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水殿荷香綽約開
關燈
小
中
大
夜深了,四下裡寂靜無聲。
極遠處傳來“太平更”,三長一短,已經是寅末時分了。
殿中并沒有舉燭,西沉的月色透過窗紗照進來,如水銀般瀉了一地。
如霜自驚悸的夢中醒來,涼而薄的錦被覆在身上,如同繭一般,纏得她透不過氣來。
心狂跳如急鼓,她無聲的喘着氣,過了半晌方才摸索到藥瓶。
她急切的将藥瓶倒過來,發抖的手指幾乎拿捏不住,好容易傾出一顆藥丸來,噙到口中去。
呼吸漸漸平複,沉郁的藥香在口中濡化開去,而背心涔涔的冷汗已經濡濕了衣裳,她虛弱的重新伏回枕上,掌心裡一點微冷的酸涼,無力的垂下手去,藥瓶已經空了。
身後是皇帝平而穩的呼吸,如果不是夜這樣安靜,淺得幾乎聽不見。
這種她最厭憎的聲音,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刻,就令她再也壓抑不住心底深處的煩惡,連帶着對自己亦恨之入骨,此時胃中泛起酸水來,隻是覺得惡心作嘔,每次吃完藥後,總有這樣虛弱的一刻,仿佛四肢百骸都不再屬于自己,連身體都虛幻得輕軟。
她靜靜的躺了片刻,終于有力氣無聲無息的離開床榻,借着淡白的月色,可以看見自己平金繡花的鞋子,重重瓣瓣的金線繡蓮花,裸的足踏上去,足踝透出瓷一樣的細膩青色,那蓮花裡就盛開一朵青白來。
她垂下眼去,這世上再也無皎皎的潔白無瑕,哪怕是月色,透過數重簾幕,那光也是灰的、淡淡像一支将熄未熄的燭,朦胧的連人影都隻能勾勒出淺淺幾筆。
她落足極輕,幾乎無聲的穿過重重的帳幔,守更的宮女還在外殿的燭台下打着盹,她立在那裡,随手拿起案台上的燭剪剪去燭花。
這樣悶熱的夜裡,連小小的燭光亦覺得灼人難忍。
燭芯間一團明亮的光蕊,仿佛一朵玲珑的花兒,不過一刹那,便紅到極處化為灰燼。
燭光明亮起來,宮女一驚也醒了,并沒有言語,輕輕擊掌喚進人來。
來接她的是清涼殿的宮女惠兒,取過鬥篷欲替她披上,她伸手擋住。
夜雖深了,仍悶熱得出奇,連一絲風都沒有。
出得殿來,一名内官持燈相侯,見她們出來,躬身在前面引路。
回廊極長,雖然每日夜裡總要走上一趟,忽明忽暗的燈光朦胧在前,替她照見腳下澄青磚地,光亮烏潔如鏡。
如霜突然覺得可笑起來,這樣靜的夜,這樣一盞燈,在廊間迤逦而行,真是如同孤魂野鬼一般,飄泊來去,凄淡無聲。
清涼殿中還點着燈,内官與宮女皆侯在那裡,她說:“都去睡吧。
”扶着惠兒進閣中去,惠兒替她揭起珠羅帳子,她困倦已極,隻說了一句:“藥沒了,告訴他們再送一瓶來。
”便沉沉睡去。
這一覺竟然睡得極好,醒來時紅日滿窗,她刹那間有一絲恍惚,仿佛還是小女兒時分,繡樓閨房中,歇了晌午覺醒來,奶娘在後房裡揀佛米,四下裡寂然無聲。
唯見窗隙日影靜移,照着案幾上瓶中一捧玉簪花,潔白挺直如玉,香遠宜清。
她拈起一枝花來,柔軟的花瓣拂過臉側,令人神思迷離。
