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起舞蓮花劍
關燈
小
中
大
,兄弟自當奉陪。
” 也及時抽出劍來。
大家從前沒有見過康宮主,自然也不知他的武功如何?但公孫襄的武功,大家都知道,就是少林方丈覺慧大師,武當掌門紫陽道長也未必勝得過他。
此時眼看兩人都已拔出劍來,刹那之間,這廠場上雖有一二千人,但卻立時靜得墜針可聞! 康宮主長劍斜抱胸間,目光正視公孫襄。
公孫襄右手一劃,長劍斜斜指地,目光也一霎不霎的凝注着對方。
兩人誰也沒有搶先出手,但雙方的人都可以看得到,兩人四目相注眼中神光愈來愈亮! 隻聽康宮主道:“公孫兄怎麼不出手?” 公孫襄含笑道:“康宮主請先賜招。
” 康宮主微哂道:“既已動手,何須客氣?” 斜抱的長劍突然淩空劈出。
這一劍隻向前劈出了二尺光景,但大家都可以聽到從他劍上發出嗡然輕嘶,劍雖隻劈出二尺光景,一道劍風卻朝公孫襄身前湧去。
劍風當然傷不了人,但足見他劍上功力的深厚了。
公孫襄微微一笑,斜指向地的長劍擡了起來,劍尖朝上一翹,遙指對方右脅。
他這随手擡劍,看去絲毫不用力氣,當然沒有康宮主那一劍的有聲有色;但康宮主立時察覺自己劈出去的劍風,已被公孫襄一股無形劍氣擋住。
不,從對方劍尖發出來的一縷無形劍氣,朝自己右脅襲來,急忙長劍一橫,使了一招“疏影橫斜”,朝前推出。
公孫襄長劍一偏,劍尖再往上挑,指向康宮主眉心。
康宮主長劍一圈,在前面劃起了一個圓圈。
兩人相距數尺,兩劍并未相交,看去隻是各自擺着姿勢,毫無異處,實則兩人每一劍都是乘虛出手,極為兇險,稍一不慎,非死即傷。
康宮主長劍突然一停,雙目之中精光陡盛,冷然喝道:“你……是什麼人?” 這句話問得突然,雙方觀戰的人,無不為之一怔! 公孫襄含笑道:“在下公孫襄,難道康宮主一下就認不得在下了?” 康宮主道:“你不是公孫襄。
” 狄明揚聽得心中突然一動,尋思康大哥這話很有可能,公孫襄是明月官的總護法,泌姆山的江南武林大會,是他一手策劃的,此次統率江南群豪,上武當,來少林,志在逐個收服各大門派。
自己被蛇姑婆迷失心神,他給自己解藥,還可以說他是看在康宮主的份上,或是他和自己夠交情,這還說得通;但他要自己上少林寺面見覺慧方丈,那張名帖上,分明傳遞了什麼消息,方才又以“傳音入密”要自己誅殺酆濟川,這些舉動,都不該出之于公孫襄的,難道眼前的公孫襄,當真不是公孫襄了? 他心念轉動之際,隻聽公孫襄大笑道: “人說康宮主多疑,果然不錯,在下不是公孫襄,又會是誰呢?公孫襄不敢逆天行事,康宮主就把在下視作背叛明月宮,非逼着在下動手不可,既已動手,自非分個勝負不可,現在是以勝負為重,在下是不是公孫襄,似乎已并不重要了。
” 康宮主怒聲道: “你毋須狡辯,我在百招之内,自可讓你露出狐狸尾巴來。
” 公孫襄輕笑道:“百招之内,隻怕康宮主也會露出尾巴來了。
” 康宮主聽得大怒,冷哼一聲:“接招。
” 這回他随着喝聲,飛身欺上,劍勢突然一緊,一劍接一劍的刺出,越攻越快,但見劍光紛披,劍氣大盛,他整個人都似包了一層青氣,端的淩厲無比。
