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 北魏元氏(1)
關燈
小
中
大
再見宜平,是在三陽宮。
三陽宮依水而建,所臨的石淙河穿越群山,形曲水回環之勢,禦苑綿延二十餘裡,一眼望不到邊際,盡是明黃入目,聖駕臨河,氣勢磅礴。
宴席臨水,直至月上枝頭,衆臣見陛下興緻高昂,更是賠笑歡聲,水邊一時熱鬧非凡。
我隔着衆人,遠見宜平立在李成義身後,正為他添酒,卻被他輕握了下手,低聲說了句話。
宜平搖頭,執意添了酒,又退後兩步垂首而立,臉上蒼白無色,極為疲累。
“朕今年未到曲江,錯過了曲江大會,倒不如在這石淙河畔也仿一仿蘭亭雅集,做個‘石淙會飲’,如何?”皇姑祖母忽而興緻大起,笑吟吟看着婉兒,婉兒忙躬身,道:“陛下既有此雅興,奴婢這就命人準備。
” 皇姑祖母點頭,看李成器,道:“成器,你就坐在朕身側。
”李成器起身應是,婉兒已囑咐宮婢内侍準備,不過片刻,衆人皆臨水而坐,案幾在手側,備着食點。
皇姑祖母端起一杯酒,遞給婉兒,婉兒接過仔細放在玉盤上。
玉盤順着水流緩緩而下,不停自諸位皇子衆臣前飄過,衆人臉色皆有遺憾。
此第一杯乃是皇姑祖母所賜,若有人接了作出好句,必會受重賞得聖眷。
一個小宮婢不停在衆人身後走着,跟着那玉盤。
忽然,盤被水底石卡住,悄然停了下來。
而水側人,恰就是張九齡,他忙伸手持杯,起身對陛下行禮,道:“臣謝陛下賜酒。
”言罷,一飲而盡,正要開口時,卻被婉兒出聲打斷。
婉兒向陛下躬身,道:“奴婢自請為張大人定題。
”陛下點頭應允後,她才笑着看張九齡,接着道:“張大人在當年入國子監時,曾留下個好句,倒不如今日借着‘石淙會飲’補全可好?”張九齡愣了下,呆看婉兒,半晌竟未答話。
倒是皇姑祖母笑了聲,道:“是何句,竟讓婉兒也念念不忘?”婉兒眉眼盡是妩媚,緩聲吟道:“‘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奴婢每每讀着便覺遺憾,無奈做出此句的張大人又遲遲不肯添首整詩,”她掃了眼張九齡,接着道,“如今大人既已喝了禦賜的酒,婉兒就做一回歹人,倚仗着陛下促成此詩,全了多年心願。
” 皇姑祖母點頭,帶趣道:“那朕就全了你的願,讓你倚仗一回。
” 琉璃宮燈下,婉兒明豔攝人,張九齡卻怔了片刻才輕咳一聲,低頭默默想着。
衆人盯着他,有豔羨有嫉妒,亦有漠然旁觀者。
好句可偶得,好詩卻難作,婉兒的話顯示誇贊,若他能片刻成詩,便可在陛下面前留下極好的效果,若是作不出或作不好,那便會适得其反。
我暗為他捏把汗,卻見李成器隻笑着看他,似乎并不憂心。
四下唯有潺潺流水聲,約莫片刻後,張九齡才擡頭,挑起唇角道:“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栖者,聞風坐相悅,”他捏着酒觞,眼帶笑意,靜看着婉兒,輕緩念出了最後一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 四下裡靜了片刻,陛下先笑着贊了句,衆臣忙随着附和,一時此起彼伏,盡是誇贊的話語。
唯有婉兒與他對視了片刻,竟有些神情恍惚,側過頭去看江面,眼中帶了些沉色。
開場的熱鬧,将這初次的‘石淙會飲’帶入了高|潮。
宜平似有些體力不支,在身側另一個宮婢相陪下,悄然離了席。
我見狀,忙吩咐宜喜候着,跟着她離開宴席,向樓閣處走去。
待到轉到無人處,我快走了兩步叫住她,她恍惚回頭看我,竟一瞬有些淚眼婆娑。
我示意她身側宮婢在旁候着,握住她冰涼的手,道:“身子可好些了?”我不敢直接問那件事,隻能隐晦地看着她。
她點點頭,道:“養了一個月,郡王又照顧的細心,已經沒有什麼大礙了。
”她說完,低着頭,似有些出神。
我心中酸脹着,卻不知再說什麼,默了片刻,才低聲道:“此時此境,還是要先保住大人,你和他的日子還長,總會有機會的。
”宜平當初被當作宮婢送到東宮,連姬妾都比之不上,縱有他真心相待,但對他們幾兄弟來說,自身性命尚且難保,又怎有力保住一個婢女的孩子? 當初為成全兩廂真心,将她送走,如今看卻不知是對是錯了。
我又陪着她說了兩句話,聽着不遠處石淙河邊的喧鬧,看着她匆匆離去,才回到宴席上。
