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煙雲往事一夢中

關燈
絕不容邪魔觊觎,适才兩次出手,不過略示薄懲,為貪者戒,我若非事先得高人指示,此刻你與莫洪隻怕早已橫屍洞外,你自以為聰明,卻不知算錯了罡風起息時刻,如今罡風已起,就是我不阻你,憑你那身功力也難進入洞内一丈,若不怕屍陳峨嵋不妨明年再來,莫洪受制之穴,一個時辰不藥自解,言盡于此,不要等我下手逐客了。

    ” 一字一句震得諸魔耳中做鳴,心血微翻,公孫忌凜然心驚,再一細聽,隆隆之聲由微而明,洞中果然罡風已起,他再是兇狠,也不願冒那粉骨之險,情知今年奪寶已成泡影,又得苦等三百多天,懊喪之餘,對洞中人更是恨之入骨,雙目兇光一閃,雙眉挑處,沉聲說道:“朋友,公孫忌知難而退,但絕不死心,明年必當再來,你何妨報個姓名。

    ” 洞中人一聲朗笑說道:“公孫忌,憑你還不配問我姓名,不過你我江湖上定有再見之日,屆時你即可知道,我再勸你一句,你最好打消騷擾少林武當的念頭,否則那是你自取滅亡,請吧!”- 番話直氣得公孫忌險些昏厥,咬牙切齒目射兇光地掃了洞口及大悲禅師諸人-眼,抄起地上莫洪,一跺腳,率衆而去。

     大悲禅師諸人目送諸魔身影消失不見,轉身深注古洞,尚未說活。

     “諸位,他們走了,各位也可以返駕了。

    ”話聲竟然突變柔和。

     大悲禅師呆了一呆,合十道:“阿彌陀佛,高人有谕,貧衲等不敢不遵,不過貧衲有幾項疑問,高人可否指教?” 洞中人略做沉默,笑道:“指教不敢當,我有問必答就是了。

    ” “貧衲多謝了,那麼先請教尊姓大名?” “大和尚,有此必要麼?” “大力相助,貧衲豈能不問。

    ” “大和尚,你這麼說,我倒不好報名道姓了,其實大和尚你誤會了,我是奉命護寶,并非特意為你們少林、武當出頭。

    ” 大悲禅師呆了一呆,随即又問道:“施主莫非是三聖……” “哈!”洞中人一笑說道:“大和尚你又錯了,不過我承認和三聖極有淵源。

    ” 大悲禅師聞言心頭一震,心想:難怪連那羅刹教主也栽在他手中,果然……略做思忖,又問:“施主可是長年隐住在此?” “不,隻在每年罡風靜止時來,其他時間浪迹江湖,萍飄不定。

    ” “洞中罡風乃發自地底的寒氣,無堅不摧,施主能置身其中而安然無恙,莫非已成金剛不壞……” “大和尚,你問得太多了,我另有要事,不克在此久留,三聖遺物每年有我在此,當不緻出什差池,諸位但請放心,請便吧!” 大悲禅師不愧是少林掌教,聞言竟能神色依舊,涵養工夫委實令人敬佩,但他心中還有一項疑問,非弄清楚不可,一時卻又不便啟口,正做難,倏聞洞中人一聲輕笑,說道:“大和尚不必心存疑惑,我若是存有私念,三聖遺物就在身旁,而且還勉強可以在各位面前來去自如,不過這也難怪你,那麼,大和尚,接住這個。

