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數峰青(冷月如霜番外)

關燈
最後跪在那裡,他終于伏下身子去,聲音沉靜如水,緩慢一字一句:“請母後成全。

    ” 太陽穴旁的血管在突突的跳,就像有誰拿钗尖挑起那兩條青筋,血脈盡湧,仿佛随時會漲爆血管。

    我手指間的蓋碗仿佛在刹那間滑膩,掌不住,握不緊,恍如用盡了全部的力氣,才能牢牢拿捏,不往他頭頂上砸去。

     殿内靜到了極處,銷金大鼎裡焚的百合香,幽藍的煙縷絲絲筆直。

    烏紗折上巾,盤領、窄袖、前後及兩肩繡有金盤龍紋樣,既然跪在那裡,衣擺依舊整肅鋪開,這是皇帝燕常家居的服冠。

    在晦暗的光線裡,仍能看出簇花團龍夾繡的金線,令人微微有些眩暈,有風吹入殿内,重重的簾幕仿佛被無形的巨手拂過,微微鼓起似帆。

    我知道自己此刻樣子一定可怕極了,嘴唇發澀,牙齒一顆顆全是酸的。

    我的聲音也是澀得可怕:“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他長跪未起,仍舊隻是那一句:“請母後成全。

    ” 我緩緩起身,眩暈的感覺越來越吃重,閉了閉眼,仍未擺脫那種天旋地轉的幻覺,幸得璎珞及時在後頭扶了我一把,才能夠站得穩。

     我左手抓住璎珞的一隻手臂,仿佛整個人真的在這一刹那老去,非得要緊緊抓住一個支撐。

    肋下隐隐的疼痛仿佛令知覺亦漸漸遠去,我凝視着伏在地上的那個人,這個人再不是當年那個被我緊緊抱在懷中的棣兒,這個人再不是當年那個呀呀學語的棣兒,這個人再不是當年那個在萬人中央會回過頭來,倉惶望向我的棣兒。

     他陌生得讓我刮目相看。

     這樣望去,隻能看見微斂的眉目,嘴角微抿的冷凝神色,真的很像一個人。

     最後,我慢慢的閉上眼睛,疲倦的說:“我管不了你了,你去問你七叔,他倘若答應……” 他突然擡起頭來,他聲音并不大,就那樣清清楚楚截斷我的話,絲毫不顧及禮法。

    那雙岑寂黑暗的眸子中,閃過一絲異樣的神色,嘴角竟然仿佛是笑意:“攝政王?誰不知道攝政王他向來與母後别無二議?” 說到“别無二議”四個字時,他一字一頓,語氣輕佻得可恥,所有的血仿佛一下子湧往頭頂,我再也忍耐不住,手中的那隻茶碗已經掼了出去,他沒有躲閃,很沉悶的一聲鈍響,茶水順着他的額角流下來,淋漓滴落在金線團龍的衣襟上。

    有幾片茶葉粘在他袖上,像是秋天裡最後幾片葉子,顫危欲零。

    血終于滴下來,一滴,兩滴,漸漸糊住他的眼睛,他就在鮮血淋漓下看着我,璎珞失聲驚呼,倉惶向門外叫:“快來人啊,來人啊!” 而他隻是看着我,與我對視,那目光中的莫測竟然令我覺得一凜。

    頭一個念頭居然是應該召禦林軍提轄孫墨。

    而就在那一刹那,他的眼中也掠過一絲陰霾。

    我的心忽然一涼,是什麼時候,母子之間已經猜忌到這種地步? 他緩慢而從容的挺直了身子,擡手以袖拭去額頭的血迹,聲音裡仍似有生硬刮冷的嘲諷:“朕是君,他是臣,憑什麼朕的事情都要問過他才能作數?” 我氣得發抖,從心到身,連同指尖,都是冰涼:“如果沒有攝政王,哪裡能有你的今日?” 他目光中的譏诮似更明顯:“攝政王框扶朝政十餘年,若沒有他,确實難有兒臣的今日。

    ” 我不能作聲,我隻怕自己一旦張口就真的會嗓眼一甜,吐出一口血來。

    我身子發軟,腳站不住,如果不是璎珞架着我,我隻怕真的會倒下去。

     璎珞扶着我的手臂,哀求一樣低喚:“娘娘?” 皇帝帶來的内官已經被呼喚進來,見殿中碎瓷零亂,皇帝額角傷處還有血不斷湧出,吓得撲嗵撲嗵跪了一溜。

     我終于說:“皇帝累了,好好服侍回去歇着。

    ” 衆人恭謹齊齊伏身遵旨,然後七手八腳的去攙扶仍跪在那裡的皇帝。

     他紋絲未動,隻是緊緊盯着我。

    旁人不敢硬去攙扶,一瞬間又成僵局。

     我目光冷凝,仿佛視若無物。

     他終于重新磕頭:“兒臣告退。

    ” 然後起身,由内官簇擁而去。

     肋下的隐痛變成抽痛,璎珞又叫了一聲:“娘娘。

    ” 我很倦,倦極了,隻想睡了。

     可是又睡不着,晌午後天悶熱得出奇,風裡帶着腥鹹的氣息,就像連風也在不停的出着汗。

    殿裡供了冰,可仍是熱,連絲涼意都沒有。

    殿外連蟬聲都靜默了,火爐一樣的熱,把天地都烘焙着,烙烤着,把一切的水氣都焙幹了,把一切有活意的東西都焙幹了。

     璎珞拿了柄素白纨扇,替我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