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回 病叟卻診 義奴侍藥
關燈
小
中
大
那啞巴路四,每天到微明時候,便早早起來,先到把式場,收拾打掃。
打掃完,再到太極陳靜室裡,灑掃屋地。
那時候,太極陳早就出門,到野外做吐納功夫了。
今天卻不然;啞巴見武場泥濘,不好打掃,就把兵刃擦拭了一回。
放好了,取過掃帚簸箕,來到靜室。
出乎意外的,老當家今天依然擁被偃卧,并沒有起床。
這是啞巴自入陳宅,兩年沒見過的事。
啞巴以為太極陳是阻雨不出去的,遂輕着腳步,不敢驚動,悄悄的收拾幾案,打掃屋地。
不意太極陳雖滞戀衾褥,可是并未睡熟,将眼微睜,看見啞巴來了,就叫道:“喂!拿點水來。
” 啞巴慌忙回頭,走過來,站在太極陳面前。
太極陳重說一句道:“拿點水來,我口渴。
” 啞巴就俯身一看,太極陳面色紅脹,頗異尋常,并且呼吸很粗。
啞巴趕緊的點頭作勢,轉身出來,直到廚房,向做飯的長工讨開水,又找到三弟子耿永豐,比着手勢,向靜室一指,做出病卧在床的姿勢來,把耿永豐一拉,又一指水壺,往嘴上一比。
耿永豐不甚明白,因向啞巴道:“你是說老當家的要水麼?” 啞巴連連點頭,導引耿永豐,到了靜室。
把開水斟酌得不很熱了,獻給太極陳。
太極陳口渴非常,一口氣喝了三大碗開水。
三弟子耿永豐一到靜室,見師傅滞留床榻,便暗暗疑訝,忙上前問道:“師傅,今天起晚了。
” 太極陳搖搖頭道:“我不大得勁。
” 耿永豐俯身一摸太極陳的手腕,覺得觸手很熱,脈搏很急;又見倦眼難睜,兩顴燒紅,不覺十分駭異,忙柔聲問道:“師傅,你老昨天還好好的,今天怎地病得這麼猛?” 太極陳這時頭面作燒,渾身作冷,蓋着棉被,還有些發抖,強自支持道:“沒有病,就是昨天快天亮的時候,忙着搶蓋糧食,教雨激着了。
” 耿永豐道:“你老這病不輕,你老覺着怎樣?趕快請位醫生看看吧。
” 太極陳笑道:“不要緊,隻不過受了點寒氣。
等我躺一會,燒過這一陣去,做一做功夫就好了。
稍微受點涼,那還算病?” 太極陳素厭醫藥,他常說:“人當善自攝生。
有病求醫,把自己一條性命,寄托給當大敷的三個手指頭上,這實是太懸虛的事。
”但是三弟子關切恩師,遂不再與病人商量,竟自退出來,到了内宅,面見師母,把老師病情說了。
便要親自套車,進城去請名醫莊慶來大夫。
陳老奶奶皺眉道:“你不曉得老當家的脾氣麼?他那靜室就不教女眷進去,他的病是輕是重,我就不知道,要說請醫生,更麻煩了;不但他自己,就是我們有了病,他也不喜歡給請醫生抓藥。
上回大兒媳婦有病,差點教老當家給耽誤了。
我教人套車請大夫,他就攔着不教去。
他說庸醫、名醫、時醫,究竟誰有手段?咱們就斷不了,治病簡直是撞彩,灌一些苦水保不定是治了病,還是要了命。
後來媳婦娘家的人把醫生請來,老當家的才沒法了。
你說他就是這種古怪脾氣,我那敢給他請醫生?他仗着那點功夫,就不許人說他老,更不許人說他病。
他昨天教雨激着了,我叫兒媳婦看看他去,他都不讓進門。
還是昨天晚上,教二孫子出去看了看,給他買了點水果。
” 不過,三弟子耿永豐已看出師傅的病分明很重,這不能一任着病人的性子了。
自恃是師傅的愛徒,便硬作主張,把車套好,親自出城,去請名醫莊慶來大夫。
陳老奶奶還是耽着心,恐怕陳清平發起脾氣來,就許給醫生一個下不來。
于是耿永豐到午飯以後,親自把醫生陪來,果然太極陳勃然不悅,拒不受診。
三弟子、四弟子、大孫兒、二孫兒,一齊聚在病榻之前,再三央告,說:“你老吃要不吃藥,還在其次;大夫老遠的請來了,就給他診一診,給詳一詳病象,咱們聽聽,也好明白。
” 四弟子方子壽說話最婉轉,會哄師傅,就說道:“我知道老師體質很好,不會害病,這不過小小受一點寒氣。
這不是大夫來了麼?你老人家就把他請進來,咱們全别說出病原來,也别告訴他病狀,咱們聽他斷斷,看看這位極出名的大夫到底有兩下子沒有?師傅,你老人家看好不好?” 五弟子談永年也陪笑說:“四師兄說的很對,老師練了這些年功夫,那會有病,這不過發點燒就是了。
回頭你老别言語,聽聽這位大夫說什麼,說得對,你老就吃他的藥,不對就不吃。
” 太極陳以為他們太虛吓了,但見衆人□□相勸,這才點頭說:“我知道你們看見我幾十年沒喝苦水了,你們覺得不對勁。
總得教我喝點,你們就放心了,天下就太平了。
瞧病就瞧病,我不瞧病,你們也不饒我。
”然後由弟子把莊慶來大夫,從客廳陪到靜室。
莊大夫素聞太極陳之名,盡心盡意的給診視了一回,看脈息,驗舌苔,然後退出來,到客廳落坐,向三弟子耿永豐道:“老先生這病可不輕呀!你們不要把這病看
