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解怨釋嫌
關燈
小
中
大
無所謂了
“夠了,孩子,正是這句話!”
“但,師父!人生有所不為,亦有所為,如果人人存出世之想,豈不殆哉?”
“哈哈哈哈,孩子,說得也對,為師的當年何嘗不持你同樣的看法,而現在,隻有一句話可以解釋,我老了!”
丁浩喃喃地道:“老了!老了!”
一年之隔,曾經使武林風雲失色的“黑魔”,竟然暮氣深沉了。
“孩子,你如初升之旭日,為師的不該對你說這些話的!” 丁浩豪氣幹雲地道:“師父,‘黑儒’不老,永遠不老!” “哈哈哈哈,孩子,你使為師的心活躍了,不過,孩子,今昔不同了啊!” “為什麼?” “高手輩出,即如今天所碰到的兩名勁敵,如再有所遇,你說可怕麼?‘黑儒’的令名能保持多久?” “師父,事在人為。
” “也是道理!” “孩子,你說如果尋出了‘九龍令’,證明’黑儒’無辜,各大門派會有交待?” “是的,這是武當掌門“靈虛上人”親口說的,目前曾參與當年邙山公案的,尚有少林,武當、峨嵋、祁連、終南等五派掌門,期約一年,查明兇手。
” “好,由你去了斷了,記住一句,莫為已甚。
” “是的,徒兒謹記名單上的……” “名單所列人物,尚未找到的,勾消了罷!” “如渎面相逢呢?”。
随你的意處置,碰不上便算了,不必專意尋訪!” “師父……改變了許多。
” “唔!為師也自覺是這樣!” 丁浩忽然地想起一件事來,嚴肅地道:“師父,徒兒有件事要請示……” “什麼,你說吧!” “如果徒兒另獲機緣,可以接受麼?” “機緣,你的意思指的是什麼?” “比如說得到秘笈之類……” “你這話是有因而發的?” “的是,徒兒結識了一位知心摯友,他有一冊秘笈相贈,徒兒不敢擅專,想禀明您老人家之後……” 老人不由動容道:“什麼秘笈?” 丁浩略一思索之後,沉凝地道:“叫做‘玄玄真經’,戰國時‘元陽生’所遺!” “哦!你那友人因何不自行參修?” “因為……參修之人,限元陽之體!” “唔,孩子,學無止境,尤其武道一途,深如瀚海,能有機緣博學,可助你保‘黑儒’之名的,不過,一樣事必須切記,武學同源,但各有蹊徑,要注意所修是否能與本身功力相融合,如有相迅,則萬不可嘗試,否則立遭其害!” 丁浩悚然道:“是的,徒兒謹記您老人家的訓示。
” “孩子,歇憩了吧,明早你便可上路!” 丁浩頓生孺慕之情,神色黯然地道:“師父,徒兒陪您老人家幾天……” 老人哈哈一笑道:“癡兒,何必斤斤于聚散,多陪我幾天,還不是要離開,你辦事要緊。
” “但……這是徒兒一點心意……” “不必了,為師的心領。
” “徒兒擔心……” “擔心什麼?” “望月堡徒衆,會不會卷土重來?” “這你放心,為師的有自保之道,‘江湖惡客’的故事,不會重演了!” “如此,徒兒便安心了!” “孩子,任重道遠,照你方才所說,是一種機緣,你無妨覓地潛修,充實自己,然後再謀定而動,顧慮便少了!” “徒兒一定如此做!” “好,歇息吧!” 師徒兩人各自安寝,這一夜,丁浩有些輾轉不能成眠,他想到将要面對的強仇大敵,如何才能使“黑儒”之名不墜?一條千方百計尋到的線索江湖惡客胡非,卻無端毀在“白儒”的手中。
他也想到師父的嚴訓,此番出山,當依師父指示,赴“離塵島”找好友“赤影人”,參修那”玄玄真經”,冀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辦起事來,才能得心應手…… 想着,想着,似乎已到了極湖光山色之勝的湖心小島,良朋把晤,樂事賞心。
