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禍兮福兮(2)
關燈
小
中
大
兩年,我因婉兒的提點,漸懂得那常穿僧服人高馬大的人叫薛懷義,是陛下在宮外私養的面首,卻從未聽她說起過太醫沈南蓼……腦中忽然閃現出一月前太液池邊那幕,那個男人莫非就是沈南蓼?
她接着,道:“此人比薛懷義老道不少,薛懷義是人前跋扈,心思卻淺,而他——”她默了片刻,道,“與我同年入宮,能步步為營走到今日這地位,絕非善類。
” 我聽在耳中,沒有接話,又自暖金盤中夾了一塊酥山,放到她面前。
婉兒忽地想起什麼,笑看我道:“說些與他有關的事,你可願聽?” 我手微一頓,看她三分戲谑的笑意,立刻明白她說的是什麼了,隻笑笑道:“前幾日才勸我放下,為什麼還要有意提起呢?” 婉兒,道:“多知道些太子身邊的事兒,或許于你日後避開禍事有益。
” 我心頭一暖,看婉兒認真道:“多謝姐姐一直以來的照應。
” 婉兒輕挑眉,搖頭笑道:“或是因為我與你投緣,或是因為你姓武,總之我有意提點你的話也是為了自己。
我自宰相府入掖庭,再自掖庭入蓬萊殿,均是憑着陛下的一句話而已,但陛下之後呢?你們與陛下有血脈之親,若能記得我曾做的,或許日後便是一根救命稻草。
” 相識近三年,我從個九歲的孩子到如今,她點滴所做又豈都如她所說,盡是為了自己?她今日直白的感歎,讓我有些接不上話,默了片刻才笑道:“姐姐何必把九分真心說成了十分算計?” 婉兒托下巴看我,道:“醜話說在前面,你反而會記得我的好,”她笑着搖頭,道,“好了,繼續說事情。
那日臨淄郡王入宮出了些事,你可聽說了?” 我佯裝不明,道:“什麼事?” 婉兒倒沒太留意我,繼續道:“臨淄郡王在鳳陽門遇人阻攔,言語沖突時,竟立于馬車上斥責說‘我李家王朝,幹你何事!’。
” 我忙接口,道:“郡王入宮時,不正是叔父們入宮觐見的日子?” 她點頭,道:“好在,陛下是在蓬萊殿聽臨淄郡王請罪,才曉得此事,若是在觐見當時必然是個不小的責罰。
如今正是風口浪尖時,你叔父們要是捉了他的把柄絕不會放過的。
” 我點頭附和,她繼續道:“那日我和太平公主都在蓬萊殿,見臨淄郡王下跪請罪都吓了一跳,可你猜陛下聽後如何說?” 這也正是我最想知道的。
我忙道:“可是震怒?” 婉兒悠悠一笑,道:“沒有半分怒氣,卻是十分歡喜。
” 我這回是真不明白了,緊盯着她等着後話。
她喝了口茶,道:“雖有意訓斥了幾句,卻旋即大笑贊許,誇臨淄郡王年小志高,有皇族風範。
”婉兒的神情亦是感歎,想必她也未料到陛下是如此反應。
我何嘗想到是這種大喜的結果,記起那稚嫩英氣的少年,也不禁替他高興:“如此說來,皇姑祖母真是很疼這個孫兒了。
” 婉兒點頭,說:“陛下的歡喜幾分真幾分假,誰都看不透,但起碼這些兒孫在她心中的地位,并沒有那麼低。
” 她說完,不再繼續這話題,又說了些去洛陽奉先寺進香之事。
我邊随口搭話,邊細琢磨她若有似無的話。
如今正是李氏武氏争奪太子位時,皇姑祖母此番對李隆基此事的态度,或許就是對太子位的暗示? “永安,”婉兒出聲喚我,道,“此次去洛陽,太子的幾個郡王都會随同,你要避諱些。
” ※※※※※※※※※※※※※※※※※※※※ 啊啊啊啊,要見成器了……話說,我激動個啥……
” 我聽在耳中,沒有接話,又自暖金盤中夾了一塊酥山,放到她面前。
婉兒忽地想起什麼,笑看我道:“說些與他有關的事,你可願聽?” 我手微一頓,看她三分戲谑的笑意,立刻明白她說的是什麼了,隻笑笑道:“前幾日才勸我放下,為什麼還要有意提起呢?” 婉兒,道:“多知道些太子身邊的事兒,或許于你日後避開禍事有益。
” 我心頭一暖,看婉兒認真道:“多謝姐姐一直以來的照應。
” 婉兒輕挑眉,搖頭笑道:“或是因為我與你投緣,或是因為你姓武,總之我有意提點你的話也是為了自己。
我自宰相府入掖庭,再自掖庭入蓬萊殿,均是憑着陛下的一句話而已,但陛下之後呢?你們與陛下有血脈之親,若能記得我曾做的,或許日後便是一根救命稻草。
” 相識近三年,我從個九歲的孩子到如今,她點滴所做又豈都如她所說,盡是為了自己?她今日直白的感歎,讓我有些接不上話,默了片刻才笑道:“姐姐何必把九分真心說成了十分算計?” 婉兒托下巴看我,道:“醜話說在前面,你反而會記得我的好,”她笑着搖頭,道,“好了,繼續說事情。
那日臨淄郡王入宮出了些事,你可聽說了?” 我佯裝不明,道:“什麼事?” 婉兒倒沒太留意我,繼續道:“臨淄郡王在鳳陽門遇人阻攔,言語沖突時,竟立于馬車上斥責說‘我李家王朝,幹你何事!’。
” 我忙接口,道:“郡王入宮時,不正是叔父們入宮觐見的日子?” 她點頭,道:“好在,陛下是在蓬萊殿聽臨淄郡王請罪,才曉得此事,若是在觐見當時必然是個不小的責罰。
如今正是風口浪尖時,你叔父們要是捉了他的把柄絕不會放過的。
” 我點頭附和,她繼續道:“那日我和太平公主都在蓬萊殿,見臨淄郡王下跪請罪都吓了一跳,可你猜陛下聽後如何說?” 這也正是我最想知道的。
我忙道:“可是震怒?” 婉兒悠悠一笑,道:“沒有半分怒氣,卻是十分歡喜。
” 我這回是真不明白了,緊盯着她等着後話。
她喝了口茶,道:“雖有意訓斥了幾句,卻旋即大笑贊許,誇臨淄郡王年小志高,有皇族風範。
”婉兒的神情亦是感歎,想必她也未料到陛下是如此反應。
我何嘗想到是這種大喜的結果,記起那稚嫩英氣的少年,也不禁替他高興:“如此說來,皇姑祖母真是很疼這個孫兒了。
” 婉兒點頭,說:“陛下的歡喜幾分真幾分假,誰都看不透,但起碼這些兒孫在她心中的地位,并沒有那麼低。
” 她說完,不再繼續這話題,又說了些去洛陽奉先寺進香之事。
我邊随口搭話,邊細琢磨她若有似無的話。
如今正是李氏武氏争奪太子位時,皇姑祖母此番對李隆基此事的态度,或許就是對太子位的暗示? “永安,”婉兒出聲喚我,道,“此次去洛陽,太子的幾個郡王都會随同,你要避諱些。
” ※※※※※※※※※※※※※※※※※※※※ 啊啊啊啊,要見成器了……話說,我激動個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