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初生劫(2)

關燈
算計,她才會放心,那些看不到的才是她最忌憚的,”她喝了一口茶,歎道,“永平郡王若是有一兩點錯處就好了,也就不會做了衆矢之的。

    ” 我被這一句句話浸的冰涼,沒有答話。

     太子長子本就是衆矢之的,有錯便是死,無錯也是藏着禍心。

     “抱歉,”我道,“此事也牽連到了你。

    ” “我随口抱怨的話,你不必當真,”婉兒吹着杯中茶葉,笑道,“方才陛下的确大發雷霆,說我每逢臘月他的祭日就告假,這麼多年還放不下心中怨氣。

    我是放不下,放下了有什麼好,陛下肯定又會想,這麼大的事情怎麼就輕易放下了呢,肯定暗中還在恨着。

    ” 我倚靠在她身邊,手揉着膝蓋出神。

     當年入宮前心中的悸動仍在,皇姑祖母像是兒時的一個傳說,身為女子登上帝位,将武家帶入了無上尊崇的大明宮,與李家比肩,這是何等厲害的人。

    今時今日在皇姑祖母身側才知道,那是用一個個仇恨和鮮血換來的。

    謀逆帝位,這個罪名曾有多少人擔過?都是最親近的人。

     “臘月一過,你就十三歲了,”婉兒捂着茶杯,道,“尋個機會出宮吧,雖然我舍不得你,卻想讓你遠一些。

    ” 我沒應聲,和她都沉默下來。

     婉兒住的地方挨着韋團兒,我本想避開那處,卻沒料一出門就撞見了個女人在和韋團兒說話,她穿着件月青色寬袖對襟衫,臂間斜斜搭着鵝黃披帛,襯得眉目祥和可親,宛如水墨中走出的人。

     我隐隐聽見二人說什麼納妾室的話,正便想自另一側離開,豈料她聽見聲音回了頭,竟是太子妃。

    我隻在入宮那一年的正月見過她一次,之後她始終告病未露面,皇姑祖母顯是對這兒媳并不上心,隻偶爾與太子閑話時提上一兩句而已。

     而如今,我看着她那張與永平郡王有五六分相似的臉,竟不覺有些慌亂,忙行禮道:“太子妃。

    ”她輕點了點頭,看了一眼韋團兒,韋團兒忙笑道:“這是永安縣主。

    ” 太子妃柔和看着我,眼中閃閃爍爍的添了幾分暖意:“起來吧,還是入宮那年見得,這一晃就快三年了,模樣倒有些不一樣了。

    ”我起身,道:“剛才天暗,一時沒看出來,還請太子妃恕罪。

    ” 太子妃笑看我,道:“沒有那麼多禮,”她側頭對韋團兒,道,“總聽說母皇很喜歡這個侄孫兒,可曾有賜婚的意思了?”韋團兒搖頭,回話,道:“今日還提起過,小縣主面皮薄,給搪塞過去了。

    ” 我聽她二人你一言我一語的,似是極相熟,卻不像婉兒說得那麼微妙。

    細細想方才出門隐隐聽到的話,難道是太子改了主意,亦或是太子妃想要成人之美?那納妾的話想必說得就是韋團兒了。

     太子妃似乎并不知方才蓬萊殿中的驚魂一幕,隻笑了兩聲道:“多乖順的孩子,本宮倒是看着喜歡。

    ”韋團兒看了我一眼,陪笑道:“幾個郡王都可娶妻了,太子妃若是喜歡,不妨在陛下那處說上兩句,陛下必會成全的。

    ”太子妃笑着看我,沒接話。

     我聽得有些無措,卻不敢貿然告退,最後還是太子妃點了點頭,讓我走了。

     那日後,皇姑祖母恍如無事一般,隻偶爾提起狄仁傑已被貶為彭澤令,竟和我談論起一年多前那拜相的宴席。

    我謹慎回着話,偶爾能自皇姑祖母的眼中看到些遺憾,叔父武承嗣屢屢進言要誅殺,她都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并直言不再提及此案。

     皇姑祖母心境好時,還會問些我前兩個月收的瓊花果實,笑顔我若是來年能種出新苗,便留在宮中禦花園,專守着瓊花也好。

     我每聽到她說來年,就總記起婉兒的話,若要出宮并不難,隻要父王來求皇姑祖母也不會強留,可是,我卻不願再深想下去。

     大明宮中雨雪始終未停,待到正月初二終是來了一場大雪。

     宜平邊仔細替我系好袍帔,戴好風帽,邊道:“上官姑娘昨日深夜遣人來傳話,說她今日會早些到嘉豫殿,讓縣主自行去就好。

    ”我嗯了一聲,道:“什麼時辰來的?”我昨晚睡得極晚,她竟更晚? “醜時三刻,”宜平想了下,道,“好在我睡得不實。

    ”我愣了一下,不解婉兒為何深夜來遣人傳話:“還說什麼了嗎?”宜平搖頭,道:“沒了,就囑咐縣主,今日是各宮人賀年的日子,千萬别去晚了。

    ” 我點點頭,總覺有什麼,看了一眼白茫的窗外,卻又想不分明。

     ※※※※※※※※※※※※※※※※※※※※ 啊啊啊啊,好勤奮==~~~~~~坐等親吻和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