公孫襄也并不慢,你快,他跟着以快打快,手中長劍,突如靈蛇亂閃,寒芒流動,耀人眼目。
雙方雖是同在搶攻,但最主要的,還是攻中有守,守中乘對方之隙進招,因此兩支長劍倏攻倏拆,變化繁複,有時隻使了半招就變招,有時一招之間連出幾個變化,霎時之間已經對拆了三十餘招,但兩支長劍始終未曾交擊。
四周觀戰的人但覺兩人劍法愈出愈奇,一個攻出的劍招已經十分精妙,一個拆解對方招術,立刻還擊,更往往出入意料。
這樣一來一往,越鬥越快,使得雙方觀戰的人,看得眼花缭亂,武功稍差的人,連兩條人影都已分不出來,劍招更看不清了,但見兩道匹練般的青光,互相糾纏,時而此長彼短,時而此進彼退,數丈方圓,盡在劍光飛舞流轉之下,一陣陣貶骨寒氣,逼人而來。
公孫襄,康宮主二人都感到遇上了自己從未遇到的強敵,不僅在劍法上難分軒輕,就是在内功方面,也是铢兩悉稱。
打到百招以上,兩人的精微劍法,幾乎全已用盡,攻勢也漸漸由快速搶攻緩慢下來,每出一劍都各憑本身機變,自出機杼,有時數招連綿,有時小巧迅捷,但每一出劍,在旁人看來,都是足可置對方于死地,但對方卻又往往怪招突出,消解困境,乘機反擊。
這一戰雖然沒有方才那樣令人眼花缭亂,但兇險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狄明揚站立得較近,他所學劍法,出自武子陵那本“武子劄記”,三十六式劍法,乃是集各家劍法的精華而成,初時看到兩人互相搶攻,劍法之奇已經超出自己所學甚多,兩入又出手甚快,他看到了一招之後,往往要想上半天,才能領悟,那時兩人早已打過了十幾招,這十幾招,他在思索之中,自然全沒看到了。
現在雙方劍勢慢下來,一來一往,看得比較清楚,有時康宮主使出的一劍,明明已把公孫襄逼落絕境,但等到公孫襄一劍出手,卻把對方的劍勢消解無遺,竟是大大的出人意料,他看到精妙之處,幾乎要大聲叫喝出來。
這一陣工夫,對狄明揚來說,當真獲益非淺,看得如飲醇膠,如醉如癡! 就在此時,蓦聽兩聲清叱,劍光突然大盛,緊接着一陣連珠般的“锵”“锵”之聲,不絕于耳,雙劍交擊,驟如急雨,金鐵狂鳴,震人心弦! 這一陣劍劍相撞,少說也有十七八聲,但快得卻如電光石火,一閃而止,沒有一個人看得清他們這十幾招是如何出手的,兩條人影已倏然由合而分! 兩個人部長發披散,臉色蒼白,胸口起伏,隻是喘息! 康宮主以劍拄地,冷冷的笑道:“你……果然不是公……孫……襄……你是東……” 突然張嘴噴出了一口鮮血,搖搖欲倒! 公孫襄同樣以劍拄地,冷笑道: “你……果然是女的!” 他不說,大家都被兩人這十幾招熾烈的拼搏看得發怔,誰都沒有去注意他們是男是女,其實情形擺在眼前,兩人都披散了一頭青絲,不僅康宮主是女的,公孫襄竟然也是女的! 現在經公孫襄這麼一說,大家才看清楚,兩個都是女的。
這下直把所有在場的人,看得無不目瞪口呆,驚異得不知所雲。
狄明揚急忙叫道:“小雲,快扶住康大哥!” 耿小雲一躍而出,扶住了搖搖欲倒的康宮主。
逢若仙也飄身而出,扶住了公孫襄,輕笑道: “我早就看出你不是公孫總護法了,怎麼,不要緊吧?” 公孫襄微微吸了口氣,含笑道:“逢仙姑,謝謝你,我還好……” 東海釣鳌客緩緩走近她身邊,說道:“老朽如果猜得不錯,你是……” 話聲未出,場中突然刮起了一陣大風! 這風來得怪異,不但奇寒澈骨,而且令人窒息,站得較近的人,不覺紛紛往後退下。
