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駕飄鳳泊
關燈
小
中
大
武官員太多,免不了搬是弄非,小弟願到一個省,也免得在京師觸景生情,回首往事……”
萬古雷道:“那好,這事我會察報朱能都督和道衍師叔,相信能使老弟如願!”
耿牛道:“俺做不來官,也不會管那些士卒,俺跟師兄做百姓去!”
曹罡道:“這樣吧,等見到翠仙她們,大家再好好合計一番,現在反正也辭不了官。
” 正說到這兒,侍衛禀報,京師來人,道衍法師請萬大人即刻進京師,有重要事相商。
萬古雷帶上李傑、張超、張鼎和二十個侍衛,立即騎馬前往京師。
天黑後到達,直奔承恩寺,道衍法師說在這裡見他。
在廣場,他們找了家飯館吃飯,飯後找好旅店,他才往承恩寺裡來。
知客僧将他迎到方丈室。
這也是清幽的小院。
見過禮,上過茶,道衍法師面無笑容,沉着臉道:“師侄昨夜可是來了京師了”“是的,愚侄回……”“你可是到吏部侍郎公冶子明家?” “是的。
”“唉,師侄你好魯莽,不奉軍令,怎能私自來京師?來了京師又怎能上公冶家?你……” 萬古雷道:“小侄有不得己的苦衷!” 道衍法師道:“縱有苦衷,也不該違了軍令呀!你知道朝中大臣多數都降了燕王,隻有少數死的死、逃的逃。
殿下列在冊的奸官本不多,但逃跑的大臣意味着什麼呢?意味着他們不願臣服。
因此觸怒了殿下,下令天下,凡百姓官員隻要捉住逃官者,賞官做、賞财物!公冶子明并未列在誅除的朝臣名冊上,可他為何要逃走呢?還有他的兒子公冶勳……”道衍法師說到這裡沒了聲音,改用傳音入密對他說:“告訴你一個機密,宮中起火時,建文帝已出逃,據查随行的人當中,有都指揮使公冶勳。
建文帝不死,就随時有威脅,因此燕王殿下密令心腹四處捉拿。
這公冶勳可想而知在殿下心目中占了多大的分量。
所以要捉拿公治子明,而方天嶽已經看住了他們一家,夜間又被他們逃了。
方天嶽看住公冶家時,殿下還未查清随建文帝逃走的官員有誰,直到今日才弄清,正好方天嶽告你私通叛臣,違反軍令私進京師,燕王殿下正好在火頭上,便下令将你撤職,捉拿後由侍衛隊審訊。
後被老納勸止,說由老納問明情況後再處置。
朱能在一旁也為你求清,殿下這才收回成命。
建文帝之事極為機密,不可對人說,若有人議論,必死無疑。
”萬古雷心灰意冷,點頭道:“知道了。
” 道衍法師又說話,這回出了聲音,他道:“殿下說,萬古雷在陣中放走敵将,講的是私情。
他又在給李景隆送信時,私自會見敵将,講的也是私情。
本王念他從舉事起沖鋒陷陣。
屢立戰功不與之計較,他竟私毫無悔改之意。
還有,他妒賢嫉能,心術不正,背後诽謗孫愛卿,想代替孫愛卿任侍衛隊掌印,以便接近本王,便于升官升爵,他又在孫愛卿跟前,攻擊方愛卿,法師還有你朱都督,為何卻偏愛萬古雷呢?三番五次為他開脫,可他實在不争氣,兩位該沒有話說了吧!好,看在兩位面上,撤去都指揮使一職,不再任用!” 萬古雷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在燕王眼中,竟是個無恥的小人,刹時間心裡像蓋上了一層厚厚的冰雪。
好啊,江山打下了,天豹衛六百人隻剩了三十三人,他這個天豹衛指揮使也不再有用了,就憑别人謗毀的幾句話,也不問清緣由,就這麼把他處置了!正好,他還怕辭官不準呢,這下如了願了,雖然受這樣的處置不公,自己又何必再去計較呢! 他哈哈一笑:“愚侄正愁沒有辭官的理由,這倒好,如願了,多謝方天嶽方大人!” 道衍法師說道:“你為何不為自己辯解?” 萬古雷苦笑道:“在殿下眼中,古雷不過是個利欲薰心的小人,既已定論,愚侄也無話可說,從今日起還小侄本來面目,倒也萬幸!” 道衍法師道:“老衲知你受人诽謗,這人老衲已查明,就是方天嶽!他在孫銳鋒面前說賢侄不服孫銳鋒雲雲,他收買了你軍中的一個百戶叫張善明,放走敵将就是他告發的,但殿下正為……”說到這裡又改為傳音入密,“那個出走的建文帝焦心,你與公治家有瓜葛,殿下遷怒于你,所以老衲未便多為你辯解……” 萬古雷道:“不必了,小侄本就想辭去官職,一則為父報仇,二則為了公冶小姐……” 道衍法師道:“昨夜你去公冶家有何事?” 萬古雷道:“小侄與公冶小姐約好,若進京師,便救他們一家出城。
