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畫圖藏寶華山遇先真
關燈
小
中
大
清虛散人和工重陽師徒又話入正文,清虛散人把自己得到海雲子遺迹華山畫圖的經過說了,原來清虛散人在未曾收錄王重陽之前,閑雲野鶴,到處為家。
有一年,他到陝西華山去找一個朋友,到那朋友的家裡時,恰巧出外去了,清虛散人撲了個空,為了避免空手而回起見,索性在華山住下來,到處遊玩,舉凡華山名勝,象黃龍洞,上天梯,百轉峰等,遊曆殆遍。
有一天,他遊到太華山的玄武岩頂,突然狂風大作,黑雲滿天廣大有山雨欲來之勢,清虛散人雖然不怕下雨,可是也恐怕大雨淋漓之下,衣服濕透,要晾幹它十分費事,他立即走到玄武岩下,這裡有一條天然間縫,仄隻數尺,深可一丈,縫頂生滿藤蔓一類野生植物,清虛散人立即躲進縫裡,刹那間雷電交作,大雨傾盆而下,清虛散人暗裡慶幸,好在自己找着這一個現成的避雨地方,不然的話,真個變成了落湯雞!他正在欣賞雨景的時候,忽然聽見一陣筝聲,發自洞壁,叮叮咯冷,如鳴金玉,清虛散人出其不意,吓了一跳! 他立即附在岩壁上,細聽筝聲,仿佛發自石裡,雖然不成曲韻,筝聲十分清越,仿佛有人在那裡輕攏慢撚,紅牙小拍的清彈,清虛散人再也忍不住了,叫道:“是哪一位朋友,躲在洞裡彈筝,請出來吧!”一連喊了幾遍,沒有半句回應,筝聲不停。
清虛散人越發納罕起來,他聽出筝聲發自石内,忽然想出一個道理,退後幾步,氣納丹田,伸兩臂抵住發聲的洞石,運用金剛巨靈掌的功夫,使勁一推,他這一推非同小可!真個有排山倒海的勁力,那塊洞石轟隆一聲,向左移開三尺,洞石移處,奇景就在眼前出現。
原來洞石後面是一間小小的石室,室形如鬥,隻有六尺見方,正中坐着一具骷髅,雙手下垂,象僧道打坐的樣子,骷髅骨的面前放了一具鐵筝,形式奇古,這鐵筝想是精鋼制成,烏黑晶亮,井沒有鐵鏽蝕紋,筝上弦線完好如常,恰好石室頂上有一個小洞,雨水由小洞涓涓滴落,打在弦線之上,叮叮咚咚,毋怪發出筝聲,仿佛有人彈奏一樣了!啞謎既然揭破,清虛散人不禁啞然失笑! 可是他又引起另一個念頭來,這骷髅怎的會在石室裡面呢?看這塊大石的位置,是人力移成的,堵塞了石室的人口,換句話說,這人不是自己移石囚禁自己,就是被人家用石頭塞住入口,活活悶死,總之是有蹊跷在内,清虛散人更不猶豫,取出千裡夜明火筒來,點着了火,火光照處,又有新奇發現! 原來骷髅骨的背後,挂了一張畫圖,是一幅華山風景的水墨畫,畫紙雖然發黃,并不黴爛,連畫軸也十分完好,畫邊的石牆上,卻有幾行石刻的字,清虛散人不敢造次,就着洞外雨水反光一看,那幾行字竟是: “餘海雲子是也,為崆峒派掌門,窮畢生之精力,保存九陰真經,免成武林毒瘤,三十年此志不渝,直至一息尚存,壽元将盡,欲毀輕而未敢,沉諸深淵,真經藏處在畫圖裡,留贈有緣,德佑五年春絕命前刻。
” 清虛散人方才知道這骷髅骨竟是一百多年以前,抱着九陰真經歸隐的海雲子,他保存真經到臨死那一天,方才藏在秘處,又恐怕武學瑰寶,因己一人而毀,又害怕真經落在匪人手裡,遺毒無窮,在兩種矛盾心情下,居然在沒有法子中想出計策,先把真經原本埋掉,卻把真經藏處隐寓在畫圖裡。
好使有緣的人,日後發現,用心不可謂不苦了,清虛散人想到這裡,不禁對海雲子肅然起敬,立即向這位武林前輩脅骸骨,稽首合十,拜了幾拜。
他拜過了海雲子的骸骨,方才站起身來,把那一幅畫圖揭下,卷好藏在懷裡,又恐怕有别的遺物,把石室地面挑掘了一遍。
忙了半天,在洞角的泥土裡,掘出幾支暗器,鏽得不成樣子,連形式也看不出了!清虛散人方才離開了玄武岩,下了華山,把畫圖帶在身邊研究,不久他發現了畫軸裡得秘密,知道九陰真經原本已經被海雲子沉入山溪,他未嘗不起意到華山尋找。
可是清虛散人畢竟是全真派的掌門,武功造詣到了爐火純青境地,即使找着九陰真經,對自己也沒有多大好處,何況畫圖中的謎語十分深奧,自己研究了好幾次,也猜不出一個頭緒來,隻好把它鎖在箱裡,和峨眉派天罡北鬥陣的原圖放在一起,許多年都沒有理會,直到今天壽元已盡,方才把這畫圖交給自己徒弟,王重陽聽了十分感慨! 清虛散人把面孔一整,說道:“
