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涉東海聞女魁 斷船桅書生戲盜

關燈
頓然響了起來,每逢他向哪一個镖局伸手讨銀子,這些镖頭個個忍聲吞氣,雙手捧上,不放短缺一分一錢,黃固拿了銀子,又到别處去花了。

     似這樣過了三年,大河以北吃镖行伍的,把黃固畏如神鬼,萬人咒罵,可是始終沒有一個人膽敢提起勇氣和他較量。

     三年之後,黃固大概覺得北省沒有武林中人敢和自己相抗,委屈順從,覺得沒有什麼意思,突然銷聲匿迹了!镖行的人看見黃固不再出來搗亂,方才松一口氣。

     黃固銷聲匿迹之後,究竟躲到哪裡去呢?原來他回到江南故裡,一個人隐居在浙江西部的雁蕩山,把周侗贈給自己的幾本易理之書,以及太公陰符之術,苦苦揣練,原來他一心一意的研究先天易理,奇門生克,五行變化之學。

     這種本領在我國古書上,稱為奇門遁甲,絕對不是迷信愚人之術,而是古人行軍布陣一種繩規墨矩,曆史上最有名的一次孫膑大破龐涓,用的就是六甲陣法,可惜這種奇門遁甲之術,自從經過秦始皇焚書坑儒,我國文化道了一場空前浩劫之後,便蕩然無存了。

     直到魏蜀吳三國時代,諸葛亮由他嶽丈黃公那裡,學了一些奇門遁甲,便有魚腹浦擺八陣圖,圍困東吳大将陸遜這一件事,可惜三國之後,便不再聽見有人會這種奇門八陣了! 黃固自負絕世聰明,他發誓要把奇門遁甲的功夫練成,在雁蕩山深處,壘石為陣,細心考究,過了半年,方才把奇門八陣的方向弄清楚,再過半年,又把六十四重門戶排成,颠來倒去,也不錯誤,他試着促了幾頭小魯放入自己擺的奇門石陣裡。

    那幾頭小獸左竄右突,始終逃不出來,黃固知道自己的奇門遁甲練成了,不禁仰天大笑! 他狂笑了一陣,忽然發出一個奇想,白己如果憑着一身武學,在汪洋浩瀚的大海裡,霸占一個島嶼,海外稱雄,收羅一班門徒,獨創一家武學,縱然不至青史留名,也可以在武林之中,放一異彩。

    黃固立定了這個主意之後,立即離開了雁蕩山,到濱海之區去,物色一個合意的島嶼。

     他由山東半島沿海找起,首先遊遍長山八島,老鐵山頭,廟島群島、以至膠州灣,勞山灣,七星洋各島嶼,找來找去,經曆島嶼凡三十多個,始終沒有找到一個合心意的島嶼,後來他找到黃海盡頭鼈頭洋一個島嶼;稍為合意,他在島上逗留了一個多月,剛把奇門八陣擺好,王重陽便乘搭海船經過該島,因取淡水而緻擾亂了他的石陣。

     黃固生性孤僻古怪,一怒之下,拆散了奇門陣,刻石留詩,揚帆他去,這就是黃固匿身荒島的前因後果,按下不表。

     再說王重陽乘着丁二毛的海船,繼續航行,經過了鳌頭洋海面,這裡就是黃海盡頭,也即是東海的北端了!丁二毛忽然由中艙裡拿了一面黑色三角小旗出來,綁在帆索之上,扯上桅頂,王重陽一看這面三角黑旗。

    不由吓一大跳。

     原來這面黑色小旗中心,繡了一個白色的骷髅頭,底下還有兩根交叉白骨,好象海盜船的标幟一般,王重陽急忙向丁二毛的兒子問道:“喂!你們怎的扯起這一面旗,旗上繡的東西,怎的這樣難看?” 丁二毛兩個兒子把嘴一努,說道:‘難看,這面旗子的來頭可不小啦,我們為了這面旗子,每年要納五兩銀子的哩!” 王重陽下禁大奇,問道:“五兩銀子買一面旗?這面旗有什麼好處?” 丁二毛歎了一口氣道:“相公有所不知了!你老初次行走海道,不知道海上的事情呢!” 王重陽恍然若有所悟,說道:“哦!那是海盜給你們的旗幟了!” 丁二毛當堂面上變色,搖下說道:“相……相公,你切不要叫海盜,應該叫做好漢呀!” 王重陽曬然一笑道:“很好,我就叫他好漢,你這面骷髅黑旗一定是好漢給你的啦,這些海上好漢一定很兇,是與不是?” 丁二毛的大兒子丁剛接口道:“相公說的話不錯,東海上往來的船隻,每一隻都要向女大王交納銀子,領取這一支能髅黑旗哩!” 王重陽聽了女大王這三個字,不禁大感興趣,笑着問道:“哦!原來帶領海上好漢的,是一位女大王,這位女大王想必長得很美吧!”丁剛笑了一笑,便把一切說了。

     原來這三年來,東海出了一位女大王,這女盜酋本身姓孫,芳名風姑兩字,貌美如花,不過二十歲左右的年紀,卻是心如蛇蠍,是個殺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