麼?”衆人道:“你們莫管,少頃自知。

    ”遂各動手,将衆和尚個個縛牢。

    雖有幾個力大的,究竟寡不敵衆,也被捆住。

    留小沙彌,要他領到秘室,搜着六七個婦人。

    打開粉染門,放了挹香。

    複到外邊,将十幾個頭陀關到縣中,将六七個婦人帶去作證。

    後來縣主往蔣家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