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奇特的聚會
關燈
小
中
大
廣的,從大正時代的‘KATYUHSHA’(一種音樂曲名)、‘枯萎的蘆葦’,到現代的八拍曲調,都能配合客人的點唱來一場精彩的演出。
” 等等力盯着金田一耕助的眼睛間道: “金田一先生,為什麼多門修知道這些情報?難道那件命案之後,他一直注意着他們的行蹤嗎?” “警官,雖然你非常清楚佐川哲也的事,不過你卻忘了一件事。
” “哪件事?” “‘海盜’本來就是K-K-K夜總會的專屬樂團。
” 等等力一聽,兩道眉毛随即往上揚。
“我明白了,昭和二十八年的事件中,嫌疑最大的人就是佐川哲也,後來幸好有多門修為他洗刷冤屈。
獲救的阿哲和救人的阿修因此成為好朋友,佐川因此放心地将自己組成的樂團,交由多門修為他們打理一切。
這支樂團在K-K-K夜總會演奏時,正好被電視台發掘出來,才有今天的‘海盜’。
” “你說的不錯。
這些年來,阿修和佐川經常接觸。
大約兩個禮拜前,佐川接到一封奇怪的邀請函——也就是今天聚會的邀請函。
” “那封邀請函有什麼奇怪的地方?” “因為邀請函上的寄件人署名是秋山浩二和佐川哲也,可是佐川完全不知道有這回事。
” “難道是有人惡作劇?” “隻能朝這方面想了。
因此,佐川哲也立刻打電話給秋山……忘了告訴你,這兩個人由于工作性質差不多,所以經常有聯絡。
結果秋山也大吃一驚。
” “這麼說,秋山也不知道有這件事喽?” “是的。
這封邀請函的内容大緻是:‘時值乍暖還寒的季節,願藉昔日好友相聚話當年之時,探間彼此近況,重溫昔日情誼,必不使今後的人生感到空虛。
’ 聚會費用一個人五千元,時間是四月十一日下午六時至八時,地點則訂在高輪本條會館名為‘彌生’的房間。
奇怪的是,邀請函上不僅印着召集人秋山和佐川兩人的名字,甚至還附上出席與否的回函明信片。
明信片上隻有秋山的名字。
” “是印刷好的嗎?” “嗯,是在紙質非常好的日本和紙上印着清朝體的鉛字。
佐川和秋山都覺得非常不可思議,他們決定靜觀其變,看看這件事怎麼發殿。
沒有多久,電器商原田雅實寄來回函,接着是在銀座從事街頭賣藝的加藤謙三、假日木匠中心的吉澤平吉。
仔細想想,‘發怒的海盜’也隻剩下這幾個成員,因為團長阿敏——山内敏男已經遇害,他的妹妹小雪留下一封遺書之後就下落不明,至今連屍體都沒被發現呢!” “那麼這三個人都說要出席嗎?” “是的,大家不隻是在出席的字眼上畫圈,甚至還有留言。
好像每個人都非常開心能有這樣的機會和大家聚首話當年。
” “這麼說,這三個人都沒有察覺出是有人在惡作劇喽?” “不知道他們是沒有察覺出來,還是故意裝糊塗。
” “啊!難道是這三個人當中有人故意惡作劇?” “奇怪的是,大家都聽說加藤謙三在銀座以街頭賣藝的方式維生,卻不知道他住在哪裡;假日木匠中心的吉澤平吉也不知道秋山和佐川的消息。
” “這樣啊……” “上個月三十日,秋山和佐川商量之後,決定打電話到本條會館問個清楚,當時這邊的回複是,本條會館的确已經接受他們的預約,所以‘彌生’那個房間當天——也就是今天會空出來。
他們又問是誰訂的房間,這邊答稱因為對方是以電話預約,所以不知道是誰訂的,不過費用都已經付清了。
秋山為了慎重起見,還特地問那個人是什麼時候訂房間的,這邊回說是上個月二十七日早上,而且那人二十八日就以現金挂号的方式把訂金寄到這裡來了。
