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夜闌觀山海(2)
關燈
小
中
大
德,你就跳得很好。
”他耳語。
“你注意到了?” “沒有注意到,怎麼會給你們連彈三遍哈巴涅拉?” 謝骛清摟着她,繞到舞池當中。
四周賓客見過謝骛清策馬疾馳,見過他浴血奮戰,沖于人前,卻鮮少有人見過他跳西洋交誼舞。
他讓樂隊奏起哈巴涅拉,扶何未的腰,跳了開場一曲。
何未靠着他的肩頭,想象,如今已是太平盛世。
他們或許已面容蒼老,頭發花白。
走出這個六國飯店,東交民巷的兩旁路口再沒有鐵栅欄,阻攔着國人。
大街上,叮當車一輛輛,川流不息……西北不再怕大旱,糧食豐産,中原不再有新軍閥混戰,樹木茂盛,沒有任何一叢枯枝上挂着燒焦的士兵屍體。
何未摸到他腰後挂着的手槍套,被謝骛清兜住腰,向後仰去。
她再直身,迎上他背對着燈光的臉,還有那雙漆黑的眼。
“沒想到,謝教員探戈跳得如此好。
” “在歐洲學的,”他耳語,“本以為用處不大。
” “我在南洋學的,”她說,“跟着哥哥,和那些外交官太太們一起學的。
” 謝骛清意外沉默,恰好一曲結束。
鄭渡派人臨時電話,邀請了不少名媛小姐參加保定同學會的舞會。
燈影裡,一對新人很快消失無蹤。
他們讓轎車停在新街口南大街,難得于夜色裡,沿大街往胡同口走。
何未想挽他的手臂,被謝骛清先一步拉住手,在身後警衛和轎車司機的注視下,拉着她這個穿着高跟鞋和長裙的富貴小姐,拐進了無燈照明的胡同。
借着月光,謝骛清為她用腳踢開碎石子,和提着一桶井水的年輕小夥子錯身而過:“你猜這條路能不能到百花深處?” 她打量四處:“說不準的。
” 深夜走在陌生的小胡同,時不時路過敞開的老舊木門,被燈照到了,何未竟有種做賊的心虛感。
此處一個院子連着院子,鄰居們都是老相識,深夜難得有陌生人出現,還是一對手拉手的男女……她瞥謝骛清的軍靴和軍褲,隻怕他被人當成東北軍的新軍閥,吓到住在院子裡的老實人。
他的步伐不緊不慢,軍靴的馬刺時不時發出金屬撞擊聲,在細窄的胡同裡格外明顯。
如此冷的天氣,他從下車就沒穿軍裝,外套搭在手腕上,徑自往前走。
約莫十幾分鐘後,他們兜兜轉轉繞到了護國寺。
此處廟宇多難,經曆數次火災後,大殿荒廢多年,卻成了一處休閑的好去處。
做小買賣的人抓緊入冬前的夜市,手臂上挂着二十幾串山楂串,遊走在看街頭表演的人群前,對站在木料垛上的孩子們兜售着手裡的紅山楂。
售賣小人書的攤位旁,攤主兜着手,吆喝着要收攤,趕走圍攏的看客。
人多熱鬧,大家隻顧得上擠出一條路,沒人留意到他們。
“買份報看?”他問。
“這裡買?不方便的,”她于吵鬧中湊到他耳旁說,“你想看什麼報紙,等一會兒回去,我打電話讓人從公司送過來。
我們每日報紙都買最新的,比這裡的全。
” 謝骛清似要堅持,四處找尋賣報人。
罷了,今日他高興,由他來吧。
何未也幫着他找。
一束小煙花蹿到腳前,何未險些被火星燒到裙角。
謝骛清摟着她到身前,雙臂圍攏着,護她避讓到一旁,避讓到說書人的攤位前,正好見到個賣報小童立在那,墊着腳樂呵呵聽說書。
大家笑,小童也笑。
“在這裡等我。
”謝骛清拉她到一旁,讓她古樹下等。
何未望着他,見他走向那個賣報小童,沒多會兒,從軍褲口袋裡掏出銀元,三兩句後,竟拎着人家的布包回來了。
“你都買了?”她驚訝問。
“我問他要奉天的報紙,他說不好找,”謝骛清答,“倒不如都買下來,慢慢找。
” 何未總覺其中有蹊跷,從他開始找賣報人,就哪裡怪怪的。
謝骛清把軍裝外衣披在她肩頭,打開那個布包,慢條斯理地翻找着。
何未見他撥開了幾份,見到《東三省公報》,抽出來:“是這個嗎?” 何未把報紙翻過來,正見到頭版,上邊刊登着的照片,正是那日從照相館拿到的合照。
她一下子靜住了。
“如今隻有這一份,”謝骛清在說書人的吆喝,還有周邊人的鼓掌叫好裡,對她說,“等天下太平日,謝骛清一定補上答應二小姐的。
京津滬報紙,頭版。
” 這是他在奉天的印刷廠裡,親自印出來的。
獨此一份,無法昭告公衆。
難怪……他從下車就把軍裝搭在手臂上,想必西裝内藏着的就是這個。
何未握着那張報紙,看着上邊的合照,還有下邊那一則結婚啟事—— 謝骛清、何未結婚啟事:我二人征得雙方家長首肯,謹訂于國曆十一月一号在北平六國飯店舉行典禮。
時家國動蕩,江河未清,婚俗要務,一切從簡,特此敬告諸親友。
