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龍争虎鬥
關燈
小
中
大
神州四異在當世武林中,何等威名?夢大師目光一瞥足下,見怪石根際,有一黑黝黝的洞穴,知道碧目魔娘姚小玉就在這洞穴以内,發話向自己挑戰!
人家既單獨挑戰,自己若通知西域酒神陶大杯等,豈非顯得示弱,有損英名!故而趨着陶大杯與林中逸分立兩塊大石,不在近前之際,一聲不響,便飄身鑽入足下的洞穴。
陶大杯、林中逸二人,這時正向那塊插有龍淵寶劍的巨石,凝目忖思,緻對夢大師這等突然動作,毫未注意。
但夢大師身後的焦天嘯,則看得清清楚楚,暗想這片百畝清潭上,所有嵯峨怪石根際的玲珑洞穴,雖然穴穴相通,路徑卻太為複雜,夢大師尚系初來,不要中人暗算有所閃失,自己還是跟她前去為妙!主意既定,遂也悄悄鑽入那洞穴之中,并忘了通知陶大杯、林中逸二人,遂在不知不覺中分成兩路。
陶大杯本想縱往那塊最高最大怪石,把龍淵寶劍取回,但又深知對方如此作法,必有厲害埋伏!遂眉頭微别,高聲叫道:“老尼姑……” 一語方出,飄萍子林中逸目光瞥處,失驚說道:“陶兄,夢大師及焦老弟,适才還在那旁怪石以上,如今怎會無聲無息地突然失蹤,這兆頭不大妙呢!” 陶大杯大駭回頭,果然隻見清潭靜悄,怪石幽森,哪裡還有夢大師及焦天嘯二人的蹤迹? 兩人互自交換了一瞥極端詫異目光,陶大杯天待開言,身後一陣頗為刺耳的獰聲厲笑,突又劃空而起! 陶大杯、林中逸同時回身,遠遠的八塊怪石之上,現出了八位僧人,僧衣兩紅六黃,正是藏派班嘉活佛,荷花尊者達禅,以及飛龍寺六大護法羅漢。
陶大杯藝高膽大,雖見對方站的是八卦方位,自己和林中逸已被困核心,但仍對着那位隻一隻右耳的藏派宗師班嘉活佛,軒眉狂笑道:“班嘉秃驢,你趕到這天外之天作甚?便把你師弟達禅,一齊饒上,也最多還有三隻耳朵好送!” 班嘉活佛兇睛一瞪,兇聲叱道:“陶大杯,你死到臨頭,還敢亂發呓語?上次我們誤中鬼計,才讓你占了便宜,今日冤家對面,且嘗嘗飛龍八僧的金剛手印滋味!” 陶大杯“哼”了一聲,對林中逸低低說道:“林兄,我們人少,他們人多,萬不可再存仁厚!你那擅長借勁打勁,以柔克剛的朱砂掌,正是藏僧們金剛手印的克星!我們且各自施為,把碧目魔娘姚小玉的爪牙,先盡量收拾幾個!” 話完,便與林中逸分向身外八卦方位上的“巽宮”及”離宮” 撲去,口中并狂笑說道:“金剛手掌印掌力,沉雄威猛,馳譽武林,陶大杯特來領教!” “巽宮”及“離宮”上所站的均是飛龍寺護法羅漢,他們因一來對陶大杯深懷割耳之仇,二來“西域酒神”四字名頭太大,故而“震宮”上的一名護法羅漢,身形微閃,旁縱丈餘,與“巽宮” 上的護法羅漢,雙雙同以金剛大手印掌力出手,一左一右,向陶大杯夾擊而至! 至于“離宮”上那名護法羅漢,卻未把這位平素一向韬光養晦的關外大俠飄萍子林中逸看在眼内,黃色僧袍的大袖翻處,一記“金剛降魔”,五指箕張,便向對方胸前拍去! 