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相逢相失兩如夢
關燈
小
中
大
今日清晨,豫親王自禦前退下,聞得負責此事的内府都總管烏有義這樣回禀,沉吟片刻,忽問:“青梅羹裡不是用了冰,冰呢?可曾驗過?”青梅羹乃是一味涼甜之物,取食時方加入冰塊。
烏有義恍然大悟,連連道:“虧得王爺指點。
”立刻命人去追查當晚所用冰塊。
禦廚所用之冰皆出自内窖,毒不會是事先下好的,隻有可能在取冰中途作手腳,于是追究取冰之人。
去取冰的是禦膳房的一名内官召貴,未用嚴刑拷打,已經吓得瑟抖不己,磕頭如搗:“奴婢冤枉!奴婢冤枉!奴婢取了冰塊,路上絕沒敢耽擱。
”烏有義倒是十分耐心,問:“莫怕,莫怕,有話慢慢說,你仔細想想,路上可曾遇見過什麼人?”那召貴想了半天,嗫嚅道:“沒遇上什麼人,我們當着差事,旁人都知道取冰要速速回去,都不敢上來跟我們搭話的。
況且那日淑妃娘娘忽然說要用青梅羹,禦膳房裡原沒預備,胡師傅急忙打發我去,我一路上緊趕慢趕,哪敢去答理旁人說話?”說到這裡,突然“啊”了一聲,說道:“奴婢想起來了,賢德殿的張其敏,那日他也是去取冰的,見奴婢着急,便将他先取的那份冰讓給了奴婢。
” 賢德殿為華妃所居,烏有義臉色一沉,問:“你可别記得錯了,胡說八道,說錯一句話,你脖子上那腦袋就沒有了。
”召貴幾欲哭出來:“烏總管,這樣的事情,我哪裡敢胡說八道?”烏有義安慰他兩句,立刻去回禀豫親王。
依烏有義的意思,應該立刻将張其敏拿問,但豫親王有所顧忌,他隻答:“既然事涉華妃,此事需慎重。
” 于是由豫親王親自去回奏皇帝,皇帝未曾聽完,已經悖然大怒:“朕饒過她一次,她竟還不知足。
” 豫親王道:“華妃身份特殊,請皇上且傳了張其敏來問得明白,再作處置。
”這句話說得壞了,因為他本意是華妃暫攝六宮,體同國母,應該慎重。
但皇帝以為他意在提醒自己,華妃之父乃是定國大将軍華凜,華凜鎮守宏、顔二州,朝廷頗為倚重。
皇帝怒不可抑,道:“朕安能受此種脅迫?”拂袖而起,立時傳令起駕去賢德殿。
華妃卻不在賢德殿,因為涵妃自皇長子出事,不飲不食,尋死覓活,形若瘋颠,華妃隻得陪她在靜仁殿守靈,竭力安慰。
天亮時分皇長子小殓,涵妃又哭又鬧,直欲觸柱自盡,好容易勸得她下來,門外内官已經一聲疊一聲的通報進來:“萬歲爺駕到——” 華妃忙命人替涵妃理一理妝容,自己迎出殿門去接駕,遠遠已經瞧見内官簇擁着皇帝,疾步而來,見着她由宮女相伴跪在階下,皇帝一見之下,睚眦欲裂:“你竟還有臉往這裡來?”華妃見他目光如寒冰,冷不可測,聽這口風,大覺驚懼,顫聲道:“臣妾……”皇帝已經驟然發作:“你這蛇蠍心腸的歹毒女人,毒殺皇長子,謀害淑妃,朕今日不将你碎屍萬段,對不住枉死的永怡。
”華妃吓得面無人色,連聲音都變了調:“皇上,臣妾冤枉,臣妾再愚昧無知,亦不會去謀害皇長子。
” 皇帝的聲音忽然冷下來,他整個人雖立在豔陽之下,聲音卻冷得如數九寒冬:“朕一忍再忍,念着你是朕居藩時的側妃,亦算得糟糠之妻,所以存了一念之仁。
皇貴妃是怎麼死的,你以為朕真的不知道麼?” 華妃眼中露出驚恐萬分的神色,雙唇顫動,卻說不出一句話來。
便在此時,忽聞身後有人哇一聲大哭起來,便來是涵妃掙脫了宮女的攙扶,奔出殿門來。
見皇帝伫立階前,涵妃撲下玉階,跪倒抱住皇帝的腿,隻是放聲大哭。
皇帝本就煩燥暴怒,聽她哭得慘烈,口口聲聲喚着兒子的乳名,心中更增悲恸。
内官們忙去攙扶,哪裡扶得起來。
皇帝冷冷望着華妃,道:“縱不是你的骨肉,亦喚你一聲‘母妃’,你如何下得手去?” 華妃道:“臣妾冤枉,臣妾絕不會去謀害皇長子。
”涵妃神智混亂,指着華妃,尖聲大叫:“是她!就是她!她原就想毒死淑妃,誰知道一并害了我的杼兒,我可憐的杼兒啊……”嗚嗚咽咽,又哭了起來:“杼兒,為娘對不住你,為娘鬼迷心竅,聽了這女人的話,任由她去下毒,誰知那天殺的淑妃會給你也吃一碗羹,為娘怎麼知道……”她邊哭邊說,形如瘋颠。
華妃厲聲道:“涵妃!你可真是瘋了,我何嘗下毒謀害淑妃?”涵妃咬牙切齒的道:“你才是個瘋子,你勸我說,淑妃有孕,如果生個兒子,隻怕皇上會立為太子,勸我早作計較,所以在宴中下毒……皇上,當日她和臣妾說的話,臣妾記得清清楚楚……”她又嗬嗬
