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水陸追蹤

關燈
老夫所料,總護法,此事隻怕束陽分陀,無法擔當得起,還是你和木老嫂子辛苦一趟,老夫此刻,必須回轉君山,親自料理。

    ” 陰風煞尖聲道:“幫主隻管請回,我老婆子不信白衣教會猖獗到這個地步。

    ” 靈岩大師也起身道:“貧衲大師兄武功已失,寺中也亟需料理,幫主如無差遣,貧袖也要回寺一行。

    ” 陸地神龍點頭道:“大師請便。

    ” 大家各有心事,立時動身,陸地神龍程元規率着奪命飛環邢長林和幫中弟兄,回轉龍門幫總柁。

     靈岩大師和十八羅漢,也趕返少林。

     千手儒俠史南溪,陰風煞柯靈、杜志遠、楚湘雲、冷秋霜、黑娘子倪采珍等人,同乘一船,匆匆往來陽趕去! 彌勒鋪,原是春水邊上的一個小鎮,這天中午時分,有一輛黑篷馬車,從這裡出發,往南而去! 這輛馬車,垂着很厚的黑油布車簾,不知裡面坐的是誰?但趕車的車把式,卻是一個身材魁梧,臉色黝黑的大漢,手控馬缰,輪聲辘辘,馳得極快! 馬車經過煙竹寺、永桂廳,在未申之交,已趕到楓木鋪,剛出小鎮,忽然從路旁一所茅屋中蜇出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漢子,隻見他目光四轉,很快奔近車前,朝車把式低低的道: “啟禀洪大爺,方才郭三爺派人通知,說咱們行蹤已露,恐怕跟蹤的人,今晚就會趕來,特命小的在此等候。

    ” 那車把式敢情就是他口中的“洪大爺”,聞言怔得一怔,問道:“郭三爺可曾說,跟蹤咱們的是些什麼人物?” 那中年漢子對車把式執禮甚恭,躬身道:“小的隻聽郭三爺說,好像還不隻龍門幫一路……” 他話聲未路,車簾掀處,探出一個滿頭白發,右眼已瞎的老妪面孔,尖聲問道:“郭老三呢?” 中年漢子瞧到獨目老妪,似乎有着深深的畏懼,急忙躬下身子,連頭也不敢再擡,接着說道:“郭三爺已在前面等候,他交待小的準備馬匹,請姥姥、教主、和洪大爺騎馬先行,這馬車交由小的朝新田、桂陽方向馳去,好把所有追蹤的人引開。

     獨自老妪點點頭,道:“好,就這佯辦吧!” 她話聲一落,依然放下車簾。

    中年漢子又躬身行了一禮。

    退後數步,回身朝路邊那所茅屋,揮了揮手。

    茅屋後面,轉出兩個大漢,手上牽着三匹健馬,走近車前伺候。

     那姓洪的車把式,立即從車上跳下,打起車簾,獨自老妪首先從車中跨下。

     中年漢子和二個牽着馬匹的大漢,同時垂手肅立,狀極恭謹。

     車上接着走出一個身穿白衣的書生,地下車之後,回身從車上抱下一個大棉包出手托着,生似極為小心。

     車把式見狀,慌忙趕前幾步,低聲道:“教主還是讓屬下帶着上路吧。

    ” 白衣書生搖搖頭道:“不用了,放在我馬上也是一樣。

    ” 說着,雙手托着大棉包,輕輕一縱,飛身上馬,然後把大棉包橫置身前。

     獨自老妪滿布皺紋的臉上隐現不橡,鼻孔中嘿了一聲,山縱身上馬,别瞧她老态龍鐘,光這上馬的身手,就可看出輕功着實不弱! 車把式見兩人上馬,也立時從伺立着的大漢手上,接過缰繩,躍上馬背。

     這一瞬工夫,從茅屋中很快閃出一個龍鐘老妪,和一個身穿白衣的人,相繼鑽進篷車。

     那中年漢子回身從茅屋中取出一捆大行李,放進車廂,然後放下簾子,一腳跨上坐位,引缰待發。

     獨自老姬面露嘉許,朝馬上姓洪的車把式裂嘴笑道:“洪老大,瞧不出郭老三現在辦事也精明起來了。

    ” 洪老大聳聳肩,笑道:“姥姥強将手下無弱兵,郭老三跟姥姥這麼多年,學出學糟明了。

    ” 獨目老妪微露得意之色,忽然沉聲道:“洪老大,你總該知道,這個江湖,咱們論聲勢,論武功都不及人家,如果再不精明強幹一點,還想立得住腳嗎?” 說話之間,陰沉目光,有意無意的瞧了白衣書生一眼。

