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倭患

關燈
兒子取名佳佳,是不是在懷念那個蒙冤受屈、下落不明的秀才駱文佳?想到這裡他心中突然一痛,差點淚下。

     明珠見他望着孩子怔怔不語,不由柔聲問:公子又在想趙姐姐了?雲襄勉強一笑:沒有,我隻是在想,将來孩子大了,該怎樣告訴他有關他父母的情況。

    明珠在他眼中,始終是個未經風雨的千金小姐,他不忍将自己的煩惱或苦痛告訴她,她在雲襄眼裡,始終是個需要關心、愛護的小妹妹,而不是共挑生活重擔的同伴。

     門扉響動,風塵仆仆的筱伯背着個褡裢興沖沖地進來,不及抹汗便對雲襄道:公子!消息傳出後,望月樓差點讓人給擠破。

    寫給你的帖子實在太多,老奴也來不及細看,全給你帶了回來,都在這裡了。

    說着他放下褡裢,沉甸甸怕有好幾十斤。

     想不到我還這麼有人望。

    雲襄笑着抽出幾張帖子,臉上帶着一絲好奇和興奮,就像孩童在拆看着自己新奇的玩具。

    明珠看看那一疊一疊的帖子,誇張地叫道:這麼多?不會是張家丢了狗,李家掉了貓,也讓堂堂千門公子襄幫他去找吧? 雲襄草草看了幾張帖子,臉上的表情漸漸凝重起來。

    明珠見狀,知趣地抱着孩子出門去曬太陽,她知道雲大哥這個時候,需要的是專注和安靜。

    筱伯也悄悄帶上門退了出去,與明珠在外間細說外面的風土人情。

    不知過了多久,雲襄開門而出,鐵青着臉對筱伯道:筱伯,你給那些等候消息的人傳個話,就說有關倭寇的帖子,我公子襄都接了。

     倭寇?筱伯吓了一跳,公子你、你不是要對付倭寇吧? 雲襄慎重地點點頭:這是我公子襄公開承接的第一樁事,這裡的帖子一多半都跟倭寇有關,我要不接如何對得起别人的信任和期盼?又如何對得起大家對公子襄的崇拜? 筱伯目瞪口呆的讷讷道:公子你既沒有一兵一卒,又無堅船利炮。

    如何對付呼嘯而來,呼嘯而去的倭寇?要知道朝廷每年靡費無數糧饷,折損無數兵将,也無法根除倭患啊。

     雲襄沉聲道:事在人為!雖然我現在還不知如何才能對付倭患,但看到那些血淚寫就的帖子,我雲襄願把自己這點微不足道的聲名,乃至身家性命也押上去,與倭寇一決生死。

     明珠癡癡地望着鬥志昂揚的雲襄,眼裡閃爍着異樣的光芒。

    她知道倭寇的狡詐兇殘,但她也知道,這個并不高大強壯的男子,決不會在任何暴行面前退縮。

    她唯有在心中默默祈禱,祈求上蒼眷顧這真正的勇士! 千門公子襄接下所有與倭寇有關的帖子,以一己之志向倭寇宣戰的消息,像平地驚雷,數日間便傳遍大江南北!人們議論紛紛,尤其那些備受倭寇侵擾的江浙閩等沿海省份的百姓,更是奔走相告。

    有人懷疑,有人嘲笑,更有人揣測公子襄是在嘩衆取寵,欲揚名天下,隻有深受倭寇之苦的沿海百姓,将公子襄視為最後的希望。

     帖子是接下了,但如何對付在海上飄忽不定、來去無蹤的倭寇,卻讓雲襄一籌莫展。

    他一邊隐姓埋名走訪倭寇出沒最頻繁的沿海城鎮,一邊苦讀古人留下的兵法韬略,直到此時他才發覺,雲爺教過自己無數千門之道,卻偏偏沒有教過自己兵法。

    更難的是,自己手中既無一兵一卒,也無戰艦糧饷,不說平息倭患,就是想與倭寇一戰,都有些癡人說夢。

     雲襄遙望茫茫大海,默然無語。

    明珠見他眉頭深鎖,知道他遇到了為難之事,不由柔聲鼓勵道:公子經曆過多少艱難險阻,從未在任何困難之前退縮過,我相信,這次也不會例外!雲襄不想讓明珠擔心,強笑着對她點點頭:你放心,我不是那麼容易放棄的人。

     默默回到車上,雲襄順手抽出一本書。

    為了旅途不至寂寞,他的車中總是堆滿了各種各樣的雜書。

    這是一本《論語》,他幾乎背得滾瓜爛熟,不過百無聊賴之下,他還是信手翻開,一句熟悉的話突然映入眼簾:君子善假于物。

     看着這句熟悉到幾乎遺忘的聖人之言,他的嘴角漸漸泛起一絲若有若無的微笑。

    他知道該怎麼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