此時李隆基正即興做了詩,引得陛下一陣歡欣,
三陽宮依水而建,所臨的石淙河穿越群山,形曲水回環之勢,禦苑綿延二十餘裡,一眼望不到邊際,盡是明黃入目,聖駕臨河,氣勢磅礴。
宴席臨水,直至月上枝頭,衆臣見陛下興緻高昂,更是賠笑歡聲,水邊一時熱鬧非凡。
我隔着衆人,遠見宜平立在李成義身後,正為他添酒,卻被他輕握了下手,低聲說了句話。
宜平搖頭,執意添了酒,又退後兩步垂首而立,臉上蒼白無色,極為疲累。
“朕今年未到曲江,錯過了曲江大會,倒不如在這石淙河畔也仿一仿蘭亭雅集,做個‘石淙會飲’,如何?”皇姑祖母忽而興緻大起,笑吟吟看着婉兒,婉兒忙躬身,道:“陛下既有此雅興,奴婢這就命人準備。
” 皇姑祖母點頭,看李成器,道:“成器,你就坐在朕身側。
”李成器起身應是,婉兒已囑咐宮婢内侍準備,不過片刻,衆人皆臨水而坐,案幾在手側,備着食點。
皇姑祖母端起一杯酒,遞給婉兒,婉兒接過仔細放在玉盤上。
玉盤順着水流緩緩而下,不停自諸位皇子衆臣前飄過,衆人臉色皆有遺憾。
此第一杯乃是皇姑祖母所賜,若有人接了作出好句,必會受重賞得聖眷。
一個小宮婢不停在衆人身後走着,跟着那玉盤。
忽然,盤被水底石卡住,悄然停了下來。
而水側人,恰就是張九齡,他忙伸手持杯,起身對陛下行禮,道:“臣謝陛下賜酒。
”言罷,一飲而盡,正要開口時,卻被婉兒出聲打斷。
婉兒向陛下躬身,道:“奴婢自請為張大人定題。
”陛下點頭應允後,她才笑着看張九齡,接着道:“張大人在當年入國子監時,曾留下個好句,倒不如今日借着‘石淙會飲’補全可好?”張九齡愣了下,呆看婉兒,半晌竟未答話。
倒是皇姑祖母笑了聲,道:“是何句,竟讓婉兒也念念不忘?”婉兒眉眼盡是妩媚,緩聲吟道:“‘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奴婢每每讀着便覺遺憾,無奈做出此句的張大人又遲遲不肯添首整詩,”她掃了眼張九齡,接着道,“如今大人既已喝了禦賜的酒,婉兒就做一回歹人,倚仗着陛下促成此詩,全了多年心願。
” 皇姑祖母點頭,帶趣道:“那朕就全了你的願,讓你倚仗一回。
” 琉璃宮燈下,婉兒明豔攝人,張九齡卻怔了片刻才輕咳一聲,低頭默默想着。
衆人盯着他,有豔羨有嫉妒,亦有漠然旁觀者。
好句可偶得,好詩卻難作,婉兒的話顯示誇贊,若他能片刻成詩,便可在陛下面前留下極好的效果,若是作不出或作不好,那便會适得其反。
我暗為他捏把汗,卻見李成器隻笑着看他,似乎并不憂心。
四下唯有潺潺流水聲,約莫片刻後,張九齡才擡頭,挑起唇角道:“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栖者,聞風坐相悅,”他捏着酒觞,眼帶笑意,靜看着婉兒,輕緩念出了最後一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 四下裡靜了片刻,陛下先笑着贊了句,衆臣忙随着附和,一時此起彼伏,盡是誇贊的話語。
唯有婉兒與他對視了片刻,竟有些神情恍惚,側過頭去看江面,眼中帶了些沉色。
開場的熱鬧,将這初次的‘石淙會飲’帶入了高|潮。
宜平似有些體力不支,在身側另一個宮婢相陪下,悄然離了席。
我見狀,忙吩咐宜喜候着,跟着她離開宴席,向樓閣處走去。
待到轉到無人處,我快走了兩步叫住她,她恍惚回頭看我,竟一瞬有些淚眼婆娑。
我示意她身側宮婢在旁候着,握住她冰涼的手,道:“身子可好些了?”我不敢直接問那件事,隻能隐晦地看着她。
她點點頭,道:“養了一個月,郡王又照顧的細心,已經沒有什麼大礙了。
”她說完,低着頭,似有些出神。
我心中酸脹着,卻不知再說什麼,默了片刻,才低聲道:“此時此境,還是要先保住大人,你和他的日子還長,總會有機會的。
”宜平當初被當作宮婢送到東宮,連姬妾都比之不上,縱有他真心相待,但對他們幾兄弟來說,自身性命尚且難保,又怎有力保住一個婢女的孩子? 當初為成全兩廂真心,将她送走,如今看卻不知是對是錯了。
我又陪着她說了兩句話,聽着不遠處石淙河邊的喧鬧,看着她匆匆離去,才回到宴席上。
此時李隆基正即興做了詩,引得陛下一陣歡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