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解怨釋嫌
關燈
小
中
大
,我已喪生在他手下。
” “老嫂子雙目不明,怎知他以為定可取我性命……” 丁浩咬了咬牙,道:“我去山中找他!” 柯一堯一直沒說話,此時才開口道:“是否我們齊赴山中協力搜尋?” 丁浩搖頭道:“不必,由小弟一人入山路足夠了,三年前的線索,此魔是否仍匿山中,抑或當初隻是路過,均屬疑問,倒是那位老哥知道‘江湖惡客’的生形相貌。
” “樹搖風”道:“他生相陰鸷,所用兵刃,與衆不同,是一柄鋸齒刀,死者向無全屍!” 丁浩道:“這就容易辨認了!” 雞聲三唱,曙色大開。
“全知子”起身道:“乘天色未明,我們上路吧?” 丁浩與柯一堯相繼起立,三人齊向“樹搖風”夫婦師徒告辭,乘天色未明,悄然出了石家集,在集外互道珍重,分道揚镳。
柯一堯是行方未定,出路由路。
“全知子”按原來計劃,南下洞庭湖畔的“齊雲莊”。
丁浩朝西北而行,奔赴崤山。
這一天,他進入了峰山山區,但見千山萬壑,層巒疊嶂,想起了兩年多前的遭遇,不由感慨萬千,若無“血影夫人”的糾纏,便不會盲行入山,如不入山,就不會碰上“靈鹫姥姥”,如不因采藥失足,便不會碰上師父,當然也就不會有今日。
既入此山,是不是該去探視師父他老人家呢? 出江湖已将近一年,師父把他的八成功力給了自己,僅保留了兩成,他老人家生活得怎樣? 突地,他又想起了師父臨行的吩咐,要事完之後,再去看他。
目前“九龍令”雖已有了下落但要辦成這件事,卻相當不容易,而師父交付的名單,還有多人未拜訪,見了他老人家的面,的确也無言交待。
想來想去,決定先專心一意尋找“江湖惡客”出山之後,直赴“望月堡”,新舊帳一起算。
心念一決,遂朝兩年前巧遇“靈鹫姥姥”的地方奔去。
幾經辯識,終于上了“靈鹫姥姥”栖身的峰頭,他下意識地朝“靈鹫姥姥”接待自己的那石洞走去,舊地重臨,先後有雲泥之判,心頭湧起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紅日西沉,瞑氣四合,夜又已來臨。
丁浩暗忖,那石洞正是過夜的好地方。
顧盼間,石穴在望,忽見洞中閃爍着熊熊火光,不由大感意外,立即止住了腳步,隐身岩石之後。
心想,莫非是山居獵戶占住了這洞穴? 定睛一看,不由又是一驚,火堆旁圍坐了七八條人影,有的是武士裝束,這證明對方并非獵戶,那是什麼人物呢? 人影中,面向洞口正坐的是一個三十來歲的武士,長相不俗,看來他可能便是此行之首,火上,正燒烤着野味。
蓦在此刻,隻見一條白影,如輕煙般掠向洞口。
“副總監麼,是我!” 丁浩一看來人,不山心頭劇震,來的不是别人,正是“望月堡”總監“白儒”,他稱洞中武士為副總監,不用說是一幫子的了。
對方來此何為呢? 隻見洞中武士立即起身出洞,熱絡地道:“原來是總監,怎麼也來了?” 洞中坐地的手下,也一湧而出,齊向“白儒”施禮。
“白儒”大刺刺地擺了擺手,面向那武士道:“奉堡主之命,前來協助辦事!” “哦!堡主的意思是怕我不能勝任……” “不,堡主的意思是志在必得,多一個人手總好些。
” “是的!” “可有端倪?” “附近百裡都已搜遍,毫無蛛絲馬迹。
” “這就怪了,我們的線眼決不敢謊報的……” “總監遠來辛苦,且請進洞中稍憩,再從長計議吧!” 一群人進入洞中,談些什麼便遠不可聞了。
