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生理期

關燈
小姑娘随手拿了幾包:“這幾個牌子都不錯,前兩天可以用夜用短款的,一般280mm就夠了,但有些人睡覺不老實,容易側漏,所以會買加長的,360mm這種,還有液體的,夏天會更舒服一些……” 她如數家珍,雍凜頭暈腦脹。

     小姑娘還在滔滔不絕:“除了衛生巾之外呢,還有衛生棉條,這個國外很流行,我們超市也新進了一些,不過用慣了衛生巾的人可能一開始會覺得不習慣……” 雍凜打斷她:“每種都來一份好了。

    ” “好呀!”小姑娘笑逐顔開。

     腹痛的感覺又隐隐傳來,雍凜簡直想要抓狂,他從未意識到當女人竟然這麼麻煩,連衛生巾還有無數講究。

     帶着小姑娘塞的滿滿一購物車的衛生巾去結賬,雍凜收獲了收銀員目瞪口呆的表情。

     收銀員忍不住提醒:“這會不會太多了,你一個人提得動嗎?” 雍凜破罐子破摔:“我家就在樓上。

    ” 提着兩大袋女性用品回到家的雍凜,迫不及待找出小姑娘口中“最方便好用”的棉條進了洗手間,一邊看着說明書,一邊嘗試将棉條塞進指定的地方。

     但無論如何努力,那根棉條也塞不進去,每次進了不到三分之一,都會以毛骨悚然而告終。

     雍凜忍不住想起自己在跟顧念親熱的時候,當棉條換成另一種物事,她是否也會這樣渾身不自在? 十五分鐘過去,滿頭大汗的雍凜直接把那一整包衛生棉都丢進垃圾桶。

     顧念回到家,就看見雍凜盯着桌上一堆衛生巾在發呆。

     她啊了一聲,馬上反應過來:“是不是……那個來了?” 雍凜面色難看,顧念也有些尴尬。

     兩人面面相觑,顧念莫名有些心虛,不由放柔了語調:“其實這些都是身體難以避免的反應,隻要習慣就好了。

    ” 雍凜:“……” 他可能永遠也習慣不了。

     顧念:“……那要不要我教你用?” 雍凜面無表情:“我已經學會了。

    ” 顧念幹笑:“辛苦你了。

    ” 其實她每天起來面對一具不屬于自己的身體出現以前從來沒有過的反應,也很尴尬啊。

    顧念一邊說,一邊想道。

     雍凜皺眉:“這種生理期是不是會持續很久?” 顧念:“其實也沒有,一般來說我五六天就結束了。

    ” 雍凜木然:“……” 肚子還在疼,但不是那種吃壞東西的痛楚,而是好像有什麼東西拖着肚子往下墜,酸軟難耐,坐立不安。

     雍凜:“你以前這樣的時候,要怎麼上班?” 顧念奇怪:“就這麼上班呀!” 雍凜:“肚子疼也不請假?” 顧念無奈地笑:“雖然我們公司也有每月一天的生理期假,但一般沒人會為了這個請假吧,甯可将假期留着感冒發燒的時候再請。

    其實我已經算是不錯的了,有些女生疼得比我厲害多了,那簡直是要在地上打滾,連床都下不了的,這種情況就隻能請假了。

    ” 雍凜想象了一下那種痛楚的程度,臉色越發難看。

     “所以你到底在堅持什麼,甯可拖着病痛去上班,穿高跟鞋站一整天,跟那幫三姑六婆打交道,也不願意辭職當雍太太?” 顧念想到陳莊的話,沒有像之前那樣與他争辯,隻是默默起身去調了一杯紅糖姜水。

     “喝一點,肚子會舒服很多,明天開始應該就不那麼難受了。

    ” 親身體驗顧念每個月都要體驗的麻煩,一面是隐隐的憐惜,一面又氣她固執己見不肯低頭,雍凜沒好氣地接過紅糖姜水。

     糖水一口口下肚,伴随着暖洋洋的感覺,肚子好像确實舒服了不少。

     電話響起,是雍凜的手機,顧念看了一下号碼,上面是“家裡”,不由遲疑。

     雍凜道:“接。

    ” 她這才接起電話。

     另一邊傳來柔和的女聲:“阿凜啊,你明天晚上有沒有空,回來吃個飯吧,媽媽有事想和你說。

    ” 顧念下意識望向雍凜。

     雍凜朝她微微點頭。

     他平時回家的頻率不高,前兩天才回去過,母親會忽然打電話過來特意讓他回去,肯定是有事要說。

     顧念隻好道:“好的,那我明天晚上過去。

    ” 挂了電話,顧念反應過來,瞪他:“你家裡人我一個都沒見過,萬一露餡了怎麼辦?” 雍凜:“我是獨子,家裡隻有我爸媽,怎麼叫都不可能露餡。

    ” 顧念:“可你爸媽要是問我問題呢?” 雍凜:“我和你一塊兒去。

    ” 顧念:“不行,那樣的話他們肯定會誤會我們的關系!” 雍凜:“就這麼定了。

    ” 顧念生氣:“雍凜!” 雍凜不耐煩:“不然你想怎麼樣,我不知道我們多久才能換回去,我爸媽你是遲早都要面對的,見了之後你心裡也有底,下回碰見,就算我不在,你自己也能應付。

    ” 顧念沉默了一會兒:“那請你答應我一件事。

    ” “說。

    ”生理期的狀态讓雍凜整個人都有些暴躁,渾身又酸軟又疲倦,隻想快點躺下睡覺。

     顧念:“如果我爸媽打電話給你,你不要接。

    ” 這個要求很奇怪,但雍凜沒工夫多想,一口就答應了。

     “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