寒風起處,廣場中間已經多了三個人。
這三人以中間一個黑袍老人年歲最大,一頭白發披到肩上,一把白髯垂到胸下,但他一張臉卻又紅又嫩,有如初生的嬰兒一般,長得長眉細目,蒜鼻闊口,個子矮小,但手中一支烏木杖卻有六尺來長。
此人左右各侍一人,左首一個是身材高大的綠袍老者。
年在六旬以上,濃眉巨目,肩背長劍。
右首一個是中等身材的幹癟老頭,一張狹長臉,又黃又瘦,皮包着骨,雙目深陷,穿的也是一件綠袍,年紀也該在六七十之間了。
這三人的突然現身,使得在場之人齊齊一楞,廣場四周這麼多人,竟然會沒有一個人看到他們降落,幾乎全是等看到他們的時候,他們已經在場中了。
隻聽中間的黑袍老人呵呵一笑道: “少林,武當居然聯手在這裡擺下了兩座大陣果然頗足一觀!” 康宮主由耿小雲扶着,聽到黑袍老人的聲音,不覺身軀一震,急忙跪拜下去,口中叫了聲:“師傅……” “起來。
”黑袍老人颔首道:“你内腑負傷,快去坐下來調息。
” 康宮主應了聲“是”,由耿小雲扶着退下。
少林覺慧方丈雙手合十,說道: “貧衲還未請教老施主的名号如何稱呼?” 黑袍老人聞言,不覺仰首發出一聲長笑! 這笑聲恍如龍吟,聲貫金石,響澈霄漢,曆久不絕,聽得群豪個個變了臉色,功力較差的人,被笑聲震得心頭狂跳,呼吸困難,幾乎窒息過去。
武當掌門紫陽道長發出清朗的聲音說道: “老施主莫非是隐居北海的玄溟上人了?” 他這句話在黑袍老人長笑聲中,依然十分清朗,在場之人聽得十分清晰! 玄溟上人人稱北海老神仙,武功之高,在武林中可說首屈一指。
紫陽道長此言一出,聽得所有的人,莫不暗暗震動,今日少室山下,當真非同小可,連北海老神仙都親自趕來了,這一戰,正邪雙方,鹿死誰手,就頗難預料了。
黑袍老人笑聲一歇,兩道湛湛目光,朝紫陽道長投來,說道: “老夫正是玄溟上人,你是武當掌教紫陽道兄?” “不敢。
”紫陽道長稽首道: “貧道正是紫陽,久聞施主大名,今日一見,果然仙風道骨,清朗照人,貧道何幸,能在少室山前得瞻芝宇!” 玄溟上人呵呵一笑道: “道兄過飾之詞,老夫如何敢當。
老夫此來,隻是為了怕小徒不知天高,殺戮過甚,卻沒想到你們少林,武當兩派聯手,設下了羅漢,太極兩座大陣,把江南武林同道困在夾縫之中,老夫若是遲來一步,這些江南武林同道都将束手就擒,濺血于五乳峰下了……” 說到這裡,也不待紫陽道長開口,濃哼一聲道: “最可惱的還是東海齊老兒,一向自鳴清高,聲言不履紅塵,不問世事,但卻要他門下弟子,硬來插上一手,老夫倒是不信,他齊老兒的徒弟,會比老夫的徒兒強……” 湛湛目光,一下投注到公孫襄的身上,沉聲道: “小丫頭,你是齊老兒的門下,叫什麼名字?” 公孫襄到了此時,不得不躬身道: “老前輩見詢,晚輩敢不奉告,晚輩甯曉蘭。
” 随着話聲,伸手從臉上揭下了一張面具。
大家目光注處,隻見她不過二十三四歲,生得黛眉鳳目,容光冷豔逼人,好一個美嬌娘,如果在路上相遇,誰都不會相信這麼一位窈窕淑女,竟會身懷上乘武學! 玄溟上人道:“公孫襄人呢?是
