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 暗鬥(1)

關燈
到盛夏時,陛下忽降了一道旨意,改控鶴監為奉宸府,常日于殿内設曲宴,頻繁召武李兩家與張昌宗、張易之飲酒作樂,完全不顧君臣上下的禮數。

     李隆基日日酒醉歸來,都會在府内再大肆熱鬧一番,唯恐外人不知他的縱情酒色。

    他倒是有自知,從不傳我過去陪着,倒是每每醉得深了,才來我這處倒頭就睡。

    這一日我替他收整好了,他還強撐着,睡眼惺忪,酒意濃郁地看着我。

     我莫名看他:“怎麼了?”他忽然攥住我的腕子,拉我坐下:“我記得你這半年來,從未入宮過。

    ”我嗯了聲,依舊不解:“究竟怎麼了?”他手撐着頭,側躺在床上笑了半天,才道:“張昌宗今日和皇祖母說,後日要見見曾在宮中極受寵的永安縣主。

    ” 我愣了下:“他怎會提起我?”他似笑非笑:“所以我才來問你,怎麼和這種人攪在了一起?”我聽他語氣怪,再看他很是不快的神色,不禁歎氣:“你是問我,還是來審我?我縱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和皇祖母争。

    ”他挑眉:“本王是怕有人來搶你。

    ” 我啞然:“你還真當我是傾國傾城了?在宮裡的,哪個不是國色天資?”他意外地默了會兒,才用食指輕劃着我的手背,低聲道:“在我眼裡,你就是當年染了酒刺的模樣,已經勝過萬千佳人。

    ” 我笑了笑,沒說話,想要讓他早睡時,他卻忽然又道:“何況,能讓當年名傳天下的永平郡王傾心十載的人,又怎是那些宮裡人可比的。

    ”我暮地一驚,他卻再沒看我,閉上眼,過了許久,也沒再出聲。

     我呆坐在床邊,也不知他是沉睡過去,亦或是不願再說話,終是開口道:“時過境遷,天下已再沒有什麼永平郡王了。

    ” 說完,才起身吹熄燈燭,替他蓋上了錦被。

     ———————————————————— 張昌宗如今一句話,可算是半個聖旨。

     自随李隆基搬出宮後,我就沒再入宮,這一日晨起竟然就開始下雨,雨勢還是越來越大,倘若是平常,我定是在屋中呆着不肯出去,可既是定了今日,即便下了冰也要去,絕無它法。

     入奉宸府時,皇祖母還未到,倒是張氏兩兄弟被衆人衆星拱月一般,在其中很是得意。

    我剛才落座,就有個碧青色的身影閃過來:“永安。

    ” 是婉兒。

     我剛才對她笑,她就扣住我的腕子,對李隆基道:“人我帶走了,無妨吧?臨淄郡王?”李隆基哭笑不得,連連拱手:“婉兒姑娘要帶的人,本王怎敢留。

    ”婉兒嗤嗤地笑着,低聲道:“其實郡王的膽子,似乎比天大呢。

    ”李隆基倒不大在意,亦是低聲道:“婉兒姑娘的膽子,也似乎有些駭人,天子的心頭好,也敢妄自動了念頭?” 我聽着婉兒的前半句,琢磨不出意思,可李隆基的話,卻極為明顯……心底不禁蒙了層涼意,不動聲地看了眼婉兒,她是默了一默,攥緊我的腕子:“告退了,郡王。

    ”話音未落,已拉着我急往外走。

     雷雨陣陣,終是阻了她的腳步,她停下來,看着檐上落下的雨簾。

     我亦沒出聲,此事嚴重,縱再有心思也不敢妄自開口。

     默了片刻,我才開口道:“相見我的,是姐姐吧?”她沒有反駁,隻牽着我入了偏殿,讓我坐下後,才道:“也是,也不是。

    ”我不解,她又道:“你忘了,那日在洛陽城中你化解過一場幹戈?” 我這才恍然,先前沒記起,是因為那場幹戈,我其實隻為了姚元崇,而不是那個飛揚跋扈的洛陽令。

    沒想到傳入有心人耳中,卻成了别的目的。

    如此也好,張昌宗是太平姑姑的人,婉兒的心思,還有那深不可測的太平公主,能對此時如此理解,隻有好,沒有壞。

     大殿内傳來陣陣歡笑祝酒,這裡卻格外安靜。

     “永安,”婉兒細看我,“你不過雙十年華,尚算是最好的年紀,為何眼神卻像是當初心灰意冷的我?”我笑,随口敷衍:“是昨夜沒睡好。

    ”她明白我不願深說,歎了口氣:“當年你有什麼,總是先和我說,如今,見了面反而不知說什麼了。

    ” 我被她說得有些愧疚,忙把話轉到别處,和她說了些雜七雜八的趣事。

    她縱是受寵,也不過被困在這太初宮中,難出宮走動,聽我說到有趣處,立刻笑得歡,漸漸地也化解了剛才的尴尬。

     正說到興起,外頭已有人傳話,說陛下來了。

     我和婉兒忙起身折返,入殿時,衆人正是行禮。

    我剛要俯身行禮時,皇祖母已出聲道:“永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