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松窗映火茗芽熱
關燈
小
中
大
相思的計策很簡單。
這一次出征高麗,幾乎華音閣内最重要的戰略物資,都被裝成箱子,運了過來。
當然也包括閣中藏着的那些古玩珍奇。
思隻不過拿走了其中的幾件。
在廢寺中,平秀吉用日出之國茶道迎戰卓王孫,顯示了精湛的茶道技藝。
相思相信,隻有真正沉溺茶道之人,才能夠達到如此水準。
相思拿走的,是唐代茶聖陸羽的一隻茶罐,一隻茶壺,兩隻杯子,和一隻水瓯。
愛者必耽。
沉溺于茶道之人,對于陸羽的器物,必定無法拒絕。
日出之國茶道雖然發展出了與中原茶藝絕不相同的風格,但其畢竟發源于唐朝。
正是由于唐時源源不斷的遣唐使,才将茶道傳入日出之國。
那麼,沉溺茶道的日出之國茶人,必然對号稱茶聖的陸羽之遺物向往至極。
平秀吉,必然無?拒絕這一套由陸羽親手制作的茶具。
相思相信,像平秀吉那樣的人,必定從看到這套茶具的第一眼起,就能判斷出此乃陸羽真品。
那麼,對于自稱傳承了陸羽茶藝的自己,他必然極願一見。
他必定會召見自己,讓自己用這些茶葉、茶具、茶水,制一杯如茶聖親臨的清茶。
茶,是三兩金子一兩的雨前茶,整個大明國,每年出産不過二十斤。
水,是揚子江中水眼裡的水,隻有最酷愛茶道之人,才知道此水眼所在。
據說,此乃天下最佳之水。
用此水泡出來的茶,就像是仙人頂上的落花。
也隻有最耽于茶道之人,才能看出此茶、?水的妙處。
日出之國雖然盛行茶道,卻未必有如此茶、如此水。
茶,是茶。
水,是水。
無論怎麼檢驗,茶跟水都絕沒有半分破綻。
清新,純粹,無毒。
隻有相思才知道,水中,混合着極為細微的水晶珠。
這些水晶珠透明,柔軟,哪怕最銳利的目光,都不可能将它們從水中分辨出來。
它們是如此通透,幾乎就跟水滴一模一樣。
而,一旦将水煮沸,水晶珠就會破裂,裡面的天下奇毒,就會滲入水中。
尤其佳妙的是,這種毒有種淡淡的松柏味,讓茶香深沉,悠遠,就算不嗜茶之人,也忍不住會喝一杯。
又何況?沉溺茶道之人? 這樣的下毒手法,堪稱天衣無縫。
相思站在漢城城外,茶具已經被送了進去。
她又思量了一遍自己的計劃,仍然覺得天衣無縫。
唯一的缺陷,就是這種毒幾乎入口就會發作。
因而,她必然會被捉住,為平秀吉殉葬。
這,又有什麼呢?相思淡淡一笑。
她此次前來,本就是想用自己這條命,換高麗百姓的安甯。
但,她生恐平秀吉會讓别人先品嘗,因此,她還是準備了一枚解藥。
她将這枚解藥藏在衣袖中,平秀吉若是讓别人先品嘗,她還有機會在他喝下毒茶之後,解救那位無辜之人。
她心腸總是那?軟,不忍心傷害任何一個人。
哪怕是敵人。
她,終于被傳喚了進去。
的确,如她所想的那樣,陸羽茶具,三兩金子一兩的茶,揚子江水眼的水,陸羽親傳的茶藝,任何愛茶之人都不能抵擋。
相思走進漢城皇宮的時候,并沒有想到宮殿中竟有這麼多人。
幾乎所有大名都到齊了,每個人都穿上最隆重的服裝,神情嚴肅地坐在矮幾後面,看着她緩緩走來。
