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關燈
小
中
大
以後的幾天主要是搜集信息、舉報和目擊者報告。
羅伯特屍體的解剖報告交給檢察院後,舉行了最小範圍的葬禮,哈比希不願見到更多的人,不願見羅伯特的同學、童子軍夥伴,不願見州政府的同事,也不願見鄰居和親戚。
隻有牧師、海梅斯大夫和他本人是送葬者,他們往棺材上扔了鮮花和三鏟泥土,然後回到哈比希的書房,喝了一瓶波爾多葡萄酒。
整個紀念儀式是個幾乎一言不發的、安安靜靜的。
蓋爾達還躺在急救室裡昏迷不醒,三天以後羅伯特下葬的消息才作為一則小新聞出現在慕尼黑的報紙上。
喜歡聳人聽聞的消息的新聞界沒有得到更多的情況,記者們很失望,有一個人甚至提出這樣的問題:“這裡埋葬的是什麼?兇殺案組守口如瓶。
” “這些畜生!”哈比希忿忿地把報紙扔進廢紙簍,在這些日子裡他變成了另外一個人,首先發現這個變化的是海梅斯大夫——哈比希的朋友和醫生,迄今為止,人們總是把哈比希博士當作一位一絲不苟、有點僵化和難以接近的政府官員。
而經曆了這場足以把一個人徹底摧垮的浩劫之後,哈比希卻變得開朗、直率、平易近人和不再保守了,他好像是一條蛻了皮的蛇,抛棄了一切以往他堅持不渝的東西。
所以,海梅斯大夫有天晚上驚奇地聽到哈比希說: “警察的行動就像一個沒有領路狗的盲人。
我要親自參加偵破。
” “你要幹什麼?你對羅伯特的事到底了解多少?” “現在我知道他欺騙了我們,他過着一種雙重生活,這就是我要調查的!他是誤入歧途的受害者。
我要把事情弄個水落石出,這是我欠我兒子的債。
” “難道你有比警察更高明的辦法?” “對警察來說這是例行公事……而對我來說這是生活的目的。
我決不讓别人懷疑羅伯特是個罪犯,是個黑手黨分子!豈有此理!哈比希這個名字必須也一定會保持清白!” “你這是幻想,胡伯特。
”海梅斯大夫驚恐地發現,哈比希在尋找一個鬼怪,要把罪責加到這個鬼怪的頭上,“已經證明,羅伯特吃了搖頭丸。
” “肯定是有某個人給他吃了這種藥丸,他自己是決不會找來吃的!肯定有個第三者,這是關鍵人物,我感覺到有這個人。
” “胡伯特,隻有事實才能算數,憑感覺是不行的。
” “在這樁案子裡感覺也算數!我對我兒子羅伯特太了解了,他是被人引入歧途的。
” “那隻有一個解釋:是個女人。
” 哈比希點頭說:“肯定是個女人。
可是羅伯特從未提起過這種關系,也沒有人看見過他和一個姑娘在一起。
我從未發現他有什麼變化,例如發型變樣了,襯衫變花哨了,或者舉止變輕浮了什麼的……” “你除了發現哪張郵票缺了一個齒孔以外,别的什麼也發現不了。
”海梅斯大夫挖苦地說。
“我知道,我知道!把孩子的堕落看成是父母的責任是一種膚淺的思維方式。
何況羅伯特并沒有堕落,他是個好孩子!我絲毫沒有罪責感。
” 海梅斯大夫說:“正因為你老這麼說,使他産生了厭煩。
” 哈比希憤怒地喊道:“他要什麼有什麼!”可哈比希就是認識不到,人關在一個金子做的籠子裡同樣會餓死的,強加的舒适比監牢更折磨人。
“他什麼也不缺!” “正因為如此,他要看看還有沒有什麼别的東西可取!”海梅斯大夫此刻不再照顧哈比希喪子的痛苦,他太了解這一家人了,他現在不能不指出這個家庭裡的獨裁制:哈比希處長是軸心,他的小世界就該圍着他轉,他把這稱之為秩序。
沒有秩序就亂套,亂套就要垮台,這就是他治家的學問,在他眼裡隻有一條筆直的大道,沒有小路,然而恰恰是在小路上常常有充滿陽光的地方。
正在哈比希無言以對時,海梅斯大夫說:“他要找一個女人!我看他也找到了。
” 哈比希喊道:“可是找錯了人,是個壞女人!” “看來是這樣,我同意。
” “他為什麼從未跟我說過這事呢?” “跟你說?”海梅斯大夫苦笑說,“怎麼可能呢?誰敢啊?你有老婆、孩子,心滿意足了,可實際上你并不了解他們,你什麼時候關心過他們精神上的苦悶?” “我愛他們勝過世上的一切。
” “這麼說豈不委屈了你那些郵票?” “尤利烏斯!我現在真想把你攆出去!” “可這也解救不了你。
”海梅斯大夫想,這下該對哈比希直話直說了,否則他永遠不會理解,他等于把自己砌在他那些原則裡面了,覺得空氣越來越稀薄,但自己又不願推倒圍牆,所以隻有我們來幫他的忙。
“你不知道蓋爾達受罪受夠了嗎?” “蓋爾達?蓋爾達怎麼啦?你這話什麼意思?” “最