公冶大人不願背棄舊主,也不願再為官,隻想隐姓埋名去過隐士生活。
哪知小侄竟被留在鎮江,昨日又遭人行刺受傷,以内力治愈傷後,趕到京師,哪知晚來了一步,人去樓空,隻有方天嶽的人……” “賢侄遭行刺受傷?何人所為!” 萬古雷把經過情形講了,指出是皇甫楠所為。
嬌嬌上次來北平,就為的是告訴他這事。
道衍法師遭:“方天嶽竟這般陰險,他說昨夜公冶子明逃走有可能是賢侄在暗中策劃,為了查看計謀是否成功,親自到公冶家視查。
還有,賢侄被留在鎮江,也是他講的讒言。
他說賢侄與公冶勳交好,最好不要去攻京城。
這是朱能告訴老衲的。
唉,想不到此人竟是個居心叵測、笑裡藏刀的僞君子!” 萬古雷道:“師叔明白就成了,今夜别過,不知何年相見,幾年來師叔多方關照小侄,小侄當銘記永生……”道衍法師道:“你我有緣,但人生聚散無常,别說什麼感恩的話,來日方長,仍可見面。
” “師叔運籌帷幄,功高蓋世,當還俗輔助明君,幹一番大事業……” “錯了,老衲一不還俗,二不受官,老衲隻是順天道而行,豈是貪功讨賞之輩?人間富貴,轉眼成空,又何必沉溺其中?” “師叔高人也,古今未見……” “不可如此說,這叫人各有志。
好,不說老衲的事,與你一起的弟兄,作何安置,老衲可以效勞,惟師侄隻等以後再向殿下……” “師叔千萬不要再為愚侄求官,這就還愚侄本來面目。
至于與我一起的幾位兄弟,郭公子願在軍旅,想在行省做個都指揮使足矣,曹大哥本就是錦衣衛千戶,讓他也在行省做部指揮使吧,他和郭兄現任都指揮同知,戰功比方天嶽大,官職卻比他低,不公平。
耿牛不是做官的料,與愚侄同行。
那羅斌賢弟,願與愚侄同報父仇。
還有天豹衛查俊、褚紅、李傑、揚大刀應授指揮使,張超、張鼎授千戶。
最早六百名弟兄剩下來的三十三個弟兄,應授百戶、千戶之職。
“道衍法師道:“燕王殿下念舊,他曾對老衲說過,除了獎勵有功将士,就連當初協助守北平城和其他城的婦女男丁都要獎賞,所以賢侄放心,老衲當與朱能說,由他辦理。
” 萬古雷道:“如此,小侄就可安心離開了。
”道衍法師道:“賢侄如今去哪裡?”萬古雷道:“先回北平府,安頓好家之後,小侄一要尋訪公冶一家,二要尋訪仇人。
” 道衍法師道:“賢侄離職而去,燕王少了個人才,但江湖上卻多了個義俠。
為民造福,殊途同歸,望好自為之!” 萬古雷道:“謹遵法旨。
”一頓,又道:“适才所言對兄弟們的安置,回鎮江後再與他們商議,若有變動,請郭兄轉禀法師。
”“好說好說,老衲盡力為之。
” “記得恩師覺禅大師臨别囑咐愚侄,上山之路就是下山之路,如今愚侄功成身退,正好應了師傅之言……” “賢侄今後再欲‘上山’,隻要來京師找老衲就是。
須知今後朝廷仍有用兵之時,賢侄可再度報效國家,望賢侄莫忘了老衲的話。
” “愚侄已經‘下山’,今後來不會再‘上山’,請師叔原諒,愚侄就做個遊俠造福于民吧!” “一切皆天意,不可勉強。
老呐今後仍住寺中,也算是功成身退吧!賢侄今後常來探望老衲,切勿過門而不入……” “愚侄定會來探望師叔。
夜已深,愚侄這就告退了,來日再相見!”道衍法師送他們寺門口,互道珍重而别。
第二天一早,萬古雷回到鎮江府。
他立即把郭、曹、羅、耿請來,說了見道衍法師的情形,隻不提建文帝出走的事。
