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回 漏春光柔情脈脈 進良言苦口諄諄
關燈
小
中
大
于君,日後莫忘今日之情,即抱衾與◆,妾心已足矣。
” 挹香十分敬愛,便道:“姊姊放心,小生非薄幸也。
”于是你憐我惜,不覺東方已白。
小素梳洗畢,即去伺候慧卿。
挹香回至書房,又略略養了一回神,然後起身,往見慧卿。
适慧卿梳妝甫罷,見了挹香,笑道:“昨日移榻獨睡,隻怕有些睡不着。
”挹香倒呆了一呆,道:“昨晚小生誤入醉鄉,攪擾不安之至。
”遂贈了些纏頭,然後歸家。
從此書館用功,并不遨遊花國。
時光易過,又是二月中旬。
挹香想着約竹卿于杏花時節相會,不可食言,于是假詞于父母之前,隻說:“姑母約孩兒于清明前至青浦看會,孩兒欲往一遊。
”父母本溺愛,乃許他去。
挹香十分得意,喚了一葉扁舟,帶了文琴、雅劍兩個童兒,随即啟舟。
一路而來,看不盡春光明媚。
舟抵青浦,晷影未斜,先詣竹卿處。
竹卿不勝歡喜,重續舊緣,再聯夙好。
柳織金梭,鹂來并坐,花裁玉剪,蝶至雙穿。
竹卿告訴挹香,他有一意中人,欲訂終身,在此探訪底細。
挹香也十分歡喜,便向竹卿道:“姊姊,你可知天下生美人難,天下生美人而欲求愛美人之人更難。
就使有了這個愛美人之人,而無愛美人之心者,則有文無質,口是心非,知選乎色而不知鐘乎情。
此等人不惟于美人無益,而且于美人有損。
夫美人者,花之影也。
譬如有人具愛花之心,而無培養名花之意,則荒煙蔓草使名花陸溷于泥塗,如是則其人雖愛花而實無愛花之心也。
今姊姊具梅花之清品,作薄命之桃花,此時雖悟徹煙花,急思回首,本來翠館紅樓,終非了局。
以姊姊之才,以姊姊之貌,何患乎無佳耦。
惟是花前月下,纨?子多不是驕奢即多淫佚欲,求一憐憐惜惜,實意鐘情者,諺語雲萬難選一。
但既思早脫火坑,還望存之慧眼。
至于我金挹香之素衷,恨不得将你們衆位美人都擡高到天上去,方遂本來之念。
” 挹香說了這一番話,使竹卿感極涕零,益加欽慕。
挹香盤桓了數日,又至姑母家住了幾天,看了盛會,即返吳門。
瞬屆清和,竹卿信至,方知他意中人底細猶未探聽确實。
挹香作複信寄之雲: 一見傾城,三生有幸。
前言在耳,绮語重來。
展牍知芳卿玉體集羊,金閨蔔燕,頌頌。
仆自清溪返棹後,幸吳中春色無恙依然,惟是言念西方,徒增忉怛耳。
芳卿亦具有同心耶?來書雲射雀無屏,殊為惆怅。
但落花無主,最易飄零,藕入污泥,蓮休遲出。
然此等事芳卿已早存慧見,無勞仆作解事奴也。
藉泐奉複,諸望珍重。
這封信寄了去,竹卿見了,又是感激,又是欽敬,吾且不表。
再說挹香日夕在書館中讀書,一日忽遞一信來,啟視之,卻是月素邀看牡丹。
上寫道: 書奉企真山人文右:數日不晤,眼将穿矣。
迩者小園牡丹盛開,紅紅白白,絕可人憐。
想山人以花為命,惜花為心。
既有名花,不敢不邀愛花人共賞花前,使花神争妍鬥媚,以報命于君。
粗設酒肴,特邀玉趾。
倘惠然肯來,當掃徑迓迎,共成佳會也。
裁箋勸駕,不盡依依。
即希戬照。
護芳樓主人拜啟。
挹香十分歡喜,即往月素家赴宴賞花。
未片刻已至門前,月素出接,叙談良久,命侍兒端整酒席于環翠堂賞花。
正是: 問花花解語,對月月生憐。
