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自是河山戰鼓頻

關燈
真武劍陣,整齊有序地行走着。

    一面繪着飛虎的黑旗獵獵揮舞在軍前,象征着他們的軍号——飛虎軍。

    他們的盔甲全都是黑色的,看上去威風凜凜。

     右邊,是華音閣的弟子。

    他們的隊伍就相對松散一些。

    隊伍之中有幾百輛大車,每輛車上都高高地堆了幾十個大箱子,全都用鐵鎖鎖着,不知道箱子裡裝的是什麼。

    他們的隊伍雖然松散,但隐然有着某種規律,前後連貫在一起,輪流着警戒、休息,互相照應。

    他們身上的藍甲上裝飾着潛龍的圖案,與飛虎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兩支隊伍,雖然沒有沖突,但暗地裡,卻仿佛有着湧動的暗潮,誰也不服氣誰。

    相互之間較着勁。

    卓王孫與楊逸之騎着兩匹駿馬,走在兩支隊伍的前面。

    他們雖然一直在讨論着軍情,言笑晏晏,但相思卻總覺得他們越來越生分了。

     或許,這一切都是因為她。

    相思輕輕歎息了一聲。

     兩支隊伍後面,是明朝派出的正規軍。

    經過吳越王之亂後,明朝軍力大衰,這次派出的援兵僅有兩萬餘人。

    由大将李如松率領着,跟随在卓王孫、楊逸之之後。

    這支軍隊,身披紅甲,上面裝飾着朱雀的羽毛。

    朱雀軍。

     他們走過開滿金達萊花的田野。

     突然,隊伍停止了。

     相思縱馬向前,就見道路旁邊,跪着一群人。

    他們有老有小,手中都托着籃子,身上披着花紅,滿臉期待地望着大隊人馬。

     一名八十多歲的老者緩緩跪行了出來,将手中的籃子舉到了卓王孫的馬前。

     “小人樸老頭,率領樸家鎮的百姓,恭迎大明天兵前來剿滅倭賊。

    請天兵稍歇洗塵。

    ” 他手中的籃子裡,是家常做的面點、酒肉。

    都用紅筆點了紅點,籃子上還結了一朵大紅花。

    他仰望的臉上,充滿了希冀與歡喜。

     相思鼻子一酸,她仿佛從這個老人身上,看到了荒城的百姓3。

    她完全能理解這位老人為什麼如此歡喜。

     如果當初荒城的百姓能夠見到這樣一支救援的軍隊,他們會怎樣?相思悄悄地轉身,拭去了眼角的淚水。

     荒城的百姓沒有等到援軍,但高麗的百姓卻等到了。

    她該為他們歡喜才是。

    這次出征,是她最高興的事。

    曾經無數次,在地心之城的牢獄中,在草原之王的營帳裡,她都幻想,如果這位青衣的王者能夠率兵前來,那麼,她的苦難,與他們的苦難,都将瞬間瓦解。

     于今,她終于追随這位青衣的王者,率領大軍來拯救世間的苦難。

    她的夢想終于實現了。

    雖然一路上他都沒有望她一眼,隻顧着聽斥候們彙報消息,偵察地形,研究軍情,但,她感到非常幸福。

     因為她知道,她曾經企盼的,都化為現實。

    她還苛求什麼呢? 卓王孫淡淡道:“不必了。

    ” 樸老頭跪倒磕頭:“大人請歇息吃飯吧。

    小人探聽到,倭賊有一支軍隊正向樸家鎮而來。

    天兵們吃飽了飯,好去作戰。

    ” 卓王孫淡淡道:“不必了。

    ” 樸老頭看了看卓王孫身上的錦衣,又看了看籃子裡粗劣的飲食,像是明白了什麼。

    哦了一聲,站了起來。

     “小人這就頭前帶路。

    ” 他顫巍巍地拄着拐杖,向前行去。

     卓王孫的馬匹,并沒有随他前行。

    樸老頭走了兩步,感到有些不對,吃驚地回頭,就聽卓王孫道:“衆将聽令,全速前進,直指……” 樸老頭心中一喜,但卓王孫随後所說的兩個字卻一瞬間擊垮了他的意志:“平壤!” 樸老頭大吃一驚,一聲怪叫,撲倒在卓王孫的馬前。

     “大人!您不是來解救高麗的嗎?倭賊正要攻陷樸家鎮啊!您務必要救一救此鎮!求求您了!” 卓王孫淡淡道:“我是來解救高麗的,不是解救一個鎮的。

    ” 他縱馬,從樸老頭身邊經過。

    樸老頭跪着的身形,已經僵住。

     突然,一人道:“站住!” 卓王孫眉峰聳了聳,就見紅影一閃,相思騎着胭脂馬,擋在了他面前。

    這個女子臉上寫滿了驚訝,問道:“為什麼不救他們?” 她的喜怒哀樂,都是這麼簡單。

    什麼都挂在臉上,什麼都不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