衆人聽了大怒,大罵方天嶽人面獸心。
萬古雷道:“法師欲替我申辯,但我去意已決,請法師不必再說,至于兄弟們的出路,我請法師為各位請功,任都指揮使……”耿牛道:“師兄,俺不做官,跟你走!” 羅斌道:“我與萬大哥都有家仇,萬萬不能留在軍旅,隻能快意思仇!”曹罡道:“講義氣,俺是萬公子救的命,跟萬公子走吧,這官不做了!” 萬古雷道:“不可不可,郭兄所言甚是,這功名不是撿來的,得之不易。
再說做個好官确能造福于民,曹大哥該留在軍旅才是!”曹罡道:“好,聽萬老弟的,隻要萬老弟用得着,俺随時棄官來找老弟!” 萬古雷笑道:“兄弟中有人做官,這對大家都有好處,以後小弟定有借重之處。
”一頓,道:“我們的事已定,現聽聽那四位老兄怎麼說,我說的是秦憂他們……”- 遂命人請來四個怪人。
萬古雷道:“四位,我觸犯了軍規,被免了職,打算回北平做老百姓去了。
四位若願留在軍旅,我保舉四位做指揮使一級的官職……” 秦憂岔話道:“你要走了,叫咱們留在軍中?這話是不是真心?”“自然是真心,四位信不過在下嗎?”楊孤道:“咱們也不愛做官,這怎麼辦?”嚴寒道:“咱們出去商量商量。
” 陶悲道:“理該如此。
”四人便走了出去,但片刻就回來了。
秦憂道:“你是不是要報殺父之仇?”楊孤道:“你是不是要去尋找那小姐?” 嚴寒道:“你是不是要行俠仗義?” 萬古雷點頭:“是是是,都是!”四人同聲道:“咱們與你同行。
” 萬古雷一愣:“四位,皇甫楠勢大,又何苦跟随在下趟這渾水,不如去享清福……”四人道:“你小看咱們?” 萬古雷道:“哪兒的話呀、在下若有四位相助,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隻是連累……” 話未完,四人道:“少羅嗦,咱們不聽!” 萬古雷搖搖頭,命人把李傑、查俊等人以及天豹衛最早六百弟兄中的幸存者三十三人叫到院子天井裡來。
人到齊後,他一個個把他們看了一遍,不禁有些激動。
“各位,咱們天豹衛六百弟兄在北平舉事,跟随燕王殿下南征,立下了汗馬功勞!”他深情地看着弟兄一張張飽經雨雪風霜的臉,“如今隻剩下了三十三名弟兄,但咱們沒有辜負燕王殿下的重托,沒有辜負王妃殿下的期望,天豹衛所向披靡,英勇無畏!”一頓,故低了聲音續道:“我昨夜奉命去見道衍法師,我因私自進京城處置私事犯了軍規,已被免職……” 話聲剛落,衆人皆無比驚訝,大聲喧嘩起來,都說不公平,豈能因小過重罰…… 萬古雷請大家靜下來,又道:“古雷對免職一事并無異議,因古雷入軍旅前沾惹過一些是非,必須脫出軍旅去了斷。
古雷走後,有郭都司、曹都司照顧各位,論功加封官職,衣錦還鄉,望各位勤于軍務,報效國家!他日有緣,或能相見,各位,請多保重!” 衆人紛紛向他道别,有的歎息,有的涕淚交流,依依不舍離開。
李傑待人走完後,突然下跪道:“屬下願随大人行走江湖,請大人允準!” 古雷道:“你這是幹什麼?你在軍旅中自有前程,和我浪迹江湖有什麼好?起來……” 李傑道:“屬下決心追随萬大人,此志不移,望大人恩準……” 萬古雷道:“我的仇人是武功高手,江湖生涯刀光劍影,不亞于沙場争戰,你家有寡母,盼你在軍旅中謀個前程,你總不能丢棄正三品的指揮使職位随我去闖蕩江湖?” 李傑道:“大人待屬下思重如山,屬下豈是個忘恩負義的小人,恩公……” 萬古雷岔話道:“你把話扯到哪兒去了,趕快起來,我不要你追随左右……” 李傑道:“求大人恩準,屬下真心實意願追随大人,求大人開恩,我……” 耿牛與他合得來,便道:“師兄,準了他吧,他可是真心實意的,大家又是好朋友,分開來怪難受的,俺求師兄準了他!” 羅斌也道:“李賢弟自願與我們一起,大哥又何必拒絕他?還是準了吧!” 萬古雷見李傑直挺挺跪着,滿面流淚,隻好道:“起來起來,你真是的,何苦再跟我去冒江湖風險?将來你可不要後悔!”李傑大喜,這才從地上起來。
