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

關燈
緊相擁。

     遙望,他曾經占據與擁有的愛情,被别人染指。

     遙望,一朵水紅之蓮花,不再隻仰望朝日的光芒,而是沾染了明月的輝光。

     當時他有着足夠的力量令這一切灰飛煙滅,但他沒有那麼做。

     他從來不懼怕任何人的挑戰,因為他知道,天下萬物,芸芸衆生,本就是他的戰利品。

     而現在,他忽然并不那麼灑脫。

     他懷疑自己也不過是個凡人,喜歡斤斤計較。

     他注視着這個正在顫抖、卻鼓足勇氣站在他面前的女子。

    他相信,他看到的是另一個人。

     另一個護在那輪明月前,瑟瑟發抖卻絕不退縮的人。

     另一個為了那溫柔的月光,勇敢地忤逆烈日之威嚴的人。

     他冷冷道:“好,我娶你。

    ” 公主震驚地擡起頭。

    卓王孫的話是那麼突兀,如崩裂的巨石,轟然砸在她的心底,隻餘下一地泥濘的碎片。

     公主周身一軟,癱坐在地上。

    連卓王孫從她的項鍊上扯下虎符,她都沒有任何的反應。

     那一刻,她仿佛聽到命運的輪盤,發出一聲蒼老的吟哦。

     楊逸之望着自己的手。

     地藏站在他面前,依舊像是一團黑霧,卻在袅袅散去。

     火藏、水藏、風藏,早已不見了蹤影。

     鬼忍四人,終于敗在他的風月劍氣之下。

    他費了整整一天的時間,方才找到最佳的機會,用一劍同時重創四人。

     他心中微微有一絲疑惑,當他擊中地藏時,他并沒有擊實的感覺。

    但地藏的痛吼聲以及四人迅速撤退,讓他沒有更多的懷疑。

     不管怎樣,他總算是從四人的包圍中掙脫了。

    雖然風月之劍已出,數個時辰之内,他将弱如孺子。

    但幸好他還有一匹馬,他還可以騎着它,趕到白山。

     他知道自己并沒有太多的時間,倭軍一定日夜兼程,向靈山城沖鋒。

    所以,他必須盡快趕到。

     否則,這場戰争将一敗塗地。

     白山并不遠。

    隻花了一個時辰,一座巨大的營寨就出現在地平線上,營寨上漂蕩着明朝的蟠龍大旗,灰色的帳篷連綿出去,足有數裡地。

     楊逸之長出了一口氣。

    這樣的營寨,足足能容納五萬軍隊有餘。

    有了這麼多軍隊,他一定能夠守住靈山城,并完成全殲倭軍的計劃。

     所以,盡管他已經身心疲憊;盡管施展出風月劍氣後,他的身材極度脆弱,但億仍然打起精神,縱馬向營寨奔去。

     忽然,一個淡淡的聲音傳來:“楊兄,别來無恙。

    ” 楊逸之的身體驟然僵硬,幾乎連馬缰都握不住,馬匹不受約束地向前奔去,幾乎撞上了立馬站在營寨前的那個人。

     那個人一伸手,将馬缰握在手中,那匹馬立即停住,雖然受驚,卻連一聲都不敢嘶。

    那人身上似乎有種無形的威嚴,連馬都感受到了無形的壓迫。

     卓王孫。

     月形金器挂在他指間,輕輕搖晃。

    那是調動三軍的虎符。

     楊逸之的心沉到谷底,這意味着,這個計劃已完全失敗。

     卓王孫靜靜地看着楊逸之。

     連他也不得不承認,楊逸之定下這個計劃,精準而完備,有極大的可行性。

    這個白衣男子,本該在靈山城取得一場勝利的。

    但可惜的是,他已知道了這場計劃。

     所以,這個計劃隻能失敗。

     或許真有所謂神明,在冥冥中安排着這一切,使他們總在争奪着同一件東西,一個人成功了,另一個就必定失敗。

     他們的戰場,形形色色,小到一個人,大到天下。

    命運讓他們相遇,小到一個人,大到天下。

     天下是如此大,他們偏偏因為一個人相遇。

    兩個人是如此小,卻事關天下。

     這安排是如此精巧而奇異。

     卓王孫慢慢地笑了。

     “跟我來。

    ” 楊逸之擡起頭,似乎沒沒有了解卓王孫的意思:“卻哪裡?” 卓王孫看着他,他的微笑充滿嘲諷,正一點點變得尖銳。

     “我和你。

    ” “一起目送靈山城毀滅。

    ” 馬蹄靜靜地敲打着開滿金達萊花的田野。

    這是種平凡而低賤的小花,卻堅強、勇敢,即使在戰争中,仍然開得漫山遍野。

     從山頂望下去,靈山需并不大,城中的士兵也并不多。

     宣祖坐在涼亭中,享受着早晨一杯清茶。

    探馬不停地将倭軍的消息遞過來,小西行長親自率領着大軍從漢城日夜兼程趕了過來,就像是風暴一般,即将從東南西北沖擊着這座脆弱的城池。

    這座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