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同來望月人何在

關燈
兒子們再過那種日子,所以朕後宮中隻有那幾個人,可就這麼幾個人,還是一天舒心日子都不讓朕過。

    平日裡她們做的那些事,隻要不太出格,朕就睜隻眼閉隻眼算了,朕一忍再忍,忍無可忍,方才給她個教訓,亦是為了她好,由得她張狂下去,沒得帶壞了朕的皇子。

    ” 話已經說到這種地步,可見沒了挽回的餘地,豫親王心裡的隐憂不由從臉上透出來,這種話隻能由他來講,因為太後已崩,皇帝與同母胞弟敬親王早就勢成水火。

    親支近貴中,再沒有旁人能置嘴皇帝的家事。

    他改了稱謂:“四哥,涵妃是受過金冊的,且是皇長子的生母。

    ” 受過冊封的妃嫔,為了杖責一個宮女被貶黜,不符禮制。

     皇帝明白他的意思,過了許久才歎了口氣,語氣裡有着難以言喻的惆怅:“你不明白。

    ” 豫親王默然無聲,并不是不明白,而是太明白了。

     那天夜裡下着極大的雨,已經是近四更時分,門上突然通報說宮裡來了人,立等要見。

    他與皇帝極為親近,領的差事又多,夤夜急召亦是有過的。

    于是一邊起身穿衣,一邊命宮裡差來的人先進來。

    來人亦不是外人,是總管太監趙有智最得意的一個徒弟程遠,雖然不過十六七歲,還沒有品秩,但在皇帝的正清殿,亦是非常得用的内官。

    外頭雨勢實在太大,程遠脫下了油衣,裡頭的衣裳亦濡濕了大半,燈下照見臉上凍得青一塊白一塊,氣色十分不好,先行了禮,隻說:“趙師傅請王爺務必進宮一趟。

    ” 豫親王原以為他是來傳旨的,聽得這麼一句,方覺得意外。

    但旋即想到,趙有智如此遣人來,必定是皇帝那裡有事情。

    心下一沉,再不遲疑,立刻換好了衣裳,随程遠進宮去。

     雨潑天潑地的下着,轎子想快也快不了,他心中焦躁,幾回掀起轎簾來看,隻見轎前高挑的一對羊角燈,在黑雨夜中發出朦胧的兩團光暈,照得那急雨如箭,白刷刷落着。

    待在宮門前下了轎子,雨仍沒有半分減小的意思,豫親王是早賞過禁内騎馬的,可是下這樣大的雨,又是在半夜裡,如果一騎直入,隻怕會驚擾得六宮不甯。

    趙有智卻早有安排,兩個内官早侯在那裡,一見面就行禮:“委屈王爺先上車。

    ” 車是宮人們日常往來用的大車,豫親王便坐了進去,天黑辨不出方向,走了許久車子才停下來,帷幕一掀,隻覺得眼前一亮,是一盞精巧的鎏金琉璃燈,替他照亮了腳下,但見大雨如注,激落在地上無數水泡泛起,便如铫中水沸一般。

    豫親王識得挑燈之人是正清殿的另一名内官,默不作聲扶了他下車,早有人張傘相侯,豫親王擡頭四顧,隻見檐角高飛,峻牆宏偉,這才認出是在承平門前。

     走到城樓底下,才見着趙有智,先行了禮,因為冷,聲音都有幾分發僵:“王爺,奴婢自作主張請了您來,請王爺恕罪。

    ”豫親王道:“這樣的客套話不必說了,皇上呢?” 趙有智的臉色更加難看了:“在城樓上。

    ” 豫親王怔了一怔,問:“出了什麼事?” “皇貴妃薨了。

    ” 四面風燈圍着,樓洞中極是明亮,照見豫親王的臉色微微一動,并不是十分意外。

    慕家滿門被查抄下獄,因為慕妃身懷六甲,所以一直瞞着她慕家的消息。

    趙有智苦笑道:“王爺,您想想,這種事情怎麼瞞得住。

    一個小宮女說走了嘴,貴妃娘娘當時一口氣上不來,人就發昏死過去了。

    等傳了禦醫和穩婆進來,已經動了大紅,從申末拖到亥時,貴妃娘娘和皇子都沒能保住。

    ” 風燈明暗,豫親王臉上神色亦是莫測,趙有智道:“皇上不肯起駕回正清殿,雨下得這麼大,王爺,總得想點法子。

    ” 豫親王略一沉吟,便對他說:“有沒有油衣,找兩件來,再要一盞不怕雨的燈。

    ” “有,有,都有。

    ”趙有智一疊聲的答,早有内官去取了來,服侍豫親王穿上油衣,豫親王接了那盞燈在手裡,吩咐道:“我獨自上去,你們都不必跟着。

    ” 趙有智早料定他會如此囑咐,于是隻行了一禮,道:“奴婢們遵命。

    ” 一上城樓,狂風挾着雨打在身上微微生疼,無數水順着油衣風帽的縫隙直灌進來,城樓上栲栳大的數盞燈早就叫雨水澆熄了,四面都是黑漆漆的,隻聞風雨一片唰唰聲,吹得人搖搖欲墜。

    豫親王往前走了數十步,方見着皇帝立在城堞之前,大氅的風帽早吹得脫在肩頭,雨水順着臉頰一直往下淌,豫親王見了這情形,隻得叫了聲:“四哥”,搶上去将油衣替他披上。

    皇帝倒是很順從,任由他擺布,瞧了他許久,方才問:“你怎麼來了?” 豫親王道:“雨下得這麼大,天氣又冷,皇上先起駕回正清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