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 再生難(4)
關燈
小
中
大
陛下靜立了片刻,才轉過身,自語道:“朕自己的兒子,卻要别人剖心證明清白。
”她掃過在場衆人,在我這處略停了一下,我忙垂了眼。
皇姑祖母移開視線,看着婉兒道,“立即停止追查太子謀逆一案,将太子左右家臣、諸位郡王郡主、侍役盡行釋放!”婉兒忙躬身應是,匆匆走了出去。
這一切都來得極快,我隻木木站着,不敢相信此事竟能如此了結。
锒铛入獄的突然,峰回路轉的結果,都是皇姑祖母一念之間的決定。
在劫後餘生的狂喜中,手心卻仍是冰冷的,腦中盡是天牢中他溫和的笑,和他的話。
沈秋又上前探看了一下,低聲吩咐身側人備藥,他起身時若有似無地掃了我一眼,整夜緊繃的面容終于松下來,帶着淺淺的笑。
我接了他的目光,微微笑了一下。
陛下似乎極疲憊,隻草草吩咐兩句,便帶着我們離開了尚醫局。
進殿時,韋團兒依舊是笑着迎上來,替陛下換着衣裳,待陛下靠在卧榻上才掃了她一眼:“你下去吧,讓永安陪着朕。
”韋團兒愣了一下,忙躬身退下。
我本以為皇姑祖母要說些什麼,竟閑聊起幼時的事。
我陪着她說了很多話,大多是如何被謝先生責罵,手抄詩經的往事,皇姑祖母偶爾聽得笑出聲,卻大多時候沉默着,約莫過了半個時辰才揮手讓我退下了。
我走出大殿時,暖日籠罩着整個殿前。
宮婢們正忙着準備早膳,見我都匆匆行禮,我看着殿前想起一年前那個雪夜。
不過一年,卻已是幾番生死,在他跪在殿前的雪夜,我以為最痛不過如此了,如今看來,那真的僅是最輕的責罰。
而過了這一劫,皇姑祖母真的就不會再忌憚了嗎? ----------------------------------- 春日正好,皇姑祖母從殿内出來,在禦花園亭中批奏章。
牡丹開得正盛,整個禦花園亦是萬物吐芳,寒冬蕭瑟盡數散了個幹淨。
我來時,亭中已有李成器和李隆基,還有幾個年紀尚幼的李氏縣主相陪着。
婉兒在一側讀着奏章,陛下閉目聽着,不時添上兩句,便已做了批複。
“皇姑祖母。
”我上前行禮。
陛下點點頭,示意我去坐下,我待坐定時才見李隆基笑眯眯看着我,竟像是當年初見時的模樣,不禁心裡一松,對他笑了一笑。
不管他是佯裝還是真的放下了,既然仍是皇孫,仍要日日陪着,如此才是最好的。
李隆基擡了擡下巴,我不解看他,他又指了指茶杯,我這才反應過來,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竟是瓊花茶。
陛下似乎留意到我的異樣,笑着道:“這是隆基特為你讨得,說春日天幹,怕你又有内火。
”我愣了一下,忙對李隆基笑道:“多謝臨淄郡王。
”李隆基微彎起漂亮的眸子,道:“本王是怕你又臉上胡亂長東西,吓到皇祖母。
” 我悶了一下,瞪了他一眼。
李隆基低頭笑着喝茶,我這才敢去借機看李成器,他神色平淡,眼中卻帶了幾分笑意,掃了我一眼才又拿起書卷細看。
我看着他,竟又想起了天牢内的事,那一日危難時,他讓我忘了賜婚的事,而如今萬事已消,他可還會記得自己說的話? 我正怔忡着,婉兒已念到了狄仁傑的奏章,大意是狄仁傑所在的彭澤正是幹旱無雨,營佃失時,百姓無糧可食,故而他請求朝廷發散赈濟,免除租賦,救民于饑馑之中。
陛下聽後沉吟片刻,才道:“狄仁傑所到之地,百姓皆受福澤,婉兒,照他所請的批複,即刻就辦。
”婉兒應了是,執起朱筆批複。
皇姑祖母如此痛快,給了狄仁傑做下政績的機會,狄仁傑再入朝之日絕不會遠。
陛下又聽了幾個奏章,便示意婉兒停下。
忽而笑意盈盈地看着我,道:“永安,到朕身邊來。
”我忙起身走到龍榻旁,陛下伸手握住我的手,道:“你入宮也有四年了,朕總在思量你的婚事,總想着從幾個皇孫中為你挑個好的。
如今看來,無需朕挑了,朕隻要點頭成全就好。
”我愣了一下,心中暮地一震。
陛下笑着去看身側,道:“隆基,起身聽旨吧。
” 李隆基起身,恭恭敬敬地跪在了陛下面前,陛下看着他,道:“朕把這個侄孫兒交給你了,待到你年滿十四,即刻完婚。
”陛下說完,又看回我,道:“還不去和隆基一起給皇姑祖母磕個頭?” 皇姑祖母的話如針錐刺骨,每個字都深紮入心中。
這一步步走來,她看到的是我對李隆基的回護,對李隆基的算計,對李隆基的挂心,可卻不知這後邊的種種。
