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鬥茶客話千山雨

關燈
,對茶道向來嗤之以鼻。

    茶道雖然在日出之國地位極隆,在中國卻不甚看重,與琴棋書畫等相比,就成了小道。

    因此,就連最醉心于茶的中國文人,都不曾涉獵。

    此刻聽說他要向卓王孫讨教茶道,衆人都覺有些忐忑不安。

     卓王孫号稱武功天下第一,文采風流天下第一。

    如果他要讨教武功,不論刀劍拳掌,衆人都相信卓王孫必勝。

    但這般偏僻之道,可就難說了。

    萬一落敗,雖然沒有性命之虞,總是挫傷了士氣。

     此人進門先呼出了每個人的姓名,而衆人卻對他一無所知,已然輸了一招。

    若是茶道上再輸一招,那簡直可稱得上一敗塗地。

    兩軍對壘,首先講究的就是士氣。

    士氣一沮,勝敗則不可言。

     衆人都望着卓王孫,隻盼望着他不要答應。

     卓王孫淡淡一笑,道:“請。

    ” 衆人心中一緊。

    當先那人眸中露出一絲訝意,似是沒有料到卓王孫會答應。

    他沉吟了一下,輕輕擺了擺手。

     随行的第二個人跪?旁邊,将竹籃中的東西一件件取出來,擺在他們兩人中間。

     不過是些茶壺茶碗,竹筷竹勺。

    槌形花瓶放在薄闆上,花瓶裡插着一枝菊花。

    瘦長的木架挑起一幅墨筆的字畫,這幾件東西一擺,就宛若建起了一座小小的茶室。

    清新淡雅,竟讓惱人的雨也變得如飛蓬細絲,悠遠有韻。

     殿中之人不由輕輕舒了口氣,不自覺地放松起來。

     随行之人拿出一隻小小的四寸泥爐,放進去了幾塊略帶綠意的木炭,架起了一個形制古雅的霰釜,然後打開竹籃中一隻黑色,上寫“雪”字的陶壺,将水傾入釜中。

    不一會子,水面上就浮起了一層細微的水沫。

     ?他臉上露出一絲笑容,拿出了一隻瓷做的茶罐,擺開兩隻茶碗,開始點茶。

     他的動作并不快,恬靜自然,宛如奇異的舞蹈,令人賞心悅目。

    他的笑容随着動作悠然變幻着,似是卧鑒山氣,坐賞白雲。

    袍袖拂動,淡淡的茶香傳了出來,在沉悶的雨季中令人精神一長。

     卓王孫伸手将茶罐拿過來,品鑒着茶罐上經過歲月長時間雕琢的花紋。

    隻有經過這漫長的撫摸、擦拭之後,才能将它們本身的匠氣滌去,顯出自然的美來。

     “初花之禦肩沖,乃是唐時的古物,傳言為稀世之珍,果然名不虛傳。

    ” 他擡頭,視線勾勒着那幅墨迹的筆路:“虛?禅師的墨迹,在日出之國就很難見到。

    禅心已融到紙墨中,令人一見便感寂靜。

    與宗易公素尚靜寂的茶道,真是相得益彰,什麼評價都是多餘的了。

    ” 随行之人正将鐵釜裡的沸水沖到茶碗中,聞言不禁手抖了一下,水潑灑出了一些。

    臉上露出驚訝之容。

     當先那人哈哈笑道:“宗易,卓先生既然認出了虛堂墨迹、初花肩沖,自然知道當世擁有此兩項寶物的,便隻有号稱日出之國茶道第一的千宗易了。

    不必驚訝。

    ” 千宗易躬身道:“卓先生真是好眼力。

    ” 卓王孫微微笑道:“應說秀吉公好福氣。

    ” 當先那人怔了怔,目光陡然?利起來,隔着茶湯中升起的蒙蒙水汽,逼視卓王孫。

    但這鋒芒也隻顯露了一瞬間,随即就完全消失,笑道:“卓先生眼力當真了得。

    不錯,在下就是平秀吉。

    ” 卓王孫笑道:“應說是關白大人。

    ” 平秀吉一笑道:“無非是虛名罷了。

    ” 殿中之人都是大吃一驚。

    關白,這兩個字在中原聽來平平無奇,但在日出之國,那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官職。

    相當于是明朝的宰相。

    日出之國現今的關白更是一代枭雄,先後擊敗了明智光秀、前田利家、德川家康等人,統一了長期處于戰亂割據中的日出之國,功績甚至淩駕于号稱戰國第一人的織田信長?上。

    莫非就是這位平秀吉? 他是此次侵略高麗的主謀。

    他若被擒,隻怕倭軍立即就會瓦解。

    但他竟然隻攜一人來到敵軍陣中,拜會天下無敵的卓王孫。

    他,究竟想做什麼? 兩人面色淡淡的,看不出究竟。

    千宗易道:“請品茶。

    ” 平秀吉拿起一杯茶:“此碗亦是珍品,名喚尼子天目。

    茶是宗易公最擅長的濃茶。

    ” 說着,舉起茶杯,分三口将茶喝完,平舉茶杯,微笑看着卓王孫。

     殿中之人不由得都倒抽一口涼氣。

     平秀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