打掃完,再到太極陳靜室裡,灑掃屋地。
那時候,太極陳早就出門,到野外做吐納功夫了。
今天卻不然;啞巴見武場泥濘,不好打掃,就把兵刃擦拭了一回。
放好了,取過掃帚簸箕,來到靜室。
出乎意外的,老當家今天依然擁被偃卧,并沒有起床。
這是啞巴自入陳宅,兩年沒見過的事。
啞巴以為太極陳是阻雨不出去的,遂輕着腳步,不敢驚動,悄悄的收拾幾案,打掃屋地。
不意太極陳雖滞戀衾褥,可是并未睡熟,将眼微睜,看見啞巴來了,就叫道:“喂!拿點水來。
” 啞巴慌忙回頭,走過來,站在太極陳面前。
太極陳重說一句道:“拿點水來,我口渴。
” 啞巴就俯身一看,太極陳面色紅脹,頗異尋常,并且呼吸很粗。
啞巴趕緊的點頭作勢,轉身出來,直到廚房,向做飯的長工讨開水,又找到三弟子耿永豐,比着手勢,向靜室一指,做出病卧在床的姿勢來,把耿永豐一拉,又一指水壺,往嘴上一比。
耿永豐不甚明白,因向啞巴道:“你是說老當家的要水麼?” 啞巴連連點頭,導引耿永豐,到了靜室。
把開水斟酌得不很熱了,獻給太極陳。
太極陳口渴非常,一口氣喝了三大碗開水。
三弟子耿永豐一到靜室,見師傅滞留床榻,便暗暗疑訝,忙上前問道:“師傅,今天起晚了。
” 太極陳搖搖頭道:“我不大得勁。
” 耿永豐俯身一摸太極陳的手腕,覺得觸手很熱,脈搏很急;又見倦眼難睜,兩顴燒紅,不覺十分駭異,忙柔聲問道:“師傅,你老昨天還好好的,今天怎地病得這麼猛?” 太極陳這時頭面作燒,渾身作冷,蓋着棉被,還有些發抖,強自支持道:“沒有病,就是昨天快天亮的時候,忙着搶蓋糧食,教雨激着了。
” 耿永豐道:“你老這病不輕,你老覺着怎樣?趕快請位醫生看看吧。
” 太極陳笑道:“不要緊,隻不過受了點寒氣。
等我躺一會,燒過這一陣去,做一做功夫就好了。
稍微受點涼,那還算病?” 太極陳素厭醫藥,他常說:“人當善自攝生。
有病求醫,把自己一條性命,寄托給當大敷的三個手指頭上,這實是太懸虛的事。
”但是三弟子關切恩師,遂不再與病人商量,竟自退出來,到了内宅,面見師母,把老師病情說了。
便要親自套車,進城去請名醫莊慶來大夫。
陳老奶奶皺眉道:“你不曉得老當家的脾氣麼?他那靜室就不教女眷進去,他的病是輕是重,我就不知道,要說請醫生,更麻煩了;不但他自己,就是我們有了病,他也不喜歡給請醫生抓藥。
上回大兒媳婦有病,差點教老當家給耽誤了。
我教人套車請大夫,他就攔着不教去。
他說庸醫、名醫、時醫,究竟誰有手段?咱們就斷不了,治病簡直是撞彩,灌一些苦水保不定是治了病,還是要了命。
後來媳婦娘家的人把醫生請來,老當家的才沒法了。
你說他就是這種古怪脾氣,我那敢給他請醫生?他仗着那點功夫,就不許人說他老,更不許人說他病。
他昨天教雨激着了,我叫兒媳婦看看他去,他都不讓進門。
還是昨天晚上,教二孫子出去看了看,給他買了點水果。
” 不過,三弟子耿永豐已看出師傅的病分明很重,這不能一任着病人的性子了。
自恃是師傅的愛徒,便硬作主張,把車套好,親自出城,去請名醫莊慶來大夫。
陳老奶奶還是耽着心,恐怕陳清平發起脾氣來,就許給醫生一個下不來。
于是耿永豐到午飯以後,親自把醫生陪來,果然太極陳勃然不悅,拒不受診。
三弟子、四弟子、大孫兒、二孫兒,一齊聚在病榻之前,再三央告,說:“你老吃要不吃藥,還在其次;大夫老遠的請來了,就給他診一診,給詳一詳病象,咱們聽聽,也好明白。
” 四弟子方子壽說話最婉轉,會哄師傅,就說道:“我知道老師體質很好,不會害病,這不過小小受一點寒氣。
這不是大夫來了麼?你老人家就把他請進來,咱們全别說出病原來,也别告訴他病狀,咱們聽他斷斷,看看這位極出名的大夫到底有兩下子沒有?師傅,你老人家看好不好?” 五弟子談永年也陪笑說:“四師兄說的很對,老師練了這些年功夫,那會有病,這不過發點燒就是了。
回頭你老别言語,聽聽這位大夫說什麼,說得對,你老就吃他的藥,不對就不吃。
” 太極陳以為他們太虛吓了,但見衆人□□相勸,這才點頭說:“我知道你們看見我幾十年沒喝苦水了,你們覺得不對勁。
總得教我喝點,你們就放心了,天下就太平了。
瞧病就瞧病,我不瞧病,你們也不饒我。
”然後由弟子把莊慶來大夫,從客廳陪到靜室。
莊大夫素聞太極陳之名,盡心盡意的給診視了一回,看脈息,驗舌苔,然後退出來,到客廳落坐,向三弟子耿永豐道:“老先生這病可不輕呀!你們不要把這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