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六龍銜燭下平蕪
關燈
小
中
大
般的炮聲,悲壯的戰号,骨肉撕裂的碎響,嘶啞的慘叫,在這一刻都靜止下來,世界宛如籠罩在一層透明的塵埃中,惝悅迷離。
屍骸遍地,白骨支天,戰車的碎片,城牆的殘垣、敗草、朽木、穢士,碎石在無邊的戰火下熊熊燃燒。
平壤城前的平原上,十裡赤地,倭軍與飛虎軍已全軍覆滅,阿修羅之炮漫天炸開,仍在追逐着剩餘的明軍。
平壤城癰一片斑駁,華音閣弟子操縱着炮火,他們的鮮血亦染紅了城牆。
那一刻,卓王孫仿佛能看到所有人仇恨的目光。
倭國人恨他。
他開啟煉獄的力量,将十萬人命頃刻之間化為劫灰。
高麗人恨他。
哪怕他帶領他們取得勝利,保住國家,他們畢生無法忘記臨海君那張猙獰的臉。
明朝士兵恨他。
他們奉他為主帥,曾跟随他血戰,而今他卻不惜用十萬人命,為他的怒火殡葬。
武林人士恨他。
他們懷着一腔熱血,千裡迢迢來到這個國度,卻因他埋骨他鄉,死不瞑目。
華音閣的弟子呢?他們是否也恨他?恨他将他們拖入這場戰争,恨他将華音閣千年基業恣意敗壞? 四周寂寞,唯有公主臨死前的話響徹在耳邊,一如命運蒼老的吟哦:“赢得這場戰争後,你将一無所有。
” 卓王孫心中惕然而驚。
殘陽如血,照出滿目荒涼,唯有他還站在戰場上。
這樣的勝利又有什麼意義? 屍體積天,血流漂杵。
十裡戰火,遍地赤紅。
周圍的一切仿佛都不存在,隻剩下茫茫劫灰,在他身側飛舞。
卻是那麼孤獨,寂寞。
如此,他擁有天下,又能向誰誇耀?他令天下缟素,又有誰真正悲傷?他縱然天下無敵,卻能向誰訴說? 第一次,卓王孫的目光竟有了一絲茫然。
他低頭時,正迎上楊逸之的眸子。
那眸子中亦住着神魔。
卓王孫良久無語。
他知道,多年的争鬥終于有了結果,他亦可收獲另一場戰争的果實。
這個溫潤如玉的白衣男子,終于因憤怒而失去了一切風儀、理智、冷靜,變得不再像他,變得失去了可以和自己對抗的風月之姿。
他有信心,可以在三劍之内将他打敗,徹底摧毀,徹底踐踏。
讓他清明如月的驕傲,在自己身前化為塵埃。
但不知為何,卓王孫的心中有了一絲痛楚。
痛得連勝利都無法觸摸。
不,他不能和他一戰。
他不能摧毀他。
他是他的朋友。
唯一的朋友。
在這個戰場上,他已失去了一切,如果沒有他,他将永生寂寞。
卓王孫俯視着楊逸之,看着他那張浴血的臉,看着他目光中深深的創痛。
這一刻,他的心中竟也感到同樣的痛。
他忽然明白,楊逸之一直忍讓,有多麼艱難,多麼珍貴。
當楊逸之最終決定對他揮劍相向時,臉上為什麼那麼悲傷。
他突然覺得,在這個男子的創痛面前,一切都不再重要。
這一次,是否該讓他忍讓,換他成全? 這一瞬間,他心底泛起了一種奇怪的念頭。
——原來,和他相比,天下缟素,也不過是一場兒戲。
他擡頭望天,輕輕揮手。
隆隆炮聲不再響起,劫後餘生的人們喘着粗氣,驚駭地望着天空。
化音閣弟子默默地站在平壤城牆頭,将阿修羅炮調轉、封印,而後無聲而迅速地,收拾着同伴的屍體。
卓王亦亦看向天空。
如果小鸾在那裡凝望着這一切,知道他終結了這場殺戮,也終結了這場天下缟素的遊戲,會快樂麼?會悲傷麼? 在即将收獲勝利的前一刻,他放棄了數月經營,放棄了十萬生命換來的戰果。
慈悲麼?殘忍麼? 卓王孫透過滾滾硝煙,望向天際盡頭最後一縷晴空,那裡似乎有輕靈的彩雲在飛翔,纖細、脆弱、通透如琉璃。
卻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他怆然一笑。
終于放手。
這一切,楊逸之卻已看不到,他隻是死死握住長劍,冷冷看着他,等待着一擊制勝的機會。
卓王孫低頭注視着他,輕輕歎息:“你知道麼?” “楊大人……已經死了。
” 楊逸之挺立的身體猛然一震,剛剛凝聚起的勁氣猛然失去控制,鑽入了心房,狂猛地轟炸起來。
他一口鮮血噴出,頹然跪倒在地上。
天宇浩茫,他再也沒有一絲力氣,令自己站起。
他痛苦地跪在泥濘中,感到黑暗與血腥宛如獰厲的毒蛇,拖着自己向深淵中急速滑落。
深淵的盡頭,有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在凝望着他,默默無語。
地獄的烈火吞噬着老人,那是他所犯下的所有的罪孽。
叛國、忤逆。
每一項罪名都是淩遲,鞭笞着老人的靈魂。
而他,卻隻能眼睜睜地看着,不能拯救。