天明醒轉,與師父共進早餐,然後懷着依依之情,黯然叩别師父,下峰入谷,順澗水沿谷道而上,約莫過午時分,他一眼發現了垂在絕谷壁間的山藤,心想,這便是“白儒”他們落谷之處了。
山藤離地約有三丈高下,他輕輕一躍,握住山藤,扯了扯,十分牢固。
藉這長藤上升,省了不少手腳,他緩藤而上,隻盞茶工夫不到,便登上了絕谷邊緣,一看,這山藤牢牢縛在一株古松上,他毫不考慮地用劍斬斷,抛下懸岩。
現在山中已無事可為了,他想,是不是就此奔向“赤影人”所在湖心小島? 原來打算出山之後奔“望月堡”索債,由于“白儒”等特殊高手一再出現,他被迫放棄了這計劃,因他沒有穩操勝券的把握。
經考慮,決定先赴“離塵島”。
露宿一宵,第二天繼續登程,眼看山區将盡,日暮可能趕到目的地。
正行之間,忽聞不遠的林中,傳出人語之聲。
丁浩心中一動,掩了過去,隻見一行人在林中歇腳,首的,赫然是“毒心佛”與望月堡”主的女兒鄧月娥。
丁浩一見鄧月娥,殺機沖動而起,不久前,遭他夫婦暗算,被預布在林中的巨網所制,毒打後埋葬,若非“赤影人”适時趕到自己雖憑奇術保住生機,生死十分難料。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丁浩的雙眼發赤了。
隻聽“毒心佛”道:“堂堂正副總監,難道對付不了一個江湖惡客,竟發出援訊号?” 鄭月娥道:“可能另逢勁敵,或是發生意外!” “以他兩人的身手,對付不了,這敵人未免太可怕了,江湖中還有誰?……” “會不會是東山複起的‘黑儒’?” “嗯,除了他……還算找不出第二人。
” 丁浩心頭電轉,原來“白儒”與那武士尚未離山,卻發出了求援訊号,看來對方決不放過自己師徒。
鄭月娥站起身來道:“太上護法,我們該走了。
” “毒心佛”點頭起立,道:“夫妻連心,難怪你着急,讓小子們慢慢跟來,我們趕它一程!” 丁浩正待現身出去,隻見一條白影,飄然入林。
“毒心佛”可相當機警,一回身,突地縱聲狂笑道:“臭尼姑,你真是陰魂不散呀!” 來的,赫然是“冷面神尼”。
“冷面神尼”冷厲地道:“毒心佛,那日在廟中被你免脫,今天該你命盡了!” “毒心佛”宣了一聲佛号,道:“神尼,僧尼是一家人啊!你苦追老衲,是要談風月,參歡喜之禅?哈哈,可惜你年事已高,恐怕經不起風雨了!”污言穢語,簡直不堪入耳。
“冷面神尼”冷若冰霜地道:“毒心佛,你俗家人而披上僧衣,是亵讀佛祖,報應就在眼前了!” “哈哈哈哈,老夫一生不相信報應二字。
” “毒心佛,先交出‘石紋劍’!” “劍麼,老夫已帶在身邊,隻怕拿不去!” 說着,撩起衣服,掣出一柄長不及兩尺,灰黯無光的奇形劍來。
“冷面神尼”身軀一震,激動至極地道:“你自動交出,還是要本尼出手?” “毒心佛”冷森森地道:“你可以開始念‘往生咒’了!” “冷面神尼”拂塵一場…… 鄭月娥與數名手下,齊齊向後退開。
“毒心佛”右手斜舉“石紋劍”,左手上掌當胸,老臉一片沉凝,“冷面神尼”眸中泛射出驚疑之色,突地“毒心佛”手中那柄“石紋劍”,散出了圈圈白色光暈。
使人耀目難睜。
“冷面神尼”栗聲道:“毒心佛,想不到你已參悟了劍上秘訣?” “毒心佛”獰聲道:“這是天意,老夫參透尚不到十日!” 丁浩心頭一震,他不知道“石紋劍”上還有什麼秘訣,但在石家集中,曾聽老哥哥“樹搖風”說過,在暗探“望月堡”時,獲悉這白眉老魔自禁秘室,似在參修什麼武功,想必是苦修“石紋劍”秘訣無疑了。
