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人去留香

關燈
娘的劍下,這一場逢仙姑若不能勝過葛老哥,咱們就輸定了,所以二位就不用再比下去了。

    ” 逢仙姑舉手掠掠被風吹亂的鬓發,笑道: “彭老是此行的主使,小妹隻是副使而已,看來我們是請不動葛老哥去北海釣鳌了。

    ” 老壽星雙手一攤,笑道: “兄弟連壽星杖都丢了,還能請誰?” 逢若仙咯的一聲輕笑,手中拂塵一擺,說道: “段老,那就請吧!” 老壽星朝東海釣鳌客,狄明揚、耿小雲三人拱拱手道:“兄弟失陪。

    ” 雙腳一頓,一道人影掠空射起,逢若仙朝狄明揚、耿小雲兩人嫣然一笑,翩然離去。

     東海釣鳌客目送兩人遠去,不覺朝耿小雲呵呵笑道: “耿姑娘,你真了不起,居然把段老打跑了,今天要是沒有你插手,唉,老夫非栽不可。

    ” 耿小雲道: “難道逢仙姑比老壽星還厲害?” 東海釣鳌客微微一笑道: “段老彭幾手杖法,隻是從人家的杖法中搬過來的,因他本身功力精純使出來威力猛,一個措手不及,就會擋不住;其實隻是一個雜湊拼盤,沒有什麼新意可言。

    至于這位逢仙姑,不但劍術精湛,她那隻玉拂,使出來的竟然是玄門護身真氣,老朽釣竿幾次點上,都被它反震回來,而且震力甚強。

    老朽縱然不至敗在她劍下,但也未必能勝得了她,如果再加上一個段老彭,老朽隻怕很難接得下來!” 耿小雲問道: “釣鳌客前輩,他們說要你到北海去釣鳌,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東海釣鳌客微微搖了搖頭道: “釣什麼鳌?他們的來意,不是說得很清楚麼,是釣人來的。

    ” “釣人!”耿小雲道: “他們要釣誰呢?” 東海釣鳌客笑道:“自然是老朽了。

    ” 耿小雲問道:“釣你做什麼呢?” 東海釣鳌客呵呵大笑道: “這叫做醉翁之意不在酒,有老朽和你們作伴東行,未免礙手礙腳,先釣了老朽,你們兩個就好釣了,但他們沒想到耿姑娘的身手也有如此厲害,自然隻好走了。

    ” 耿小雲嫣然一笑道:“好了,咱們也該走啦!” 四人離去之後,隻剩下右首松林間的兩人了。

     駱長青驚歎道: “真想不到這位耿姑娘一身武功,居然會有如此高明!” 蕭湘雲撇撇嘴道:“她是明月宮出來的,武功自然很高了。

    ” 駱長青微微搖頭道: “不,姑娘當時隻是明月宮的侍女,她先前使的‘月移花影劍法’,就是明月宮的武功,但卻擋不住老壽星的杖法,後來那一招劍法,和明月宮的劍法大異其趣,據我看絕非明月宮的武學。

    ” 蕭湘雲道:“那是狄大哥教她的了。

    ” 駱長青笑了笑道: “半個月前,我見過武老人家,據說他隻送給狄明揚一本劄記,上面記載的都是他幾十年來親眼看到的各門各派武功中,認為最精粹的,才摘記下來,一共隻有七十二式散手和三十六式劍法,如果善于運用,已可說得諸家之長;但和方才東海釣鳌客批評老壽星的杖法一“佯,隻是一個雜湊拼盤,沒有什麼新意可言,但方才耿姑娘使出來的那招劍法,精博玄奇,我也練了幾十年劍,卻從未見過有如此精奧的劍法,此刻想來,依然如羚羊挂角,無迹可尋,依我推想,耿姑娘大概也是初學乍練,使出來的威力,隻怕還不到十分之一,就能把老壽星這樣的老魔頭擊敗,可見這招劍法,實在非同小可!” 蕭湘雲道: “這就奇了,耿小雲從哪裡學來的呢?哦,師傅,耿小雲有這樣大的本領,有她和狄大哥同行,我們就不用暗中保護了。

    ” 駱長青笑道:“耿小雲露了這一手,我們就更要暗中跟下去了。

    ” 蕭湘雲問道:“那為什麼呢?” “這你就不懂了。

    ” 駱長青道: “對方主要是為了狄明揚,并不是對付東海釣鳌客,豈肯就此罷手?如今既然發現耿小雲有如此高絕的身手,不是加派高手,就要另使詭計,咱們在暗處,自然更看得清楚了。

    ” 蕭湘雲道:“好嘛,我都聽師傅的好了。

    ” 駱長青笑了笑道:“那就走吧!” 東海釣鳌客師徒,狄明揚,耿小雲進入昌化城。

    過沒多久,駱長青和蕭湘雲也随着而來。

     昌化縣是浙西通往徽州的必經之路,商業相當茂盛,但城裡隻有一橫一直兩條大街,算是最熱鬧的精華區。

     十字路口,有一家招商客棧,五間店面,已是百年老店,過往行旅,都是老客人,一到昌化,就到招商老店落腳,店裡的夥計,招待周到,尤其這招商客棧裡,還附設了飯館、澡堂,真有賓至如歸之感,所以生意一直十分興隆。

     任何生意隻要你興旺了,别人就會眼紅,于是有人在百年老店招商客棧對面開了一家如家客店,同樣五開間的店面,同樣附設酒館。

    澡堂,當初是為了和招商老店争生意;但昌化城裡隻有這兩家客店,每天過路的商旅,為數不少,因此兩家的生意也同樣興隆。

     東海釣鳌客一行四人下榻招商客棧,駱長青和蕭湘雲為了不落痕迹,就在對面的如家客店落腳。

     傍晚時分,駱長青和蕭湘雲二人就在前面的酒樓上出現,他們坐的位子,正好是靠近十字路口的一面,臨窗下眺,不但對面招商老店門口的情形可以一目了然,大街上行人往來,也可以數得清清楚楚,就是對面招商客店前進的酒樓,也隔街了望,兩家酒樓跑堂的呼叫,都是互相呼應,此起彼落。

     駱長青舉壺獨酌,蕭湘雲不會喝,隻是敬陪未座,喝喝茶而已。

    他們選定這個座頭,主要是為了察看狄明揚四人落店之後,後面有沒有人尾随下來。

     直到酒樓打烊,駱長青也喝得差不多了,拄着李公拐,還要蕭湘雲扶着他回房。

     蕭湘雲邊走邊道: “師傅,看你老人家醉成這個樣子,以後不會少喝些?” 駱長青笑着道: “力師喝這點酒,算得了什麼?人醉心頭可清楚得很。

    ” 一面低聲笑道: “你急什麼?不裝成喝醉,咱們能坐到酒樓打烊麼?” 第二天一早,師徒兩人付過店帳,跨出店堂,正好街邊有一個賣豆漿的攤兒。

    駱長青道: “徒兒,咱們吃碗豆漿再走吧!” 蕭湘雲立時會意,坐下來喝豆漿,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