林中逸因陶大杯那等狂傲豪放性情,今日動手前,居然先對自己囑咐,而夢大師、焦天嘯又已神秘失蹤,故而警惕殊深,未敢絲毫怠慢,縱身之際,便将生平絕技“朱砂綿掌”,準備妥當,如今見對方這招“金剛降魔”,果然勁風虎虎,剛猛異常,遂右掌微翻,一式“閉門推月”,迎拒來勢! 這名護法羅漢,雖見林中逸掌心紅若朱砂略異尋常,但“金剛手印”掌力,威猛無俦,又發現對方似乎應變匆促,未及站樁,下盤浮動不穩,遂獰笑一聲,掌力加到十成十地,狂推而出! 兩隻手掌剛剛一站,飄萍子林中逸真力忽卸,掌軟如綿,往回略收半尺,頓使那位護法羅漢一時大意地把力量整個用虛,身形并幾乎向前搶出,心知不妙,趕緊沉腕收勢! 但林中逸這“朱砂綿掌”是他生平絕技,最擅長卸勁化勁,借力打力。
對方金剛手印的掌力不收,他是利用内家“粘”“卸”二訣,以柔克剛地化消來勢,但等對方掌力一收,卻又立即轉守為攻,變成以剛克柔,自掌心吐出一股奇熱如焚的真氣内力,把對手這位藏派名家,威鎮西陲的飛龍寺護法羅漢,震得心頭狂跳,髒腑欲翻,騰騰騰連退三步! 林中逸一招得手,豈肯容情?右掌尚未回收,左掌又複凝力劈空擊出,罡風狂湧,勁氣如潮,硬把那位如今才真正站樁不穩,下盤浮動的護法羅漢,擊得飛起數尺,“噗通”一聲,不知生死地墜入清波之内! 他雖在一照面下,便解決一名對手,畢竟費了一番氣力,用了不少心思!故而若與陶大杯相較,卻顯得不如“西域酒神”那般爽捷幹脆。
原來陶大杯身形剛剛撲到,“巽宮”“震宮”上的兩名護法羅漢,便已運用“金剛手印”掌力,左右夾擊地,雙雙出手! “神州四異”名滿乾坤,一向睥睨當世,“西域酒神”陶大杯更是以豪快著稱,哈哈狂笑起處,左右雙掌齊翻,竟與對方視為看家絕學的“金剛手印”掌力,來了個以一對二地硬打硬接! 四掌相交,聲如敗革,陶大杯足下陷石分析,原式不動,神威依然!那兩名護法羅漢,卻被震得淩空飛退,水花四濺地墜入清波,但半空中便已口鼻溢血,顯見業已萎化歸西,雙雙解脫! 藏派八僧,本來倚仗人多勢衆,個個空手,如今卻因對方先聲奪人,威勢太強,一刹那,六名護法羅漢便去其半,自然驚得一齊仲手入懷,龍吟不絕,金鐵交鳴,撤出了自己慣用的兵刃! 殘餘的三名護法羅漢,每人一對“伏虎金環”,荷花尊者達禅,取出他的獨門兵刃,長柄金色荷花,僅有班嘉活佛與衆不同,在懷中取出的并非兵刃,隻是一隻朱紅小匣。
林中逸見陶大杯目中炯炯精光,觀定班嘉活佛手内的朱紅小匣,神情似頗緊張,遂縱到他身旁,低聲道:“陶兄,是不是這隻朱紅小匣,内有蹊跷?” 陶大杯眉頭微蹙,低低答道:“藏僧金剛手印功力不弱,我略為輕敵,髒腑之間,亦受震動,借此略為調息!林兄少時對敵,切勿大意,荷花尊者達禅手中那隻長柄金荷,必有奇招;班嘉秃驢不取兵刃,而取出這隻朱紅小匣,更有蹊跷!這兩個由我對付,林兄還是用你七巧連環,收拾其餘三名護法羅漢,莫使他們礙我手腳便好。
