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怪事一籮筐
關燈
小
中
大
西。
一般廠商制造風鈴的時候,通常會在這些橫切物的前端再挂一個狹窄長方形的薄片,當風吹動這個薄片時,風鈴就會發出清脆的聲響。
可是,金田一耕助并沒有看見風鈴下有那個薄片。
“他們想把風鈴放在結婚照片裡?” “是的,聽說這是新郎家的傳統?” “這是你在照相館裡拍攝的照片,還是出外拍攝的?” “金田一先生,我要說給你聽的正是這件事。
” 奇特的顧客 近來照相的使用十分普遍,不論張三、還是李四,幾乎是人手一架照相機,就算自己沒有照相機,隻要朋友有照相機,也會湊和拍幾張照片留念。
因此會特别去照相館拍照的人少之又少,甚至連照相館的數量也不比從前了。
高輪泉嶽寺旁邊的本條照相館,就是現存極少數的照相館之一。
或許由于高輪附近還有泉嶽寺的緣故,所以這裡除了本條照相館之外,另外還有兩間照相館。
但是不管怎麼說,本條照相館的确是一家老字号照相館。
它在明治二十五年開業,所以昭和二十八年時,本條照相館還很以挂了六十幾年的暖簾為做。
順利的話,直吉就是本條照相館的第四代的繼承人。
當然,這一帶在昭和二十年三月九日的大空襲時,也曾被戰火夷為平地,本條照相館因此化為烏有。
還好第三代繼承人——德兵衛早已把重要的器材、藥品撤離,所以本條照相館才能迅速在戰後重新開業。
由于本條照相館附近的土地大緻都已整理好,附近仍有一些林立的店鋪,使得照相館的未來也變得明亮許多。
德兵衛之所以到現在還不敢把繼承傳給下一代,主要是跟他獨生子——直吉的個性有關。
昭和二十四年春天,直吉從西伯利亞戰場回來,當時他二十六歲。
今年他正好三十歲,雖然是一名技術很好的攝影師,卻不把技術用在自己的工作上,總是和一些從戰場上回來的奇怪朋友混在一起塊兒,不知在外面忙些什麼。
正因如此,德兵衛隻好一個人扛下本條照相館的大小事務。
幸好德兵衛收了一名不錯的徒弟,多少可以分擔一些工作。
隻是這個徒弟年紀太輕,德兵衛仍無法把重擔交給他。
這個徒弟名叫兵頭房太郎,原本是芝浦漁夫的兒子,芝浦一帶淪為戰區後沒多久,他就成了失去雙親的戰争孤兒。
昭和二十一年冬,德兵衛在一次躲避空襲的時候,正巧遇到房太郎出外盜食,因此把房太郎帶回家。
剛開始的時候,房太郎不改放浪的習性,經常跷家,直到半年之後他才穩定下來,幫忙德兵衛照料本條照相館。
房太郎是一位聰明伶俐的少年,對攝影師的工作也學得非常快,再加上戰争爆發以來,德兵衛一直沒有收到直吉的消息,所以他有一度想收房太郎為義子,當年房太郎二十三歲。
至于直吉所說的事情,是發生在昭和二十八年八月二十八日下午四點的時候,當時有一位年輕女子推開上頭印着“本條照相館”金色字體的玻璃門,走了進來。
這家照相館在戰前的店面非常寬,後面還有一間設備相當完善的攝影工作室。
可是現在,店面隻有以前的一半寬,攝影工作室的規模也小了許多。
德兵衛為了彌補這些缺憾,隻好在店鋪四周準備一些類似結婚禮堂的背景,希望能吸引更多的顧客。
不過說穿了,這些仍跟直吉的個性有關,因為他沒有耐性,做任何事都做不長久,所以德兵衛才必須如此辛勞地為他的将來鋪路。
由于本條照相館擁有全東京最有名、曆史最悠久的暖簾,所以德兵衛便把這面引以為做的暖簾放在前面的櫥窗裡。
跟店鋪的寬度相比,這個櫥窗顯得太寬大了,德兵衛甚至刻意把這個櫥窗布置得像一個跨越明治、大正、昭和三個年代的風俗史料展示會一樣。