“冷面神尼”木立原地,不言不動,看來情況不妙。
“毒心佛”嘿嘿一笑道:“神尼,你想不到吧?當今武林什麼兵刃堪與‘石紋劍’颉颃?誰能在此劍之下逃生?你來得太巧,咱們可以談談條件……” “冷面神尼”激顫地道:“神兵利器,唯有德者居之,否則必遭天妒!” “毒心佛”徐徐放下“石紋劍”,不屑地哼聲道:“廢話少說,此劍在老夫手中,老夫便是有德之人,天妒地怨不管了,現在聽着,劍身上所刻口訣,老夫說實話,隻參悟了九成,但你自己當非常清楚,憑這九成,足可制你死命,這話不過份吧?” “冷面神尼”全身簌簌而抖,厲聲道:“毒心佛,你準備怎樣?” “不怎樣,以你的性命,交換這一句口訣!” “什麼意思?” “你說出這一句口訣,老夫今天便放過你!” “你認為辦得到麼?” “辦得到的,除非你想赴西方淨土。
” “冷面神尼”向後退了二步,默默無語,看來“毒心佛”的話,決非虛語。
“毒心佛”再次揚起了手中“石紋劍”,劍身光暈重現,愈來愈盛,最後,變成了一團光幢“毒心佛”在光幢中若隐若現。
丁浩在暗中駭異不止,這确實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怪事,這寶劍的真正威力在何處呢? “毒心佛”大聲道:“鄭舵主,較驗一下給劍主人看!” 鄭月娥自一名手下手中接過一柄劍,站在原處,一抖手,那柄劍如疾矢般射向毒心佛。
丁浩凝神而望,心頭下意識地一陣緊張。
“冷面神尼”陣中盡是駭色,這是前所未見的神情。
飛劍甫一觸及光幢,“波!”地一聲震耳金鳴,那柄劍被震為數段,倒射而回,一截劍尖,插入三丈外的樹身,足見反彈力道之強。
丁浩心頭劇震,登時額角沁出了冷汗。
想不到這柄看來不起眼的“石紋劍”,竟是曠古難見的武林至寶,怪不得稱為鎮庵之寶。
照這情形看來,确是無人可敵。
“孩子,你如初升之旭日,為師的不該對你說這些話的!” 丁浩豪氣幹雲地道:“師父,‘黑儒’不老,永遠不老!” “哈哈哈哈,孩子,你使為師的心活躍了,不過,孩子,今昔不同了啊!” “為什麼?” “高手輩出,即如今天所碰到的兩名勁敵,如再有所遇,你說可怕麼?‘黑儒’的令名能保持多久?” “師父,事在人為。
” “也是道理!” “孩子,你說如果尋出了‘九龍令’,證明’黑儒’無辜,各大門派會有交待?” “是的,這是武當掌門“靈虛上人”親口說的,目前曾參與當年邙山公案的,尚有少林,武當、峨嵋、祁連、終南等五派掌門,期約一年,查明兇手。
” “好,由你去了斷了,記住一句,莫為已甚。
” “是的,徒兒謹記名單上的……” “名單所列人物,尚未找到的,勾消了罷!” “如渎面相逢呢?”。
随你的意處置,碰不上便算了,不必專意尋訪!” “師父……改變了許多。
” “唔!為師也自覺是這樣!” 丁浩忽然地想起一件事來,嚴肅地道:“師父,徒兒有件事要請示……” “什麼,你說吧!” “如果徒兒另獲機緣,可以接受麼?” “機緣,你的意思指的是什麼?” “比如說得到秘笈之類……” “你這話是有因而發的?” “的是,徒兒結識了一位知心摯友,他有一冊秘笈相贈,徒兒不敢擅專,想禀明您老人家之後……” 老人不由動容道:“什麼秘笈?” 丁浩略一思索之後,沉凝地道:“叫做‘玄玄真經’,戰國時‘元陽生’所遺!” “哦!你那友人因何不自行參修?” “因為……參修之人,限元陽之體!” “唔,孩子,學無止境,尤其武道一途,深如瀚海,能有機緣博學,可助你保‘黑儒’之名的,不過,一樣事必須切記,武學同源,但各有蹊徑,要注意所修是否能與本身功力相融合,如有相迅,則萬不可嘗試,否則立遭其害!” 丁浩悚然道:“是的,徒兒謹記您老人家的訓示。