” 林中逸雖用“朱砂綿掌”卸力借力地解決一名藏僧,但也深深覺出對方掌力極強,自己隻是勝在早有預謀而引故聞言便自腰間解下素不經用的獨門兵刃七巧連環,身形閃處,直向“艮宮”方位上那位手執“伏虎金環”的護法羅漢撲去! 這條“七巧連環”是林中逸獨出匠心,用心枚梭形鋼杯,加以人發金絲連鎖而成。
平時當作束腰絲帶,一旦解下,便成趁手兵刃,不僅軟硬由心,易于纏鎖奪拿對方兵器,舞動之時,并自梭形鋼圈的孔穴以内,發出一種奇異嘯聲,以分散敵手心神,克敵制勝! 如今身形縱起,“七巧連環”淩空急旋,便自幻成一片帶着懾魂嘯的漫天光彩,照準手執“伏虎連環”,卓立“艮宮”方位上的護法羅漢,當頭蓋落。
飛龍八僧起初倚仗人多,确實頗有驕意!但動手才一照面,便有三位羅漢正果歸西,自然戒心立起,驕态全收,齊欲各盡所能,為死者複仇,為生者洩恨! 林中逸“七巧連環”的漫天光影才落,“艮宮”方位上的這名護法羅漢,便把兩隻環身逾寸,大如海碗,金光閃閃的“伏虎金環”,“當啷”一錯,錯聲中一式“雙環托日”,直向對着自己頂門砸落的七巧連環飛迎而上。
照說林中逸适才一掌挫敵,顯然内力造詣,及真力之強,均勝藏僧,如今雙方以兵刃相較,“七巧連環”與”伏虎金環”又是相互鎖拿之物,這位護法羅漢怎的仍欲以弱敵強,一開始便作硬拚,豈非取敗因,甚至自行送死? 林中逸見狀生疑,但眉梢略蹙,心頭電轉,便即料出,對方是想用“伏虎金環”與自己的“七巧連環”,相互鎖纏一處,然後“坎宮”方位,或“兌官”方位上的護法羅漢,再趨雙方較力奪取兵刃之際,而對自己驟下毒手! 倘若對方以多為勝,不顧江湖規矩,如此施為自己在彼此強弱不太懸殊的情況以下,定然雙拳難敵四手地,立居劣勢。
林中逸既已洞察對方心意,自然不肯令“七巧連環”與“伏虎金環”互相接觸。
他外号“飄萍子”,輕巧造詣極高,半空中吸氣收勢,左掌向橫裡虛推,“七巧連環”再複猛然一帶,便連身翻轉,淩空飄到“坎宮”方位,向另一名護法羅漢,發出一式“秋風卷葉”,攔腰怒掃! 誰知這時藏僧之間,似有默契,“坎宮”方位上的護法羅漢,也自丹田提氣,力貫雙臂,一錯“伏龍金環”,又複硬接林中逸所蓦然施展的“秋風卷葉”! 林中逸不由眉頭深蹙,因自己這次已把力量用是,不易再複變式,就在這兵刃一觸,勝負立分的緊急關頭,背後又起風聲,另一對“伏虎金環”照難這位關外大俠,斜肩帶背地怒劈而落! 這一對斜肩下砸“伏虎金環”,正是适才“艮宮”方位上的護法羅漢所用,原來他因自己雙環上升,林中逸淩空變式,遂就勢猛撲“坎宮”,來了一個前後夾擊。
他若仍照原計,“坎”“艮”“兌”三宮聯防,攻彼此應、攻彼此應的穩紮穩打,林中逸确實必處險境,顧慮極多。
但如今這一躁進貪功,反而予對方有機可乘。
林中逸耳聽劃空勁風斜肩疾落,心想自己不如索性冒險,倘若能夠将這殘餘三名護法羅漢再行設法除去一名,則便可從容應付,不緻難以兼顧地動辄受制。
