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往事如煙

關燈
韋松越感詫訝,讷讷道;“家師俗家姓朱,你,你怎會知道?” 百忍師太眼中精光陡射,急問:“俗家?他什麼時候出家了?是和尚還是道士?” 韋松道:“家師何時出家,晚輩不太清楚,他老人家乃玄門弟子。

    ” 百忍師太好像頗感失望,抿抿嘴,不屑地道:“沒出息,好好人竟做了道士!” 韋松昂然道;“釋道二教,殊途同歸,本是一家,老前輩怎的如此鄙棄異教?” 百忍師太并不回答,但臉上那種冷漠暴戾之色卻已一掃而空,而問:“既是道士,總有一個道号?” 韋松朗聲道:“他老人家道号上百下練,人稱‘南嶽一奇!” 百忍師太忽然深深一震,喃喃自語道:“百練?百練?百練鋼化作繞指柔-一他為什麼要取這個道導?他是有意這樣做!他是有意這樣做-一。

    ” 韋松愕然不知該怎樣回答,怔怔望着慧心,慧心也茫然望着師父。

     百忍師太眼中突然淚光一閃,轉頭對慧心吩咐道:“招呼他到經堂坐一會,師父有話要詳細跟他談談!” 慧心連忙答應,目送百忍師太獨自先進了庵門,這才拾起三刃劍,輕聲問:“這是怎麼一回事?我師父認識你師父?” 韋松搖搖頭道:“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看起來卻有些像。

    ” 慧心道:“她老人家脾氣很怪,等一會你千萬不要再頂撞她了,知道麼?” 韋松點點頭,懷着滿腹疑雲,随慧心踏進了茅屋。

     慧心将他讓到一間精緻的佛堂坐下,室中煙霧氤氲,肅穆寂靜,纖塵不染,靠壁有一張神案,供着觀音大士金裝佛像,此外鐘聲木魚,俱都精巧玲珑。

     韋松雖不是信徒,此時也不期然生出敬仰之心,肅然危襟正坐,片刻之後,門外傳來‘吱吱’低叫,慧心掀起布簾,卻是那隻靈猿巧巧捧着一壺香茗。

     慧心接了過來,遞給韋松,含笑道:“師父門規甚嚴,這間經堂,輕易不讓人進來的,巧巧在山中許多年了,就從來不敢踏進經堂一步。

    ” 韋松道:“她老人家将我叫進經堂來,不知有什麼話要問呢?” 慧心皺皺眉頭,道:“唔!我也這麼想,她老人家一定有很重要的話要說,剛才你沒看見嗎?師父好像還哭了哩!” 韋松詫問道:“她常會難過嗎?” 慧心道:“不!我在山上六七年,從來沒見她老人家哭過,平時師父絕口不談從前的事,據她老人家說:天下之事,件件令人遺恨難遣、所以,才把這棟茅屋,叫做‘茹根庵’,我猜師父從前一定有許多恨事。

    ” 韋松不置可否地“唔”了一聲,心中卻暗暗祝禱道:菩薩保佑,但願她跟我師父之間,沒有什麼恨事才好!” 大約過了半盞熱茶時間,布簾掀處,百忍師太緩步走了進來。

     韋松連忙起身,偶一瞬目卻見她兩隻眼眶都紅紅的,顯然不久之前,曾經哭過一陣。

     百忍師太擺擺手,徑自向神案前虔誠禮拜,然後在韋松對面一張椅上坐下,目光一轉,向慧心道:”你先出去,帶着巧巧準備點食物,同時把随身衣物收拾~下,也許咱們馬上就要離開這兒了。

    ” 慧心聽了,愕然失聲,叫道:“師父。

    ” 百忍師太揮揮手,道:“現在不要問,屆時師父自會告訴你。

    ” 慧心十分不情願地躬身退出經堂自去。

     百忍師太輕歎一聲,道:“我想你一定已經猜想得到,有些事.我不願讓她知道,她還是一個不太懂事的孩子。

    ” 韋松不便置詞,隻好唯唯應着:“是!老前輩顧慮得很對!” 百忍師太仰首細細看了韋松一會,搖頭道:“這幾天,我總覺心潮泛湧,好像早有預感,所以總勸她等過三天.再行落發受戒,唉!偏偏她不肯聽話,一味纏着定要剃度,果然應了我心中預兆,要是你早來三天,豈不就好多了!” 韋松不解她話中含意,又應了兩聲“是!”靜待她說卞去。

     百忍師太發現他的窘态,面上掠過一抹苦笑,才道:“咱們說到哪裡去了!談正事吧,你把你投師人門經過,以及到此來的原因,詳詳細細告訴我一遍。

    ” 韋松躬身答應,便把自己如何投師習武,如何十年藝成返家,遭逢慘變,以及如何在君山參與萬毒教之會,中毒瀕死,被北天山神手頭陀驅毒成全,後來疊蒙不白之冤,欲尋‘返魂香”,在華山發現”碧羅地府”,珍寶終于被歐陽琰劫去-一所有經過,細述了一遍。

     百忍師太默默聽着,臉色時時變幻,顯得内心十分激動,但她除了沉默傾聽,卻沒有插口過一句話,直到韋松訴完,方才長噓一聲,道:“唉!冤孽重重,一至于斯,你這一來,使我二十年清修,毀于一旦,實在可借可歎-一。

    ” 韋松忙道:“晚輩原無意驚擾老前輩靜修,隻是。

    ” 百忍師太擺擺手,道:“我知道,這不能怪你,但二十年前那段複雜往事,誰也不會比我更清楚了,孩子,你知道我是誰嗎?” 韋松茫然道:“老前輩不是百忍大師麼?” 百忍師太淡淡一笑,道。

    “這是二十年來的稱謂,二十年的變遷是多麼大,我若說出來,一定會大大吓你一跳!’ 韋松躬身道:“晚輩愚頑,懇請老前輩明示。

    ” 百忍師太舉手作勢,道:“坐下來!坐下來,這些複雜糾纏之事,不是三言兩語所能盡訴,咱們須得好好談一談,否則,你心中疑團不破,那就白來少華山一趟了。

    ” 韋松好像預感到話中隐有深意,誠惶誠恐坐回椅上,雙手不住搓揉,想藉以平靜心中焦急和煩躁。

     百忍師太目光凝望窗外,沉默良久,用一種幽遠飄忽的聲音開始說道:“樹高千丈,葉落歸根,總以為逃世隐居了二十年,今生今世,可以不必再提那些如煙往事,唉!誰知天意如此,終于又堕輪回……孩子,你一定料想不到,我俗家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