” “孩子,歇憩了吧,明早你便可上路!” 丁浩頓生孺慕之情,神色黯然地道:“師父,徒兒陪您老人家幾天……” 老人哈哈一笑道:“癡兒,何必斤斤于聚散,多陪我幾天,還不是要離開,你辦事要緊。
” “但……這是徒兒一點心意……” “不必了,為師的心領。
” “徒兒擔心……” “擔心什麼?” “望月堡徒衆,會不會卷土重來?” “這你放心,為師的有自保之道,‘江湖惡客’的故事,不會重演了!” “如此,徒兒便安心了!” “孩子,任重道遠,照你方才所說,是一種機緣,你無妨覓地潛修,充實自己,然後再謀定而動,顧慮便少了!” “徒兒一定如此做!” “好,歇息吧!” 師徒兩人各自安寝,這一夜,丁浩有些輾轉不能成眠,他想到将要面對的強仇大敵,如何才能使“黑儒”之名不墜?一條千方百計尋到的線索江湖惡客胡非,卻無端毀在“白儒”的手中。
他也想到師父的嚴訓,此番出山,當依師父指示,赴“離塵島”找好友“赤影人”,參修那”玄玄真經”,冀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辦起事來,才能得心應手…… 想着,想着,似乎已到了極湖光山色之勝的湖心小島,良朋把晤,樂事賞心。
天明醒轉,與師父共進早餐,然後懷着依依之情,黯然叩别師父,下峰入谷,順澗水沿谷道而上,約莫過午時分,他一眼發現了垂在絕谷壁間的山藤,心想,這便是“白儒”他們落谷之處了。
山藤離地約有三丈高下,他輕輕一躍,握住山藤,扯了扯,十分牢固。
藉這長藤上升,省了不少手腳,他緩藤而上,隻盞茶工夫不到,便登上了絕谷邊緣,一看,這山藤牢牢縛在一株古松上,他毫不考慮地用劍斬斷,抛下懸岩。
現在山中已無事可為了,他想,是不是就此奔向“赤影人”所在湖心小島? 原來打算出山之後奔“望月堡”索債,由于“白儒”等特殊高手一再出現,他被迫放棄了這計劃,因他沒有穩操勝券的把握。
經考慮,決定先赴“離塵島”。
露宿一宵,第二天繼續登程,眼看山區将盡,日暮可能趕到目的地。
正行之間,忽聞不遠的林中,傳出人語之聲。
丁浩心中一動,掩了過去,隻見一行人在林中歇腳,首的,赫然是“毒心佛”與望月堡”主的女兒鄧月娥。
丁浩一見鄧月娥,殺機沖動而起,不久前,遭他夫婦暗算,被預布在林中的巨網所制,毒打後埋葬,若非“赤影人”适時趕到自己雖憑奇術保住生機,生死十分難料。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丁浩的雙眼發赤了。
隻聽“毒心佛”道:“堂堂正副總監,難道對付不了一個江湖惡客,竟發出援訊号?” 鄭月娥道:“可能另逢勁敵,或是發生意外!” “以他兩人的身手,對付不了,這敵人未免太可怕了,江湖中還有誰?……” “會不會是東山複起的‘黑儒’?” “嗯,除了他……還算找不出第二人。
” 丁浩心頭電轉,原來“白儒”與那武士尚未離山,卻發出了求援訊号,看來對方決不放過自己師徒。
鄭月娥站起身來道:“太上護法,我們該走了。
” “毒心佛”點頭起立,道:“夫妻連心,難怪你着急,讓小子們慢慢跟來,我們趕它一程!” 丁浩正待現身出去,隻見一條白影,飄然入林。