這面櫥窗上有梳着二零三高地發型、穿着紫色羽毛圖案長褲的明治女學生,也有大正末期梳着當時最流行的覆耳發型的小姐。
此外,這裡也有坐在椅子上、佩帶軍力、留八字胡的軍人;也有穿着晚禮服的明治貴婦人,甚至還有群衆慶祝日俄戰争戰勝的提燈遊行照片,以及關東大地震的記錄照片……等,這些全是德兵衛祖孫三代的心血。
天生就有收藏癖的德兵衛,不僅把這些“心血結晶”依年代保存在相簿裡,連照片的底片也依年代保存下來,而且他還配合季節,分别把這些照片裝飾在櫥窗裡。
這可是德兵衛非常引以為做的成就,光憑這一點,附近另外兩家照相館就已經自歎弗如了。
好了,現在言歸正傳吧! 當年輕女人推門進來的時候,德兵衛正好坐在相台後的桌前處理一本龐大而老舊的相薄。
“歡迎光臨,請問有照片方面的問題嗎?” 德兵衛摘下眼鏡,關掉桌上的台燈,然後打開天花闆上的電燈開關,同時讓電風扇左右轉動。
因為戴在頭上的頭紗被電風扇吹開,年輕女人連忙用手按住頭部,德兵衛這才注意到她手上還戴着白蕾絲手套。
她的年紀大約二十一、二歲,臉上戴着一副淡茶色的大型太陽眼鏡,奇怪的是,天氣這麼熱,她依然穿着乳白的大衣,還将衣領豎起來。
“啊!對不起,我還是把電風扇關掉吧!” “不,沒關系,這樣就可以了。
” “請問本店有什麼可以效勞的嗎?” “我想請你拍張照片……” “是在我們這裡拍?還是到府上拍……” “嗯,想麻煩你到我們那裡拍。
” “好的,請問府上在哪兒?” “這件事不能在這裡說,總之,拍攝地點高這兒不遠。
” “地點不能說?” 德兵衛原本正離開桌子,朝櫃台方向走過來,但是他一聽到這句話,整個人都愣住了。
過了一會兒,他才不露痕迹地觀察來人究竟是什麼樣的女人。
從她的模樣看來,并不是個新潮、前衛的女性,而且她的談吐、應對、舉止也都非常合宜,可是從她身上那件有些髒污的大衣看來,卻義不像是什麼良家婦女。
“如果不知道攝影地點,恐怕不大方便呢!” “沒問題的,拍攝以前會有人來這裡帶路,不過到時候我也許不會來……” “你說離這兒不遠?” “是的,走路大約十五分鐘或二十分鐘。
” 兵頭房太郎這時從後面走出,來到德兵衛的身邊。
“那麼,您打算什麼時候拍?” “今晚九點……很對不起,我知道這件事的确太匆促了,如果您不方便的話,我去别家問問看好了。
” 聽年輕女人這麼說,德兵衛自然也不好拒絕。
“請問你打算拍什麼樣的照片?了解以後我們才好準備攝影器材。
” “哦,是結婚紀念照。
” 德兵衛和房太郎互看對方一眼,說道: “恭喜、恭喜!是你要結婚嗎?” “這怎麼可能?如果是我要結婚,就不會厚着臉皮來照相館接洽,老實說,是我姊姊要結婚,因為她很害羞,所以才叫我來談這件事,雖然這場婚禮隻有自家人參加,可是畢竟是一生的紀念,所以姊姊仍希望能拍一張結婚照。
” “原來如此。
” “老闆,我可以外拍,就讓我去吧!” “這怎麼可以!如果是其他的照片也就算了,這可是非常重要的結婚照呢!” 就在德兵衛左右為難的時候,身穿夏威夷衫的直吉正巧從外面回來。
“直吉,你回來得正好,小姐,他是我兒子,攝影技巧很不錯。
直吉,事情是這樣的……” 直吉一喧聽德兵衛說明事情的始未,一邊打量那女人。
“好,就由我去外拍吧!” 直吉一口答應下這份工作後,便推開一扇矮門,走進櫃台裡,拿出許多樣本放在櫃台上面。
“你想拍什麼樣的尺寸?結婚照通常是以25.5×30.5公分的尺寸最好。
對了,除了新郎、新娘的照片,是不是還要和親朋好友合影留念?” “不,這是隻有我們自家人才參加的婚禮,至于朋友大概隻有五、六位,所以姊姊說,等客人都回去之後再拍結婚照,總之,我姊姊是個非常害羞、内向的人……” “哪裡,這也是人之常情嘛!” 直吉皮笑肉不笑地敷衍道。