再做什麼,再堅持什麼,又有什麼意義呢? 他忍不住凄厲地呼喊出:“父親……大人!” 于是,平壤城之戰終結。
屍骸遍地,白骨支天,戰車的碎片,城牆的殘垣、敗草、朽木、穢士,碎石在無邊的戰火下熊熊燃燒。
平壤城前的平原上,十裡赤地,倭軍與飛虎軍已全軍覆滅,阿修羅之炮漫天炸開,仍在追逐着剩餘的明軍。
平壤城癰一片斑駁,華音閣弟子操縱着炮火,他們的鮮血亦染紅了城牆。
那一刻,卓王孫仿佛能看到所有人仇恨的目光。
倭國人恨他。
他開啟煉獄的力量,将十萬人命頃刻之間化為劫灰。
高麗人恨他。
哪怕他帶領他們取得勝利,保住國家,他們畢生無法忘記臨海君那張猙獰的臉。
明朝士兵恨他。
他們奉他為主帥,曾跟随他血戰,而今他卻不惜用十萬人命,為他的怒火殡葬。
武林人士恨他。
他們懷着一腔熱血,千裡迢迢來到這個國度,卻因他埋骨他鄉,死不瞑目。
華音閣的弟子呢?他們是否也恨他?恨他将他們拖入這場戰争,恨他将華音閣千年基業恣意敗壞? 四周寂寞,唯有公主臨死前的話響徹在耳邊,一如命運蒼老的吟哦:“赢得這場戰争後,你将一無所有。
” 卓王孫心中惕然而驚。
殘陽如血,照出滿目荒涼,唯有他還站在戰場上。
這樣的勝利又有什麼意義? 屍體積天,血流漂杵。
十裡戰火,遍地赤紅。
周圍的一切仿佛都不存在,隻剩下茫茫劫灰,在他身側飛舞。
卻是那麼孤獨,寂寞。
如此,他擁有天下,又能向誰誇耀?他令天下缟素,又有誰真正悲傷?他縱然天下無敵,卻能向誰訴說? 第一次,卓王孫的目光竟有了一絲茫然。
他低頭時,正迎上楊逸之的眸子。
那眸子中亦住着神魔。
卓王孫良久無語。
他知道,多年的争鬥終于有了結果,他亦可收獲另一場戰争的果實。
這個溫潤如玉的白衣男子,終于因憤怒而失去了一切風儀、理智、冷靜,變得不再像他,變得失去了可以和自己對抗的風月之姿。
他有信心,可以在三劍之内将他打敗,徹底摧毀,徹底踐踏。
讓他清明如月的驕傲,在自己身前化為塵埃。
但不知為何,卓王孫的心中有了一絲痛楚。
痛得連勝利都無法觸摸。
不,他不能和他一戰。
他不能摧毀他。
他是他的朋友。
唯一的朋友。
在這個戰場上,他已失去了一切,如果沒有他,他将永生寂寞。
卓王孫俯視着楊逸之,看着他那張浴血的臉,看着他目光中深深的創痛。
這一刻,他的心中竟也感到同樣的痛。
他忽然明白,楊逸之一直忍讓,有多麼艱難,多麼珍貴。
當楊逸之最終決定對他揮劍相向時,臉上為什麼那麼悲傷。
他突然覺得,在這個男子的創痛面前,一切都不再重要。
這一次,是否該讓他忍讓,換他成全? 這一瞬間,他心底泛起了一種奇怪的念頭。
——原來,和他相比,天下缟素,也不過是一場兒戲。
他擡頭望天,輕輕揮手。
隆隆炮聲不再響起,劫後餘生的人們喘着粗氣,驚駭地望着天空。
化音閣弟子默默地站在平壤城牆頭,将阿修羅炮調轉、封印,而後無聲而迅速地,收拾着同伴的屍體。
卓王亦亦看向天空。
如果小鸾在那裡凝望着這一切,知道他終結了這場殺戮,也終結了這場天下缟素的遊戲,會快樂麼?會悲傷麼? 在即将收獲勝利的前一刻,他放棄了數月經營,放棄了十萬生命換來的戰果。
慈悲麼?殘忍麼? 卓王孫透過滾滾硝煙,望向天際盡頭最後一縷晴空,那裡似乎有輕靈的彩雲在飛翔,纖細、脆弱、通透如琉璃。
卻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他怆然一笑。
終于放手。
這一切,楊逸之卻已看不到,他隻是死死握住長劍,冷冷看着他,等待着一擊制勝的機會。
卓王孫低頭注視着他,輕輕歎息:“你知道麼?” “楊大人……已經死了。
” 楊逸之挺立的身體猛然一震,剛剛凝聚起的勁氣猛然失去控制,鑽入了心房,狂猛地轟炸起來。
他一口鮮血噴出,頹然跪倒在地上。
天宇浩茫,他再也沒有一絲力氣,令自己站起。
他痛苦地跪在泥濘中,感到黑暗與血腥宛如獰厲的毒蛇,拖着自己向深淵中急速滑落。
深淵的盡頭,有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在凝望着他,默默無語。
地獄的烈火吞噬着老人,那是他所犯下的所有的罪孽。
叛國、忤逆。
每一項罪名都是淩遲,鞭笞着老人的靈魂。
而他,卻隻能眼睜睜地看着,不能拯救。
再做什麼,再堅持什麼,又有什麼意義呢? 他忍不住凄厲地呼喊出:“父親……大人!” 于是,平壤城之戰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