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心狠手辣

關燈
,師父說我塵緣未斷,我就偏偏要落發給她老人家看看!” 這幾句話,在她說來十分輕松,韋松聽了,卻大感詫異.但仔細看她,隻覺她溫文娴靜,并不像是個任性倔強的人,怎會做出這種事來? 慧心見他面色凝重,笑問道:“你覺得我這樣做很奇怪,是麼?” 韋松茫然道:“在下的确有些不解。

    ” 慧心笑容突然盡斂,幽幽歎了一聲,道:“你自然不懂我的意思,實在對你說,我是舍不得離開師父。

    ” 韋松愣道:“剃度出家,和離開令師有什麼關系?” 慧心點點頭道:“關系大着哩,你想想看,我師父是個出家人,長居深山,孤單寂寞,隻有我和她相依為命,我若不剃度出家,将來總有一天要出嫁離開她老人家,所以,才決心落發,不外表示終身不嫁,願意長遠陪伴她老人家禮佛修行,以度餘年。

    ” 韋松聽罷,心中深深一震,他初見慧心之時,感覺她言談輕佻随便,全不似出家之人,暗中原有些疑窦,現在聽了這些因由,竟使他陡然生出無比崇敬之意來,暗道:韋松啊韋松,她不過是一個女流,竟有這般敬師向道之念,你身受恩師十年教養,又得北天山神手老前輩活命助長功力,似此天高地厚的大恩,你拿什麼去報答? 一時間,頓感惶恐無度,忡然出了一身冷汗。

     兩人邊談邊行,午刻左右,使已趕到少華山麓,仰首上望,山中奇峰重巒,巍峨參錯,形勢風光,不在西嶽之下。

     慧心輕呼一聲,僧衣如柳絮迎風,當先縱掠登山,韋松連忙收攝紛亂的思維,緊緊跟在後面,兩人各展身法,飛馳頓飯之久,來到一處絕壁下。

     慧心女尼仰頭遙指壁頂,含笑道:“你看見峰頂有片竹林沒有?竹林後面,便是茹恨庵,我和師父就住庵裡。

    ” 韋松見那絕壁高逾百丈,壁面平滑如鏡,無可供駐足着力之處,就算是武功通玄的絕世高手,施展“壁虎功”,最多僅能達到絕壁一半,決難一口氣通過百丈峭壁,不禁皺眉道: “你們平時就從這絕壁上下出入嗎?” 慧心颔首道:“不錯,師父為了不願俗人幹擾清修,特意選了這片滑不留步的絕壁,我們叫它‘雲崖’,平常人萬萬上不去的。

    ” 韋松咋舌搖頭道:“在下自忖功力尚淺,似此百丈峭壁,無法攀登,隻好望壁興歎了。

     慧心笑道:“不妨,我帶你到這兒來,自然要帶你上去。

    ” 說着,以手撮唇,仰面發出一聲清嘯。

     嘯聲破空激揚,直沖霄漢,嘯聲未落,壁頂忽然如飛墜下一團黑忽忽的東西來。

     那東西漸近地面,韋松才看出竟是一隻巨大牢固的藤籃,籃上有粗繩系挂,想是從崖頂直放下來的。

     慧心跨進藤籃,招招手道:“來!咱們一塊兒上去!” 韋松好生驚訝,依言也跨進籃裡,剛站穩身子,慧心女尼舉手搖動粗繩,片刻工夫,藤籃已冉冉向上升起。

     他忍不住好奇地問:“絕崖頂端,可有絞盤樁柱,用來控制這藤籃升降?” 慧心微笑道;“你真聰明,要是沒有絞盤,籃子怎會自動上下呢?” 韋松驚道:“你說庵中隻有令師和你相依為命,此外并無他人,難道是令師在峰頂親自絞動藤籃,接我們上去?” 慧心揚聲笑道:“等一會到了峰頂,自然就知道了。

    ” 那藤籃瞬息已升到半崖,山風吹拂長繩,使籃身時有些輕微的動蕩,仰望俯視,置身皆在浮雲之中,氤氲絮雲,幾乎探手可及。

     慧心女尼秀目微合,面含淺笑,僧衣獵獵,就仿是一尊淩空飛升的佛像,韋松本想再問下去,這時也不便出聲,隻好默默領受着這平生第一次的奇妙經曆。

     朦胧間,藤籃忽然一頓而止。

     韋松睜開眼來,才知已達峰頂,臨崖不遠的地方,果然有一片竹林,林前架設着絞盤,奇怪的,是那推動絞盤的并非人類,而是四頭魁梧粗壯、面目猙獰的黑熊。

     其中一頭黑熊背上,高坐着一隻通體雪白的靈猿,正吱吱嘶叫,指揮黑熊們繞繩定樁,俨然頭目神态。

     慧心女尼含笑跨出藤籃,那白猿吱地一聲歡呼,電掣般竄上前來,緊緊拉着她的手臂,跳躍呼叫不已。

     慧心輕輕摩拳靈猿頭頂,笑道:“巧巧,别鬧,沒見有客人來了麼!” 靈猿掉頭向韋松低鳴兩聲,呲牙作态,好像有些認生。

     韋松贊歎道:“想不到世上具有這種通靈神獸,在下第一次開了眼界。

    ” 慧心道:“你别小看了巧巧,師父對它的鐘愛,有時比我還深些,庵中粗事,全靠它和四頭黑熊分擔,雲崖籃繩放收,更是巧巧的專責,現在你明白了吧!” 韋松道:“禦猿使獸,威被畜類,若非大智大慧,怎能及此,令師百忍老前輩,定必已得仙道,使在下不勝欽慕。

    ” 慧心女尼笑了笑,低頭對靈猿道:“巧巧,去看看師父的功課完了沒有?今天有客人莅庵,并且有一樁大事,要向她老人家禀告。

    ” 白猿應命如飛而去,慧心領着韋松,緩步走進竹林,才到林邊,卻正色叮囑道:“竹林暗藏奇門陣法,千萬跟着我,不要亂撞。

    ” 韋松唯唯答應,那慧心女尼領先入林,東轉西拐,足行了盞茶之久,方才穿過林子,眼前豁然開朗,卻是一片園圃,園中繁花似錦,清香四溢,沿着青石小徑,直達花圃中一棟簡陋茅屋,檐前懸挂一方橫匾,寫着“茹恨庵”三字。

     慧心女尼在茅屋前停步,輕笑道:“你看我有多糊塗,一路上連你的姓氏名諱都忘了問,怎樣向師父通報呢?” 韋松忙拱手道:“在下韋松,乃是南嶽門下,象師上百下練,系三清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