這一幕被站在院門外的楊大刀等人看得清清楚楚,馬上沖了進來,嚷道:“萬大人,俺楊大刀不願再在軍中混,和李傑一樣,願追随大人左右?” 萬古雷一瞧,這夥人中還有查俊、褚紅以及天豹衛三十三人中的五人,便道:“楊兄,你本在軍中做官,如今升到指揮同知,也是拿性命換來的,不能輕易棄之如蔽履!” 楊大刀道:“大人,正因為俺從軍多年,厭棄了軍中生涯,所以願追随大人……” 萬古雷截住他的話道:“我有父仇要報,從此浪迹江湖,過那刀頭舐血的日子,并非從此回家納福,我勸楊兄消了此念!” 楊大刀道:“俺随大人去做江湖遊俠,縱橫江湖,何等痛快,不似在軍旅中,天天蹲在一個地方,說不定什麼時候又要去征戰,俺楊大刀膩了膩了,可又沒地方可去,難得遇到像大人你這樣的大丈夫,所以像鐵了心追随……” 查俊道:“大人,适才咱們退出去之後,天豹衛的老弟兄們就議論開了,大家都不願再在軍中度日,當初六百人隻剩下咱們三十三個弟兄,大家說這是難得的緣份,不願彼此再分離。
大家說不如追随萬大人,找個地方買下塊田莊,取名天豹莊,大家務農謀生。
這天豹莊的名稱,用來紀念死去的弟兄,也使天豹衛名聲不堕,因此讓咱們幾個求求大人。
大家說,這麼多人可不能讓大人出資養着,幹農活種田就能養活自己,也可供奉大人……” 萬古雷一聽,不禁激動起來,天豹衛隻剩下三十三人,算上李傑、查俊、褚紅、郭、曹、羅、耿和自己,正好四十一人,弟兄們要求建個天豹莊務農過後半生,這也無可非議。
因道:“我可以出資買下一處田莊,供各位安居度日,但我不能與各位在一起,我身負血仇,仇人就是原錦衣衛指揮使皇甫楠,若各位與我在一起,勢必禍及大家……” 褚紅道:“大人,弟兄們說了,買田莊的錢,大夥一湊就有了。
大夥說,在軍中幾年,萬大人破了多少财,接濟死去的弟兄們的眷屬,大家對大人感恩戴德,隻想追随大人左右。
至于大人的家仇,也是弟兄們的仇,不信咱這就出去與大夥商議,聽聽大夥怎麼說!” 不一會兒,褚紅等人轉回來,後面跟着天豹衛的全體弟兄。
查俊道:“大人,弟兄們都願追随左右,大人的家仇,就是弟兄們的仇……” 萬古雷激動地說:“大家這番情意,古雷心領,但古雷今後仗劍行俠,除暴安良,沒有太平日子,是以不願拖累各位弟兄……” 言未了,弟兄們嚷了起來,說四年征戰,曆經艱險,不怕再過刀頭舔血的日子,隻要萬大人不抛下大家弟兄,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辭,弟兄們七嘴八舌,情義深重,使郭劍平等人也感動萬分,一個個眼眶含淚。
萬古雷深受感動,抱拳道:“既蒙大家厚愛,古雷隻好答應,今後有照顧不周之處,望弟兄們海涵!古雷感謝大家!” 弟兄人聽他答應,齊聲歡呼起來,接着大家去收拾行裝。
郭劍平請萬古雷等人入室。
郭劍平含淚道:“萬兄,并非小弟貪戀官場,隻因先父死得冤枉,郭家身敗名裂,小弟有意重振門庭,以告慰其父母在天之靈、是以不能與萬兄聯袂行走江湖,對不起萬兄……” 萬古雷連忙道:“郭兄不必如此,小弟也不願郭兄成為江湖遊俠。
郭兄乃将門之子,重振家聲實也應該,今後大家仍是好朋友!”郭劍平滴下淚珠:“多謝萬兄大度!” 此時又聽天井裡亂哄哄,李傑闖了進來道:“各位,順義衛的侍衛隊要見萬大人……” 萬古雷等從屋中出來,隻見天井裡黑壓壓站滿了人,見他出來就嚷道:“萬大人,千萬别扔下咱們呀!咱們也跟萬大人走……” 萬古雷連忙對大家說,他去職後要報父仇,不願帶累大家,勸大家留在軍中報效朝廷。
他說了半天,才把大部分人勸走,但仍有六十多人不願走,願到天豹莊做個莊丁。