“毒心佛”可相當機警,一回身,突地縱聲狂笑道:“臭尼姑,你真是陰魂不散呀!” 來的,赫然是“冷面神尼”。
“冷面神尼”冷厲地道:“毒心佛,那日在廟中被你免脫,今天該你命盡了!” “毒心佛”宣了一聲佛号,道:“神尼,僧尼是一家人啊!你苦追老衲,是要談風月,參歡喜之禅?哈哈,可惜你年事已高,恐怕經不起風雨了!”污言穢語,簡直不堪入耳。
“冷面神尼”冷若冰霜地道:“毒心佛,你俗家人而披上僧衣,是亵讀佛祖,報應就在眼前了!” “哈哈哈哈,老夫一生不相信報應二字。
” “毒心佛,先交出‘石紋劍’!” “劍麼,老夫已帶在身邊,隻怕拿不去!” 說着,撩起衣服,掣出一柄長不及兩尺,灰黯無光的奇形劍來。
“冷面神尼”身軀一震,激動至極地道:“你自動交出,還是要本尼出手?” “毒心佛”冷森森地道:“你可以開始念‘往生咒’了!” “冷面神尼”拂塵一場…… 鄭月娥與數名手下,齊齊向後退開。
“毒心佛”右手斜舉“石紋劍”,左手上掌當胸,老臉一片沉凝,“冷面神尼”眸中泛射出驚疑之色,突地“毒心佛”手中那柄“石紋劍”,散出了圈圈白色光暈。
使人耀目難睜。
“冷面神尼”栗聲道:“毒心佛,想不到你已參悟了劍上秘訣?” “毒心佛”獰聲道:“這是天意,老夫參透尚不到十日!” 丁浩心頭一震,他不知道“石紋劍”上還有什麼秘訣,但在石家集中,曾聽老哥哥“樹搖風”說過,在暗探“望月堡”時,獲悉這白眉老魔自禁秘室,似在參修什麼武功,想必是苦修“石紋劍”秘訣無疑了。
“冷面神尼”木立原地,不言不動,看來情況不妙。
“毒心佛”嘿嘿一笑道:“神尼,你想不到吧?當今武林什麼兵刃堪與‘石紋劍’颉颃?誰能在此劍之下逃生?你來得太巧,咱們可以談談條件……” “冷面神尼”激顫地道:“神兵利器,唯有德者居之,否則必遭天妒!” “毒心佛”徐徐放下“石紋劍”,不屑地哼聲道:“廢話少說,此劍在老夫手中,老夫便是有德之人,天妒地怨不管了,現在聽着,劍身上所刻口訣,老夫說實話,隻參悟了九成,但你自己當非常清楚,憑這九成,足可制你死命,這話不過份吧?” “冷面神尼”全身簌簌而抖,厲聲道:“毒心佛,你準備怎樣?” “不怎樣,以你的性命,交換這一句口訣!” “什麼意思?” “你說出這一句口訣,老夫今天便放過你!” “你認為辦得到麼?” “辦得到的,除非你想赴西方淨土。
” “冷面神尼”向後退了二步,默默無語,看來“毒心佛”的話,決非虛語。
“毒心佛”再次揚起了手中“石紋劍”,劍身光暈重現,愈來愈盛,最後,變成了一團光幢“毒心佛”在光幢中若隐若現。
丁浩在暗中駭異不止,這确實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怪事,這寶劍的真正威力在何處呢? “毒心佛”大聲道:“鄭舵主,較驗一下給劍主人看!” 鄭月娥自一名手下手中接過一柄劍,站在原處,一抖手,那柄劍如疾矢般射向毒心佛。
丁浩凝神而望,心頭下意識地一陣緊張。
“冷面神尼”陣中盡是駭色,這是前所未見的神情。
飛劍甫一觸及光幢,“波!”地一聲震耳金鳴,那柄劍被震為數段,倒射而回,一截劍尖,插入三丈外的樹身,足見反彈力道之強。
丁浩心頭劇震,登時額角沁出了冷汗。
想不到這柄看來不起眼的“石紋劍”,竟是曠古難見的武林至寶,怪不得稱為鎮庵之寶。
照這情形看來,确是無人可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