” “金田一先生,上個月二十七日早上,不就是本條直吉第二次遭受攻擊的隔天嗎?” “不錯,正是風鈴掉落事件發生的第二天早上。
” 頓時,一股無法言喻的不安氣氛彌漫在兩人之間。
“警官,我之所以沒有采取更進一步的行動,是因為我昨天早上才從阿修那兒得知這件事,而佐川是前天晚上才告訴阿修的。
” 這時,金田一耕助又點了一杯果汁。
“阿修住在K-K-K夜總會的宿舍裡,前天晚上,佐川拿着那封邀請函到阿修的宿舍找他商量這件事。
老實說,佐川也是因為日子迫在眉睫,心裡感到不安才會去找阿修。
阿修聽他說完這件事,不由得大吃一驚,昨天早上便帶着佐川來找我。
” “那麼你有什麼線索?” “什麼也沒有。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我們也隻能先讓這次聚會進行下去,再靜觀其變。
為了讓阿修能在中途加入他們的聚會,我才會把阿修拉進來,三個人一起輪三班制。
” “本條直吉現在沒事了吧?” “嗯,有稀客來訪,他現在正在甜蜜之屋。
” “你說的稀客是誰?” “法眼夫婦——法眼滋和他的夫人由香利。
” “法眼夫婦來了?” “是啊!聽說他們是來參加今天晚上在這裡舉行的婚禮。
再說,法眼滋也是公司裡的重要主管,在這裡露臉也不稀奇,此外,鐵也和德彥也都會到場。
” “法眼家和本條家的公子?” “嗯。
對了,還有一位稀客也來了。
” “還有一位稀客?” “兵頭房太郎。
” “他從歐洲回來了?” “是的,房太郎在香港看到日本報紙上刊載德兵衛的訃聞,立刻搭機返國,一下飛機就直奔這裡。
” 這樣一來,所有的角色全都到齊了! “金田一先生,那麼今天晚上……” “我不知道,警官,我真的什麼也不知道。
” 金田一耕助的眼底流露出一絲痛苦神色,說話的聲音也充滿感傷,教人聽了心情也跟着沉重起來。
” 等等力盯着金田一耕助的眼睛間道: “金田一先生,為什麼多門修知道這些情報?難道那件命案之後,他一直注意着他們的行蹤嗎?” “警官,雖然你非常清楚佐川哲也的事,不過你卻忘了一件事。
” “哪件事?” “‘海盜’本來就是K-K-K夜總會的專屬樂團。
” 等等力一聽,兩道眉毛随即往上揚。
“我明白了,昭和二十八年的事件中,嫌疑最大的人就是佐川哲也,後來幸好有多門修為他洗刷冤屈。
獲救的阿哲和救人的阿修因此成為好朋友,佐川因此放心地将自己組成的樂團,交由多門修為他們打理一切。
這支樂團在K-K-K夜總會演奏時,正好被電視台發掘出來,才有今天的‘海盜’。
” “你說的不錯。
這些年來,阿修和佐川經常接觸。
大約兩個禮拜前,佐川接到一封奇怪的邀請函——也就是今天聚會的邀請函。
” “那封邀請函有什麼奇怪的地方?” “因為邀請函上的寄件人署名是秋山浩二和佐川哲也,可是佐川完全不知道有這回事。
” “難道是有人惡作劇?” “隻能朝這方面想了。
因此,佐川哲也立刻打電話給秋山……忘了告訴你,這兩個人由于工作性質差不多,所以經常有聯絡。
結果秋山也大吃一驚。
” “這麼說,秋山也不知道有這件事喽?” “是的。
這封邀請函的内容大緻是:‘時值乍暖還寒的季節,願藉昔日好友相聚話當年之時,探間彼此近況,重溫昔日情誼,必不使今後的人生感到空虛。
’ 聚會費用一個人五千元,時間是四月十一日下午六時至八時,地點則訂在高輪本條會館名為‘彌生’的房間。
奇怪的是,邀請函上不僅印着召集人秋山和佐川兩人的名字,甚至還附上出席與否的回函明信片。