丁浩一時之間,心念百轉,該不該現身呢?“白儒”數日前在宜陽截擊老哥哥“樹搖風”,幾乎要了他的老命,今夜,他與自己同時趕到此山,這證明他們所辦的事又是大事,以“白儒”的功力而論,他的副手當也是非常人物,出動這樣的高手,情況之嚴重,不問可知了。
最後,他決定暗中監視,看對方到底是搗什麼鬼。
此際,天色已完全黑了下來,他藉木石掩蔽,悄然前移,移到距洞口不及三丈之處的石罐中這一來,洞内的談話聲便清晰入耳了。
“白儒”聲音道:“我看,必須再深人山中,擴大查探!” 那副總監的聲音道:“我的想法也是如此,但現在要等一組弟子的回報……” “怎樣?” “距此不遠,有一道絕谷,是唯一未搜索的地方,三日前派了五名身手矯捷的弟子,以長連缒入谷中……” “什麼,已去了四日?” “是的,預算今夜不歸,由本副總監親自入谷查看。
” 丁浩心頭劇震,對方所說的絕谷,定是自己當年替“靈鹫姥姥”采“九靈草”失足的地方,那裡直通師父隐居的孤峰,師父輸了八成内元與自己,殘存功力,如遇上好身手的,将不足防身,這個問題相當嚴重。
…… 洞内的交談繼續 “以本座看來,派出去的弟兄,四日未歸,恐已兇多吉少!” “那就證明了一件事,我們要找的人,這些年來必匿居谷中。
” “好,我們明天一道入谷,不帶衆人。
” 丁浩又是一陣緊張,莫非對方要找的是師父他老人家? 心念之間,隻見一個黑衣人跟跄奔至,到了洞口,“砰!”然栽伏地上,喘息如牛,洞中立即有人喝問:“誰?” “是……是弟子王忠!” “享副總監,王忠回來了……” “隻他一人?” “是的,怕是受了傷!” 一夥人緊張地湧出洞外。
那武士栗聲道:“王忠,怎麼回事?” 黑衣人掙紮着站起身來,上氣不接下氣地道:“事出……非常……” “你受了傷?” “沒有……弟子隻是奔馳過急……脫力……” “其餘人呢?” “都……死了!” “什麼,全死了?” “是的!” “把事情始末說一說,你坐下說吧!” “謝副總監!”說完,無力地坐回地上,接着說道:“弟子等奉令入谷查探,那谷極深長,放盡,離地尚有三丈……弟子等入谷之後,一路搜去,谷道似乎無窮無盡,第二天,到了一個雙叉谷,中央突起一座孤峰……” 丁浩心膽俱震,凝神再聽下去。
那黑衣人頓了一頓,接着道:“弟子等繞峰而過,在前頭,雙谷又合而為一……” “以後呢?” “來到一片沙谷之前……” “碰上了敵人?” “沒有,兩位先行的弟兄,奔入沙谷,瞬間沒頂!” “白儒”驚聲道:“啊!那是沉沙之谷,後來呢?” 黑衣人似乎餘悸猶存地道:“前進不能,弟子等三人隻好後退。
到了那孤峰之下,天色昏暗突有人影出現,兩位弟兄立遭毒手,弟子恰在谷邊搜索,幸免于難……” “對方是什麼形象?” “天黑、不甚真切。
” “是否符合所交待的形象呢?” “對方似已相當老邁。
” “好,明天本座與副座親自查探,你去休息。
” 丁浩心想,既是老邁,是師父無疑了,且喜他老人家無恙。
那批手下,扶着黑衣人,進洞去了。
“白儒”低聲向那武士道:“照這一說,不是他?” “那是什麼人物呢?” “胡非那厮殺人沒這樣爽快,照慣例他必把對方戲要個夠…… “識時務者為俊傑,一個亡命的人,還擺什麼慣例。
” “不管,明日一查便知。
” 丁浩内心激蕩如潮,原來對方找的也是“江湖惡客胡非”,與自己的目的一樣,兩相印證,“江湖惡客”在此山中出沒,是無可置疑的事了,但“望月堡”出動特級高手追緝“江湖惡客”目的何在呢? “白儒”與那武士,轉身進洞。
丁浩意念紛歧,不知如何是好。