茶道,已成了日出之國最時興的貴族之藝,每位大名都以擅長茶道為榮,他們不惜重金聘請有名的茶人做茶首,與茶有關的古董也都賣到了驚人的價格。
他們,自然不肯放過見識到?聖親傳技藝的機會。
相思進獻的茶具,靜靜地擺放在大殿的正中央。
相思敏銳的眼光已經發現,這些茶具已經經過了最仔細的檢驗。
她不動聲色,走到了茶具面前,緩緩跪坐下。
大殿正中間的位子上,卻沒有人。
位子後面,是一幕沉沉的珠簾,似乎可以看到簾後峨冠博帶的影子。
相思深深吸了口氣。
迎着燈光,她隐約可以見到茶瓯裡有極為淡的彩光傳出,那是那些水晶珠折射出的虹彩。
這表明,她的計謀,并沒有被發現。
旁邊,已燒起了松柏制成的上佳木炭。
相思挽起袖子,舀起一瓢水。
大名們不時地發起一聲驚歎。
陸羽親傳的茶藝果然天下無雙,與之相較,日出之國最著名的茶首都顯得無比粗劣。
相思的心忽然痛?一下。
這套茶具,是兩年前,她從“那個人”那裡拿來的。
她去的時候,那個人正慵懶地蜷在海棠花樹下,看着陸羽《茶經》的真迹。
那時,天空正下着蒙蒙春雨。
海棠零落,也如一簾春雨,相思看到,花雨中的那個人,緩緩支頤,對自己一笑。
那一刻,煙雨如夢,那個人身上的紅裙,竟比滿園海棠還要耀眼。
相思知道,絕沒有人能看破自己下毒的手法,因為這是從那個人手中學來的。
她泡出的茶,堪稱天下無雙,帶着淡淡的遠山的味道。
相思雖然隻學了十之七八,但蒙騙這些日出之國大名,卻足夠了。
相思臨?的時候,那個人将這套茶具送給了她。
也許是出于惡作劇,她還送給了相思一些水晶珠子,告訴她,這是
這一次出征高麗,幾乎華音閣内最重要的戰略物資,都被裝成箱子,運了過來。
當然也包括閣中藏着的那些古玩珍奇。
思隻不過拿走了其中的幾件。
在廢寺中,平秀吉用日出之國茶道迎戰卓王孫,顯示了精湛的茶道技藝。
相思相信,隻有真正沉溺茶道之人,才能夠達到如此水準。
相思拿走的,是唐代茶聖陸羽的一隻茶罐,一隻茶壺,兩隻杯子,和一隻水瓯。
愛者必耽。
沉溺于茶道之人,對于陸羽的器物,必定無法拒絕。
日出之國茶道雖然發展出了與中原茶藝絕不相同的風格,但其畢竟發源于唐朝。
正是由于唐時源源不斷的遣唐使,才将茶道傳入日出之國。
那麼,沉溺茶道的日出之國茶人,必然對号稱茶聖的陸羽之遺物向往至極。
平秀吉,必然無?拒絕這一套由陸羽親手制作的茶具。
相思相信,像平秀吉那樣的人,必定從看到這套茶具的第一眼起,就能判斷出此乃陸羽真品。
那麼,對于自稱傳承了陸羽茶藝的自己,他必然極願一見。
他必定會召見自己,讓自己用這些茶葉、茶具、茶水,制一杯如茶聖親臨的清茶。
茶,是三兩金子一兩的雨前茶,整個大明國,每年出産不過二十斤。
水,是揚子江中水眼裡的水,隻有最酷愛茶道之人,才知道此水眼所在。
據說,此乃天下最佳之水。
用此水泡出來的茶,就像是仙人頂上的落花。
也隻有最耽于茶道之人,才能看出此茶、?水的妙處。
日出之國雖然盛行茶道,卻未必有如此茶、如此水。
茶,是茶。
水,是水。
無論怎麼檢驗,茶跟水都絕沒有半分破綻。
清新,純粹,無毒。