等照片尺寸、加洗張數和是否裱背都定案之後,他便用算盤很快地算了所有的費用。
“啊!對了,這些錢……” 女人從口袋裡掏出幾張鈔票。
“這是訂金嗎?” “是的。
” “對了,照片沖洗出來之後,要送到哪裡?” “這個嘛……照片什麼時候可以洗好?” “嗯,今天是八月二十八号,所以九月三号以前應該可以完成。
” “九月三日……那麼那天傍晚四點左右會有人來這裡拿照片,你放心好了。
” “好的,這是收據,請你收下。
” 直吉也不管一旁的德兵衛拼命地向他使眼色,就把寫好的收據交給對方。
“到時候請拿着這張收據來取照片。
還有,今天晚上九點,我在這兒恭候大駕。
” 等到女人走出店門外,德兵衛立刻皺着眉頭喃喃自語。
“奇怪,那女人自始至終都沒提起任何人的名字……” 直吉則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
結婚照片 “這麼說,那天晚上有人來帶路喽?” 由于直吉沉默了一會兒,金田一耕助忍不住催促地問。
“是的,有人來帶路,而且還是新郎本人。
哈哈哈!” 直吉的聲音聽起來有些顫抖。
“新郎自己來帶路?” “原先我也不認為這個人就是新郎,隻以為他是新郎的親戚。
對了,那天晚上外面就像打翻墨汁般的漆黑,所以,帶路的男人還特别帶着手電筒來。
” 金田一耕助靜靜地聽直吉說下去。
“那男人拿着皮包走在我的前面,不知在嘀咕些什麼,有時候還會高聲大笑,有如喝醉酒一般。
不過因為他看起來不像會暗中搞鬼的人,所以我也就安心了。
” “你們一路上沒有交談嗎?” “沒有,我開口問了兩、三次話,可是他卻很不耐煩地吼道:‘-嗦!吵死人了!’。
再說,你看看他這個長相…
一般廠商制造風鈴的時候,通常會在這些橫切物的前端再挂一個狹窄長方形的薄片,當風吹動這個薄片時,風鈴就會發出清脆的聲響。
可是,金田一耕助并沒有看見風鈴下有那個薄片。
“他們想把風鈴放在結婚照片裡?” “是的,聽說這是新郎家的傳統?” “這是你在照相館裡拍攝的照片,還是出外拍攝的?” “金田一先生,我要說給你聽的正是這件事。
” 奇特的顧客 近來照相的使用十分普遍,不論張三、還是李四,幾乎是人手一架照相機,就算自己沒有照相機,隻要朋友有照相機,也會湊和拍幾張照片留念。
因此會特别去照相館拍照的人少之又少,甚至連照相館的數量也不比從前了。
高輪泉嶽寺旁邊的本條照相館,就是現存極少數的照相館之一。
或許由于高輪附近還有泉嶽寺的緣故,所以這裡除了本條照相館之外,另外還有兩間照相館。
但是不管怎麼說,本條照相館的确是一家老字号照相館。
它在明治二十五年開業,所以昭和二十八年時,本條照相館還很以挂了六十幾年的暖簾為做。
順利的話,直吉就是本條照相館的第四代的繼承人。
當然,這一帶在昭和二十年三月九日的大空襲時,也曾被戰火夷為平地,本條照相館因此化為烏有。
還好第三代繼承人——德兵衛早已把重要的器材、藥品撤離,所以本條照相館才能迅速在戰後重新開業。
由于本條照相館附近的土地大緻都已整理好,附近仍有一些林立的店鋪,使得照相館的未來也變得明亮許多。
德兵衛之所以到現在還不敢把繼承傳給下一代,主要是跟他獨生子——直吉的個性有關。
昭和二十四年春天,直吉從西伯利亞戰場回來,當時他二十六歲。
今年他正好三十歲,雖然是一名技術很好的攝影師,卻不把技術用在自己的工作上,總是和一些從戰場上回來的奇怪朋友混在一起塊兒,不知在外面忙些什麼。