如果此刻現身,除掉對方,以免師父受擾,算是“釜底抽薪”。
但對方并非泛泛之輩,如放活口走離,“望月堡”勢必傾力以赴,至那時,後果反而更加嚴重。
既然“白儒”與那武士要親自入谷,不帶衆人,不如在谷中對付他倆,來得幹淨俐落,那些手下,無疑的必在此地等候,回頭再解決他們,易如反掌。
如果自己連夜動身,明日午時便可見到師父,而對方最快,也得到日暮才能抵達,自己便可以逸代勞,從容應付。
心念一決,彈身馳下峰頭,朝當年采藥失足的那道絕谷奔去,那一次,他足足奔行了一天半的時間才到谷邊,現在,隻半夜工夫,便已到達,相形之下,差别太大了。
“白儒”手下是缒藤下谷,但諾長的谷道,要找到缒藤加以利用,根本中不可能的事,他也不作如是想,到了谷邊之後,沿谷而下。
天明之後,他略事歇憩,用了些随帶的幹糧,喝了些泉水,然後又繼續全速展開身形疾奔,馳行之速,令人咋舌,幸而是在山中。
否則必驚世駭俗。
近午時分,雙岔谷夾峙的孤峰在望,他内心感到無比的激動,與師父睽違近年,又要相見。
他相準了地勢,取出“雷公匕”,運足功力,匕身立時玄白如玉。
然後,他飛身縱落,約莫在七八丈左右,身形如巨鳥一旋,在旋近岩壁時,“雷公匕” 乘勢括入壁中,穩住了身形,略一調氣,又拔匕旋落,如此往複施為,約盞茶工夫,便下到谷中。
他連喘息都不曾,便急急奔向那座孤峰。
剛到峰腳,隻見一條人影,自突石之後轉了出來,丁浩機警地一縮身,隐入一根石之後,一看現身之人,竟然是一個體态妖燒的中年婦人,鬓邊還插了一朵山茶花。
他這一驚非同小可,谷中那來的女人?看這女人的姿态,決不是什麼好來路,難道師父他老人家……不對呀!師父不是這等人,而且年事已高,但這騷媚婦人,怎會出現在這天生的絕谷
” “老嫂子雙目不明,怎知他以為定可取我性命……” 丁浩咬了咬牙,道:“我去山中找他!” 柯一堯一直沒說話,此時才開口道:“是否我們齊赴山中協力搜尋?” 丁浩搖頭道:“不必,由小弟一人入山路足夠了,三年前的線索,此魔是否仍匿山中,抑或當初隻是路過,均屬疑問,倒是那位老哥知道‘江湖惡客’的生形相貌。
” “樹搖風”道:“他生相陰鸷,所用兵刃,與衆不同,是一柄鋸齒刀,死者向無全屍!” 丁浩道:“這就容易辨認了!” 雞聲三唱,曙色大開。
“全知子”起身道:“乘天色未明,我們上路吧?” 丁浩與柯一堯相繼起立,三人齊向“樹搖風”夫婦師徒告辭,乘天色未明,悄然出了石家集,在集外互道珍重,分道揚镳。
柯一堯是行方未定,出路由路。
“全知子”按原來計劃,南下洞庭湖畔的“齊雲莊”。
丁浩朝西北而行,奔赴崤山。
這一天,他進入了峰山山區,但見千山萬壑,層巒疊嶂,想起了兩年多前的遭遇,不由感慨萬千,若無“血影夫人”的糾纏,便不會盲行入山,如不入山,就不會碰上“靈鹫姥姥”,如不因采藥失足,便不會碰上師父,當然也就不會有今日。
既入此山,是不是該去探視師父他老人家呢? 出江湖已将近一年,師父把他的八成功力給了自己,僅保留了兩成,他老人家生活得怎樣? 突地,他又想起了師父臨行的吩咐,要事完之後,再去看他。
目前“九龍令”雖已有了下落但要辦成這件事,卻相當不容易,而師父交付的名單,還有多人未拜訪,見了他老人家的面,的确也無言交待。
想來想去,決定先專心一意尋找“江湖惡客”出山之後,直赴“望月堡”,新舊帳一起算。
心念一決,遂朝兩年前巧遇“靈鹫姥姥”的地方奔去。