李傑代之六十五人說話,請萬古雷允準。
“天豹莊”的事,自然是李傑洩露的,萬古雷也不好指責他,答應收下。
當晚,軍中舉行告别宴,弟兄們依依不舍,徹夜話别…… 一全書完一
” 正說到這兒,侍衛禀報,京師來人,道衍法師請萬大人即刻進京師,有重要事相商。
萬古雷帶上李傑、張超、張鼎和二十個侍衛,立即騎馬前往京師。
天黑後到達,直奔承恩寺,道衍法師說在這裡見他。
在廣場,他們找了家飯館吃飯,飯後找好旅店,他才往承恩寺裡來。
知客僧将他迎到方丈室。
這也是清幽的小院。
見過禮,上過茶,道衍法師面無笑容,沉着臉道:“師侄昨夜可是來了京師了”“是的,愚侄回……”“你可是到吏部侍郎公冶子明家?” “是的。
”“唉,師侄你好魯莽,不奉軍令,怎能私自來京師?來了京師又怎能上公冶家?你……” 萬古雷道:“小侄有不得己的苦衷!” 道衍法師道:“縱有苦衷,也不該違了軍令呀!你知道朝中大臣多數都降了燕王,隻有少數死的死、逃的逃。
殿下列在冊的奸官本不多,但逃跑的大臣意味着什麼呢?意味着他們不願臣服。
因此觸怒了殿下,下令天下,凡百姓官員隻要捉住逃官者,賞官做、賞财物!公冶子明并未列在誅除的朝臣名冊上,可他為何要逃走呢?還有他的兒子公冶勳……”道衍法師說到這裡沒了聲音,改用傳音入密對他說:“告訴你一個機密,宮中起火時,建文帝已出逃,據查随行的人當中,有都指揮使公冶勳。
建文帝不死,就随時有威脅,因此燕王殿下密令心腹四處捉拿。
這公冶勳可想而知在殿下心目中占了多大的分量。
所以要捉拿公治子明,而方天嶽已經看住了他們一家,夜間又被他們逃了。
方天嶽看住公冶家時,殿下還未查清随建文帝逃走的官員有誰,直到今日才弄清,正好方天嶽告你私通叛臣,違反軍令私進京師,燕王殿下正好在火頭上,便下令将你撤職,捉拿後由侍衛隊審訊。
後被老納勸止,說由老納問明情況後再處置。
朱能在一旁也為你求清,殿下這才收回成命。
建文帝之事極為機密,不可對人說,若有人議論,必死無疑。
”萬古雷心灰意冷,點頭道:“知道了。
” 道衍法師又說話,這回出了聲音,他道:“殿下說,萬古雷在陣中放走敵将,講的是私情。
他又在給李景隆送信時,私自會見敵将,講的也是私情。
本王念他從舉事起沖鋒陷陣。
屢立戰功不與之計較,他竟私毫無悔改之意。
還有,他妒賢嫉能,心術不正,背後诽謗孫愛卿,想代替孫愛卿任侍衛隊掌印,以便接近本王,便于升官升爵,他又在孫愛卿跟前,攻擊方愛卿,法師還有你朱都督,為何卻偏愛萬古雷呢?三番五次為他開脫,可他實在不争氣,兩位該沒有話說了吧!好,看在兩位面上,撤去都指揮使一職,不再任用!” 萬古雷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在燕王眼中,竟是個無恥的小人,刹時間心裡像蓋上了一層厚厚的冰雪。
好啊,江山打下了,天豹衛六百人隻剩了三十三人,他這個天豹衛指揮使也不再有用了,就憑别人謗毀的幾句話,也不問清緣由,就這麼把他處置了!正好,他還怕辭官不準呢,這下如了願了,雖然受這樣的處置不公,自己又何必再去計較呢! 他哈哈一笑:“愚侄正愁沒有辭官的理由,這倒好,如願了,多謝方天嶽方大人!” 道衍法師說道:“你為何不為自己辯解?” 萬古雷苦笑道:“在殿下眼中,古雷不過是個利欲薰心的小人,既已定論,愚侄也無話可說,從今日起還小侄本來面目,倒也萬幸!” 道衍法師道:“老衲知你受人诽謗,這人老衲已查明,就是方天嶽!他在孫銳鋒面前說賢侄不服孫銳鋒雲雲,他收買了你軍中的一個百戶叫張善明,放走敵将就是他告發的,但殿下正為……”說到這裡又改為傳音入密,“那個出走的建文帝焦心,你與公治家有瓜葛,殿下遷怒于你,所以老衲未便多為你辯解……” 萬古雷道:“不必了,小侄本就想辭去官職,一則為父報仇,二則為了公冶小姐……” 道衍法師道:“昨夜你去公冶家有何事?” 萬古雷道:“小侄與公冶小姐約好,若進京師,便救他們一家出城。