誰知賞花又生出一段奇文。
要知何事,且聽下回分解。
” 挹香十分敬愛,便道:“姊姊放心,小生非薄幸也。
”于是你憐我惜,不覺東方已白。
小素梳洗畢,即去伺候慧卿。
挹香回至書房,又略略養了一回神,然後起身,往見慧卿。
适慧卿梳妝甫罷,見了挹香,笑道:“昨日移榻獨睡,隻怕有些睡不着。
”挹香倒呆了一呆,道:“昨晚小生誤入醉鄉,攪擾不安之至。
”遂贈了些纏頭,然後歸家。
從此書館用功,并不遨遊花國。
時光易過,又是二月中旬。
挹香想着約竹卿于杏花時節相會,不可食言,于是假詞于父母之前,隻說:“姑母約孩兒于清明前至青浦看會,孩兒欲往一遊。
”父母本溺愛,乃許他去。
挹香十分得意,喚了一葉扁舟,帶了文琴、雅劍兩個童兒,随即啟舟。
一路而來,看不盡春光明媚。
舟抵青浦,晷影未斜,先詣竹卿處。
竹卿不勝歡喜,重續舊緣,再聯夙好。
柳織金梭,鹂來并坐,花裁玉剪,蝶至雙穿。
竹卿告訴挹香,他有一意中人,欲訂終身,在此探訪底細。
挹香也十分歡喜,便向竹卿道:“姊姊,你可知天下生美人難,天下生美人而欲求愛美人之人更難。
就使有了這個愛美人之人,而無愛美人之心者,則有文無質,口是心非,知選乎色而不知鐘乎情。
此等人不惟于美人無益,而且于美人有損。
夫美人者,花之影也。
譬如有人具愛花之心,而無培養名花之意,則荒煙蔓草使名花陸溷于泥塗,如是則其人雖愛花而實無愛花之心也。
今姊姊具梅花之清品,作薄命之桃花,此時雖悟徹煙花,急思回首,本來翠館紅樓,終非了局。
以姊姊之才,以姊姊之貌,何患乎無佳耦。
惟是花前月下,纨?子多不是驕奢即多淫佚欲,求一憐憐惜惜,實意鐘情者,諺語雲萬難選一。
但既思早脫火坑,還望存之慧眼。
至于我金挹香之素衷,恨不得将你們衆位美人都擡高到天上去,方遂本來之念。
” 挹香說了這一番話,使竹卿感極涕零,益加欽慕。
挹香盤桓了數日,又至姑母家住了幾天,看了盛會,即返吳門。
瞬屆清和,竹卿信至,方知他意中人底細猶未探聽确實。
挹香作複信寄之雲: 一見傾城,三生有幸。
前言在耳,绮語重來。
展牍知芳卿玉體集羊,金閨蔔燕,頌頌。
仆自清溪返棹後,幸吳中春色無恙依然,惟是言念西方,徒增忉怛耳。
芳卿亦具有同心耶?來書雲射雀無屏,殊為惆怅。
但落花無主,最易飄零,藕入污泥,蓮休遲出。
然此等事芳卿已早存慧見,無勞仆作解事奴也。
藉泐奉複,諸望珍重。
這封信寄了去,竹卿見了,又是感激,又是欽敬,吾且不表。
再說挹香日夕在書館中讀書,一日忽遞一信來,啟視之,卻是月素邀看牡丹。
上寫道: 書奉企真山人文右:數日不晤,眼将穿矣。
迩者小園牡丹盛開,紅紅白白,絕可人憐。
想山人以花為命,惜花為心。
既有名花,不敢不邀愛花人共賞花前,使花神争妍鬥媚,以報命于君。
粗設酒肴,特邀玉趾。
倘惠然肯來,當掃徑迓迎,共成佳會也。
裁箋勸駕,不盡依依。
即希戬照。
護芳樓主人拜啟。
挹香十分歡喜,即往月素家赴宴賞花。
未片刻已至門前,月素出接,叙談良久,命侍兒端整酒席于環翠堂賞花。
正是: 問花花解語,對月月生憐。
誰知賞花又生出一段奇文。
要知何事,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