羅伯特屍體的解剖報告交給檢察院後,舉行了最小範圍的葬禮,哈比希不願見到更多的人,不願見羅伯特的同學、童子軍夥伴,不願見州政府的同事,也不願見鄰居和親戚。
隻有牧師、海梅斯大夫和他本人是送葬者,他們往棺材上扔了鮮花和三鏟泥土,然後回到哈比希的書房,喝了一瓶波爾多葡萄酒。
整個紀念儀式是個幾乎一言不發的、安安靜靜的。
蓋爾達還躺在急救室裡昏迷不醒,三天以後羅伯特下葬的消息才作為一則小新聞出現在慕尼黑的報紙上。
喜歡聳人聽聞的消息的新聞界沒有得到更多的情況,記者們很失望,有一個人甚至提出這樣的問題:“這裡埋葬的是什麼?兇殺案組守口如瓶。
” “這些畜生!”哈比希忿忿地把報紙扔進廢紙簍,在這些日子裡他變成了另外一個人,首先發現這個變化的是海梅斯大夫——哈比希的朋友和醫生,迄今為止,人們總是把哈比希博士當作一位一絲不苟、有點僵化和難以接近的政府官員。
而經曆了這場足以把一個人徹底摧垮的浩劫之後,哈比希卻變得開朗、直率、平易近人和不再保守了,他好像是一條蛻了皮的蛇,抛棄了一切以往他堅持不渝的東西。
所以,海梅斯大夫有天晚上驚奇地聽到哈比希說: “警察的行動就像一個沒有領路狗的盲人。
我要親自參加偵破。
” “你要幹什麼?你對羅伯特的事到底了解多少?” “現在我知道他欺騙了我們,他過着一種雙重生活,這就是我要調查的!他是誤入歧途的受害者。
我要把事情弄個水落石出,這是我欠我兒子的債。
” “難道你有比警察更高明的辦法?” “對警察來說這是例行公事……而對我來說這是生活的目的。
我決不讓别人懷疑羅伯特是個罪犯,是個黑手黨分子!豈有此理!哈比希這個名字必須也一定會保持清白!” “你這是幻想,胡伯特。
”海梅斯大夫驚恐地發現,哈比希在尋找一個鬼怪,要把罪責加到這個鬼怪的頭上,“已經證明,羅伯特吃了搖頭丸。
” “肯定是有某個人給他吃了這種藥丸,他自己是決不會找來吃的!肯定有個第三者,這是關鍵人物,我感覺到有這個人。
” “胡伯特,隻有事實才能算數,憑感覺是不行的。
” “在這樁案子裡感覺也算數!我對我兒子羅伯特太了解了,他是被人引入歧途的。
” “那隻有一個解釋:是個女人。
” 哈比希點頭說:“肯定是個女人。
可是羅伯特從未提起過這種關系,也沒有人看見過他和一個姑娘在一起。
我從未發現他有什麼變化,例如發型變樣了,襯衫變花哨了,或者舉止變輕浮了什麼的……” “你除了發現哪張郵票缺了一個齒孔以外,别的什麼也發現不了。
”海梅斯大夫挖苦地說。
“我知道,我知道!把孩子的堕落看成是父母的責任是一種膚淺的思維方式。
何況羅伯特并沒有堕落,他是個好孩子!我絲毫沒有罪責感。
” 海梅斯大夫說:“正因為你老這麼說,使他産生了厭煩。
” 哈比希憤怒地喊道:“他要什麼有什麼!”可哈比希就是認識不到,人關在一個金子做的籠子裡同樣會餓死的,強加的舒适比監牢更折磨人。
“他什麼也不缺!” “正因為如此,他要看看還有沒有什麼别的東西可取!”海梅斯大夫此刻不再照顧哈比希喪子的痛苦,他太了解這一家人了,他現在不能不指出這個家庭裡的獨裁制:哈比希處長是軸心,他的小世界就該圍着他轉,他把這稱之為秩序。
沒有秩序就亂套,亂套就要垮台,這就是他治家的學問,在他眼裡隻有一條筆直的大道,沒有小路,然而恰恰是在小路上常常有充滿陽光的地方。
正在哈比希無言以對時,海梅斯大夫說:“他要找一個女人!我看他也找到了。
” 哈比希喊道:“可是找錯了人,是個壞女人!” “看來是這樣,我同意。
” “他為什麼從未跟我說過這事呢?” “跟你說?”海梅斯大夫苦笑說,“怎麼可能呢?誰敢啊?你有老婆、孩子,心滿意足了,可實際上你并不了解他們,你什麼時候關心過他們精神上的苦悶?” “我愛他們勝過世上的一切。
” “這麼說豈不委屈了你那些郵票?” “尤利烏斯!我現在真想把你攆出去!” “可這也解救不了你。
”海梅斯大夫想,這下該對哈比希直話直說了,否則他永遠不會理解,他等于把自己砌在他那些原則裡面了,覺得空氣越來越稀薄,但自己又不願推倒圍牆,所以隻有我們來幫他的忙。
“你不知道蓋爾達受罪受夠了嗎?” “蓋爾達?蓋爾達怎麼啦?你這話什麼意思?” “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