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月曉風清欲堕時
關燈
小
中
大
震,不由緊緊攥住兒子的小手,但聞步聲細碎,四名宮人已經引着如霜而至。
風過午殿,清涼似水,她身上一襲麗紅薄羅紗衣,整個人便籠在那樣鮮豔的輕紗中,蓮步姗姗,腳步輕巧得如同不曾落地,古人所謂“淩波微步”,即是如此罷。
她長長的裾裙無聲的拂過明鏡似的地面,黑亮的磚面上倒映出她淡淡的身影,眸光流轉間,透出難以捉摸的神光迷離,更顯美豔。
那美豔也仿佛隔了一層薄紗,隐隐綽綽,叫人看不真切。
涵妃竟一時失了神,如霜已經近得前來,盈盈施禮:“見過皇上。
” 皇帝道:“不是說不舒服,怎麼又起來了。
”如霜道:“睡得骨頭疼,所以起來走走。
”澄靜如秋水般的眼眸已經望向永怡:“這便是皇長子吧,素日未嘗見過。
” 小小的永怡已經頗為知事,行禮如儀:“永怡見過母妃。
”如霜忽生了些微笑意,她本來姿容勝雪,這一笑之下,便如堅冰乍破,春暖雪融,說出不一種暖洋洋之意:“小孩子真有趣。
”皇帝甚少見她笑得如此愉悅,随口道:“倒沒想到你喜歡小孩子。
”又道:“過幾日便是皇長子生辰,雖然小孩子不便做壽,就在靜仁宮設宴,也算是替涵妃洗塵。
” 涵妃惶然道:“謝皇上,臣妾惶恐……” 皇帝素來不耐聽她多說,又見如霜有不悅之色,隻揮一揮手,命涵妃與永怡退去。
見涵妃謹然退下,如霜忽歎了口氣,說道:“其實我并不是讨厭她這個人。
” 皇帝含笑問:“那你是讨厭什麼?” 如霜伸出手去,她手心滾燙,按在他手上,仿佛是塊烙鐵,他隻覺手背一陣灼熱,她唇角笑意輕淺:“我隻是讨厭你看旁的女人。
”皇帝嗤笑一聲,道:“說得就像真的似的。
”如霜慢慢歎了口氣,說:“人家對你說真話,你卻從來不當回事。
” 六月初九乃是皇長子的生辰,阖宮賜宴靜仁宮,連甚少在宮中走動的淑妃慕氏都前來賀禮。
涵妃聽說如霜亦随皇帝前來,十分意外,與華妃交換一個眼神,方起身相迎。
雖然天氣暑熱,但靜仁宮殿宇深宏,十分幽涼。
雖是便宴,仍是每人一筵,羅列山珍海味。
皇帝心情甚好,親自召了皇長子一同上坐。
如霜本居于皇帝之側,另是一筵,她近來胃口不開,極是喜愛酸涼,所以禦膳房專為她預備了青梅羹。
那青梅羹中放了冰塊,冷香四溢,銀匙攪動,碎冰叮然有聲。
永怡不禁望了一眼,但他年紀雖小,極是懂事守禮,極力約束自己,并不再看。
如霜便道:“這羹做得很好,也盛一碗給皇長子。
” 宮人亦奉了一碗給永怡,永怡離席行禮謝恩,方才領賜。
好容易待到宴罷,内官奉上茶來,涵妃道:“臣妾這裡沒什麼好茶,這是今年的丁覺香霧,請皇上與華妃、淑妃嘗個新罷。
”她一顆心提到了嗓子眼兒,怦怦亂跳,幾欲破胸而出,連話都說得十分生硬。
華妃卻十分沉得住氣,笑道:“咱們都是俗人,吃什麼茶都是牛嚼牡丹,淑妃可是吃過好茶的,今日還要請淑妃品題品題。
”如霜說道:“可對不住,我向來不吃香霧茶。
”皇帝笑道:“就你性子最刁鑽古怪。
”涵妃頓時如釋重負,華妃卻神色自若,笑道:“淑妃妹妹沒口福了,還是咱們吃吧。
”又與涵妃細細的論起茶道,涵妃額上全是汗,隻是張口結舌,幾乎連話都答不上來,華妃狠狠的望了她一眼,她方鎮定下來。
皇帝與如霜不過略坐了一坐,便一同回去了。
送駕轉來,摒退衆人,涵妃這才驚魂未定的道:“姐姐,不成的,我心就快跳出來了,不成的。
”華妃道:“她不沒喝茶嗎?你怕什麼?這次不成,還有下次。
”涵妃幾乎要哭出來:“咱們還是算了吧,我總覺得大禍臨頭,萬一皇上知道……”華妃歎了口氣,說:“此事原是為了永怡,你既然說算了,我這個外人還能說什麼。
咱們就此罷手,由得她去。
到時侯她的兒子立為太子,她當了皇後,咱們在她手下苟且活命,隻要放着這張臉去任她糟踐,也不算什麼難事。
”涵妃雙眉緊鎖,咬唇不語,忽聞步聲急促,由遠至近。
她二人摒人密談,極為警覺,涵妃便揚聲問:“是誰?” 宮人聲音倉惶:“娘娘,不好了,小皇子忽然說肚子疼,現在疼得直打滾呢。
” 但聞“咣啷”一聲,卻是涵妃帶翻了茶,她方寸大亂,直往外奔去。
華妃一驚之下,亦随她急至偏殿,老遠便聽到乳母急切的哭聲,幾個乳母都淚流滿面,團團圍着永怡,手足無措。