” 也及時抽出劍來。
大家從前沒有見過康宮主,自然也不知他的武功如何?但公孫襄的武功,大家都知道,就是少林方丈覺慧大師,武當掌門紫陽道長也未必勝得過他。
此時眼看兩人都已拔出劍來,刹那之間,這廠場上雖有一二千人,但卻立時靜得墜針可聞! 康宮主長劍斜抱胸間,目光正視公孫襄。
公孫襄右手一劃,長劍斜斜指地,目光也一霎不霎的凝注着對方。
兩人誰也沒有搶先出手,但雙方的人都可以看得到,兩人四目相注眼中神光愈來愈亮! 隻聽康宮主道:“公孫兄怎麼不出手?” 公孫襄含笑道:“康宮主請先賜招。
” 康宮主微哂道:“既已動手,何須客氣?” 斜抱的長劍突然淩空劈出。
這一劍隻向前劈出了二尺光景,但大家都可以聽到從他劍上發出嗡然輕嘶,劍雖隻劈出二尺光景,一道劍風卻朝公孫襄身前湧去。
劍風當然傷不了人,但足見他劍上功力的深厚了。
公孫襄微微一笑,斜指向地的長劍擡了起來,劍尖朝上一翹,遙指對方右脅。
他這随手擡劍,看去絲毫不用力氣,當然沒有康宮主那一劍的有聲有色;但康宮主立時察覺自己劈出去的劍風,已被公孫襄一股無形劍氣擋住。
不,從對方劍尖發出來的一縷無形劍氣,朝自己右脅襲來,急忙長劍一橫,使了一招“疏影橫斜”,朝前推出。
公孫襄長劍一偏,劍尖再往上挑,指向康宮主眉心。
康宮主長劍一圈,在前面劃起了一個圓圈。
兩人相距數尺,兩劍并未相交,看去隻是各自擺着姿勢,毫無異處,實則兩人每一劍都是乘虛出手,極為兇險,稍一不慎,非死即傷。
康宮主長劍突然一停,雙目之中精光陡盛,冷然喝道:“你……是什麼人?” 這句話問得突然,雙方觀戰的人,無不為之一怔! 公孫襄含笑道:“在下公孫襄,難道康宮主一下就認不得在下了?” 康宮主道:“你不是公孫襄。
” 狄明揚聽得心中突然一動,尋思康大哥這話很有可能,公孫襄是明月官的總護法,泌姆山的江南武林大會,是他一手策劃的,此次統率江南群豪,上武當,來少林,志在逐個收服各大門派。
自己被蛇姑婆迷失心神,他給自己解藥,還可以說他是看在康宮主的份上,或是他和自己夠交情,這還說得通;但他要自己上少林寺面見覺慧方丈,那張名帖上,分明傳遞了什麼消息,方才又以“傳音入密”要自己誅殺酆濟川,這些舉動,都不該出之于公孫襄的,難道眼前的公孫襄,當真不是公孫襄了? 他心念轉動之際,隻聽公孫襄大笑道: “人說康宮主多疑,果然不錯,在下不是公孫襄,又會是誰呢?公孫襄不敢逆天行事,康宮主就把在下視作背叛明月宮,非逼着在下動手不可,既已動手,自非分個勝負不可,現在是以勝負為重,在下是不是公孫襄,似乎已并不重要了。
” 康宮主怒聲道: “你毋須狡辯,我在百招之内,自可讓你露出狐狸尾巴來。
” 公孫襄輕笑道:“百招之内,隻怕康宮主也會露出尾巴來了。
” 康宮主聽得大怒,冷哼一聲:“接招。
” 這回他随着喝聲,飛身欺上,劍勢突然一緊,一劍接一劍的刺出,越攻越快,但見劍光紛披,劍氣大盛,他整個人都似包了一層青氣,端的淩厲無比。
公孫襄也并不慢,你快,他跟着以快打快,手中長劍,突如靈蛇亂閃,寒芒流動,耀人眼目。
