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台

關燈
強地擡起頭:“不是的,不是這樣的!” 韓青主心中有些惶恐。

    他從未見過這樣的相思。

    在他印象中,相思總是那麼溫柔、隐忍,不會為任何事生氣,有什麼委屈也總是藏在心底。

    她雖然對閣主情愫已深,華音閣上下皆知,卻從來沒有公開表示過。

    她本以為,這場婚禮将相思一個人蒙在鼓裡,是為了保護她,卻沒想到,反而景點她遭受到了最痛的傷,早知這樣,他一定會提前告訴她真相。

    但他也沒想到,她竟然當着這麼多人面前,失去了理智,喊出了這句忤逆閣主的話。

    他擔心地看着卓王孫,不知道會有什麼後果。

     但出乎預料的是,卓王孫的臉上竟然帶着笑容 “哦,那該是怎樣?” 她望着他,眼中的哀懇是那麼無助:“你說過,要娶的是我……” 她的聲音雖然輕,卻讓所有人都不禁一怔。

    他們不禁望向公主。

    公主定定地站在卓王孫身邊,身上的鳳冠霞帔正是三日前嘉靖皇帝親自遣使者送來的。

    喜堂也是城中幾位耆宿由楊繼盛帶領親自選定的。

    就連喜慶禮節,也都依足了公主的全套禮儀。

    并無半分差錯。

     他們的目光,不由得轉向了卓王孫。

     卓王淡淡微微,輕聲道:“我說過麼,我怎麼不記得?” 相思豁然明白。

     這是一個陷阱。

     這七日來,他對她的溫柔。

    他送她的禮物,都指向一個結果——他會娶她。

    但他的确沒有親口說過這句話。

    這是他故意的麼?故意要讓她滿懷希望,走上喜堂,卻絕望地發現新娘是另一個人?讓她穿上嫁衣,站在衆人面前,滿心歡喜,卻發現這不過是一場精心安排的羞辱? 她擡着頭,眼淚從蒼白的臉上滑落,洇濕了精心描繪的妝容:“為什麼,要這樣對我?” 每一字,都撕心裂肺,如在泣血。

     卓王孫的笑容在一點點冷卻。

     到了這個時候,她竟然還不知道悔改,不知道反思自己犯下的錯,而是一臉無辜地看着他,當衆質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對她。

     在親眼看着她滿面笑容,投入另一個男子的懷抱後;在她為了與情人約會,給他喝下一杯毒茶之後,她竟然能問得這麼理直氣壯。

     多麼可笑,多麼荒唐。

     他不禁又想直了那個水紅色的影子,在潋滟秋江之上,那個時候的她,注視着手中的殘蓮,一道不知從何而來的迷離光影照亮了她的面容,是那麼純淨、通透,不染一絲塵埃。

     她谛視着眼前的她,仿佛要看清她的每一寸。

    這個在絕望中瑟瑟顫抖的女子,和秋江回眸時看到的影像,是那麼相似,又仿佛有些許的不同,始終無法完全與記憶中重合。

     到底是什麼改變了她? 是他太過寬容、太過縱容了麼? 他微微冷笑,目光中流露出無限溫柔,此刻卻顯得那麼譏嘲:“你知道的。

    ” 她怔了怔。

     她知道的?知道什麼?多少年來,君心似海,哪怕在最親密的時候,他也從未真正向她打開心扇。

    一直以來,她都小心翼翼地揣測着他的好惡、他的喜怒,猜到心力交瘁。

    但他的心,又豈是她這樣的女子能洞悉的?她已不想再猜下去——這一次,她要聽他親口告訴她。

     “不!”她霍然擡頭,無懼地逆着他的目光,“我不知道!” “那真是可惜。

    ”卓王孫一笑,有幾分調侃地道,“如此有趣的問題,隻有你真心想嫁的人才能告訴你。

    去問他好了。

    ” “可是……”相思握緊了雙拳,撕心裂肺地道,“可是那個人是你啊!” “哦?”他微微冷笑,“是嗎?” 相思咬着牙點了點頭。

     “很好,你就留在我身邊,做我的侍妾好了。

    ”他看了公主一眼,“我相信她不會太在意。

    ” 相思怆然後退。

     這一句話,如同一柄利刃,帶着傷人的羞辱,切斷了她心中緊繃的堅強。

     她站立不住,跪倒在鋪滿鮮花的紅毯上,她低下頭,緊緊握住雙拳,花瓣在她手中破碎,浸出鮮紅的汗液,将那身水紅的嫁衣染上點點斑駁。

     她就這樣跪在紅毯上,沒有哭泣出聲,卻也沒有退讓。

    燭光映照在她身上,她就像一枝枯槁的殘荷,寂立于橫塘之上,任憑秋風侵襲,零落盡她最後的芳華。

     那麼悲傷,卻也那麼倔強。

     漸漸地,衆人臉上的驚駭、嘲諷、鄙薄都平息下去,最終化為了一聲歎息。

     滿天喜色中,她是唯一的悲傷,卻也是唯一的真實。

     卓王孫看着她,良久無語,有那麼一刻,他沉靜的目光中似乎有漣漪閃過。

     他想起了潋滟秋江,想起了一江殘荷,想起了小屋上漫天星光,想起了他親手刻上的那朵蓮花。

     隻刹那間便付諸一笑,了無痕迹。

     他揮了揮手,示意婚典繼續進行。

     絲竹聲又響了起來,歡天喜地,無限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