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白日見烽火(4)

關燈
“過去你怎麼誤卿的,”她挪動腳步,去綠瓷磚壁爐前,“就憑着不說話嗎?” “謝骛清的寓意是,”他随手拿起一本舊書,翻了翻,“為赴清明盛世。

    ” 那書留存太久,頁腳早被磨得毛了,指腹摸上去,就能想到昔日翻閱他的人是如何用心的。

    他想到在南洋養傷時,出不得屋子,就請了德國人和法國人到宅子裡教語言。

    他有厚厚的一摞筆記,紙邊緣比這翻得還爛。

     小嬸嬸在地下室門外叫她,說有客來,懇請見謝骛清一面。

     謝骛清在這裡的消息這麼快就傳出去了? 兩人從地下室到回到一樓茶室,見茶室的竹簾後端坐着兩位中年男人,都穿着舊式的長袍子,靠外的是典型長方臉,因年紀大了眼窩極深,另一個生得細緻得多,面上雖褶子多,但能瞧出是自己保養過的。

    何未想,這兩個是遜清朝廷的。

    遜清朝廷的人自帶陳舊的傲氣,哪怕弓着身子求誰,也無時不刻不讓人覺得他們的謙虛是假的,下一刻就要從那兩片薄唇裡冒出幾句譏诮話。

     九叔陪坐,見謝骛清來,笑着說:“這不就是了。

    ” 兩人先後起身,長方臉上前,喚了句謝公子,另一個沒做聲,跟着立在一旁。

    謝骛清微微點頭,沒說話,在兩人對面落座。

    何未跟着到九叔身邊,抱過來卧榻上的貓,聽了會兒,原來這兩位是以“私人拜訪”的由頭,來問謝骛清求助的。

     說的還是幾個月前馮軍閥把遜清皇帝趕出紫禁城的事,例數着這不合先前的約定,如此種種。

    長臉是内務府的,另一個是個老太監,都追随着皇帝到了天津。

    他們想重新回去紫禁城,但奉系幾個軍閥都不理會他們,于是想到北上的談判團,希望借着這次談判,能把紫禁城給他們要回來。

     何未抱着貓,聽得心裡不是滋味。

    北上的人想得是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這其中至少有九成是你們簽下來的……你們倒好,隻想着如何搬回宮裡。

     這還是何未初次見謝骛清會客,和她想象的差不多。

     隻要他不想理會誰,誰都别想讓他多說半個字。

    不過他對外有應有的涵養,隻是靜坐聽着,對方車轱辘話轉了幾百回,到沒有任何不耐煩或是心軟,隻是偶爾點頭…… 等到後頭,那兩位把肚子裡的話都掏空了,一人一杯茶,連喝了幾口。

     懷裡的貓都快睡着了。

     “謝公子,”有人放了茶杯,“你們這一行來,其實是危險的。

    若不嫌,可以搬去日租界,我們可全程為你們安排。

    ” 謝骛清輕擡眼,看說話的人:“一直聽說你們和日本人關系好,看來不假。

    ” 兩人都露出了謙遜的笑容,謙遜裡有着隐隐的自得。

     “說到日本,難免想起旅順和大連,”謝骛清像在閑聊,“北上時我們也途經日本,和他們讨論過這兩地。

    日本人到今天為止,仍不願還回來。

    ” 言罷,他又道:“日租界就不必安排了,吾輩将領早将身家性命交給家國,生死由天。

    兩位若同日本人關系好,倒可一同盡力,說服他們歸還國土。

    ” 謝骛清一番話說完,屋子裡隻剩三處在動,鐘擺,貓尾巴和她撫着貓的那隻手。

     那個内務府的剛想展開說日本天皇對皇上的關懷,将話咽了回去。

     何未本想和九叔叔配合,做一出九叔身子不适,她來送客的戲碼。

    誰知謝骛清直接打到人家的七寸,他們也沒再談下去的意思了。

     兩位不請自來的,主動起身告辭,何未替九叔送他們到了大門外。

     沒承想,那太監在上黃包車前,有意瞧了她一眼,笑着說了句:“二小姐上一回買走的玉如意,可是貨真價實的好東西,”太監歎了口氣,遺憾道,“隻是所贈非人啊。

    ” 老太監草草抱拳,上了車。

     何未立在原地,目送一前一後兩輛黃包車和車旁跟着跑的幾個小太監遠去,心裡七上八下的,不敢回頭看謝骛清。

     等回了茶室,九叔正接過漱口的熱茶,含到嘴裡、吐入銅盆,他陪到現在确實累了,讓何未招待謝骛清,他和大嬸嬸回了房間。

     等九叔走了,何未抱着貓挨着他坐下,輕聲說:“謝謝你,給足了耐心。

    ” 謝骛清可以甩臉走,不給他們顔面,但九叔是常住京津的人,若謝骛清在他府上得罪人,這些人勢必要把一部分賬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