公冶大人不願背棄舊主,也不願再為官,隻想隐姓埋名去過隐士生活。
哪知小侄竟被留在鎮江,昨日又遭人行刺受傷,以内力治愈傷後,趕到京師,哪知晚來了一步,人去樓空,隻有方天嶽的人……” “賢侄遭行刺受傷?何人所為!” 萬古雷把經過情形講了,指出是皇甫楠所為。
嬌嬌上次來北平,就為的是告訴他這事。
道衍法師遭:“方天嶽竟這般陰險,他說昨夜公冶子明逃走有可能是賢侄在暗中策劃,為了查看計謀是否成功,親自到公冶家視查。
還有,賢侄被留在鎮江,也是他講的讒言。
他說賢侄與公冶勳交好,最好不要去攻京城。
這是朱能告訴老衲的。
唉,想不到此人竟是個居心叵測、笑裡藏刀的僞君子!” 萬古雷道:“師叔明白就成了,今夜别過,不知何年相見,幾年來師叔多方關照小侄,小侄當銘記永生……”道衍法師道:“你我有緣,但人生聚散無常,别說什麼感恩的話,來日方長,仍可見面。
” “師叔運籌帷幄,功高蓋世,當還俗輔助明君,幹一番大事業……” “錯了,老衲一不還俗,二不受官,老衲隻是順天道而行,豈是貪功讨賞之輩?人間富貴,轉眼成空,又何必沉溺其中?” “師叔高人也,古今未見……” “不可如此說,這叫人各有志。
好,不說老衲的事,與你一起的弟兄,作何安置,老衲可以效勞,惟師侄隻等以後再向殿下……” “師叔千萬不要再為愚侄求官,這就還愚侄本來面目。
至于與我一起的幾位兄弟,郭公子願在軍旅,想在行省做個都指揮使足矣,曹大哥本就是錦衣衛千戶,讓他也在行省做部指揮使吧,他和郭兄現任都指揮同知,戰功比方天嶽大,官職卻比他低,不公平。
耿牛不是做官的料,與愚侄同行。
那羅斌賢弟,願與愚侄同報父仇。
還有天豹衛查俊、褚紅、李傑、揚大刀應授指揮使,張超、張鼎授千戶。
最早六百名弟兄剩下來的三十三個弟兄,應授百戶、千戶之職。
“道衍法師道:“燕王殿下念舊,他曾對老衲說過,除了獎勵有功将士,就連當初協助守北平城和其他城的婦女男丁都要獎賞,所以賢侄放心,老衲當與朱能說,由他辦理。
” 萬古雷道:“如此,小侄就可安心離開了。
”道衍法師道:“賢侄如今去哪裡?”萬古雷道:“先回北平府,安頓好家之後,小侄一要尋訪公冶一家,二要尋訪仇人。
” 道衍法師道:“賢侄離職而去,燕王少了個人才,但江湖上卻多了個義俠。
為民造福,殊途同歸,望好自為之!” 萬古雷道:“謹遵法旨。
”一頓,又道:“适才所言對兄弟們的安置,回鎮江後再與他們商議,若有變動,請郭兄轉禀法師。
”“好說好說,老衲盡力為之。
” “記得恩師覺禅大師臨别囑咐愚侄,上山之路就是下山之路,如今愚侄功成身退,正好應了師傅之言……” “賢侄今後再欲‘上山’,隻要來京師找老衲就是。
須知今後朝廷仍有用兵之時,賢侄可再度報效國家,望賢侄莫忘了老衲的話。
” “愚侄已經‘下山’,今後來不會再‘上山’,請師叔原諒,愚侄就做個遊俠造福于民吧!” “一切皆天意,不可勉強。
老呐今後仍住寺中,也算是功成身退吧!賢侄今後常來探望老衲,切勿過門而不入……” “愚侄定會來探望師叔。
夜已深,愚侄這就告退了,來日再相見!”道衍法師送他們寺門口,互道珍重而别。
第二天一早,萬古雷回到鎮江府。
他立即把郭、曹、羅、耿請來,說了見道衍法師的情形,隻不提建文帝出走的事。
衆人聽了大怒,大罵方天嶽人面獸心。
萬古雷道:“法師欲替我申辯,但我去意已決,請法師不必再說,至于兄弟們的出路,我請法師為各位請功,任都指揮使……”耿牛道:“師兄,俺不做官,跟你走!” 羅斌道:“我與萬大哥都有家仇,萬萬不能留在軍旅,隻能快意思仇!”曹罡道:“講義氣,俺是萬公子救的命,跟萬公子走吧,這官不做了!” 萬古雷道:“不可不可,郭兄所言甚是,這功名不是撿來的,得之不易。
