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妖傳之紫青劫

關燈
和恬淡,落落大方地行禮道,“謝皇上。

    ” 皇帝習慣性地在衆人之中望向明紫瑤。

    出現霍青文這樣的出挑人才,今日的詩會似乎已經不必再比下去。

    隻是在這樣的場合,不便叫她名諱,溫言問道,“靜妃,你覺得如何?” 明紫瑤看一眼霍青文,極力抑制住紫眸裡微微的震顫,複又望向皇帝,道,“此時正是秋日,國中百廢待興,此句固然應景。

    可是若說寂寥秋日能勝過春朝,卻有些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思。

    臣妾認為,還是再看看其他才子的詩作好。

    ” 皇帝微微一愣,似是沒想到一向在小事上不拘小節的明紫瑤會說出這樣一番話來。

    有些歉意地望向霍青文,卻隻見他呆呆看着靜妃,眸中閃過一絲蒼茫之色,但很快恢複如常,面上沒有半點的不平與羞赧,揚揚抱拳道,“靜妃娘娘說的也有道理。

    況且此句也隻是青文一時之言,隻求抒發一時一刻的胸臆。

    至于是否能在賽詩大會上獨占鳌頭,青文其實并不甚在意。

    ” 一番話說得條理清晰,不卑不亢,皇帝看他一眼,心中好感更甚。

    揮手賞了白銀千兩,便笑着聽其他才子的詩句去了。

     霍青文望一眼容色豔麗的靜妃,隻見秋風蕭瑟中,她如無悲無喜的石像一般穩穩坐在那裡,分明察覺到了自己的目光,卻拗着脖子不肯與他對視。

     她的側臉很美。

    莫名給他一種似曾相識卻又很心痛的感覺。

    夏初穿着一件上好粉色絲綢掐摺長裙坐在他身邊,順着霍青文的目光望過去,隻見靜妃的側臉就如象牙紙剪出的美人影,薄透動人,縱使是女子看了,也不由微一失神。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賽詩大會在一片略帶索然的氣氛中結束。

    最終,霍青文的詩句隻被評為第三,很多人都為他抱不平,他本人卻似乎并沒把這些放在心上。

    夏初走在他身邊,正因為他适才望向靜妃的神色而忐忑不安,卻忽然聽見她的聲音—— “皇宮不是你該來的地方。

    快些走吧。

    ”這樣華美端莊的一個人女子,聲音也妩媚動人,隻是說出來的話卻讓她感到寒冷,“否則,本宮會親手把你趕出去。

    ”靜妃似是無意的在他面前經過,面色平和,目光深處卻有一絲狠意。

     霍青文倏地一愣。

    夏初更是吓得面色蒼白,半晌開口,道,“靜妃娘娘,霍大哥初來乍到,一腔報國之心,絕無得罪娘娘的地方。

    莫不是有什麼誤會……” “住口。

    ”靜妃輕聲呵斥道,不怒而威,杏仁眼中閃過一絲疲憊與酸楚。

    夏初當下噤若寒蟬,瑟瑟縮到了霍青文身後。

    “本宮面前,輪得到你開口?”見她這般小鳥依人的模樣,靜妃眼中的冷然更甚。

     霍青文一介書生傲骨,本對靜妃心存好奇與好感,但見她這般恃強淩弱,沒來由有些失望,激起不平之心,淺淡一笑,道,“青文的去留,全憑自己喜好,就不煩勞娘娘費心了。

    ”說着,青袖一揮,扶着夏初坦然離去。

     明紫瑤望着他的背影,良久良久,眸中浮起一抹深深的哀傷。

     三.{而今日的此番橫禍,世上隻有她一人知道,他是被她所累。

    那道逃避千年依然無法擺脫的詛咒,已經随着霍青文的出現,緩緩浮上水面。

    } 姜丞相引薦霍青文入朝,其實亦有他的私心。

    姜丞相希望像霍青文左右他的思想一樣,他也能這樣左右了皇帝。

    卻沒有想到,真正的人中龍鳳,并不是随便什麼人都可以驅使的。

    霍青文開始在皇帝身邊嶄露頭角,姜丞相也漸漸難以掌控他。

    皇帝卻因為得了這樣的人才,難以掩飾眉目中的喜色。

     這日他下朝回宮,靜妃正依牆站着,窗外的秋葉清冷寂寞,月光如水,天色如墨。

    帝問,“紫瑤,霍卿家文治武功,樣樣不輸旁人的,你一向愛才,為何獨獨對他百般挑剔?” 紫瑤一怔,像是割破了某道已經開始愈合的傷口,往日的疼痛又浮現出來。

     她擡頭回望皇帝,這個陪伴她許多年的男人,眼中無助地含淚。

    皇帝一驚,多年以來,從來沒有人能讓紫瑤落淚,甚至連自己,也無法地讓她露出這樣真真切切的傷悲。

    紫瑤凄然一笑,片刻已經神色如常,紫眸一轉,輕聲嗔道,“其實臣妾也并非是挑剔他。

    隻是覺得有他那樣的人才在身邊,以後皇上就不再需要紫瑤了。

    ”說着輕輕撫上他的臉頰,像個尋常嫉妒了的嫔妃,露出一絲小女兒的心性。

     皇帝一顆心安定下來,溫和一笑,将她攬在懷裡,道,“傻瓜。

    你跟他都是朕的左膀右臂,井水不犯河水,有什麼好比的。

    ” 紫瑤正待要說什麼,忽然間眸光一閃,側頭隻見窗外一道白光乍現,銀蛇一般直直指向皇帝的喉嚨。

    “來人啊!”她一邊喊,一邊拿起桌上的硯台擲了過去,格開了刺向皇帝的劍,卻有另一個殺手直直向她攻來。

    紫瑤俯身躲開,徒手與殺手纏鬥起來,門外卻遲遲沒有侍衛進來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