窗上凸凹的花紋透過薄薄的衣衫,硌在手臂上,細而密的纏枝圖案,枝枝葉葉蔓宛生姿。
翠蔭濃華深處隐約傳來蟬聲,仿佛還有笑語聲,或許是小環與旁的小丫頭,依舊在廊下淘氣,拿了粘竿捕蟬玩耍。
過得片刻,小環自會喜孜孜拿進隻通草編的小籠來,裡頭關了一隻蟬,替她擱在妝台上。
蟬聲漸漸的低疏下去,長窗上雕着繁密精巧的花樣,朱紅底子镂空龍鳳合玺施金粉漆,那樣富麗鮮亮的圖案,大紅金色,看久了顔色直刺人眼睛。
她指尖微松,玉簪厚重的花苞落在地上,極輕的“啪”一響,終于還是驚動了人,惠兒進來:“娘娘醒了?”宮女們魚貫而入,捧着洗盥諸物,她有些漫不經心的任由着人擺布。
最後梳頭的時候,隻餘了惠兒在跟前,方問:“藥呢?” 小小一隻青綠色瓷瓶擱在了銅鏡前,入手極輕,如霜立時拔開塞子,倒在掌心。
她掌心膩白如玉,托着那幾粒藥丸,襯着如數粒明珠,秀眉微蹙,隻問:“怎麼隻有五顆?” 惠兒聲音極低:“這藥如今不易配,外頭帶話進來,請娘娘先用,等配齊了藥,再給娘娘送來。
” 如霜慢慢的将藥一粒粒擱回瓶中,每粒落入瓶底,就是清脆的一聲:“嗒……嗒……”粒粒都仿佛落在人心上一般。
她望着鏡中的自己,因她眉生得淡,眉頭微颦,所以用螺子黛描畫極長,更襯得橫波入鬓,流轉生輝。
這種畫眉之法由她而始,如今連宮外的官眷都紛紛效法,被稱為“颦眉”。
據說經此一來,市面上的螺子黛已經每顆漲至十金之數,猶是供不應求。
禦史專為此事遞了洋洋灑灑一份谏折,力請勸禁,皇帝置之一哂,從此命宮中停用螺子黛,唯有她
極遠處傳來“太平更”,三長一短,已經是寅末時分了。
殿中并沒有舉燭,西沉的月色透過窗紗照進來,如水銀般瀉了一地。
如霜自驚悸的夢中醒來,涼而薄的錦被覆在身上,如同繭一般,纏得她透不過氣來。
心狂跳如急鼓,她無聲的喘着氣,過了半晌方才摸索到藥瓶。
她急切的将藥瓶倒過來,發抖的手指幾乎拿捏不住,好容易傾出一顆藥丸來,噙到口中去。
呼吸漸漸平複,沉郁的藥香在口中濡化開去,而背心涔涔的冷汗已經濡濕了衣裳,她虛弱的重新伏回枕上,掌心裡一點微冷的酸涼,無力的垂下手去,藥瓶已經空了。
身後是皇帝平而穩的呼吸,如果不是夜這樣安靜,淺得幾乎聽不見。
這種她最厭憎的聲音,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刻,就令她再也壓抑不住心底深處的煩惡,連帶着對自己亦恨之入骨,此時胃中泛起酸水來,隻是覺得惡心作嘔,每次吃完藥後,總有這樣虛弱的一刻,仿佛四肢百骸都不再屬于自己,連身體都虛幻得輕軟。
她靜靜的躺了片刻,終于有力氣無聲無息的離開床榻,借着淡白的月色,可以看見自己平金繡花的鞋子,重重瓣瓣的金線繡蓮花,裸的足踏上去,足踝透出瓷一樣的細膩青色,那蓮花裡就盛開一朵青白來。
她垂下眼去,這世上再也無皎皎的潔白無瑕,哪怕是月色,透過數重簾幕,那光也是灰的、淡淡像一支将熄未熄的燭,朦胧的連人影都隻能勾勒出淺淺幾筆。
