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百禽谷書生練技
關燈
小
中
大
樹枝帶着幾丈方圓一頂樹帽,隆然倒下!
清虛散人大笑說道:“行了!你懂得把内力剛柔使用,武家有說,剛不能久,柔不能守,又說,遇剛必折,遇柔必懦,比如你打大樹,如果用剛力蠻撞,就算把樹身打裂無數洞穴,好象蜂巢一般,樹身也不會倒,可是你會用柔力,倒輕拖斫,大樹便自自然然的斷折,很好,你可以跟我一起練坐功了!”
他教王重陽坐在斷樹樁上,依照全真派打坐的式子,調息入定,氣聚三台,把身體的氣導引出來,一吐一納,一呼一吸,都有法度分寸,王重陽由這天起,坐在斷樹樁上,跟師父一起對練。
日子一久,王重陽由師父口裡,知道這一座山谷名叫做百禽谷,在太空山南麓,一年到晚,也難得見一個人來,正是練功夫最合理想的所在,故此清虛散人選中這個地方,這座樹枝形如帳幕,不怕風雨侵入,清虛散人每隔若幹時日,必定到山下市鎮去采買糧食回來,但是他的練功已經到了爐火純青境地,可以辟谷,通常三四天不吃米糧,隻用一點山果清水便算,王重陽卻沒有這個本領,隻好每個月出外一次買東西,至于那些鳥雀,似乎嘈雜讨厭,可是日子一久,王公子覺得這些鳥雀鳴聲有剛有柔,鳥雀飛翔上下,也和本派先天運氣之理,暗暗符合。
他在百禽谷裡一住半年,清虛散人方才差遣他下山買糧食用品,王重陽一到市鎮上,馬上覺得自己有一種異常的感覺,原來自己的耳朵,居然聽出幾百人說話的聲音來,怎會聽出幾百人的話聲呢?比如一個人在鬧市裡,極其量隻可以聽見自己身邊三四個人,或者是十個八個人說話的聲音,餘外的人即使十分嘈吵,在自己耳朵裡也隻聽見一陣喧聲罷了。
但是王重陽卻不然,他在百禽谷裡聽慣鳥叫,心無二用,時日久了,哪一種是山麻,那一種是喜鵲,那一種是翠鳥,王重陽完全可以分辨出來,現在置身鬧市,自己身邊百步之内所有人說話的聲音,老幼婦孺啼笑說話,販夫走卒議價争執的聲音,完全聽了一清二楚,王重陽十分詫異,匆匆忙忙的買了東西,返回百禽谷裡向師父說了經過。
清虛散人大笑道:“你對全真教的内功已經進到第二層,差不多小成了!古人有一句話,兼聽則聰,偏聽則蔽,你已經做到前一句,将來練閉目換掌,聽風接暗器時,簡直事半而功倍呢!” 閑話體提,王重陽在百禽谷中,一直過了八個寒暑,他自己坐的一根斷樹樁幾乎埋入泥内,和泥土相平之後,清虛道人方才指點他全真派拳腳功夫,全真的劍法,本來天下武宗派,都是由練外功入手,外壯功夫完成了,方才再練内家功夫,全真派的武功卻是例外,先由内功入手,内功大道修成了,方才再練外功拳腳,惟其這樣,物色人才最難,因為世上福慧雙修的美好良材并不多見,不過惟其這樣,全真派的武功,方才超卓不凡,日後王重陽得到“天下武術第一”的銜頭,連他的徒弟全真七子也名震江湖就是這個來由呢! 光陰如白駒過隙,王重陽在百禽谷裡,一住就是整整一十二個年頭,除了起先八年練内功之外,其他四年都是練外功拳腳和劍術本領,清虛散人對王重陽的劍術,指點不遺餘力。
有一天,王重陽在谷口苦練“神龍掉尾”一着劍法,原來全真派的劍法,雖然隻得四十二招,卻是實而不華,每一招一式都含蓄着無窮變化,極大威力,單是他目前練的“神龍掉尾”一着,便不容易練成,這着劍法要在跟敵人對戰的時候,突然把劍交到左手,運足臂力,将手中劍照敵人身上用力一擲,整支劍穿透對方的身體,隻剩劍柄,這一着看來簡單,卻是極難。
