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誰道盡提龍虎将

關燈
這無疑是個很好的計策。

    但楊逸之并沒有露出贊同之色。

     卓王孫笑了笑:“計策很好,但你有沒有可能擊敗我軍之後,随即攻打李舜臣呢?” 安倍睛明怔了怔。

     的确有這樣的可能。

    滅掉李舜臣的軍隊,是日出之國的目标。

    否則他們也不會攻打幸州與靈山城了。

     就算他發誓說絕不會這樣做,楊逸之也不可能相信他的。

     安倍睛明緩緩微笑:“如此說來,我們三方隻能僵在這裡了?” “不可能。

    ” 卓王孫冷冷道。

     “不出三日,我方部隊就會從東海凱旋,那時仍是兩面夾擊之勢,你們,必将一敗塗地。

    ” 楊逸之與安倍睛明不由得都一窒。

     他們的計劃已成功,成功地牽制住了卓王孫,也成功地奪取了飛虎軍,讓卓王孫始料未及。

    但,為什麼卻是他們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沒有人能想通! 卓王孫的目光轉向楊逸之。

     “你可知與我為敵,便是與大明為敵,便是與天下為敵?” 楊逸之身子一震,但他随即肅然:“我不得已而為之。

    隻要你放棄剿殺李舜臣,我立即撤兵!” 卓王孫笑了:“你可知我為什麼要剿殺李舜臣?” 楊逸之搖了搖頭。

    這個問題的答案,他雖已聽安倍睛明提起過,卻還是要聽他親口說一遍。

     “李舜臣挾天子而令諸侯,天下歸順,借助一兩次勝利,就可天下歸心,劍指天南。

    但,他不足慮。

    ” 他的确并不足慮。

    若是高麗之軍足慮,也不會被倭兵打成這樣。

     “你雖奪飛虎軍,如虎添翼,加之智謀過人、運籌帷幄、決勝千裡,但畢竟人數太少,我隻要圍而殲之,至多消耗三倍的軍力,便能勝你。

    是以,也不足慮。

    ” “但,若你們聯合起來,則神龍變化,不可測矣!” 這是至高的稱贊。

    天下隻有楊逸之當得起卓王孫如此高看。

    也隻有楊逸之,能令卓王孫如此謹慎對待。

     楊逸之蹙起了眉頭。

    既然卓王孫絕不允許這場戰争失控,那意味着,他将肖弭掉任何雙方聯合的可能! 卓王孫凝視着楊逸之。

    這個男子,曾于昨日與他兵戎相向,令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痛。

    但他卻并不想殺死他。

     “我,可以寬赦飛虎軍,也可以不再剿殺李舜臣,但你要答應一件事。

    ” 這個條件實在太誘人,楊逸之忍不住問道:“什麼事?” 卓王孫一字一字道:“攻打漢城!” 楊逸這一怔,随即明白了。

     李舜臣在東海,漢城在西南。

    楊逸之若去攻打漢城,則自然不可能再去東海聯合李舜臣,則卓王孫顧慮也将不存在。

    漢城乃倭軍根本之地,如去攻打。

    便是苦戰,必将付出慘痛的代價。

    也許,從此卓王孫将再也不必顧慮楊逸之。

     或許,這樣安排還有其他的深意。

    但此情此景已容不得楊逸之更多考慮。

     為了高麗,他必須要答應這個條件。

    況且,攻破漢城,不正是飛虎軍來此的理由嗎? 他臉色緩和了下來,剛要答應,突聽安倍睛明淡淡道:“楊盟主,我有一件禮物送你。

    ” 揮手,寬大的衣袖流雲般卷了過來,衣袖垂落,楊逸之手中多了一物。

     那是一隻茶碗。

     他認得這隻茶碗。

     那是當日他在天守閣上,見到相思,相思用茶水向他傳遞消息時所用的碗。

    那時,平秀吉就在一旁。

     如今,安倍睛明将這隻茶碗擺出,究竟是什麼意思? 茶碗在他手上轉側,透出淡淡的松柏味道。

    那是相思的味道。

     難道?他擡頭,凝視着安倍睛明。

    安倍睛明的微笑,讓他遍體寒冷。

     楊逸之忽然明白了他的意思。

     明白了平秀吉一直将相思身邊的用意。

    他并不是喜歡相思刺殺他的遊戲,而是将她當做牌,一張很好、很好的擋箭牌。

     他曾許諾讓她平安的契約,在卓王孫下令攻打漢城的這一刻,就已破碎了。

     如果楊逸之敢越雷池一步,就一定會有人死去。

     ——但願今生,能再飲一杯如此好茶。

     那曾是楊逸之真誠的願望。

     如今,隻要他有一絲妄動,這個願望便會從此成空,那朵水紅之蓮便會化為灰燼。

     他該如何? 卓王孫凝視着他,等在他的答案。

    安倍睛明羽扇輕搖,也在等待,十萬大軍,諸天神佛,都在等着這個白衣男子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