再說做個好官确能造福于民,曹大哥該留在軍旅才是!”曹罡道:“好,聽萬老弟的,隻要萬老弟用得着,俺随時棄官來找老弟!” 萬古雷笑道:“兄弟中有人做官,這對大家都有好處,以後小弟定有借重之處。
”一頓,道:“我們的事已定,現聽聽那四位老兄怎麼說,我說的是秦憂他們……”- 遂命人請來四個怪人。
萬古雷道:“四位,我觸犯了軍規,被免了職,打算回北平做老百姓去了。
四位若願留在軍旅,我保舉四位做指揮使一級的官職……” 秦憂岔話道:“你要走了,叫咱們留在軍中?這話是不是真心?”“自然是真心,四位信不過在下嗎?”楊孤道:“咱們也不愛做官,這怎麼辦?”嚴寒道:“咱們出去商量商量。
” 陶悲道:“理該如此。
”四人便走了出去,但片刻就回來了。
秦憂道:“你是不是要報殺父之仇?”楊孤道:“你是不是要去尋找那小姐?” 嚴寒道:“你是不是要行俠仗義?” 萬古雷點頭:“是是是,都是!”四人同聲道:“咱們與你同行。
” 萬古雷一愣:“四位,皇甫楠勢大,又何苦跟随在下趟這渾水,不如去享清福……”四人道:“你小看咱們?” 萬古雷道:“哪兒的話呀、在下若有四位相助,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隻是連累……” 話未完,四人道:“少羅嗦,咱們不聽!” 萬古雷搖搖頭,命人把李傑、查俊等人以及天豹衛最早六百弟兄中的幸存者三十三人叫到院子天井裡來。
人到齊後,他一個個把他們看了一遍,不禁有些激動。
“各位,咱們天豹衛六百弟兄在北平舉事,跟随燕王殿下南征,立下了汗馬功勞!”他深情地看着弟兄一張張飽經雨雪風霜的臉,“如今隻剩下了三十三名弟兄,但咱們沒有辜負燕王殿下的重托,沒有辜負王妃殿下的期望,天豹衛所向披靡,英勇無畏!”一頓,故低了聲音續道:“我昨夜奉命去見道衍法師,我因私自進京城處置私事犯了軍規,已被免職……” 話聲剛落,衆人皆無比驚訝,大聲喧嘩起來,都說不公平,豈能因小過重罰…… 萬古雷請大家靜下來,又道:“古雷對免職一事并無異議,因古雷入軍旅前沾惹過一些是非,必須脫出軍旅去了斷。
古雷走後,有郭都司、曹都司照顧各位,論功加封官職,衣錦還鄉,望各位勤于軍務,報效國家!他日有緣,或能相見,各位,請多保重!” 衆人紛紛向他道别,有的歎息,有的涕淚交流,依依不舍離開。
李傑待人走完後,突然下跪道:“屬下願随大人行走江湖,請大人允準!” 古雷道:“你這是幹什麼?你在軍旅中自有前程,和我浪迹江湖有什麼好?起來……” 李傑道:“屬下決心追随萬大人,此志不移,望大人恩準……” 萬古雷道:“我的仇人是武功高手,江湖生涯刀光劍影,不亞于沙場争戰,你家有寡母,盼你在軍旅中謀個前程,你總不能丢棄正三品的指揮使職位随我去闖蕩江湖?” 李傑道:“大人待屬下思重如山,屬下豈是個忘恩負義的小人,恩公……” 萬古雷岔話道:“你把話扯到哪兒去了,趕快起來,我不要你追随左右……” 李傑道:“求大人恩準,屬下真心實意願追随大人,求大人開恩,我……” 耿牛與他合得來,便道:“師兄,準了他吧,他可是真心實意的,大家又是好朋友,分開來怪難受的,俺求師兄準了他!” 羅斌也道:“李賢弟自願與我們一起,大哥又何必拒絕他?還是準了吧!” 萬古雷見李傑直挺挺跪着,滿面流淚,隻好道:“起來起來,你真是的,何苦再跟我去冒江湖風險?将來你可不要後悔!”李傑大喜,這才從地上起來。
