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巨靈咆哮擘兩山

關燈
我們靠近,或許山峰中有什麼東西能克制住它呢?” 李玄沉吟着,山洞中究竟有些什麼,究竟是死路還是生天,他無法知道。

    就在他沉吟的片刻,雲團中忽然滲出了濃濃的汁液,惡心地糊在雲團上,怎麼看怎麼恐怖。

     李玄也是臉上變色,這些汁液,也許,就是妖物的胃液。

     看來,它是想直接将兩人腐蝕,吞化。

     李玄跺了跺腳,拉着蘇猶憐,投入了那小小的洞穴中。

     他一進去,妖物的身軀立即劇烈地抽動着,将洞口緊緊堵上。

    巨大的嘶吼聲沖天響起,顯見那妖物極為憤怒,但它似乎真的對這洞穴極為畏懼,雖然身子可以自由變幻,但卻絕不敢踏入洞穴半步。

     這讓李玄稍稍放了點心。

     洞中一片幽暗,蘇猶憐身上佩戴的赤蚺火靇元丹靈珠本散發着七色毫光,到了洞中,被這片幽暗籠住,光芒頓暗,變成淡淡的青灰色,隻将她的脖頸映亮。

    李玄将那枚紅珠重新鑲了回去,九顆合一,火靇元珠的光芒才強了些。

    但仍然隻能照出兩尺餘遠,不能穿透那茫茫的黑暗。

     兩人相攜着手,扶着洞壁,向前走去。

     山峰看去并不大,但那洞卻極為幽深,一直走了一個多時辰,還未到洞底。

    山洞中一無所有,不過這倒讓兩人覺得欣慰一些,這洞如此之長,如果有另一個出口,隻怕就能通出天之鍊塹,脫離那雲團一般的妖物。

     忽地,前面現出一點亮光。

    兩人精神一振,急步走了過去。

     眼前忽然開闊,那洞似乎到了盡頭,天光下映,前面似乎是個出處。

    兩人心下大喜,不由得相視一笑,這番逃脫妖物的欣喜,真有再世為人的感覺。

     李玄尚不放心,仔細聆聽着,外面似隐有鳥語,微聞花香,果然不見那頭龐大無比的妖物的蹤影,這才與蘇猶憐急步趕了出去。

     這一出去,卻不由更是欣喜,隻見面前是一個小小的峽谷,四周高山森立,上面白雲蔽空,掩映不見蒼天。

    地勢雖然險峻,但谷中一片青碧,生滿了各種樹木,不知名的小鳥生息其中,看去極為靜谧。

     李玄指着峽谷對面,道:“似乎隻有這一條路可走,咱們且看看怎麼渡過這條峽谷。

    ” 蘇猶憐點頭,兩人走到峽谷邊上,向下一看,卻不由都是一驚。

    那峽谷中全是亂雲,陰陰地看不清楚究竟有多深。

    李玄撿起一塊石頭,向下丢去。

    兩人等了許久,那石頭卻像是落到了九幽地府中一般,聲息皆無。

     兩人不由得駭然變色,這峽谷究竟有多深? 天書爺爺突然大叫道:“不好!” 李玄皺眉道:“破書,你鬼叫什麼?” 天書爺爺封面慘白,扉頁抖嗦,書脊亂顫,封底軟縮:“碑……碑……” 兩人順着它書頁所指處,就見峽谷亂雲遮蔽之處,斜立着一個小小的石碑。

    那石碑上生滿了蒼綠的青苔,看去十分古舊。

     李玄将青苔拭去,石碑上的字顯露出來。

    兩人對望一眼,卻不由都是臉色大變。

     那石碑上寫着四個大字:“天之鍊塹”! 難道……難道這才是真正的天之鍊塹?那上面的鐵索又通往何處? 一陣風吹過,峽谷上的亂雲散開,隻見一條赤紅的鐵索,橫在峽谷之上,筆直地通向對岸。

    那色紅就跟血一般,橫抹在亂雲之上。

     對岸,也是一座陡峭的崖壁,鐵索鑽入了崖壁上的一個洞中。

     在那洞上面,龍飛鳳舞地寫着幾個鮮紅的大字:“心遠自定,唯香是承”。

     不知怎的,一看到這八個字,李玄忽然有種恍惚的感覺,就似是他在瀚海綠洲中看到自己的前生留下的那段字一般。

    那種恍兮惚兮的錯覺,重又占據了他的心海。

     他忍不住舉步,向鐵索上跨去。

     蘇猶憐一把拉住他,道:“你去哪裡?” 李玄皺眉道:“我……我覺得這裡有些熟悉……” 蘇猶憐一驚,道:“此地乃是絕地,你怎會熟悉?莫非你中了妖物的惑心術麼?” 猛地,天書爺爺一聲慘叫,谷中光線驟然陰暗,亂雲忽地瘋狂湧動起來!蘇猶憐駭然四顧,就見天上的雲團急劇下沉,每沉一寸,便凝實一分。

    而峽谷中的亂雲,也跟着漸漸凝成了實體! 她花容失色,想不到峰外的妖物,終于還是追過來了! 刹那間谷中風雲突變,就在一猶豫之間,已經天昏地暗,舉手不見了。

    猛地無數明亮的光點自他們來時的洞中湧出,李玄臉上變色,道:“不好,那妖物進來了!” 兇戾之極的怒吼振響,一條黑影閃電般自山峰洞穴中鑽出,它身軀龐大,身上堆滿了爛肉,也沒有什麼形狀。

    一隻閃亮的眼睛鑲嵌在它額頭的正中央,眼睛下面是個深黑的大洞,仿佛是它的嘴。

    黑色的濃霧不斷從它口中湧出,四周的草木才沾上一點,立即就枯斃。

    那黑影身子龐大,但行動極為迅捷靈活,一閃之間,就竄到了李玄面前,張口咬了下來! 李玄駭然變色,不知道該如何招架。

    他手臂上的枝條怒長,瞬間形成幾十條糾結在一起的荊條,那怪物一口咬下,正咬在荊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