雙方雖是同在搶攻,但最主要的,還是攻中有守,守中乘對方之隙進招,因此兩支長劍倏攻倏拆,變化繁複,有時隻使了半招就變招,有時一招之間連出幾個變化,霎時之間已經對拆了三十餘招,但兩支長劍始終未曾交擊。
四周觀戰的人但覺兩人劍法愈出愈奇,一個攻出的劍招已經十分精妙,一個拆解對方招術,立刻還擊,更往往出入意料。
這樣一來一往,越鬥越快,使得雙方觀戰的人,看得眼花缭亂,武功稍差的人,連兩條人影都已分不出來,劍招更看不清了,但見兩道匹練般的青光,互相糾纏,時而此長彼短,時而此進彼退,數丈方圓,盡在劍光飛舞流轉之下,一陣陣貶骨寒氣,逼人而來。
公孫襄,康宮主二人都感到遇上了自己從未遇到的強敵,不僅在劍法上難分軒輕,就是在内功方面,也是铢兩悉稱。
打到百招以上,兩人的精微劍法,幾乎全已用盡,攻勢也漸漸由快速搶攻緩慢下來,每出一劍都各憑本身機變,自出機杼,有時數招連綿,有時小巧迅捷,但每一出劍,在旁人看來,都是足可置對方于死地,但對方卻又往往怪招突出,消解困境,乘機反擊。
這一戰雖然沒有方才那樣令人眼花缭亂,但兇險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狄明揚站立得較近,他所學劍法,出自武子陵那本“武子劄記”,三十六式劍法,乃是集各家劍法的精華而成,初時看到兩人互相搶攻,劍法之奇已經超出自己所學甚多,兩入又出手甚快,他看到了一招之後,往往要想上半天,才能領悟,那時兩人早已打過了十幾招,這十幾招,他在思索之中,自然全沒看到了。
現在雙方劍勢慢下來,一來一往,看得比較清楚,有時康宮主使出的一劍,明明已把公孫襄逼落絕境,但等到公孫襄一劍出手,卻把對方的劍勢消解無遺,竟是大大的出人意料,他看到精妙之處,幾乎要大聲叫喝出來。
這一陣工夫,對狄明揚來說,當真獲益非淺,看得如飲醇膠,如醉如癡! 就在此時,蓦聽兩聲清叱,劍光突然大盛,緊接着一陣連珠般的“锵”“锵”之聲,不絕于耳,雙劍交擊,驟如急雨,金鐵狂鳴,震人心弦! 這一陣劍劍相撞,少說也有十七八聲,但快得卻如電光石火,一閃而止,沒有一個人看得清他們這十幾招是如何出手的,兩條人影已倏然由合而分! 兩個人部長發披散,臉色蒼白,胸口起伏,隻是喘息! 康宮主以劍拄地,冷冷的笑道:“你……果然不是公……孫……襄……你是東……” 突然張嘴噴出了一口鮮血,搖搖欲倒! 公孫襄同樣以劍拄地,冷笑道: “你……果然是女的!” 他不說,大家都被兩人這十幾招熾烈的拼搏看得發怔,誰都沒有去注意他們是男是女,其實情形擺在眼前,兩人都披散了一頭青絲,不僅康宮主是女的,公孫襄竟然也是女的! 現在經公孫襄這麼一說,大家才看清楚,兩個都是女的。
這下直把所有在場的人,看得無不目瞪口呆,驚異得不知所雲。
狄明揚急忙叫道:“小雲,快扶住康大哥!” 耿小雲一躍而出,扶住了搖搖欲倒的康宮主。
逢若仙也飄身而出,扶住了公孫襄,輕笑道: “我早就看出你不是公孫總護法了,怎麼,不要緊吧?” 公孫襄微微吸了口氣,含笑道:“逢仙姑,謝謝你,我還好……” 東海釣鳌客緩緩走近她身邊,說道:“老朽如果猜得不錯,你是……” 話聲未出,場中突然刮起了一陣大風! 這風來得怪異,不但奇寒澈骨,而且令人窒息,站得較近的人,不覺紛紛往後退下。