這看似突如其來的賜
”她掃過在場衆人,在我這處略停了一下,我忙垂了眼。
皇姑祖母移開視線,看着婉兒道,“立即停止追查太子謀逆一案,将太子左右家臣、諸位郡王郡主、侍役盡行釋放!”婉兒忙躬身應是,匆匆走了出去。
這一切都來得極快,我隻木木站着,不敢相信此事竟能如此了結。
锒铛入獄的突然,峰回路轉的結果,都是皇姑祖母一念之間的決定。
在劫後餘生的狂喜中,手心卻仍是冰冷的,腦中盡是天牢中他溫和的笑,和他的話。
沈秋又上前探看了一下,低聲吩咐身側人備藥,他起身時若有似無地掃了我一眼,整夜緊繃的面容終于松下來,帶着淺淺的笑。
我接了他的目光,微微笑了一下。
陛下似乎極疲憊,隻草草吩咐兩句,便帶着我們離開了尚醫局。
進殿時,韋團兒依舊是笑着迎上來,替陛下換着衣裳,待陛下靠在卧榻上才掃了她一眼:“你下去吧,讓永安陪着朕。
”韋團兒愣了一下,忙躬身退下。
我本以為皇姑祖母要說些什麼,竟閑聊起幼時的事。
我陪着她說了很多話,大多是如何被謝先生責罵,手抄詩經的往事,皇姑祖母偶爾聽得笑出聲,卻大多時候沉默着,約莫過了半個時辰才揮手讓我退下了。
我走出大殿時,暖日籠罩着整個殿前。
宮婢們正忙着準備早膳,見我都匆匆行禮,我看着殿前想起一年前那個雪夜。
不過一年,卻已是幾番生死,在他跪在殿前的雪夜,我以為最痛不過如此了,如今看來,那真的僅是最輕的責罰。
而過了這一劫,皇姑祖母真的就不會再忌憚了嗎? ----------------------------------- 春日正好,皇姑祖母從殿内出來,在禦花園亭中批奏章。
牡丹開得正盛,整個禦花園亦是萬物吐芳,寒冬蕭瑟盡數散了個幹淨。
我來時,亭中已有李成器和李隆基,還有幾個年紀尚幼的李氏縣主相陪着。
婉兒在一側讀着奏章,陛下閉目聽着,不時添上兩句,便已做了批複。
“皇姑祖母。
”我上前行禮。
陛下點點頭,示意我去坐下,我待坐定時才見李隆基笑眯眯看着我,竟像是當年初見時的模樣,不禁心裡一松,對他笑了一笑。
不管他是佯裝還是真的放下了,既然仍是皇孫,仍要日日陪着,如此才是最好的。
李隆基擡了擡下巴,我不解看他,他又指了指茶杯,我這才反應過來,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竟是瓊花茶。
陛下似乎留意到我的異樣,笑着道:“這是隆基特為你讨得,說春日天幹,怕你又有内火。
”我愣了一下,忙對李隆基笑道:“多謝臨淄郡王。
”李隆基微彎起漂亮的眸子,道:“本王是怕你又臉上胡亂長東西,吓到皇祖母。
” 我悶了一下,瞪了他一眼。
李隆基低頭笑着喝茶,我這才敢去借機看李成器,他神色平淡,眼中卻帶了幾分笑意,掃了我一眼才又拿起書卷細看。
我看着他,竟又想起了天牢内的事,那一日危難時,他讓我忘了賜婚的事,而如今萬事已消,他可還會記得自己說的話? 我正怔忡着,婉兒已念到了狄仁傑的奏章,大意是狄仁傑所在的彭澤正是幹旱無雨,營佃失時,百姓無糧可食,故而他請求朝廷發散赈濟,免除租賦,救民于饑馑之中。
陛下聽後沉吟片刻,才道:“狄仁傑所到之地,百姓皆受福澤,婉兒,照他所請的批複,即刻就辦。
”婉兒應了是,執起朱筆批複。
皇姑祖母如此痛快,給了狄仁傑做下政績的機會,狄仁傑再入朝之日絕不會遠。
陛下又聽了幾個奏章,便示意婉兒停下。
忽而笑意盈盈地看着我,道:“永安,到朕身邊來。
”我忙起身走到龍榻旁,陛下伸手握住我的手,道:“你入宮也有四年了,朕總在思量你的婚事,總想着從幾個皇孫中為你挑個好的。
如今看來,無需朕挑了,朕隻要點頭成全就好。
”我愣了一下,心中暮地一震。
陛下笑着去看身側,道:“隆基,起身聽旨吧。
” 李隆基起身,恭恭敬敬地跪在了陛下面前,陛下看着他,道:“朕把這個侄孫兒交給你了,待到你年滿十四,即刻完婚。
”陛下說完,又看回我,道:“還不去和隆基一起給皇姑祖母磕個頭?” 皇姑祖母的話如針錐刺骨,每個字都深紮入心中。
這一步步走來,她看到的是我對李隆基的回護,對李隆基的算計,對李隆基的挂心,可卻不知這後邊的種種。
這看似突如其來的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