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高閣登臨雨後天

關燈
青草潤濕的山頭上,平秀吉與千宗易回頭望着寺院。

     寺院在三軍的駐紮下,顯得有些淩亂,但寺院正中的神殿,卻透露出不動如山的沉靜。

     平秀吉長歎一聲:?卓王孫,果然不愧為天下第一的豪傑。

    ” “天下豪傑,無不在我掌握,隻有他,我卻看不透。

    ” 千宗易臉上也露出疑惑之色,顯然,他也想不到卓王孫竟會這麼輕易地放他們走。

    雖然他們此次夜探敵營,有着十足的把握全身而退,卻絕沒有料想到,敵人竟根本不曾出手。

     雖未出手,但卓王孫的氣度,風範,卻已令他們折服。

    但,這也無疑激起了平秀吉好戰的熱血。

     經曆了戰國時代悲涼的歲月後,這位枭雄面對任何險惡之境,都從未服輸過。

    他的赤眉紅瞳中流露出熾烈的戰意,在山岡上逆風飛揚。

    平壤之戰,必将是一場前所未有的?— 血戰。

     郁郁錦繡的蒼光山向大同江延伸着,在山峰的另一角,交彙着另一條古老的河流——普同江。

    牡丹台坐落在蒼光山延伸的丘陵上,是這裡最負盛名的古迹。

    七星門,普同門,含逑門,正陽門,長慶門,大同門将這座城市約束為三角形。

    與蒼光山一起,瑞氣山,錦繡山,牡丹峰點綴着大同江、普通江秀麗的景色。

    南面廣闊的平原,又保證了這裡的富庶。

    自檀君時代起,這裡就是高麗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這就是平壤。

    一座美麗、古老、富足、安詳的城市。

     而今,當卓王孫率着大明将士們攀上牡丹峰,俯瞰平壤城時,卻隻感受到這輪城市的破敗、荒涼。

    這座城市已失去了生機,不再有着千年古都的堂皇氣象,隻印滿了戰争的殘痕。

     城中的道路上,到處可以見到穿梭的日出之國士兵。

    名勝古迹已被拆除得七零八落,房屋、城牆已不顧半分美觀,被改造成最實用、最耐受沖擊的形式。

     平壤城本号稱柳京,城中到處都是低垂的柳樹,特别是大同江、普同江兩岸,柳蔭如織,高麗詩人鄭知常曾寫下:“紫陌春風細雨過,輕塵不動柳絲斜”的詩句。

    而今,合抱粗的柳樹被砍伐殆盡,留下的是一株株三四寸高的樹樁,在風雨中凋敝。

    無數座鐵爐、火爐冒着滾滾的濃煙,晝夜不停地打造着?器、铠甲、炮彈、器械,士兵們忙碌地穿梭着,喊着号子制造着戰争所需要的一切。

     這座城市,已成為一座巨大的戰争機器,随時會孤注一擲,重創敵人。

     而城中的高麗百姓,全都衣衫褴褛,在倭軍的皮鞭下艱苦勞作着,将這座城市變得更殘酷。

    大量的百姓不斷死去,化成城牆下堆積如山的骸骨。

     戰争,在這裡剪成一個縮影,有着淚之白,血之紅。

     卓王孫與楊逸之以及各位大将、長老俯瞰着平壤城,盡皆皺眉不語。

     這座城的堅固,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這座城已完全化成了一座戰争之城,沒有半點冗餘,每一分、每一寸,都為?争而設。

     攻下這樣的一座城,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日出之國能在三個月内就幾乎占領高麗全境,高麗官兵竟幾乎沒有還手之力,倭軍強悍的戰鬥力,濃縮在這座城中,給每個觀看的人以切身的震撼。

     突然,山峰下傳來一陣嘈雜的聲音。

    有人大喊道:“不要阻攔我,我是來報告軍情的!” 喧嘩之中,隻見一人沖上了峰頂,見到卓王孫納頭就拜:“小人申泣見過大人。

    ” 隻見他蓬頭垢面,身上穿了一件破棉襖,背上背着一隻破背簍,滿面泥灰,背簍中裝的是幾件破衣服,還有個破鍋,樣子要多狼狽有多狼狽。

     卓王?道:“請起。

    ” 申泣站了起來,腿一軟,差點摔倒在地。

    旁邊的總兵們看着,都笑了起來。

     申泣道:“大人們不要見小人這個樣子就嘲笑,小人也曾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官拜巡察使,曾與倭賊大戰過十餘場。

    小人于今這麼狼狽,就是為了從倭賊包圍中逃脫,來投奔大人啊。

    ” 卓王孫問道:“你都打過什麼仗?” 說起往日的雄風,申泣精神立即抖擻起來:“小人寒窗十年,熟讀兵書。

    生平最擅長的就是騎兵戰。

    當年女真族肆虐于高麗北方,兇悍至極,殺官作亂,幾十位有名的将領都奈?不得他們。

    小人率領三千騎兵,乘夜突襲,将他們斬殺過半。

    女真人逃跑,但哪快得過騎兵?被我追上去,幾乎斬盡殺絕。

    小人也由于戰功而官拜巡察使。

    ” “倭賊剛犯我時,一夜而占釜山。

    朝中多少将領都不敢出戰,小人親請王命,前去抗擊。

    小人探聽到倭賊以步兵為主,步兵哪裡能敵得過騎兵?于是小人在彈琴台旁布置了一萬騎兵,分為三隊,準備跟倭賊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