烏有義恍然大悟,連連道:“虧得王爺指點。
”立刻命人去追查當晚所用冰塊。
禦廚所用之冰皆出自内窖,毒不會是事先下好的,隻有可能在取冰中途作手腳,于是追究取冰之人。
去取冰的是禦膳房的一名内官召貴,未用嚴刑拷打,已經吓得瑟抖不己,磕頭如搗:“奴婢冤枉!奴婢冤枉!奴婢取了冰塊,路上絕沒敢耽擱。
”烏有義倒是十分耐心,問:“莫怕,莫怕,有話慢慢說,你仔細想想,路上可曾遇見過什麼人?”那召貴想了半天,嗫嚅道:“沒遇上什麼人,我們當着差事,旁人都知道取冰要速速回去,都不敢上來跟我們搭話的。
況且那日淑妃娘娘忽然說要用青梅羹,禦膳房裡原沒預備,胡師傅急忙打發我去,我一路上緊趕慢趕,哪敢去答理旁人說話?”說到這裡,突然“啊”了一聲,說道:“奴婢想起來了,賢德殿的張其敏,那日他也是去取冰的,見奴婢着急,便将他先取的那份冰讓給了奴婢。
” 賢德殿為華妃所居,烏有義臉色一沉,問:“你可别記得錯了,胡說八道,說錯一句話,你脖子上那腦袋就沒有了。
”召貴幾欲哭出來:“烏總管,這樣的事情,我哪裡敢胡說八道?”烏有義安慰他兩句,立刻去回禀豫親王。
依烏有義的意思,應該立刻将張其敏拿問,但豫親王有所顧忌,他隻答:“既然事涉華妃,此事需慎重。
” 于是由豫親王親自去回奏皇帝,皇帝未曾聽完,已經悖然大怒:“朕饒過她一次,她竟還不知足。
” 豫親王道:“華妃身份特殊,請皇上且傳了張其敏來問得明白,再作處置。
”這句話說得壞了,因為他本意是華妃暫攝六宮,體同國母,應該慎重。
但皇帝以為他意在提醒自己,華妃之父乃是定國大将軍華凜,華凜鎮守宏、顔二州,朝廷頗為倚重。
皇帝怒不可抑,道:“朕安能受此種脅迫?”拂袖而起,立時傳令起駕去賢德殿。
華妃卻不在賢德殿,因為涵妃自皇長子出事,不飲不食,尋死覓活,形若瘋颠,華妃隻得陪她在靜仁殿守靈,竭力安慰。
天亮時分皇長子小殓,涵妃又哭又鬧,直欲觸柱自盡,好容易勸得她下來,門外内官已經一聲疊一聲的通報進來:“萬歲爺駕到——” 華妃忙命人替涵妃理一理妝容,自己迎出殿門去接駕,遠遠已經瞧見内官簇擁着皇帝,疾步而來,見着她由宮女相伴跪在階下,皇帝一見之下,睚眦欲裂:“你竟還有臉往這裡來?”華妃見他目光如寒冰,冷不可測,聽這口風,大覺驚懼,顫聲道:“臣妾……”皇帝已經驟然發作:“你這蛇蠍心腸的歹毒女人,毒殺皇長子,謀害淑妃,朕今日不将你碎屍萬段,對不住枉死的永怡。
”華妃吓得面無人色,連聲音都變了調:“皇上,臣妾冤枉,臣妾再愚昧無知,亦不會去謀害皇長子。
” 皇帝的聲音忽然冷下來,他整個人雖立在豔陽之下,聲音卻冷得如數九寒冬:“朕一忍再忍,念着你是朕居藩時的側妃,亦算得糟糠之妻,所以存了一念之仁。
皇貴妃是怎麼死的,你以為朕真的不知道麼?” 華妃眼中露出驚恐萬分的神色,雙唇顫動,卻說不出一句話來。
便在此時,忽聞身後有人哇一聲大哭起來,便來是涵妃掙脫了宮女的攙扶,奔出殿門來。
見皇帝伫立階前,涵妃撲下玉階,跪倒抱住皇帝的腿,隻是放聲大哭。
皇帝本就煩燥暴怒,聽她哭得慘烈,口口聲聲喚着兒子的乳名,心中更增悲恸。
内官們忙去攙扶,哪裡扶得起來。
皇帝冷冷望着華妃,道:“縱不是你的骨肉,亦喚你一聲‘母妃’,你如何下得手去?” 華妃道:“臣妾冤枉,臣妾絕不會去謀害皇長子。
”涵妃神智混亂,指着華妃,尖聲大叫:“是她!就是她!她原就想毒死淑妃,誰知道一并害了我的杼兒,我可憐的杼兒啊……”嗚嗚咽咽,又哭了起來:“杼兒,為娘對不住你,為娘鬼迷心竅,聽了這女人的話,任由她去下毒,誰知那天殺的淑妃會給你也吃一碗羹,為娘怎麼知道……”她邊哭邊說,形如瘋颠。
華妃厲聲道:“涵妃!你可真是瘋了,我何嘗下毒謀害淑妃?”涵妃咬牙切齒的道:“你才是個瘋子,你勸我說,淑妃有孕,如果生個兒子,隻怕皇上會立為太子,勸我早作計較,所以在宴中下毒……皇上,當日她和臣妾說的話,臣妾記得清清楚楚……”她又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