心中定念,隻在一刹那間,林中逸遂任憑“七巧連環”,與對方“伏虎金環”卷纏—處。
但兩般兵刃甫一接觸,林中逸居然撒手丢開“七巧連環”,也不理即将砸到當頭的銳嘯勁風,卻以一式“雙撞掌”,凝足真力,向那因兵刃卷纏,正在奮力奪取,胸前門戶洞開的護法羅漢,狂推而出! 這名護法羅漢,萬想不到林中逸在這等前後被攻的危急關頭,肯将“七巧連環”出手,自然大驚失色,趕緊也複甩卻與“七巧連環”相互卷纏未開的“伏虎金杯”,凝集“金剛大手印”神功,迎着林中逸劈空雙掌,猛力怒拍! 誰知林中逸臨敵沉穩,深謀早定,竟連這劈空雙掌,也是虛招,掌力才發即攻,身形平塌及地,一式“卧看牽牛”,轉化“金鯉倒穿波”,幾乎貼着那百畝清潭水面,穿出丈許,又複縱回“艮宮”,并順手牽羊,把對方所抛“伏虎金環”,以及自己的“七巧連環”一齊搶回手内。
他這一故弄玄虛,果然害得一名武功不弱,機智欠佳的護法羅漢,又告歸西正果! 原來自“艮宮”方位繳起,淩空倒撲的那位護法羅漢,見自己猛力下砸的“伏虎金環”,距離林中逸頭頂隻有尺許,對方仍絲毫無所覺地未加閃避,不由心中狂喜,以為必将一擊成功,不僅加速下砸,并在這對“伏虎金環”上,凝足了十成真力! “坎宮”方位上那位迫于無奈,撒手丢卻“伏虎金環”,改發“金剛大手印”拒敵的護法羅漢,則因林中逸忽收雙掌,以緻“金剛手印”擊空,勁風過處,掃起一片石雨,但身形也被帶得收不住腳,搶前兩步。
此時林中逸已以“金鯉倒穿波”身法縱出,這位收不住腳倒黴透頂的護法羅漢,正好代替他的位置,挨了那位淩空加速加力下砸,收不住手的護法羅漢的一對“伏虎金環”,光頭飛血雨,厲吼嗫心魂,隻看得站在“幹宮”方位手捧内貯“百腳蜈蚣”朱紅小匣的斑嘉活佛,眉頭緊蹙,怪眼圓睜,念了一聲“阿彌陀佛”! 佛号剛作,西域酒神陶大杯便即狂笑叫道:“班嘉秃驢,你們這些妄竊佛号,毫無佛心,貪鄙淫兇無比的假和尚們,今日大概全到歸源正果之期,陶大杯一雙肉掌,權當轉輪,你還不接受超度?” 最後的“超度”二字才出,人已如一縷輕煙,飛撲班嘉。
但“坤宮”方位一止,手執“長柄金色荷花”的荷花尊者達禅,也自高聲叫道:“陶大杯休要妄自逞強,你敢不敢接受我十二式金蓮法雨及三記金剛手印? 陶大杯雖然飛撲班嘉活佛,但也對他手中所捧那隻看來不似兵器的朱紅小匣頗為懷疑戒備。
聞言遂淩空吸氣,一式“神龍掉尾”,轉撲“坤宮”,并先發制人,施展“七禽掌法”之中的“鷹翻雕擊”重手,十指如鈎,觑準荷花尊者達禅,當頭抓落! 荷花尊者達禅,号稱“藏派第一高手”,在武功方面,尚略勝師兄班嘉活佛半籌,但因“神州四異”的名頭太大,陶大杯一出手便獨震雙僧,聲勢又極奪人,達禅班嘉不敢絲毫驕狂大意,先以長柄金色荷花,插入身旁地下,然後“金剛手印”的功力凝處,一式“雙掌翻天”硬接陶大杯的“鷹翻雕擊”! 四隻手一合,陶大杯被達禅的“雙掌翻天”,把身形震起兩尺來高,但荷花尊者也被“西域酒神”的“鷹翻雕擊”把足下擊得陷石半寸!