明信片上隻有秋山的名字。
” “是印刷好的嗎?” “嗯,是在紙質非常好的日本和紙上印着清朝體的鉛字。
佐川和秋山都覺得非常不可思議,他們決定靜觀其變,看看這件事怎麼發殿。
沒有多久,電器商原田雅實寄來回函,接着是在銀座從事街頭賣藝的加藤謙三、假日木匠中心的吉澤平吉。
仔細想想,‘發怒的海盜’也隻剩下這幾個成員,因為團長阿敏——山内敏男已經遇害,他的妹妹小雪留下一封遺書之後就下落不明,至今連屍體都沒被發現呢!” “那麼這三個人都說要出席嗎?” “是的,大家不隻是在出席的字眼上畫圈,甚至還有留言。
好像每個人都非常開心能有這樣的機會和大家聚首話當年。
” “這麼說,這三個人都沒有察覺出是有人在惡作劇喽?” “不知道他們是沒有察覺出來,還是故意裝糊塗。
” “啊!難道是這三個人當中有人故意惡作劇?” “奇怪的是,大家都聽說加藤謙三在銀座以街頭賣藝的方式維生,卻不知道他住在哪裡;假日木匠中心的吉澤平吉也不知道秋山和佐川的消息。
” “這樣啊……” “上個月三十日,秋山和佐川商量之後,決定打電話到本條會館問個清楚,當時這邊的回複是,本條會館的确已經接受他們的預約,所以‘彌生’那個房間當天——也就是今天會空出來。
他們又問是誰訂的房間,這邊答稱因為對方是以電話預約,所以不知道是誰訂的,不過費用都已經付清了。
秋山為了慎重起見,還特地問那個人是什麼時候訂房間的,這邊回說是上個月二十七日早上,而且那人二十八日就以現金挂号的方式把訂金寄到這裡來了。
” “金田一先生,上個月二十七日早上,不就是本條直吉第二次遭受攻擊的隔天嗎?” “不錯,正是風鈴掉落事件發生的第二天早上。
” 頓時,一股無
“警官,我之所以沒有采取更進一步的行動,是因為我昨天早上才從阿修那兒得知這件事,而佐川是前天晚上才告訴阿修的。
” 這時,金田一耕助又點了一杯果汁。
“阿修住在K-K-K夜總會的宿舍裡,前天晚上,佐川拿着那封邀請函到阿修的宿舍找他商量這件事。
老實說,佐川也是因為日子迫在眉睫,心裡感到不安才會去找阿修。
阿修聽他說完這件事,不由得大吃一驚,昨天早上便帶着佐川來找我。
” “那麼你有什麼線索?” “什麼也沒有。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我們也隻能先讓這次聚會進行下去,再靜觀其變。
為了讓阿修能在中途加入他們的聚會,我才會把阿修拉進來,三個人一起輪三班制。
” “本條直吉現在沒事了吧?” “嗯,有稀客來訪,他現在正在甜蜜之屋。
” “你說的稀客是誰?” “法眼夫婦——法眼滋和他的夫人由香利。
” “法眼夫婦來了?” “是啊!聽說他們是來參加今天晚上在這裡舉行的婚禮。
再說,法眼滋也是公司裡的重要主管,在這裡露臉也不稀奇,此外,鐵也和德彥也都會到場。
” “法眼家和本條家的公子?” “嗯。
對了,還有一位稀客也來了。
” “還有一位稀客?” “兵頭房太郎。
” “他從歐洲回來了?” “是的,房太郎在香港看到日本報紙上刊載德兵衛的訃聞,立刻搭機返國,一下飛機就直奔這裡。
” 這樣一來,所有的角色全都到齊了! “金田一先生,那麼今天晚上……” “我不知道,警官,我真的什麼也不知道。
” 金田一耕助的眼底流露出一絲痛苦神色,說話的聲音也充滿感傷,教人聽了心情也跟着沉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