何未、謝骛清同啟。
”他耳語。
“你注意到了?” “沒有注意到,怎麼會給你們連彈三遍哈巴涅拉?” 謝骛清摟着她,繞到舞池當中。
四周賓客見過謝骛清策馬疾馳,見過他浴血奮戰,沖于人前,卻鮮少有人見過他跳西洋交誼舞。
他讓樂隊奏起哈巴涅拉,扶何未的腰,跳了開場一曲。
何未靠着他的肩頭,想象,如今已是太平盛世。
他們或許已面容蒼老,頭發花白。
走出這個六國飯店,東交民巷的兩旁路口再沒有鐵栅欄,阻攔着國人。
大街上,叮當車一輛輛,川流不息……西北不再怕大旱,糧食豐産,中原不再有新軍閥混戰,樹木茂盛,沒有任何一叢枯枝上挂着燒焦的士兵屍體。
何未摸到他腰後挂着的手槍套,被謝骛清兜住腰,向後仰去。
她再直身,迎上他背對着燈光的臉,還有那雙漆黑的眼。
“沒想到,謝教員探戈跳得如此好。
” “在歐洲學的,”他耳語,“本以為用處不大。
” “我在南洋學的,”她說,“跟着哥哥,和那些外交官太太們一起學的。
” 謝骛清意外沉默,恰好一曲結束。
鄭渡派人臨時電話,邀請了不少名媛小姐參加保定同學會的舞會。
燈影裡,一對新人很快消失無蹤。
他們讓轎車停在新街口南大街,難得于夜色裡,沿大街往胡同口走。
何未想挽他的手臂,被謝骛清先一步拉住手,在身後警衛和轎車司機的注視下,拉着她這個穿着高跟鞋和長裙的富貴小姐,拐進了無燈照明的胡同。
借着月光,謝骛清為她用腳踢開碎石子,和提着一桶井水的年輕小夥子錯身而過:“你猜這條路能不能到百花深處?” 她打量四處:“說不準的。
” 深夜走在陌生的小胡同,時不時路過敞開的老舊木門,被燈照到了,何未竟有種做賊的心虛感。
此處一個院子連着院子,鄰居們都是老相識,深夜難得有陌生人出現,還是一對手拉手的男女……她瞥謝骛清的軍靴和軍褲,隻怕他被人當成東北軍的新軍閥,吓到住在院子裡的老實人。
他的步伐不緊不慢,軍靴的馬刺時不時發出金屬撞擊聲,在細窄的胡同裡格外明顯。
如此冷的天氣,他從下車就沒穿軍裝,外套搭在手腕上,徑自往前走。
約莫十幾分鐘後,他們兜兜轉轉繞到了護國寺。
此處廟宇多難,經曆數次火災後,大殿荒廢多年,卻成了一處休閑的好去處。
做小買賣的人抓緊入冬前的夜市,手臂上挂着二十幾串山楂串,遊走在看街頭表演的人群前,對站在木料垛上的孩子們兜售着手裡的紅山楂。
售賣小人書的攤位旁,攤主兜着手,吆喝着要收攤,趕走圍攏的看客。
人多熱鬧,大家隻顧得上擠出一條路,沒人留意到他們。
“買份報看?”他問。
“這裡買?不方便的,”她于吵鬧中湊到他耳旁說,“你想看什麼報紙,等一會兒回去,我打電話讓人從公司送過來。
我們每日報紙都買最新的,比這裡的全。
” 謝骛清似要堅持,四處找尋賣報人。
罷了,今日他高興,由他來吧。
何未也幫着他找。
一束小煙花蹿到腳前,何未險些被火星燒到裙角。
謝骛清摟着她到身前,雙臂圍攏着,護她避讓到一旁,避讓到說書人的攤位前,正好見到個賣報小童立在那,墊着腳樂呵呵聽說書。
大家笑,小童也笑。
“在這裡等我。
”謝骛清拉她到一旁,讓她古樹下等。
何未望着他,見他走向那個賣報小童,沒多會兒,從軍褲口袋裡掏出銀元,三兩句後,竟拎着人家的布包回來了。
“你都買了?”她驚訝問。
“我問他要奉天的報紙,他說不好找,”謝骛清答,“倒不如都買下來,慢慢找。
” 何未總覺其中有蹊跷,從他開始找賣報人,就哪裡怪怪的。
謝骛清把軍裝外衣披在她肩頭,打開那個布包,慢條斯理地翻找着。
何未見他撥開了幾份,見到《東三省公報》,抽出來:“是這個嗎?” 何未把報紙翻過來,正見到頭版,上邊刊登着的照片,正是那日從照相館拿到的合照。
她一下子靜住了。
“如今隻有這一份,”謝骛清在說書人的吆喝,還有周邊人的鼓掌叫好裡,對她說,“等天下太平日,謝骛清一定補上答應二小姐的。
京津滬報紙,頭版。
” 這是他在奉天的印刷廠裡,親自印出來的。
獨此一份,無法昭告公衆。
難怪……他從下車就把軍裝搭在手臂上,想必西裝内藏着的就是這個。
何未握着那張報紙,看着上邊的合照,還有下邊那一則結婚啟事—— 謝骛清、何未結婚啟事:我二人征得雙方家長首肯,謹訂于國曆十一月一号在北平六國飯店舉行典禮。
時家國動蕩,江河未清,婚俗要務,一切從簡,特此敬告諸親友。
何未、謝骛清同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