     洪老大口中連應了兩聲“是”,接着說道:“姥姥,他們這輛篷車要等咱們上路之後,才好動身,以免引人注意,咱們快趕路吧!” 獨目老妪“唔”了一聲,道:“如玉,咱們走!” 手上缰繩一抖,當先朝一條小徑上馳去,白衣書生和洪老大山跟着動身,三匹馬蹄聲得得一,霎時轉過這片樹林,跑出老匹。

     中年漢子一見他們教主去遠,也立即催動馬缰,車輪辘辘,朝着大路往東,朝新田,桂陽方向馳去。

     遠山起伏,峰巒連綿! 一抹絢爛晚霞,正在逐漸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一層沉沉暮色,籠罩四野,三匹健馬,循着崎岖山道而行。

     馬上三人,正是從楓木鋪由篷車改為乘馬的獨目老妪、白衣書生、和洪老大。

    原來他們就是五毒教的獨眼乞婆區姥姥、蛇蠍教主溫如玉、毒砂掌洪長勝。

     自從五毒教的人,把冷秋霜當作了北嶽門下楚湘雲擄去,被陸翰飛陰差陽錯的救走,後來溫如玉乘船趕到,自知不是陸翰飛對手,匆匆退去,其實五毒教的人,并沒死心,依然一路跟了下來。

     石鼓山群雄畢集,先後出現的老狼神、神鈎真人、厲山雙煞,西毒逢巨川、白衣崆峒、和随後趕到的龍門幫主陸地神龍! 這些人,就是二十年前五毒教在全盛時期,也一個都招惹不起,何況二+年後的今日,他們還在羽毛未豐之際?是以隻潛伏遠處,不敢露面。

     直等陸翰飛負傷,大家在方廣寺下院歇腳之時,才由溫如玉、區姥姥潛入寺後菜園,趁機把陸翰飛劫出。

     他們自然清楚,龍門幫在江湖上聲勢浩大,耳目靈通,是以沿路一再改變方式,由水路南行,到了白沙,立即棄船改乘篷車,再由篷車改為騎馬、用以混淆龍門幫的追蹤。

     此時.他們已進入五嶺山脈,距離他們的老巢,逐漸接近! 忽然,一陣鴿羽劃空之聲,兩隻白色健鴿,從頭頂樹林上疾飛而過。

     獨眼乞婆區姥姥仰望了兩隻掠空而過的健鴿一眼,陰森的臉上,泛起一陣獰厲之色,回頭朝毒砂掌洪長勝道:“洪老大,你瞧到了沒有,這信鴿,已經兩次從咱們頭上掠過,隻怕咱們行蹤,已被龍門幫的人發現。

    ” 洪長勝道:“他們有靈鴿搜蹤,使人防不勝防,如此看來,隻怕篷車上的三人,都已落人他們手中了。

    ” 獨眼乞婆陰笑道:“五毒教門下随身帶有自了毒丸,老身倒不怕他們洩露什麼,隻是咱們尚有一夜路程,隻要能過了今夜,他們縱有靈鴿搜蹤,趕到地頭,管教他們有來無去。

    ” 溫如玉道:“姥姥,這樣一來,咱們此後,豈不是就難以安枕了。

    ” 獨眼乞婆滿臉厲色、冷笑道:“咱們已經隐忍了二十年,真要有人找到咱們頭上,那也顧不得許多了。

    ” 天色業已全黑,峰嶺起伏,不遠處一叢松林中,露出一間茅屋,從屋中迎出七八個人。

     當前一個正是調龍手郭老三,他此時已換了一身藍布衫褲,不似嶽陽樓上的那付臭叫化模樣。

    一眼瞧到三人,立時迎前幾步,躬下身去,口中說道:“姥姥,教主,一路辛苦了。

    ” 獨自乞婆一帶馬頭,飄身落地,點點頭道:“郭老三,你倒來得好快,他們都撤回來了?” 郭老三依然十分恭敬的道:“兄弟也剛到了一會,龍門幫眼下已出動各地分柁,水上陸地,全力搜索……” 獨眼乞婆不待他說完,陰哼道:“這個老身已經知道,下午還有幾批靈鴿,兩次追蹤咱們,不過天黑了,鴿子無法追蹤。