這一幕被站在院門外的楊大刀等人看得清清楚楚,馬上沖了進來,嚷道:“萬大人,俺楊大刀不願再在軍中混,和李傑一樣,願追随大人左右?” 萬古雷一瞧,這夥人中還有查俊、褚紅以及天豹衛三十三人中的五人,便道:“楊兄,你本在軍中做官,如今升到指揮同知,也是拿性命換來的,不能輕易棄之如蔽履!” 楊大刀道:“大人,正因為俺從軍多年,厭棄了軍中生涯,所以願追随大人……” 萬古雷截住他的話道:“我有父仇要報,從此浪迹江湖,過那刀頭舐血的日子,并非從此回家納福,我勸楊兄消了此念!” 楊大刀道:“俺随大人去做江湖遊俠,縱橫江湖,何等痛快,不似在軍旅中,天天蹲在一個地方,說不定什麼時候又要去征戰,俺楊大刀膩了膩了,可又沒地方可去,難得遇到像大人你這樣的大丈夫,所以像鐵了心追随……” 查俊道:“大人,适才咱們退出去之後,天豹衛的老弟兄們就議論開了,大家都不願再在軍中度日,當初六百人隻剩下咱們三十三個弟兄,大家說這是難得的緣份,不願彼此再分離。
大家說不如追随萬大人,找個地方買下塊田莊,取名天豹莊,大家務農謀生。
這天豹莊的名稱,用來紀念死去的弟兄,也使天豹衛名聲不堕,因此讓咱們幾個求求大人。
大家說,這麼多人可不能讓大人出資養着,幹農活種田就能養活自己,也可供奉大人……” 萬古雷一聽,不禁激動起來,天豹衛隻剩下三十三人,算上李傑、查俊、褚紅、郭、曹、羅、耿和自己,正好四十一人,弟兄們要求建個天豹莊務農過後半生,這也無可非議。
因道:“我可以出資買下一處田莊,供各位安居度日,但我不能與各位在一起,我身負血仇,仇人就是原錦衣衛指揮使皇甫楠,若各位與我在一起,勢必禍及大家……” 褚紅道:“大人,弟兄們說了,買田莊的錢,大夥一湊就有了。
大夥說,在軍中幾年,萬大人破了多少财,接濟死去的弟兄們的眷屬,大家對大人感恩戴德,隻想追随大人左右。
至于大人的家仇,也是弟兄們的仇,不信咱這就出去與大夥商議,聽聽大夥怎麼說!” 不一會兒,褚紅等人轉回來,後面跟着天豹衛的全體弟兄。
查俊道:“大人,弟兄們都願追随左右,大人的家仇,就是弟兄們的仇……” 萬古雷激動地說:“大家這番情意,古雷心領,但古雷今後仗劍行俠,除暴安良,沒有太平日子,是以不願拖累各位弟兄……” 言未了,弟兄們嚷了起來,說四年征戰,曆經艱險,不怕再過刀頭舔血的日子,隻要萬大人不抛下大家弟兄,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辭,弟兄們七嘴八舌,情義深重,使郭劍平等人也感動萬分,一個個眼眶含淚。
萬古雷深受感動,抱拳道:“既蒙大家厚愛,古雷隻好答應,今後有照顧不周之處,望弟兄們海涵!古雷感謝大家!” 弟兄人聽他答應,齊聲歡呼起來,接着大家去收拾行裝。
郭劍平請萬古雷等人入室。
郭劍平含淚道:“萬兄,并非小弟貪戀官場,隻因先父死得冤枉,郭家身敗名裂,小弟有意重振門庭,以告慰其父母在天之靈、是以不能與萬兄聯袂行走江湖,對不起萬兄……” 萬古雷連忙道:“郭兄不必如此,小弟也不願郭兄成為江湖遊俠。
郭兄乃将門之子,重振家聲實也應該,今後大家仍是好朋友!”郭劍平滴下淚珠:“多謝萬兄大度!” 此時又聽天井裡亂哄哄,李傑闖了進來道:“各位,順義衛的侍衛隊要見萬大人……” 萬古雷等從屋中出來,隻見天井裡黑壓壓站滿了人,見他出來就嚷道:“萬大人,千萬别扔下咱們呀!咱們也跟萬大人走……” 萬古雷連忙對大家說,他去職後要報父仇,不願帶累大家,勸大家留在軍中報效朝廷。
他說了半天,才把大部分人勸走,但仍有六十多人不願走,願到天豹莊做個莊丁。
李傑代之六十五人說話,請萬古雷允準。
“天豹莊”的事,自然是李傑洩露的,萬古雷也不好指責他,答應收下。
當晚,軍中舉行告别宴,弟兄們依依不舍,徹夜話别…… 一全書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