陶大杯、林中逸二人,這時正向那塊插有龍淵寶劍的巨石,凝目忖思,緻對夢大師這等突然動作,毫未注意。
但夢大師身後的焦天嘯,則看得清清楚楚,暗想這片百畝清潭上,所有嵯峨怪石根際的玲珑洞穴,雖然穴穴相通,路徑卻太為複雜,夢大師尚系初來,不要中人暗算有所閃失,自己還是跟她前去為妙!主意既定,遂也悄悄鑽入那洞穴之中,并忘了通知陶大杯、林中逸二人,遂在不知不覺中分成兩路。
陶大杯本想縱往那塊最高最大怪石,把龍淵寶劍取回,但又深知對方如此作法,必有厲害埋伏!遂眉頭微别,高聲叫道:“老尼姑……” 一語方出,飄萍子林中逸目光瞥處,失驚說道:“陶兄,夢大師及焦老弟,适才還在那旁怪石以上,如今怎會無聲無息地突然失蹤,這兆頭不大妙呢!” 陶大杯大駭回頭,果然隻見清潭靜悄,怪石幽森,哪裡還有夢大師及焦天嘯二人的蹤迹? 兩人互自交換了一瞥極端詫異目光,陶大杯天待開言,身後一陣頗為刺耳的獰聲厲笑,突又劃空而起! 陶大杯、林中逸同時回身,遠遠的八塊怪石之上,現出了八位僧人,僧衣兩紅六黃,正是藏派班嘉活佛,荷花尊者達禅,以及飛龍寺六大護法羅漢。
陶大杯藝高膽大,雖見對方站的是八卦方位,自己和林中逸已被困核心,但仍對着那位隻一隻右耳的藏派宗師班嘉活佛,軒眉狂笑道:“班嘉秃驢,你趕到這天外之天作甚?便把你師弟達禅,一齊饒上,也最多還有三隻耳朵好送!” 班嘉活佛兇睛一瞪,兇聲叱道:“陶大杯,你死到臨頭,還敢亂發呓語?上次我們誤中鬼計,才讓你占了便宜,今日冤家對面,且嘗嘗飛龍八僧的金剛手印滋味!” 陶大杯“哼”了一聲,對林中逸低低說道:“林兄,我們人少,他們人多,萬不可再存仁厚!你那擅長借勁打勁,以柔克剛的朱砂掌,正是藏僧們金剛手印的克星!我們且各自施為,把碧目魔娘姚小玉的爪牙,先盡量收拾幾個!” 話完,便與林中逸分向身外八卦方位上的“巽宮”及”離宮” 撲去,口中并狂笑說道:“金剛手掌印掌力,沉雄威猛,馳譽武林,陶大杯特來領教!” “巽宮”及“離宮”上所站的均是飛龍寺護法羅漢,他們因一來對陶大杯深懷割耳之仇,二來“西域酒神”四字名頭太大,故而“震宮”上的一名護法羅漢,身形微閃,旁縱丈餘,與“巽宮” 上的護法羅漢,雙雙同以金剛大手印掌力出手,一左一右,向陶大杯夾擊而至! 至于“離宮”上那名護法羅漢,卻未把這位平素一向韬光養晦的關外大俠飄萍子林中逸看在眼内,黃色僧袍的大袖翻處,一記“金剛降魔”,五指箕張,便向對方胸前拍去! 林中逸因陶大杯那等狂傲豪放性情,今日動手前,居然先對自己囑咐,而夢大師、焦天嘯又已神秘失蹤,故而警惕殊深,未敢絲毫怠慢,縱身之際,便将生平絕技“朱砂綿掌”,準備妥當,如今見對方這招“金剛降魔”,果然勁風虎虎,剛猛異常,遂右掌微翻,一式“閉門推月”,迎拒來勢! 這名護法羅漢,雖見林中逸掌心紅若朱砂略異尋常,但“金剛手印”掌力,威猛無俦,又發現對方似乎應變匆促,未及站樁,下盤浮動不穩,遂獰笑一聲,掌力加到十成十地,狂推而出! 兩隻手掌剛剛一站,飄萍子林中逸真力忽卸,掌軟如綿,往回略收半尺,頓使那位護法羅漢一時大意地把力量整個用虛,身形并幾乎向前搶出,心知不妙,趕緊沉腕收勢! 但林中逸這“朱砂綿掌”是他生平絕技,最擅長卸勁化勁,借力打力。