幾經辯識,終于上了“靈鹫姥姥”栖身的峰頭,他下意識地朝“靈鹫姥姥”接待自己的那石洞走去,舊地重臨,先後有雲泥之判,心頭湧起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紅日西沉,瞑氣四合,夜又已來臨。
丁浩暗忖,那石洞正是過夜的好地方。
顧盼間,石穴在望,忽見洞中閃爍着熊熊火光,不由大感意外,立即止住了腳步,隐身岩石之後。
心想,莫非是山居獵戶占住了這洞穴? 定睛一看,不由又是一驚,火堆旁圍坐了七八條人影,有的是武士裝束,這證明對方并非獵戶,那是什麼人物呢? 人影中,面向洞口正坐的是一個三十來歲的武士,長相不俗,看來他可能便是此行之首,火上,正燒烤着野味。
蓦在此刻,隻見一條白影,如輕煙般掠向洞口。
“副總監麼,是我!” 丁浩一看來人,不山心頭劇震,來的不是别人,正是“望月堡”總監“白儒”,他稱洞中武士為副總監,不用說是一幫子的了。
對方來此何為呢? 隻見洞中武士立即起身出洞,熱絡地道:“原來是總監,怎麼也來了?” 洞中坐地的手下,也一湧而出,齊向“白儒”施禮。
“白儒”大刺刺地擺了擺手,面向那武士道:“奉堡主之命,前來協助辦事!” “哦!堡主的意思是怕我不能勝任……” “不,堡主的意思是志在必得,多一個人手總好些。
” “是的!” “可有端倪?” “附近百裡都已搜遍,毫無蛛絲馬迹。
” “這就怪了,我們的線眼決不敢謊報的……” “總監遠來辛苦,且請進洞中稍憩,再從長計議吧!” 一群人進入洞中,談些什麼便遠不可聞了。
丁浩一時之間,心念百轉,該不該現身呢?“白儒”數日前在宜陽截擊老哥哥“樹搖風”,幾乎要了他的老命,今夜,他與自己同時趕到此山,這證明他們所辦的事又是大事,以“白儒”的功力而論,他的副手當也是非常人物,出動這樣的高手,情況之嚴重,不問可知了。
最後,他決定暗中監視,看對方到底是搗什麼鬼。
此際,天色已完全黑了下來,他藉木石掩蔽,悄然前移,移到距洞口不及三丈之處的石罐中這一來,洞内的談話聲便清晰入耳了。
“白儒”聲音道:“我看,必須再深人山中,擴大查探!” 那副總監的聲音道:“我的想法也是如此,但現在要等一組弟子的回報……” “怎樣?” “距此不遠,有一道絕谷,是唯一未搜索的地方,三日前派了五名身手矯捷的弟子,以長連缒入谷中……” “什麼,已去了四日?” “是的,預算今夜不歸,由本副總監親自入谷查看。
” 丁浩心頭劇震,對方所說的絕谷,定是自己當年替“靈鹫姥姥”采“九靈草”失足的地方,那裡直通師父隐居的孤峰,師父輸了八成内元與自己,殘存功力,如遇上好身手的,将不足防身,這個問題相當嚴重。
…… 洞内的交談繼續 “以本座看來,派出去的弟兄,四日未歸,恐已兇多吉少!” “那就證明了一件事,我們要找的人,這些年來必匿居谷中。
” “好,我們明天一道入谷,不帶衆人。
” 丁浩又是一陣緊張,莫非對方要找的是師父他老人家? 心念之間,隻見一個黑衣人跟跄奔至,到了洞口,“砰!”然栽伏地上,喘息如牛,洞中立即有人喝問:“誰?” “是……是弟子王忠!” “享副總監,王忠回來了……” “隻他一人?” “是的,怕是受了傷!” 一夥人緊張地湧出洞外。