有一年,他到陝西華山去找一個朋友,到那朋友的家裡時,恰巧出外去了,清虛散人撲了個空,為了避免空手而回起見,索性在華山住下來,到處遊玩,舉凡華山名勝,象黃龍洞,上天梯,百轉峰等,遊曆殆遍。
有一天,他遊到太華山的玄武岩頂,突然狂風大作,黑雲滿天廣大有山雨欲來之勢,清虛散人雖然不怕下雨,可是也恐怕大雨淋漓之下,衣服濕透,要晾幹它十分費事,他立即走到玄武岩下,這裡有一條天然間縫,仄隻數尺,深可一丈,縫頂生滿藤蔓一類野生植物,清虛散人立即躲進縫裡,刹那間雷電交作,大雨傾盆而下,清虛散人暗裡慶幸,好在自己找着這一個現成的避雨地方,不然的話,真個變成了落湯雞!他正在欣賞雨景的時候,忽然聽見一陣筝聲,發自洞壁,叮叮咯冷,如鳴金玉,清虛散人出其不意,吓了一跳! 他立即附在岩壁上,細聽筝聲,仿佛發自石裡,雖然不成曲韻,筝聲十分清越,仿佛有人在那裡輕攏慢撚,紅牙小拍的清彈,清虛散人再也忍不住了,叫道:“是哪一位朋友,躲在洞裡彈筝,請出來吧!”一連喊了幾遍,沒有半句回應,筝聲不停。
清虛散人越發納罕起來,他聽出筝聲發自石内,忽然想出一個道理,退後幾步,氣納丹田,伸兩臂抵住發聲的洞石,運用金剛巨靈掌的功夫,使勁一推,他這一推非同小可!真個有排山倒海的勁力,那塊洞石轟隆一聲,向左移開三尺,洞石移處,奇景就在眼前出現。
原來洞石後面是一間小小的石室,室形如鬥,隻有六尺見方,正中坐着一具骷髅,雙手下垂,象僧道打坐的樣子,骷髅骨的面前放了一具鐵筝,形式奇古,這鐵筝想是精鋼制成,烏黑晶亮,井沒有鐵鏽蝕紋,筝上弦線完好如常,恰好石室頂上有一個小洞,雨水由小洞涓涓滴落,打在弦線之上,叮叮咚咚,毋怪發出筝聲,仿佛有人彈奏一樣了!啞謎既然揭破,清虛散人不禁啞然失笑! 可是他又引起另一個念頭來,這骷髅怎的會在石室裡面呢?看這塊大石的位置,是人力移成的,堵塞了石室的人口,換句話說,這人不是自己移石囚禁自己,就是被人家用石頭塞住入口,活活悶死,總之是有蹊跷在内,清虛散人更不猶豫,取出千裡夜明火筒來,點着了火,火光照處,又有新奇發現! 原來骷髅骨的背後,挂了一張畫圖,是一幅華山風景的水墨畫,畫紙雖然發黃,并不黴爛,連畫軸也十分完好,畫邊的石牆上,卻有幾行石刻的字,清虛散人不敢造次,就着洞外雨水反光一看,那幾行字竟是: “餘海雲子是也,為崆峒派掌門,窮畢生之精力,保存九陰真經,免成武林毒瘤,三十年此志不渝,直至一息尚存,壽元将盡,欲毀輕而未敢,沉諸深淵,真經藏處在畫圖裡,留贈有緣,德佑五年春絕命前刻。
” 清虛散人方才知道這骷髅骨竟是一百多年以前,抱着九陰真經歸隐的海雲子,他保存真經到臨死那一天,方才藏在秘處,又恐怕武學瑰寶,因己一人而毀,又害怕真經落在匪人手裡,遺毒無窮,在兩種矛盾心情下,居然在沒有法子中想出計策,先把真經原本埋掉,卻把真經藏處隐寓在畫圖裡。
好使有緣的人,日後發現,用心不可謂不苦了,清虛散人想到這裡,不禁對海雲子肅然起敬,立即向這位武林前輩脅骸骨,稽首合十,拜了幾拜。
他拜過了海雲子的骸骨,方才站起身來,把那一幅畫圖揭下,卷好藏在懷裡,又恐怕有别的遺物,把石室地面挑掘了一遍。
忙了半天,在洞角的泥土裡,掘出幾支暗器,鏽得不成樣子,連形式也看不出了!清虛散人方才離開了玄武岩,下了華山,把畫圖帶在身邊研究,不久他發現了畫軸裡得秘密,知道九陰真經原本已經被海雲子沉入山溪,他未嘗不起意到華山尋找。
可是清虛散人畢竟是全真派的掌門,武功造詣到了爐火純青境地,即使找着九陰真經,對自己也沒有多大好處,何況畫圖中的謎語十分深奧,自己研究了好幾次,也猜不出一個頭緒來,隻好把它鎖在箱裡,和峨眉派天罡北鬥陣的原圖放在一起,許多年都沒有理會,直到今天壽元已盡,方才把這畫圖交給自己徒弟,王重陽聽了十分感慨! 清虛散人把面孔一整,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