對方金剛手印的掌力不收,他是利用内家“粘”“卸”二訣,以柔克剛地化消來勢,但等對方掌力一收,卻又立即轉守為攻,變成以剛克柔,自掌心吐出一股奇熱如焚的真氣内力,把對手這位藏派名家,威鎮西陲的飛龍寺護法羅漢,震得心頭狂跳,髒腑欲翻,騰騰騰連退三步! 林中逸一招得手,豈肯容情?右掌尚未回收,左掌又複凝力劈空擊出,罡風狂湧,勁氣如潮,硬把那位如今才真正站樁不穩,下盤浮動的護法羅漢,擊得飛起數尺,“噗通”一聲,不知生死地墜入清波之内! 他雖在一照面下,便解決一名對手,畢竟費了一番氣力,用了不少心思!故而若與陶大杯相較,卻顯得不如“西域酒神”那般爽捷幹脆。
原來陶大杯身形剛剛撲到,“巽宮”“震宮”上的兩名護法羅漢,便已運用“金剛手印”掌力,左右夾擊地,雙雙出手! “神州四異”名滿乾坤,一向睥睨當世,“西域酒神”陶大杯更是以豪快著稱,哈哈狂笑起處,左右雙掌齊翻,竟與對方視為看家絕學的“金剛手印”掌力,來了個以一對二地硬打硬接! 四掌相交,聲如敗革,陶大杯足下陷石分析,原式不動,神威依然!那兩名護法羅漢,卻被震得淩空飛退,水花四濺地墜入清波,但半空中便已口鼻溢血,顯見業已萎化歸西,雙雙解脫! 藏派八僧,本來倚仗人多勢衆,個個空手,如今卻因對方先聲奪人,威勢太強,一刹那,六名護法羅漢便去其半,自然驚得一齊仲手入懷,龍吟不絕,金鐵交鳴,撤出了自己慣用的兵刃! 殘餘的三名護法羅漢,每人一對“伏虎金環”,荷花尊者達禅,取出他的獨門兵刃,長柄金色荷花,僅有班嘉活佛與衆不同,在懷中取出的并非兵刃,隻是一隻朱紅小匣。
林中逸見陶大杯目中炯炯精光,觀定班嘉活佛手内的朱紅小匣,神情似頗緊張,遂縱到他身旁,低聲道:“陶兄,是不是這隻朱紅小匣,内有蹊跷?” 陶大杯眉頭微蹙,低低答道:“藏僧金剛手印功力不弱,我略為輕敵,髒腑之間,亦受震動,借此略為調息!林兄少時對敵,切勿大意,荷花尊者達禅手中那隻長柄金荷,必有奇招;班嘉秃驢不取兵刃,而取出這隻朱紅小匣,更有蹊跷!這兩個由我對付,林兄還是用你七巧連環,收拾其餘三名護法羅漢,莫使他們礙我手腳便好。
” 林中逸雖用“朱砂綿掌”卸力借力地解決一名藏僧,但也深深覺出對方掌力極強,自己隻是勝在早有預謀而引故聞言便自腰間解下素不經用的獨門兵刃七巧連環,身形閃處,直向“艮宮”方位上那位手執“伏虎金環”的護法羅漢撲去! 這條“七巧連環”是林中逸獨出匠心,用心枚梭形鋼杯,加以人發金絲連鎖而成。