涵妃見孩子一張小臉煞白,口吐白沫,全身不停抽搐,呼吸淺薄,已經人事不醒。
風過午殿,清涼似水,她身上一襲麗紅薄羅紗衣,整個人便籠在那樣鮮豔的輕紗中,蓮步姗姗,腳步輕巧得如同不曾落地,古人所謂“淩波微步”,即是如此罷。
她長長的裾裙無聲的拂過明鏡似的地面,黑亮的磚面上倒映出她淡淡的身影,眸光流轉間,透出難以捉摸的神光迷離,更顯美豔。
那美豔也仿佛隔了一層薄紗,隐隐綽綽,叫人看不真切。
涵妃竟一時失了神,如霜已經近得前來,盈盈施禮:“見過皇上。
” 皇帝道:“不是說不舒服,怎麼又起來了。
”如霜道:“睡得骨頭疼,所以起來走走。
”澄靜如秋水般的眼眸已經望向永怡:“這便是皇長子吧,素日未嘗見過。
” 小小的永怡已經頗為知事,行禮如儀:“永怡見過母妃。
”如霜忽生了些微笑意,她本來姿容勝雪,這一笑之下,便如堅冰乍破,春暖雪融,說出不一種暖洋洋之意:“小孩子真有趣。
”皇帝甚少見她笑得如此愉悅,随口道:“倒沒想到你喜歡小孩子。
”又道:“過幾日便是皇長子生辰,雖然小孩子不便做壽,就在靜仁宮設宴,也算是替涵妃洗塵。
” 涵妃惶然道:“謝皇上,臣妾惶恐……” 皇帝素來不耐聽她多說,又見如霜有不悅之色,隻揮一揮手,命涵妃與永怡退去。
見涵妃謹然退下,如霜忽歎了口氣,說道:“其實我并不是讨厭她這個人。
” 皇帝含笑問:“那你是讨厭什麼?” 如霜伸出手去,她手心滾燙,按在他手上,仿佛是塊烙鐵,他隻覺手背一陣灼熱,她唇角笑意輕淺:“我隻是讨厭你看旁的女人。
”皇帝嗤笑一聲,道:“說得就像真的似的。
”如霜慢慢歎了口氣,說:“人家對你說真話,你卻從來不當回事。
” 六月初九乃是皇長子的生辰,阖宮賜宴靜仁宮,連甚少在宮中走動的淑妃慕氏都前來賀禮。
涵妃聽說如霜亦随皇帝前來,十分意外,與華妃交換一個眼神,方起身相迎。
雖然天氣暑熱,但靜仁宮殿宇深宏,十分幽涼。
雖是便宴,仍是每人一筵,羅列山珍海味。
皇帝心情甚好,親自召了皇長子一同上坐。
如霜本居于皇帝之側,另是一筵,她近來胃口不開,極是喜愛酸涼,所以禦膳房專為她預備了青梅羹。
那青梅羹中放了冰塊,冷香四溢,銀匙攪動,碎冰叮然有聲。
永怡不禁望了一眼,但他年紀雖小,極是懂事守禮,極力約束自己,并不再看。
如霜便道:“這羹做得很好,也盛一碗給皇長子。
” 宮人亦奉了一碗給永怡,永怡離席行禮謝恩,方才領賜。
好容易待到宴罷,内官奉上茶來,涵妃道:“臣妾這裡沒什麼好茶,這是今年的丁覺香霧,請皇上與華妃、淑妃嘗個新罷。
”她一顆心提到了嗓子眼兒,怦怦亂跳,幾欲破胸而出,連話都說得十分生硬。
華妃卻十分沉得住氣,笑道:“咱們都是俗人,吃什麼茶都是牛嚼牡丹,淑妃可是吃過好茶的,今日還要請淑妃品題品題。
”如霜說道:“可對不住,我向來不吃香霧茶。
”皇帝笑道:“就你性子最刁鑽古怪。
”涵妃頓時如釋重負,華妃卻神色自若,笑道:“淑妃妹妹沒口福了,還是咱們吃吧。
”又與涵妃細細的論起茶道,涵妃額上全是汗,隻是張口結舌,幾乎連話都答不上來,華妃狠狠的望了她一眼,她方鎮定下來。
皇帝與如霜不過略坐了一坐,便一同回去了。
送駕轉來,摒退衆人,涵妃這才驚魂未定的道:“姐姐,不成的,我心就快跳出來了,不成的。
”華妃道:“她不沒喝茶嗎?你怕什麼?這次不成,還有下次。
”涵妃幾乎要哭出來:“咱們還是算了吧,我總覺得大禍臨頭,萬一皇上知道……”華妃歎了口氣,說:“此事原是為了永怡,你既然說算了,我這個外人還能說什麼。
咱們就此罷手,由得她去。
到時侯她的兒子立為太子,她當了皇後,咱們在她手下苟且活命,隻要放着這張臉去任她糟踐,也不算什麼難事。
”涵妃雙眉緊鎖,咬唇不語,忽聞步聲急促,由遠至近。
她二人摒人密談,極為警覺,涵妃便揚聲問:“是誰?” 宮人聲音倉惶:“娘娘,不好了,小皇子忽然說肚子疼,現在疼得直打滾呢。
” 但聞“咣啷”一聲,卻是涵妃帶翻了茶,她方寸大亂,直往外奔去。
華妃一驚之下,亦随她急至偏殿,老遠便聽到乳母急切的哭聲,幾個乳母都淚流滿面,團團圍着永怡,手足無措。
涵妃見孩子一張小臉煞白,口吐白沫,全身不停抽搐,呼吸淺薄,已經人事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