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千秋古城月(2)

關燈
鄧元初進來,輕聲道:“清哥怕你太難過,過來讓我陪一會兒。

    ” 何未拿起蜜餞單子,将婚書夾在當中,怕一會兒拿出去被人認出來。

    這物事常見……至少這裡的老爺們每個都有過、見過。

     她曉得謝骛清還在樓内,不可能出了包廂就走,須過幾道場子。

    也不曉得前後左右的喧鬧笑聲裡,哪處有他。

     “清哥給我上了在保定的第一堂課,”鄧元初坐到湘簾前,陪她閑聊,幫她緩解心情,“講的就是在戰場上,不止要有為國捐軀的勇氣,也當知,為大局,為同袍,為平民,随時要有被舍掉的覺悟。

    有時為保大局,恰好身處在不會有增援的地方,打到最後隻剩下你一個,而後戰死,”他停了會兒,說,“這些,都須想透了才會死而無憾。

    ” 她想到他說的“家國與卿,皆可舍我”……竟由此而來。

     “那時,我就想,這位教員有東西。

    不止是憑戰功留校的。

    ” “第二堂課是什麼?”她想知道更多的過去。

     “第二堂……”鄧元初回憶,“講的是——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 鄧元初想想,笑了:“被他帶出來的,都曉得這一課。

    那年我問他,我是否有進外交部的能力,他對我說,“領過兵的人,都懂得先謀後交,其後才是用兵,這本就是必修課,有何不可?” 他又道:“謀和交,是一個高級将領須有的能力。

    用不好這個,都不配說是謝骛清的學生。

    清哥在戰場上自來是老狐狸,比昔日軟禁他的那些人勝上不知幾籌,真是狠辣算計。

    ” 何未笑了,心裡的難過被這話沖散了一些。

     “還是他懂你,”她問鄧元初,“準備回外交部嗎?” 鄧元初默認了。

     “晉伯伯沒有子女,但關系多,也喜歡你。

    我九叔回來了,讓他為你們做見證人,認一個幹爹吧。

    這也是晉老說的,他想把關系留給你。

    你若想做外交——” 簾子掀動,她停下。

     有軍官進來,将謝骛清的軍裝裝箱,這是他一出城就要換回去的。

     “替我和将軍說,”她輕聲道,“蘇聯自成立後一直被各國孤立,那邊航路不好走。

    而且又是冬天,也沒法走。

    何家是最早開航的,在三月。

    ” “卑職明白。

    ” 軍官挺直背脊,對她敬一軍禮,拎着皮箱子走了。

     樓下一陣熱鬧,是今夜将要唱壓軸戲的坤伶提前出來,帶着妝,被人引薦給了貴人。

     這位坤伶叫祝小培,就是和鄧元初在會館同居的人。

     何未從湘簾下看到廣德樓老闆,還有幾位在高處辨不出面容的男人,衆人陪着謝骛清往後台去了……她的少将軍,真走了。

     *** 這個年,二房和九房一起過的。

     那兩個親兄弟聊好喝好,便一同睡倒了。

    大小嬸嬸同她回房,三人擠在八步床裡,打開木牆壁裡的暗格。

    小嬸嬸翻出一個壽星公,笑了:“這倒是樸素。

    ” 大嬸嬸奇怪:“這蠟燭燒過嗎?”棉芯頂端還是黑的。

     大嬸嬸習慣性找小剪子,想剪斷那棉芯尖尖。

     何未一見,搶過來:“這不能剪的。

    ” 兩個嬸嬸過去是看人臉色吃飯活命的,料算到壽星公必然和那位謝少将軍有關。

     何未用帕子把壽星公裹好,放回去。

     大小嬸嬸喝了小酒,睡得早,她睡不着,下床出去。

     西次間裡,扣青抱着本書在學英文,擡頭一見何未就想問,但努力皺着眉頭沒問,憋了半晌,憋出來半句話:“小姐你怎麼還沒睡?” 難得沒結巴。

    扣青這毛病倒也不是先天的,老中醫說她沒毛病,是心病,要自己想改才能改。

    所以有時,還是能冒出一句完整的。

     但顯然,扣青這大半個月始終在努力改,學着改。

     每每憋到急紅了臉…… “你到底着了什麼魔?”她掀開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