平時當作束腰絲帶,一旦解下,便成趁手兵刃,不僅軟硬由心,易于纏鎖奪拿對方兵器,舞動之時,并自梭形鋼圈的孔穴以内,發出一種奇異嘯聲,以分散敵手心神,克敵制勝! 如今身形縱起,“七巧連環”淩空急旋,便自幻成一片帶着懾魂嘯的漫天光彩,照準手執“伏虎連環”,卓立“艮宮”方位上的護法羅漢,當頭蓋落。
飛龍八僧起初倚仗人多,确實頗有驕意!但動手才一照面,便有三位羅漢正果歸西,自然戒心立起,驕态全收,齊欲各盡所能,為死者複仇,為生者洩恨! 林中逸“七巧連環”的漫天光影才落,“艮宮”方位上的這名護法羅漢,便把兩隻環身逾寸,大如海碗,金光閃閃的“伏虎金環”,“當啷”一錯,錯聲中一式“雙環托日”,直向對着自己頂門砸落的七巧連環飛迎而上。
照說林中逸适才一掌挫敵,顯然内力造詣,及真力之強,均勝藏僧,如今雙方以兵刃相較,“七巧連環”與”伏虎金環”又是相互鎖拿之物,這位護法羅漢怎的仍欲以弱敵強,一開始便作硬拚,豈非取敗因,甚至自行送死? 林中逸見狀生疑,但眉梢略蹙,心頭電轉,便即料出,對方是想用“伏虎金環”與自己的“七巧連環”,相互鎖纏一處,然後“坎宮”方位,或“兌官”方位上的護法羅漢,再趨雙方較力奪取兵刃之際,而對自己驟下毒手! 倘若對方以多為勝,不顧江湖規矩,如此施為自己在彼此強弱不太懸殊的情況以下,定然雙拳難敵四手地,立居劣勢。
林中逸既已洞察對方心意,自然不肯令“七巧連環”與“伏虎金環”互相接觸。
他外号“飄萍子”,輕巧造詣極高,半空中吸氣收勢,左掌向橫裡虛推,“七巧連環”再複猛然一帶,便連身翻轉,淩空飄到“坎宮”方位,向另一名護法羅漢,發出一式“秋風卷葉”,攔腰怒掃! 誰知這時藏僧之間,似有默契,“坎宮”方位上的護法羅漢,也自丹田提氣,力貫雙臂,一錯“伏龍金環”,又複硬接林中逸所蓦然施展的“秋風卷葉”! 林中逸不由眉頭深蹙,因自己這次已把力量用是,不易再複變式,就在這兵刃一觸,勝負立分的緊急關頭,背後又起風聲,另一對“伏虎金環”照難這位關外大俠,斜肩帶背地怒劈而落! 這一對斜肩下砸“伏虎金環”,正是适才“艮宮”方位上的護法羅漢所用,原來他因自己雙環上升,林中逸淩空變式,遂就勢猛撲“坎宮”,來了一個前後夾擊。
他若仍照原計,“坎”“艮”“兌”三宮聯防,攻彼此應、攻彼此應的穩紮穩打,林中逸确實必處險境,顧慮極多。
但如今這一躁進貪功,反而予對方有機可乘。
林中逸耳聽劃空勁風斜肩疾落,心想自己不如索性冒險,倘若能夠将這殘餘三名護法羅漢再行設法除去一名,則便可從容應付,不緻難以兼顧地動辄受制。
心中定念,隻在一刹那間,林中逸遂任憑“七巧連環”,與對方“伏虎金環”卷纏—處。