隻有相思才知道,水中,混合着極為細微的水晶珠。
這些水晶珠透明,柔軟,哪怕最銳利的目光,都不可能将它們從水中分辨出來。
它們是如此通透,幾乎就跟水滴一模一樣。
而,一旦将水煮沸,水晶珠就會破裂,裡面的天下奇毒,就會滲入水中。
尤其佳妙的是,這種毒有種淡淡的松柏味,讓茶香深沉,悠遠,就算不嗜茶之人,也忍不住會喝一杯。
又何況?沉溺茶道之人? 這樣的下毒手法,堪稱天衣無縫。
相思站在漢城城外,茶具已經被送了進去。
她又思量了一遍自己的計劃,仍然覺得天衣無縫。
唯一的缺陷,就是這種毒幾乎入口就會發作。
因而,她必然會被捉住,為平秀吉殉葬。
這,又有什麼呢?相思淡淡一笑。
她此次前來,本就是想用自己這條命,換高麗百姓的安甯。
但,她生恐平秀吉會讓别人先品嘗,因此,她還是準備了一枚解藥。
她将這枚解藥藏在衣袖中,平秀吉若是讓别人先品嘗,她還有機會在他喝下毒茶之後,解救那位無辜之人。
她心腸總是那?軟,不忍心傷害任何一個人。
哪怕是敵人。
她,終于被傳喚了進去。
的确,如她所想的那樣,陸羽茶具,三兩金子一兩的茶,揚子江水眼的水,陸羽親傳的茶藝,任何愛茶之人都不能抵擋。
相思走進漢城皇宮的時候,并沒有想到宮殿中竟有這麼多人。
幾乎所有大名都到齊了,每個人都穿上最隆重的服裝,神情嚴肅地坐在矮幾後面,看着她緩緩走來。
茶道,已成了日出之國最時興的貴族之藝,每位大名都以擅長茶道為榮,他們不惜重金聘請有名的茶人做茶首,與茶有關的古董也都賣到了驚人的價格。
他們,自然不肯放過見識到?聖親傳技藝的機會。
相思進獻的茶具,靜靜地擺放在大殿的正中央。
相思敏銳的眼光已經發現,這些茶具已經經過了最仔細的檢驗。
她不動聲色,走到了茶具面前,緩緩跪坐下。
大殿正中間的位子上,卻沒有人。
位子後面,是一幕沉沉的珠簾,似乎可以看到簾後峨冠博帶的影子。
相思深深吸了口氣。
迎着燈光,她隐約可以見到茶瓯裡有極為淡的彩光傳出,那是那些水晶珠折射出的虹彩。
這表明,她的計謀,并沒有被發現。
旁邊,已燒起了松柏制成的上佳木炭。
相思挽起袖子,舀起一瓢水。
大名們不時地發起一聲驚歎。
陸羽親傳的茶藝果然天下無雙,與之相較,日出之國最著名的茶首都顯得無比粗劣。
相思的心忽然痛?一下。
這套茶具,是兩年前,她從“那個人”那裡拿來的。
她去的時候,那個人正慵懶地蜷在海棠花樹下,看着陸羽《茶經》的真迹。
那時,天空正下着蒙蒙春雨。
海棠零落,也如一簾春雨,相思看到,花雨中的那個人,緩緩支頤,對自己一笑。
那一刻,煙雨如夢,那個人身上的紅裙,竟比滿園海棠還要耀眼。
相思知道,絕沒有人能看破自己下毒的手法,因為這是從那個人手中學來的。
她泡出的茶,堪稱天下無雙,帶着淡淡的遠山的味道。
相思雖然隻學了十之七八,但蒙騙這些日出之國大名,卻足夠了。
相思臨?的時候,那個人将這套茶具送給了她。
也許是出于惡作劇,她還送給了相思一些水晶珠子,告訴她,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