正因如此,德兵衛隻好一個人扛下本條照相館的大小事務。
幸好德兵衛收了一名不錯的徒弟,多少可以分擔一些工作。
隻是這個徒弟年紀太輕,德兵衛仍無法把重擔交給他。
這個徒弟名叫兵頭房太郎,原本是芝浦漁夫的兒子,芝浦一帶淪為戰區後沒多久,他就成了失去雙親的戰争孤兒。
昭和二十一年冬,德兵衛在一次躲避空襲的時候,正巧遇到房太郎出外盜食,因此把房太郎帶回家。
剛開始的時候,房太郎不改放浪的習性,經常跷家,直到半年之後他才穩定下來,幫忙德兵衛照料本條照相館。
房太郎是一位聰明伶俐的少年,對攝影師的工作也學得非常快,再加上戰争爆發以來,德兵衛一直沒有收到直吉的消息,所以他有一度想收房太郎為義子,當年房太郎二十三歲。
至于直吉所說的事情,是發生在昭和二十八年八月二十八日下午四點的時候,當時有一位年輕女子推開上頭印着“本條照相館”金色字體的玻璃門,走了進來。
這家照相館在戰前的店面非常寬,後面還有一間設備相當完善的攝影工作室。
可是現在,店面隻有以前的一半寬,攝影工作室的規模也小了許多。
德兵衛為了彌補這些缺憾,隻好在店鋪四周準備一些類似結婚禮堂的背景,希望能吸引更多的顧客。
不過說穿了,這些仍跟直吉的個性有關,因為他沒有耐性,做任何事都做不長久,所以德兵衛才必須如此辛勞地為他的将來鋪路。
由于本條照相館擁有全東京最有名、曆史最悠久的暖簾,所以德兵衛便把這面引以為做的暖簾放在前面的櫥窗裡。
跟店鋪的寬度相比,這個櫥窗顯得太寬大了,德兵衛甚至刻意把這個櫥窗布置得像一個跨越明治、大正、昭和三個年代的風俗史料展示會一樣。
這面櫥窗上有梳着二零三高地發型、穿着紫色羽毛圖案長褲的明治女學生,也有大正末期梳着當時最流行的覆耳發型的小姐。
此外,這裡也有坐在椅子上、佩帶軍力、留八字胡的軍人;也有穿着晚禮服的明治貴婦人,甚至還有群衆慶祝日俄戰争戰勝的提燈遊行照片,以及關東大地震的記錄照片……等,這些全是德兵衛祖孫三代的心血。
天生就有收藏癖的德兵衛,不僅把這些“心血結晶”依年代保存在相簿裡,連照片的底片也依年代保存下來,而且他還配合季節,分别把這些照片裝飾在櫥窗裡。
這可是德兵衛非常引以為做的成就,光憑這一點,附近另外兩家照相館就已經自歎弗如了。
好了,現在言歸正傳吧! 當年輕女人推門進來的時候,德兵衛正好坐在相台後的桌前處理一本龐大而老舊的相薄。
“歡迎光臨,請問有照片方面的問題嗎?” 德兵衛摘下眼鏡,關掉桌上的台燈,然後打開天花闆上的電燈開關,同時讓電風扇左右轉動。
因為戴在頭上的頭紗被電風扇吹開,年輕女人連忙用手按住頭部,德兵衛這才注意到她手上還戴着白蕾絲手套。
她的年紀大約二十一、二歲,臉上戴着一副淡茶色的大型太陽眼鏡,奇怪的是,天氣這麼熱,她依然穿着乳白的大衣,還将衣領豎起來。
“啊!對不起,我還是把電風扇關掉吧!” “不,沒關系,這樣就可以了。
” “請問本店有什麼可以效勞的嗎?” “我想請你拍張照片……” “是在我們這裡拍?還是到府上拍……” “嗯,想麻煩你到我們那裡拍。
” “好的,請問府上在哪兒?” “這件事不能在這裡說,總之,拍攝地點高這兒不遠。
” “地點不能說?” 德兵衛原本正離開桌子,朝櫃台方向走過來,但是他一聽到這句話,整個人都愣住了。
過了一會兒,他才不露痕迹地觀察來人究竟是什麼樣的女人。
從她的模樣看來,并不是個新潮、前衛的女性,而且她的談吐、應對、舉止也都非常合宜,可是從她身上那件有些髒污的大衣看來,卻義不像是什麼良家婦女。