但兩般兵刃甫一接觸,林中逸居然撒手丢開“七巧連環”,也不理即将砸到當頭的銳嘯勁風,卻以一式“雙撞掌”,凝足真力,向那因兵刃卷纏,正在奮力奪取,胸前門戶洞開的護法羅漢,狂推而出! 這名護法羅漢,萬想不到林中逸在這等前後被攻的危急關頭,肯将“七巧連環”出手,自然大驚失色,趕緊也複甩卻與“七巧連環”相互卷纏未開的“伏虎金杯”,凝集“金剛大手印”神功,迎着林中逸劈空雙掌,猛力怒拍! 誰知林中逸臨敵沉穩,深謀早定,竟連這劈空雙掌,也是虛招,掌力才發即攻,身形平塌及地,一式“卧看牽牛”,轉化“金鯉倒穿波”,幾乎貼着那百畝清潭水面,穿出丈許,又複縱回“艮宮”,并順手牽羊,把對方所抛“伏虎金環”,以及自己的“七巧連環”一齊搶回手内。
他這一故弄玄虛,果然害得一名武功不弱,機智欠佳的護法羅漢,又告歸西正果! 原來自“艮宮”方位繳起,淩空倒撲的那位護法羅漢,見自己猛力下砸的“伏虎金環”,距離林中逸頭頂隻有尺許,對方仍絲毫無所覺地未加閃避,不由心中狂喜,以為必将一擊成功,不僅加速下砸,并在這對“伏虎金環”上,凝足了十成真力! “坎宮”方位上那位迫于無奈,撒手丢卻“伏虎金環”,改發“金剛大手印”拒敵的護法羅漢,則因林中逸忽收雙掌,以緻“金剛手印”擊空,勁風過處,掃起一片石雨,但身形也被帶得收不住腳,搶前兩步。
此時林中逸已以“金鯉倒穿波”身法縱出,這位收不住腳倒黴透頂的護法羅漢,正好代替他的位置,挨了那位淩空加速加力下砸,收不住手的護法羅漢的一對“伏虎金環”,光頭飛血雨,厲吼嗫心魂,隻看得站在“幹宮”方位手捧内貯“百腳蜈蚣”朱紅小匣的斑嘉活佛,眉頭緊蹙,怪眼圓睜,念了一聲“阿彌陀佛”! 佛号剛作,西域酒神陶大杯便即狂笑叫道:“班嘉秃驢,你們這些妄竊佛号,毫無佛心,貪鄙淫兇無比的假和尚們,今日大概全到歸源正果之期,陶大杯一雙肉掌,權當轉輪,你還不接受超度?” 最後的“超度”二字才出,人已如一縷輕煙,飛撲班嘉。
但“坤宮”方位一止,手執“長柄金色荷花”的荷花尊者達禅,也自高聲叫道:“陶大杯休要妄自逞強,你敢不敢接受我十二式金蓮法雨及三記金剛手印? 陶大杯雖然飛撲班嘉活佛,但也對他手中所捧那隻看來不似兵器的朱紅小匣頗為懷疑戒備。
聞言遂淩空吸氣,一式“神龍掉尾”,轉撲“坤宮”,并先發制人,施展“七禽掌法”之中的“鷹翻雕擊”重手,十指如鈎,觑準荷花尊者達禅,當頭抓落! 荷花尊者達禅,号稱“藏派第一高手”,在武功方面,尚略勝師兄班嘉活佛半籌,但因“神州四異”的名頭太大,陶大杯一出手便獨震雙僧,聲勢又極奪人,達禅班嘉不敢絲毫驕狂大意,先以長柄金色荷花,插入身旁地下,然後“金剛手印”的功力凝處,一式“雙掌翻天”硬接陶大杯的“鷹翻雕擊”! 四隻手一合,陶大杯被達禅的“雙掌翻天”,把身形震起兩尺來高,但荷花尊者也被“西域酒神”的“鷹翻雕擊”把足下擊得陷石半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