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未察塵緣起(3)
關燈
小
中
大
是個極年輕的陌生面孔,不是常見的副官。
年輕人一見何未便低頭,叫了聲:“何二小姐。
” 年輕武官招呼完,上前兩步,兩手捏了一長條疊起來信紙。
何未就着抱廈裡的燈,将信紙一折折翻開,不曉得是寫信的人心事重重還是為什麼,信紙疊了許多折。
紙打開,字因折痕走了形—— 吾兄落難,唯二小姐施以援手。
此一恩,沒身不忘,他日必以命相酬。
謝山海。
她險些掉了淚,真真切切感覺到左胸一窩一窩地疼着,像被刀剜着肉。
什麼都沒做到,人沒救出來,卻見到這樣的話,讓她難過更甚。
“他……”她輕聲問,“你們公子平安到六國飯店了嗎?” 晚九點有謝老将軍的禁足令,他外甥講過。
年輕人搖頭:“沒回去,人在百花深處。
” 說完,年輕軍官小心看何未的面色,低聲又道:“林副官說,何二小姐若方便,去個電話陪他說說話。
這不是公子爺的意思,是我們私下裡議的。
” “他是不是回去發火了?”她擔心。
年輕人搖頭:“沒有的。
” “我見他下午打那個人,以為……” “那是有緣由的。
公子爺這個人,笑有笑的緣由,動手有動手的道理。
他從不會因生氣做什麼,”年輕人似極崇拜謝骛清,話多說了兩句,“林副官先前就說過,公子爺對他說‘主不可怒而興師,将不可愠而緻戰,一個連私人情緒都戒不掉的将領,難堪大任’。
” 他最後道:“我們是覺得,他守了幾小時的趙參謀,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怪可憐的。
” 何未輕點頭,要了号碼,囑均姜帶年輕官員到廂房裡等着,她則去了小書房。
她在台燈的光裡,取了聽筒。
“晚上好,請問要哪裡。
”聽筒那頭的接線員柔聲問。
“一九二。
” “請您稍等。
” 坐塌的矮幾上,放着早晨她翻看的一疊船客名單,她怕看到趙予誠的名字,卷起名單,塞到矮幾下。
聽筒裡,有了電話被提起的回音,連接了另一個空間。
沒人說話。
她想開口,電話那頭林副官先低聲問,人家參謀長親自來了,車在護國寺東巷的胡同口。
仍無人出聲,想是他用手勢屏退了副官。
他為什麼不說話? “為什麼不說話?”略低的聲音問了相似話。
她欲啟口,他又道:“你可以繼續說,但我未必有耐心再聽下去。
” …… 看來前一個電話中途斷了,接線員剛好把她的通話接了進去。
至今謝骛清都認為她是上一個通話人。
“我是何未。
”她輕聲說。
那端像斷線了似的,又沒了回應。
何未怕耽誤他的事,輕聲道:“你如果要和人通話,我先挂斷。
我沒要緊事。
” …… “謹行,”他低聲問,“知道你打這個電話嗎?” 他以一句話提醒何未,就算他人在百花深處,電話線路卻連接着不可測的地方,不可避免要受人監聽。
就算她心裡盛了再多話,都要先入戲。
“我與他隻是朋友,與你的情誼也一樣,”何未握着聽筒,輕聲道,“為何朋友間通個電話,還須另一人點頭。
” “謹行是個不錯的人,與我不同,”他道,“我給不了你的,他可以。
” “我想要的,你們誰都給不了,”她說完,柔聲問,“今夜能不能不說這個?” “好,”他順了她的意,“不說。
” 何未不由想,謝骛清的這個前緣的身份實在巧妙,求而未得的男女之間如何理不清都不叫人意外。
因她是前緣知己,他派軍官去何府不顯突兀,她深夜一通電話不覺過分,日後有需要的話,往來更方便。
說不準哪家小姐瞧上他想結交,還要先和她這個紅顔知己攀交。
萬幸她自幼随二叔行走生意場,在逢場作戲這方面……算是無師自通了。
“這些年走了不少人,習慣了,”他突然說,“安慰的話,從下午到現在也聽了不少,倒不如清淨一會兒舒服。