“如果不知道攝影地點,恐怕不大方便呢!” “沒問題的,拍攝以前會有人來這裡帶路,不過到時候我也許不會來……” “你說離這兒不遠?” “是的,走路大約十五分鐘或二十分鐘。
” 兵頭房太郎這時從後面走出,來到德兵衛的身邊。
“那麼,您打算什麼時候拍?” “今晚九點……很對不起,我知道這件事的确太匆促了,如果您不方便的話,我去别家問問看好了。
” 聽年輕女人這麼說,德兵衛自然也不好拒絕。
“請問你打算拍什麼樣的照片?了解以後我們才好準備攝影器材。
” “哦,是結婚紀念照。
” 德兵衛和房太郎互看對方一眼,說道: “恭喜、恭喜!是你要結婚嗎?” “這怎麼可能?如果是我要結婚,就不會厚着臉皮來照相館接洽,老實說,是我姊姊要結婚,因為她很害羞,所以才叫我來談這件事,雖然這場婚禮隻有自家人參加,可是畢竟是一生的紀念,所以姊姊仍希望能拍一張結婚照。
” “原來如此。
” “老闆,我可以外拍,就讓我去吧!” “這怎麼可以!如果是其他的照片也就算了,這可是非常重要的結婚照呢!” 就在德兵衛左右為難的時候,身穿夏威夷衫的直吉正巧從外面回來。
“直吉,你回來得正好,小姐,他是我兒子,攝影技巧很不錯。
直吉,事情是這樣的……” 直吉一喧聽德兵衛說明事情的始未,一邊打量那女人。
“好,就由我去外拍吧!” 直吉一口答應下這份工作後,便推開一扇矮門,走進櫃台裡,拿出許多樣本放在櫃台上面。
“你想拍什麼樣的尺寸?結婚照通常是以25.5×30.5公分的尺寸最好。
對了,除了新郎、新娘的照片,是不是還要和親朋好友合影留念?” “不,這是隻有我們自家人才參加的婚禮,至于朋友大概隻有五、六位,所以姊姊說,等客人都回去之後再拍結婚照,總之,我姊姊是個非常害羞、内向的人……” “哪裡,這也是人之常情嘛!” 直吉皮笑肉不笑地敷衍道。
等照片尺寸、加洗張數和是否裱背都定案之後,他便用算盤很快地算了所有的費用。
“啊!對了,這些錢……” 女人從口袋裡掏出幾張鈔票。
“這是訂金嗎?” “是的。
” “對了,照片沖洗出來之後,要送到哪裡?” “這個嘛……照片什麼時候可以洗好?” “嗯,今天是八月二十八号,所以九月三号以前應該可以完成。
” “九月三日……那麼那天傍晚四點左右會有人來這裡拿照片,你放心好了。
” “好的,這是收據,請你收下。
” 直吉也不管一旁的德兵衛拼命地向他使眼色,就把寫好的收據交給對方。
“到時候請拿着這張收據來取照片。
還有,今天晚上九點,我在這兒恭候大駕。
” 等到女人走出店門外,德兵衛立刻皺着眉頭喃喃自語。
“奇怪,那女人自始至終都沒提起任何人的名字……” 直吉則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
結婚照片 “這麼說,那天晚上有人來帶路喽?” 由于直吉沉默了一會兒,金田一耕助忍不住催促地問。
“是的,有人來帶路,而且還是新郎本人。
哈哈哈!” 直吉的聲音聽起來有些顫抖。
“新郎自己來帶路?” “原先我也不認為這個人就是新郎,隻以為他是新郎的親戚。
對了,那天晚上外面就像打翻墨汁般的漆黑,所以,帶路的男人還特别帶着手電筒來。
” 金田一耕助靜靜地聽直吉說下去。
“那男人拿着皮包走在我的前面,不知在嘀咕些什麼,有時候還會高聲大笑,有如喝醉酒一般。
不過因為他看起來不像會暗中搞鬼的人,所以我也就安心了。
” “你們一路上沒有交談嗎?” “沒有,我開口問了兩、三次話,可是他卻很不耐煩地吼道:‘-嗦!吵死人了!’。
再說,你看看他這個長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