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午夜燭奸
關燈
小
中
大
清虛散人已經看出王雨軒的心理來,立即笑道:“老員外恐怕令郎做了道士,便斷絕香火後代了嗎?令郎現在年紀還小,不過八九歲的光景,貧道意思要他中年以後,方才帶上黃冠,老員外春秋正盛,還在壯年,焉知将來沒有生育呢?”
王雨軒恍然大悟,這一個兒子如果不是遇着清虛散人,已經死了,哪會還有性命,就是把他送給道士,也不為過,何況五妾巧紅不失宜男之相,将來何愁沒有生育,王雨軒立即點了點頭。
向兒子道:“嘯秋,過來拜見師父!” 王嘯秋初見清虛散人,不知怎的,心頭上已經起了一種親切的感覺,一顆小心靈裡,已經覺得清虛散人是個和藹可親的人,一聽見父親叫他拜見師父,立即把兩膝一屈,跪在清虛散人面前,一連叩了幾十下響頭,幾乎把頭也叩腫了。
清虛散人笑着扶他起來,說道:“夠了夠了,不用叩啦!” 王雨軒這時候已經吩咐家人把棺木喪帳等物完全撤去,用火化掉,另外在後花園裡開了一間丹舍,給清虛散人安歇,清虛散人給王員外擇了吉日,給王嘯秋舉行拜師大典。
這天早上王嘯秋穿過一套新衣服,走入丹舍,清虛散人已經擺好香案,挂起一幅畫像來,是一個道士的模樣,五绺長須,芒鞋竹杖,飄飄欲仙,上面寫着全真教祖師許真人等字樣,王嘯秋卻是乖巧,一見了祖師的畫像,立即叩頭,清虛散人等他三跪九叩既罷,方才稽首說道:“弟子清虛告于祖師許真人之前,今日收王嘯秋為徒,期以十年,如果他有寸進,就是本教掌門弟子,戴上黃冠,祖帥慈悲,請助弟子得如所願!” 王嘯秋聽了他這幾句話,不禁心中一凜,師父說要教我十年功夫,如果我能夠成材,給我做全真教的掌門,什麼叫做全真教呢?他不禁把一雙懷疑的眼光,望着祖師畫像。
清虛散人看出他的意思,問道:“徒弟,你拜過祖師之後,就是我全真教弟子了,你可知道全真教的來曆嗎?” 王嘯秋道:這個弟子不知,還望師父垂誨!” 清虛散人指了一指畫圖,說道:“全真教本來是道教的别名,道教相傳始于東周時的李耳,即是太上老君,不過太上老君生平隻擺道德經五千言,還未創成教派,直到東漢初平,張道陵始創道教于南山,可是那時道教還隻限于持符念咒,禳鬼祈神,并不曾有武技,直到東晉元帝年間,全真祖師許真人出,本教方才放一異彩,真人計姓,俗名青陽。
出身原是江州太守許元之子,中年悟破人生生死之間,棄家入山修道,一十八年道成,遊戲三昧,武功超凡入聖,曾在黃河連斬蛟龍三條、保存了沿河數百萬生靈的性命,盛名大震,其後許其人白日飛升極樂,曹真人繼承其志,全真教練武術,發揚光大,直到今日,本教掌門已經一十七傳,差不多已經有三百年了!咱們全真教跟道教不同的地方,凡是教中弟子,不得沿門抄化,受人錢米,隻由自己苦修,其次決不假托神鬼斂取民财,自欺欺人,此外還有十大規條,不過現在你的年紀還小,跟你說了也不大懂,你還是慢慢的學功夫吧!” 王嘯秋方才有些明白過來,原來全真教的道士不用抄化錢米的,可是怎樣弄來衣食呢? 這個自己不懂,等到有機會的時候,再問清虛散人便了! 清虛散人又向王嘯秋道:“你因為誤服參菌,幾乎送了性命,雖說不是真死,也算死裡逃生,我給你改一個道号,名為重陽,即是重返陽世的意思,你可明白沒有?” 王嘯秋道:“那好極了!弟子常嫌嘯秋這兩個字,太刺耳了,以後就叫重陽吧!” 從此王嘯秋便改名王重陽,清虛散人由這天起,便把全真教的功夫,開始向王重陽灌注傳授。
全真教功夫的特色,就是先由内家入手,一般武林宗教練内功的,大概都是運氣吐納,導引升降一類功大,全真數卻是不然,最先注重的是斂神内視,心境空明,所謂心境空明即是一顆心全是赤裸裸的,沒有半點雜念,因為一個人有了雜念,比如名利之求,聲色之欲,犬馬之嗜,那就心有二用,沒有法子把内丹修成,全真教的所謂内丹,并不是如一般小說所描,某一個地方有一隻千年妖狐,修成一粒丹丸,夜晚吐了出來,攝取月華,這不過是齊東野語,空中樓閣,試問世上哪一個人,真正見過妖精煉仙吐出内丹呢?”