” 她看着茶幾上邊沿的雕花紋路:“我比你
年輕人一見何未便低頭,叫了聲:“何二小姐。
” 年輕武官招呼完,上前兩步,兩手捏了一長條疊起來信紙。
何未就着抱廈裡的燈,将信紙一折折翻開,不曉得是寫信的人心事重重還是為什麼,信紙疊了許多折。
紙打開,字因折痕走了形—— 吾兄落難,唯二小姐施以援手。
此一恩,沒身不忘,他日必以命相酬。
謝山海。
她險些掉了淚,真真切切感覺到左胸一窩一窩地疼着,像被刀剜着肉。
什麼都沒做到,人沒救出來,卻見到這樣的話,讓她難過更甚。
“他……”她輕聲問,“你們公子平安到六國飯店了嗎?” 晚九點有謝老将軍的禁足令,他外甥講過。
年輕人搖頭:“沒回去,人在百花深處。
” 說完,年輕軍官小心看何未的面色,低聲又道:“林副官說,何二小姐若方便,去個電話陪他說說話。
這不是公子爺的意思,是我們私下裡議的。
” “他是不是回去發火了?”她擔心。
年輕人搖頭:“沒有的。
” “我見他下午打那個人,以為……” “那是有緣由的。
公子爺這個人,笑有笑的緣由,動手有動手的道理。
他從不會因生氣做什麼,”年輕人似極崇拜謝骛清,話多說了兩句,“林副官先前就說過,公子爺對他說‘主不可怒而興師,将不可愠而緻戰,一個連私人情緒都戒不掉的将領,難堪大任’。
” 他最後道:“我們是覺得,他守了幾小時的趙參謀,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怪可憐的。
” 何未輕點頭,要了号碼,囑均姜帶年輕官員到廂房裡等着,她則去了小書房。
她在台燈的光裡,取了聽筒。
“晚上好,請問要哪裡。
”聽筒那頭的接線員柔聲問。
“一九二。
” “請您稍等。
” 坐塌的矮幾上,放着早晨她翻看的一疊船客名單,她怕看到趙予誠的名字,卷起名單,塞到矮幾下。
聽筒裡,有了電話被提起的回音,連接了另一個空間。
沒人說話。
她想開口,電話那頭林副官先低聲問,人家參謀長親自來了,車在護國寺東巷的胡同口。
仍無人出聲,想是他用手勢屏退了副官。
他為什麼不說話? “為什麼不說話?”略低的聲音問了相似話。
她欲啟口,他又道:“你可以繼續說,但我未必有耐心再聽下去。
” …… 看來前一個電話中途斷了,接線員剛好把她的通話接了進去。
至今謝骛清都認為她是上一個通話人。
“我是何未。
”她輕聲說。
那端像斷線了似的,又沒了回應。
何未怕耽誤他的事,輕聲道:“你如果要和人通話,我先挂斷。
我沒要緊事。
” …… “謹行,”他低聲問,“知道你打這個電話嗎?” 他以一句話提醒何未,就算他人在百花深處,電話線路卻連接着不可測的地方,不可避免要受人監聽。
就算她心裡盛了再多話,都要先入戲。
“我與他隻是朋友,與你的情誼也一樣,”何未握着聽筒,輕聲道,“為何朋友間通個電話,還須另一人點頭。
” “謹行是個不錯的人,與我不同,”他道,“我給不了你的,他可以。
” “我想要的,你們誰都給不了,”她說完,柔聲問,“今夜能不能不說這個?” “好,”他順了她的意,“不說。
” 何未不由想,謝骛清的這個前緣的身份實在巧妙,求而未得的男女之間如何理不清都不叫人意外。
因她是前緣知己,他派軍官去何府不顯突兀,她深夜一通電話不覺過分,日後有需要的話,往來更方便。
說不準哪家小姐瞧上他想結交,還要先和她這個紅顔知己攀交。
萬幸她自幼随二叔行走生意場,在逢場作戲這方面……算是無師自通了。
“這些年走了不少人,習慣了,”他突然說,“安慰的話,從下午到現在也聽了不少,倒不如清淨一會兒舒服。
” 她看着茶幾上邊沿的雕花紋路:“我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