    ” 一縷烏光穿洞而出,映着月光閃電射向大悲禅師。

     大悲禅師唯恐有詐,眼見來物勁力奇強,心中暗凜,禅功提聚右掌,伸出兩指,迎着來物鉗去。

     哪知來物入手竟然是輕飄無力,方自一怔,低頭一看,心神大震,連忙面色一整,肅然合十:“阿彌陀佛,施主請恕貧衲不知之罪,貧衲這就告辭。

    ”率衆轉身大步而去。

     洞中人一笑說道:“各位走好,恕我不能遠送……” “送”字尚未出口,突然變為一聲沉喝:“匹夫大膽,還不與我住手。

    ” 大悲諸人聞聲大驚四顧,入目一條白影由洞中疾射而出,快似閃電,一閃不見。

     他們不明所以,正自面面互觑。

    突然間,一聲凄厲慘嗥驟起峰下夜色中。

    空山回響,曆久不散,倍覺刺耳。

     緊接着,一道白影又自峰下沖天拔起,星殒鬥瀉般疾射而來,諸人剛覺眼前一花,面前已自飄然卓立着一位一身雪白儒服的年輕書生。

     這白衣書生俊美已極,劍眉入鬓,風目重瞳,神清氣朗,直若臨風之玉樹,更難得是他那飄逸潇灑的不凡氣度,令人一見便不由心折。

     此際但見他劍眉輕蹙,雙手捧着一個昏迷不醒的灰衣老者,中等的身材,頗顯清瘦,一縷鮮血沁自口角,一隻右眼已隻剩下一個血窟窿,鮮血淋漓,慘不忍睹。

     大悲禅師心知面前這位書生便是那武學曠古絕今的洞中人,隻未想到對方竟是這麼年輕,既已知書生來曆,當即跨前-步,肅然合十:“老衲得睹施主絕世風範,深感榮幸,不知這位老施主……” 白衣書生劍眉微挑,淡淡一笑接道:“多謝大和尚誇獎,此人今宵此時登臨峨嵋,其用心不問可知,隻是與一幹武林人士一樣地懼于少林、武當及羅刹教的威名,未敢貿然登上峰頂,卻不料羅刹教兇徒臨去含恨,遷怒逞兇,我遲到一步,緻使此人身受重傷,更失一目,但那羅刹教十二侍者之首古桧匹夫也留下一臂,此人曾陷身黑道,尚幸生平并無大惡,我必須及早救之,大和尚已知我來曆,還請為我暫時保密,此間事情已了,諸位可速即返山準備一切,少則三月,多則半載,羅刹教必至貴派尋仇,屆時也有人前往稍盡綿薄,後會有期,告辭了。

    ”話聲方落,人便又似一道白光,沖天拔起,疾射而逝。

     大悲禅師挽阻不及,不由怅然,心忖白衣書生斷不會無端示警,羅刹教挾仇含怨,後果确是堪憂。

    當下,喟然一歎,懷着沉重無比的心情,率衆飛身下峰,漸漸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秀麗的峨嵋山,刹那間又歸于一片甯靜。

     月色迷蒙,古樹參天,怪石嵯峨…… 一陣急風過處,卷起地上沙土,天地為之-暗,一片烏雲掩住了月色,也吞噬了大地上的一切…… 山雨欲來,魔劫已起。

     口口口 這一日,時方正午,驕陽高懸,炙熱迫人。

     川陝道上,八蹄翻飛,由南至北,緩緩地馳來兩匹高頭駿馬。

     這兩匹高頭駿馬一色漆黑,毛澤光亮,昂首翻蹄,益發顯得神駿。

     馬上的人兒,是兩位英氣*人的中年漢子,居左一位看來年紀比較大些,身軀魁偉、環目虬髯,顧盼之間,雙目精光閃射,神态至為威猛。

    勁裝、大氅、由頭至腳一色墨黑,人黑馬黑,極為紮眼。

     居右一個,年紀最多不過三十,劍眉星目,英挺俊拔,他卻是由頭至腳一身雪白,人馬相映分外的明顯。

     兩人俱是腰懸一柄長劍,淡黃絲穗,迎風飄拂,人是英豪馬如龍,引得二三過往行人為之側目。

     兩騎來至大巴山下,行人絕迹,叢林夾道,路面陡險崎岖。

     馬上兩人卻仍是豪性畢露,一路談笑地控辔緩馳。

     “二弟,這一趟咱們總算沒有白跑,爹的壽禮,小妹的嫁妝全都有了,似咱們這般不急不徐地行進,大後天日落前便可趕回到家裡,嘿!快一個月了,想起小妹那一手熏雞,我肚裡的饞蟲都要造反了,哈!哈!” 那白衣中年漢子聞言蹙眉一笑說道:“大哥,不知你這嗜酒貪吃的脾氣什麼時候可以改掉,再這樣下去,我真擔心我永遠不會有大嫂了。

    ” “哈!”黑衣大漢仰首大笑:“唯大英雄能本色,你大哥這便是英雄本色,大丈夫何患無妻?那些庸脂俗粉固然看不上我,而我對她們也不屑一顧,二弟,你放心,大哥今年不過三十五,急個怎地?總有一天會給我碰上一個獨具慧眼的巾帼英雄,也才夠資格做你的大嫂。

    ” 白衣漢子搖頭一笑,默然不語。

     黑衣大漢話鋒微頓,看了同伴一眼,一笑又道:“二弟,别盡擔心你大哥,自已也馬前無兒,我找不着老婆尚有可說,像二弟這般英俊挺拔的俠少,要是也和大哥我……那可就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