因為武功高強的對手,要找他的空隙,談何容易?而且擲出的時候,手法要很要準,王重陽把谷口兩株小樹當作鹄的,練習這路劍法,他接連練了一個多月,清虛散人仍然認為不大滿意,有一次他還叫王重陽把劍向自己擲來,被他伸出兩個指一夾,便箝住了,王重陽臊得滿面通紅,清虛散人拍拍他的肩頭道:“徒兒,不用灰心,再多練幾十遍,便成功啦!” 這天清晨,王重陽仍然練“神龍掉尾”這一着,試了幾次都不能夠得心應手,正在苦思的時候,忽然聽見谷外傳來一個人奔跑的聲音,還有人喊叫逍:“捉住他,捉住他!今回不要讓他跑掉了!”—— 網友掃校
日子一久,王重陽由師父口裡,知道這一座山谷名叫做百禽谷,在太空山南麓,一年到晚,也難得見一個人來,正是練功夫最合理想的所在,故此清虛散人選中這個地方,這座樹枝形如帳幕,不怕風雨侵入,清虛散人每隔若幹時日,必定到山下市鎮去采買糧食回來,但是他的練功已經到了爐火純青境地,可以辟谷,通常三四天不吃米糧,隻用一點山果清水便算,王重陽卻沒有這個本領,隻好每個月出外一次買東西,至于那些鳥雀,似乎嘈雜讨厭,可是日子一久,王公子覺得這些鳥雀鳴聲有剛有柔,鳥雀飛翔上下,也和本派先天運氣之理,暗暗符合。
他在百禽谷裡一住半年,清虛散人方才差遣他下山買糧食用品,王重陽一到市鎮上,馬上覺得自己有一種異常的感覺,原來自己的耳朵,居然聽出幾百人說話的聲音來,怎會聽出幾百人的話聲呢?比如一個人在鬧市裡,極其量隻可以聽見自己身邊三四個人,或者是十個八個人說話的聲音,餘外的人即使十分嘈吵,在自己耳朵裡也隻聽見一陣喧聲罷了。
但是王重陽卻不然,他在百禽谷裡聽慣鳥叫,心無二用,時日久了,哪一種是山麻,那一種是喜鵲,那一種是翠鳥,王重陽完全可以分辨出來,現在置身鬧市,自己身邊百步之内所有人說話的聲音,老幼婦孺啼笑說話,販夫走卒議價争執的聲音,完全聽了一清二楚,王重陽十分詫異,匆匆忙忙的買了東西,返回百禽谷裡向師父說了經過。
清虛散人大笑道:“你對全真教的内功已經進到第二層,差不多小成了!古人有一句話,兼聽則聰,偏聽則蔽,你已經做到前一句,将來練閉目換掌,聽風接暗器時,簡直事半而功倍呢!” 閑話體提,王重陽在百禽谷中,一直過了八個寒暑,他自己坐的一根斷樹樁幾乎埋入泥内,和泥土相平之後,清虛道人方才指點他全真派拳腳功夫,全真的劍法,本來天下武宗派,都是由練外功入手,外壯功夫完成了,方才再練内家功夫,全真派的武功卻是例外,先由内功入手,内功大道修成了,方才再練外功拳腳,惟其這樣,物色人才最難,因為世上福慧雙修的美好良材并不多見,不過惟其這樣,全真派的武功,方才超卓不凡,日後王重陽得到“天下武術第一”的銜頭,連他的徒弟全真七子也名震江湖就是這個來由呢! 光陰如白駒過隙,王重陽在百禽谷裡,一住就是整整一十二個年頭,除了起先八年練内功之外,其他四年都是練外功拳腳和劍術本領,清虛散人對王重陽的劍術,指點不遺餘力。
有一天,王重陽在谷口苦練“神龍掉尾”一着劍法,原來全真派的劍法,雖然隻得四十二招,卻是實而不華,每一招一式都含蓄着無窮變化,極大威力,單是他目前練的“神龍掉尾”一着,便不容易練成,這着劍法要在跟敵人對戰的時候,突然把劍交到左手,運足臂力,将手中劍照敵人身上用力一擲,整支劍穿透對方的身體,隻剩劍柄,這一着看來簡單,卻是極難。
因為武功高強的對手,要找他的空隙,談何容易?而且擲出的時候,手法要很要準,王重陽把谷口兩株小樹當作鹄的,練習這路劍法,他接連練了一個多月,清虛散人仍然認為不大滿意,有一次他還叫王重陽把劍向自己擲來,被他伸出兩個指一夾,便箝住了,王重陽臊得滿面通紅,清虛散人拍拍他的肩頭道:“徒兒,不用灰心,再多練幾十遍,便成功啦!” 這天清晨,王重陽仍然練“神龍掉尾”這一着,試了幾次都不能夠得心應手,正在苦思的時候,忽然聽見谷外傳來一個人奔跑的聲音,還有人喊叫逍:“捉住他,捉住他!今回不要讓他跑掉了!”—— 網友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