寒風起處,廣場中間已經多了三個人。
這三人以中間一個黑袍老人年歲最大,一頭白發披到肩上,一把白髯垂到胸下,但他一張臉卻又紅又嫩,有如初生的嬰兒一般,長得長眉細目,蒜鼻闊口,個子矮小,但手中一支烏木杖卻有六尺來長。
此人左右各侍一人,左首一個是身材高大的綠袍老者。
年在六旬以上,濃眉巨目,肩背長劍。
右首一個是中等身材的幹癟老頭,一張狹長臉,又黃又瘦,皮包着骨,雙目深陷,穿的也是一件綠袍,年紀也該在六七十之間了。
這三人的突然現身,使得在場之人齊齊一楞,廣場四周這麼多人,竟然會沒有一個人看到他們降落,幾乎全是等看到他們的時候,他們已經在場中了。
隻聽中間的黑袍老人呵呵一笑道: “少林,武當居然聯手在這裡擺下了兩座大陣果然頗足一觀!” 康宮主由耿小雲扶着,聽到黑袍老人的聲音,不覺身軀一震,急忙跪拜下去,口中叫了聲:“師傅……” “起來。
”黑袍老人颔首道:“你内腑負傷,快去坐下來調息。
” 康宮主應了聲“是”,由耿小雲扶着退下。
少林覺慧方丈雙手合十,說道: “貧衲還未請教老施主的名号如何稱呼?” 黑袍老人聞言,不覺仰首發出一聲長笑! 這笑聲恍如龍吟,聲貫金石,響澈霄漢,曆久不絕,聽得群豪個個變了臉色,功力較差的人,被笑聲震得心頭狂跳,呼吸困難,幾乎窒息過去。
武當掌門紫陽道長發出清朗的聲音說道: “老施主莫非是隐居北海的玄溟上人了?” 他這句話在黑袍老人長笑聲中,依然十分清朗,在場之人聽得十分清晰! 玄溟上人人稱北海老神仙,武功之高,在武林中可說首屈一指。
紫陽道長此言一出,聽得所有的人,莫不暗暗震動,今日少室山下,當真非同小可,連北海老神仙都親自趕來了,這一戰,正邪雙方,鹿死誰手,就頗難預料了。
黑袍老人笑聲一歇,兩道湛湛目光,朝紫陽道長投來,說道: “老夫正是玄溟上人,你是武當掌教紫陽道兄?” “不敢。
”紫陽道長稽首道: “貧道正是紫陽,久聞施主大名,今日一見,果然仙風道骨,清朗照人,貧道何幸,能在少室山前得瞻芝宇!” 玄溟上人呵呵一笑道: “道兄過飾之詞,老夫如何敢當。
老夫此來,隻是為了怕小徒不知天高,殺戮過甚,卻沒想到你們少林,武當兩派聯手,設下了羅漢,太極兩座大陣,把江南武林同道困在夾縫之中,老夫若是遲來一步,這些江南武林同道都将束手就擒,濺血于五乳峰下了……” 說到這裡,也不待紫陽道長開口,濃哼一聲道: “最可惱的還是東海齊老兒,一向自鳴清高,聲言不履紅塵,不問世事,但卻要他門下弟子,硬來插上一手,老夫倒是不信,他齊老兒的徒弟,會比老夫的徒兒強……” 湛湛目光,一下投注到公孫襄的身上,沉聲道: “小丫頭,你是齊老兒的門下,叫什麼名字?” 公孫襄到了此時,不得不躬身道: “老前輩見詢,晚輩敢不奉告,晚輩甯曉蘭。
” 随着話聲,伸手從臉上揭下了一張面具。
大家目光注處,隻見她不過二十三四歲,生得黛眉鳳目,容光冷豔逼人,好一個美嬌娘,如果在路上相遇,誰都不會相信這麼一位窈窕淑女,竟會身懷上乘武學! 玄溟上人道:“公孫襄人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