    你先把這三匹馬,要他們繞道去馳上一陣,多留點馬蹄腳迹,讓追蹤的人,奔波上一晚,明天中午,咱們到了地頭,就不怕了。

    ” 她說話之間,蛇蠍教主溫如玉和洪長勝,世已一起下馬。

    溫如玉手上依然鄭重其事的托着陸翰飛,不肯交給手下之人。

     調龍手郭老三請示道:“姥姥,咱們沿路放出毒物,給他們一個措手不及,豈不是好?” 獨眼乞婆桀桀尖笑道:“這樣豈不打草驚蛇,告訴了他們,是咱們五毒教做的手腳?老身自有計較,你隻管照我吩咐行事就是。

    ” 郭老三連連應“是”,伸手一擺,立時有三個漢子,縱身上馬,潑刺刺的往林外馳去! 獨眼乞婆、溫如玉、洪長勝,郭老三,相繼走進茅屋,其餘的人,立即分散,在茅屋前後林中,布了暗樁。

     三楹茅屋,進門一間客堂上,早已擺好幾付碗筷,等着開飯。

     獨眼乞婆回頭橫了溫如玉一眼,冷冷的道:“如玉,你把他放到地室去,咱們一天一晚沒休息了,吃了飯,好好休息上一晚再說。

    ” 溫如玉答應一聲,托起裹着陸翰飛的大棉包,往左邊那間廂房中走去,那廂房中隻有靠壁處一張土坑,别無家具。

     郭老三很快走在前面,手中執着燭台,替她照路,走近士坑,伸手揭起木闆,露出一個暗門,下面約有十幾級石階,正是地下密室的入口。

     原來五毒教盤踞五嶺山脈,蟄伏己久,這座茅屋,正是他們人山第一個關卡,所以設有密室。

     兩人走下地道,郭老三放下燭台,便先行退出。

     溫如玉把手上棉包,輕輕放到靠壁之處,然後解開四周捆着的繩索,又把棉被輕輕揭開! 被窩中登時露出一張她熟悉的面龐,這是多少天來,一直在她腦海中萦回不去的影子! 但他這時候臉色蒼白,呼吸微弱,失去了幾日前那種出世拔俗的飒飒英風! 她心中感到一陣歉然,同時升起無限憐惜,怔怔的瞧着他,半晌,兀自拿不定主意,她不知道姥姥何以會對南北雙嶽門下有這般仇恨? 不錯,五毒教在二十年前,是被江湖上幾大門派,聯手逐出中原的,但也不見得是毀在南北雙嶽兩人之手。

     聽姥姥的口氣,她也并沒一定想觊觎金玉雙奇白衣劍侶藏寶,雖然她是以此為藉口的。

     溫如玉貴為一教之主,但她自小由姥姥一手扶養長大,她平日任性、使氣,姥姥總是百依百順,從沒拂拗過她,可是今日她發覺姥姥對自己的态度,似乎有點和往常大不相同! 她心念電般轉動,目光隻是盯着陸翰飛臉上,一眨不眨! 漸漸,她發覺他傷得很重,此時既像熟睡,又像昏迷! 她突然想起自己身邊的一個白玉小瓶,那是兩粒五毒教的保命金丹——“寶蛇丹”。

     據說“寶蛇丹”還是上代師祖傳下來的,其中有一百種舉世罕見的毒蛇膽,和許多珍貴藥物配制而成,專治各種重傷,隻要還有三分氣在,無不藥到回春。

     因為這藥丸有許多靈藥,不易尋覓,炮制尤難,藥丸用一粒,就少一粒,所以後來就成為教中傳世之寶,隻有教主身邊,才能攜帶,也隻準教主一人保命之用。

     自己身邊從小就帶着這個玉瓶,瓶中已隻剩了兩顆藥九,玉瓶是用絲囊佩在自己貼身之處,十多年來,坐卧不離。

     溫如玉想到“寶蛇丹”,心頭一喜,毫不猶豫的背過身去,從貼身之處,取出絲囊,抽開活結,很快從瓶中傾出一顆金箔為衣,隻有黃豆大小的藥丸,俯身撥開陸翰飛牙關,塞入他口中。

     她動作極快,但好像做了一件虧心事似的,心頭小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