向兒子道:“嘯秋,過來拜見師父!” 王嘯秋初見清虛散人,不知怎的,心頭上已經起了一種親切的感覺,一顆小心靈裡,已經覺得清虛散人是個和藹可親的人,一聽見父親叫他拜見師父,立即把兩膝一屈,跪在清虛散人面前,一連叩了幾十下響頭,幾乎把頭也叩腫了。
清虛散人笑着扶他起來,說道:“夠了夠了,不用叩啦!” 王雨軒這時候已經吩咐家人把棺木喪帳等物完全撤去,用火化掉,另外在後花園裡開了一間丹舍,給清虛散人安歇,清虛散人給王員外擇了吉日,給王嘯秋舉行拜師大典。
這天早上王嘯秋穿過一套新衣服,走入丹舍,清虛散人已經擺好香案,挂起一幅畫像來,是一個道士的模樣,五绺長須,芒鞋竹杖,飄飄欲仙,上面寫着全真教祖師許真人等字樣,王嘯秋卻是乖巧,一見了祖師的畫像,立即叩頭,清虛散人等他三跪九叩既罷,方才稽首說道:“弟子清虛告于祖師許真人之前,今日收王嘯秋為徒,期以十年,如果他有寸進,就是本教掌門弟子,戴上黃冠,祖帥慈悲,請助弟子得如所願!” 王嘯秋聽了他這幾句話,不禁心中一凜,師父說要教我十年功夫,如果我能夠成材,給我做全真教的掌門,什麼叫做全真教呢?他不禁把一雙懷疑的眼光,望着祖師畫像。
清虛散人看出他的意思,問道:“徒弟,你拜過祖師之後,就是我全真教弟子了,你可知道全真教的來曆嗎?” 王嘯秋道:這個弟子不知,還望師父垂誨!” 清虛散人指了一指畫圖,說道:“全真教本來是道教的别名,道教相傳始于東周時的李耳,即是太上老君,不過太上老君生平隻擺道德經五千言,還未創成教派,直到東漢初平,張道陵始創道教于南山,可是那時道教還隻限于持符念咒,禳鬼祈神,并不曾有武技,直到東晉元帝年間,全真祖師許真人出,本教方才放一異彩,真人計姓,俗名青陽。
出身原是江州太守許元之子,中年悟破人生生死之間,棄家入山修道,一十八年道成,遊戲三昧,武功超凡入聖,曾在黃河連斬蛟龍三條、保存了沿河數百萬生靈的性命,盛名大震,其後許其人白日飛升極樂,曹真人繼承其志,全真教練武術,發揚光大,直到今日,本教掌門已經一十七傳,差不多已經有三百年了!咱們全真教跟道教不同的地方,凡是教中弟子,不得沿門抄化,受人錢米,隻由自己苦修,其次決不假托神鬼斂取民财,自欺欺人,此外還有十大規條,不過現在你的年紀還小,跟你說了也不大懂,你還是慢慢的學功夫吧!” 王嘯秋方才有些明白過來,原來全真教的道士不用抄化錢米的,可是怎樣弄來衣食呢? 這個自己不懂,等到有機會的時候,再問清虛散人便了! 清虛散人又向王嘯秋道:“你因為誤服參菌,幾乎送了性命,雖說不是真死,也算死裡逃生,我給你改一個道号,名為重陽,即是重返陽世的意思,你可明白沒有?” 王嘯秋道:“那好極了!弟子常嫌嘯秋這兩個字,太刺耳了,以後就叫重陽吧!” 從此王嘯秋便改名王重陽,清虛散人由這天起,便把全真教的功夫,開始向王重陽灌注傳授。
全真教功夫的特色,就是先由内家入手,一般武林宗教練内功的,大概都是運氣吐納,導引升降一類功大,全真數卻是不然,最先注重的是斂神内視,心境空明,所謂心境空明即是一顆心全是赤裸裸的,沒有半點雜念,因為一個人有了雜念,比如名利之求,聲色之欲,犬馬之嗜,那就心有二用,沒有法子把内丹修成,全真教的所謂内丹,并不是如一般小說所描,某一個地方有一隻千年妖狐,修成一粒丹丸,夜晚吐了出來,攝取月華,這不過是齊東野語,空中樓閣,試問世上哪一個人,真正見過妖精煉仙吐出内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