那武士栗聲道:“王忠,怎麼回事?” 黑衣人掙紮着站起身來,上氣不接下氣地道:“事出……非常……” “你受了傷?” “沒有……弟子隻是奔馳過急……脫力……” “其餘人呢?” “都……死了!” “什麼,全死了?” “是的!” “把事情始末說一說,你坐下說吧!” “謝副總監!”說完,無力地坐回地上,接着說道:“弟子等奉令入谷查探,那谷極深長,放盡,離地尚有三丈……弟子等入谷之後,一路搜去,谷道似乎無窮無盡,第二天,到了一個雙叉谷,中央突起一座孤峰……” 丁浩心膽俱震,凝神再聽下去。
那黑衣人頓了一頓,接着道:“弟子等繞峰而過,在前頭,雙谷又合而為一……” “以後呢?” “來到一片沙谷之前……” “碰上了敵人?” “沒有,兩位先行的弟兄,奔入沙谷,瞬間沒頂!” “白儒”驚聲道:“啊!那是沉沙之谷,後來呢?” 黑衣人似乎餘悸猶存地道:“前進不能,弟子等三人隻好後退。
到了那孤峰之下,天色昏暗突有人影出現,兩位弟兄立遭毒手,弟子恰在谷邊搜索,幸免于難……” “對方是什麼形象?” “天黑、不甚真切。
” “是否符合所交待的形象呢?” “對方似已相當老邁。
” “好,明天本座與副座親自查探,你去休息。
” 丁浩心想,既是老邁,是師父無疑了,且喜他老人家無恙。
那批手下,扶着黑衣人,進洞去了。
“白儒”低聲向那武士道:“照這一說,不是他?” “那是什麼人物呢?” “胡非那厮殺人沒這樣爽快,照慣例他必把對方戲要個夠…… “識時務者為俊傑,一個亡命的人,還擺什麼慣例。
” “不管,明日一查便知。
” 丁浩内心激蕩如潮,原來對方找的也是“江湖惡客胡非”,與自己的目的一樣,兩相印證,“江湖惡客”在此山中出沒,是無可置疑的事了,但“望月堡”出動特級高手追緝“江湖惡客”目的何在呢? “白儒”與那武士,轉身進洞。
丁浩意念紛歧,不知如何是好。
如果此刻現身,除掉對方,以免師父受擾,算是“釜底抽薪”。
但對方并非泛泛之輩,如放活口走離,“望月堡”勢必傾力以赴,至那時,後果反而更加嚴重。
既然“白儒”與那武士要親自入谷,不帶衆人,不如在谷中對付他倆,來得幹淨俐落,那些手下,無疑的必在此地等候,回頭再解決他們,易如反掌。
如果自己連夜動身,明日午時便可見到師父,而對方最快,也得到日暮才能抵達,自己便可以逸代勞,從容應付。
心念一決,彈身馳下峰頭,朝當年采藥失足的那道絕谷奔去,那一次,他足足奔行了一天半的時間才到谷邊,現在,隻半夜工夫,便已到達,相形之下,差别太大了。
“白儒”手下是缒藤下谷,但諾長的谷道,要找到缒藤加以利用,根本中不可能的事,他也不作如是想,到了谷邊之後,沿谷而下。
天明之後,他略事歇憩,用了些随帶的幹糧,喝了些泉水,然後又繼續全速展開身形疾奔,馳行之速,令人咋舌,幸而是在山中。
否則必驚世駭俗。
近午時分,雙岔谷夾峙的孤峰在望,他内心感到無比的激動,與師父睽違近年,又要相見。
他相準了地勢,取出“雷公匕”,運足功力,匕身立時玄白如玉。
然後,他飛身縱落,約莫在七八丈左右,身形如巨鳥一旋,在旋近岩壁時,“雷公匕” 乘勢括入壁中,穩住了身形,略一調氣,又拔匕旋落,如此往複施為,約盞茶工夫,便下到谷中。
他連喘息都不曾,便急急奔向那座孤峰。
剛到峰腳,隻見一條人影,自突石之後轉了出來,丁浩機警地一縮身,隐入一根石之後,一看現身之人,竟然是一個體态妖燒的中年婦人,鬓邊還插了一朵山茶花。
他這一驚非同小可,谷中那來的女人?看這女人的姿态,決不是什麼好來路,難道師父他老人家……不對呀!師父不是這等人,而且年事已高,但這騷媚婦人,怎會出現在這天生的絕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