她落足極輕,幾乎無聲的穿過重重的帳幔,守更的宮女還在外殿的燭台下打着盹,她立在那裡,随手拿起案台上的燭剪剪去燭花。
這樣悶熱的夜裡,連小小的燭光亦覺得灼人難忍。
燭芯間一團明亮的光蕊,仿佛一朵玲珑的花兒,不過一刹那,便紅到極處化為灰燼。
燭光明亮起來,宮女一驚也醒了,并沒有言語,輕輕擊掌喚進人來。
來接她的是清涼殿的宮女惠兒,取過鬥篷欲替她披上,她伸手擋住。
夜雖深了,仍悶熱得出奇,連一絲風都沒有。
出得殿來,一名内官持燈相侯,見她們出來,躬身在前面引路。
回廊極長,雖然每日夜裡總要走上一趟,忽明忽暗的燈光朦胧在前,替她照見腳下澄青磚地,光亮烏潔如鏡。
如霜突然覺得可笑起來,這樣靜的夜,這樣一盞燈,在廊間迤逦而行,真是如同孤魂野鬼一般,飄泊來去,凄淡無聲。
清涼殿中還點着燈,内官與宮女皆侯在那裡,她說:“都去睡吧。
”扶着惠兒進閣中去,惠兒替她揭起珠羅帳子,她困倦已極,隻說了一句:“藥沒了,告訴他們再送一瓶來。
”便沉沉睡去。
這一覺竟然睡得極好,醒來時紅日滿窗,她刹那間有一絲恍惚,仿佛還是小女兒時分,繡樓閨房中,歇了晌午覺醒來,奶娘在後房裡揀佛米,四下裡寂然無聲。
唯見窗隙日影靜移,照着案幾上瓶中一捧玉簪花,潔白挺直如玉,香遠宜清。
她拈起一枝花來,柔軟的花瓣拂過臉側,令人神思迷離。
窗上凸凹的花紋透過薄薄的衣衫,硌在手臂上,細而密的纏枝圖案,枝枝葉葉蔓宛生姿。
翠蔭濃華深處隐約傳來蟬聲,仿佛還有笑語聲,或許是小環與旁的小丫頭,依舊在廊下淘氣,拿了粘竿捕蟬玩耍。
過得片刻,小環自會喜孜孜拿進隻通草編的小籠來,裡頭關了一隻蟬,替她擱在妝台上。
蟬聲漸漸的低疏下去,長窗上雕着繁密精巧的花樣,朱紅底子镂空龍鳳合玺施金粉漆,那樣富麗鮮亮的圖案,大紅金色,看久了顔色直刺人眼睛。
她指尖微松,玉簪厚重的花苞落在地上,極輕的“啪”一響,終于還是驚動了人,惠兒進來:“娘娘醒了?”宮女們魚貫而入,捧着洗盥諸物,她有些漫不經心的任由着人擺布。
最後梳頭的時候,隻餘了惠兒在跟前,方問:“藥呢?” 小小一隻青綠色瓷瓶擱在了銅鏡前,入手極輕,如霜立時拔開塞子,倒在掌心。
她掌心膩白如玉,托着那幾粒藥丸,襯着如數粒明珠,秀眉微蹙,隻問:“怎麼隻有五顆?” 惠兒聲音極低:“這藥如今不易配,外頭帶話進來,請娘娘先用,等配齊了藥,再給娘娘送來。
” 如霜慢慢的将藥一粒粒擱回瓶中,每粒落入瓶底,就是清脆的一聲:“嗒……嗒……”粒粒都仿佛落在人心上一般。
她望着鏡中的自己,因她眉生得淡,眉頭微颦,所以用螺子黛描畫極長,更襯得橫波入鬓,流轉生輝。
這種畫眉之法由她而始,如今連宮外的官眷都紛紛效法,被稱為“颦眉”。
據說經此一來,市面上的螺子黛已經每顆漲至十金之數,猶是供不應求。
禦史專為此事遞了洋洋灑灑一份谏折,力請勸禁,皇帝置之一哂,從此命宮中停用螺子黛,唯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