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關燈
小
中
大
郝金堂道:“是一條羅帶此物關系林莊主仇家的來曆,非同等閑,堡主在襄陽立等回音哩。
’ 徐奎濃眉微皺,問道:“可有入堡憑證?” 郝金堂笑道:“有,當然有。
” 取出兩粒紅石信物,道:“請徐兄過目。
” 徐奎将紅石反複看了許久,點點頭,說道:“二位請先在客室休息,待我呈報内堡。
” 郝金堂道:“徐兄請便。
” 徐奎向武士們一揮手,道:“按規矩待客,散隊!” 說完,也沒有再跟二人招呼,轉身而去。
郝金堂和郭長風被送入一間石屋,每人一杯香茗,一條面巾,招待倒很周到。
但石屋外,卻有八名挎刀武士環繞戒備,竟像監視囚犯一般,尤其對郭長風看管得十分嚴密,寸步不許出屋。
郭長風不禁好笑,道:“久聞紅石堡門禁森嚴,甚至親疏不分,今日一見,果然并非是訛傳。
” 郝金堂輕輕歎口氣,道:“這也難怪他們,紅石堡以金丹聞世,許多年來,遭受武林同道的騷擾實在太多了,不這樣,怎能防止外人觊觎呢。
” 郭長風道:“可是,老當家和秦天祥是多年朋友,交往密切,彼此都很熱稔,這位鐵門神對你,居然也一視同仁,毫不例外?” 郝金堂低聲道:“老弟,你不了解徐奎的脾氣,此人是秦天祥手下第一名猛将,一向很少在江湖走動,除了對秦天祥忠心耿耿,其他任何人都不在眼中,就算他自己的親生父母,也不會另眼看待。
” 郭長風道:“江湖中從未聽過徐奎這個名字,他究竟是哪一門派出身?” 郝金堂道:“據我所知,自從有紅石堡,他就跟随着秦天祥,除此以外,誰也不知道他的來曆。
” 郭長風道:“難道從武功路子,也看不出端倪?” 郝金堂道:“我沒有看見他跟人動過手,隻聽說,有一次他随秦天祥入山采藥,誤蹈虎窩,僅憑徒手竟生裂了大小七隻猛虎。
” 郭長風笑道:“那的确是不容易,看來咱們就算能進紅石堡,再出來,也得費一番的力氣了。
” 郝金堂道:“這倒不會,徐奎是個粗人,隻對進去的人防範嚴密,對出來的人并不留難。
” 郭長風又道:“秦天祥不在堡中時,内堡事務,由誰負責呢?” 郝金堂道:“内堡總管名叫羅化庭,是一位老夫子,不會武功;另外還有一統預,名号‘雙飛劍’常洛,是秦天祥的親傳弟子,這兩人都深獲秦天祥信任……” 話猶未畢,忽然被一陣“隆隆”聲音打斷。
鐵門神徐奎大步跨進石屋,說道:“吊橋已經放落,二位可以過去了!” 郭長風不願錯過觀察吊橋起落的機會,急忙搶先走出石屋。
隻見兩峰紅旗招展,那鐵制的巨大吊橋,正緩緩向下降落,橋身折疊,宛如雲梯,一邊下降一邊延伸增長,就像一條巨龍,從雲霧中浮遊而來,其工程之浩大,設計之靈巧,實令人歎為觀止。
不多久橋頭伸抵崖邊,恰好與這邊峰頂一座鐵架接合,機聲頓止,一道寬約六尺,長達百丈的窄橋,已平穩地架在兩峰之間。
郭長風看得暗暗皺眉,心想:懸空架橋,已非易事,這座鐵制長橋,更不是三兩年工夫,能夠造成,當初秦天祥創立虹石堡,不知耗費了多少金錢與時間,若說僅是為了防止金丹秘方被人觊觎,誰能相信? 郝金堂含笑走了過來,道:“郭老弟,你在想些什麼?” 郭長風輕歎道:“如此巧妙的鐵橋,真令人大開跟界!” 郝金堂揚揚眉,道:“這才是入堡第一步,堡中機關重重,直如銅牆鐵壁一般,若無老朽充作引導,郭老弟真要寸步難行哩。
” 郭長風欠身道:“那就全仗老當家指點迷津了。
” 郝金堂呵呵一笑,道:“彼此,彼此,郭老弟,請吧!” 郭長風道:“還是老當家先請吧。
” 郝金堂也不推辭,向徐奎拱拱手,舉步上了鐵橋。
郭長風緊随在後,緩緩向前行去。
橋身雖系鐵制,但因延伸太長,仍然顯得單薄,人行其上,微微有些顫動,兩人不得不提氣而行。
郭長風從橋上俯首下望,隻覺絮雲缭繞,深不可測,山風振衣,玄霧擁足,使人恍如置身雲端。
走着走着,前面的郝金堂突然停步轉過身來。
郭長風連忙也跟着止步,詫道:“老當家,怎麼不走了?” 郝金堂陰恻恻地說道:“老朽忽然想起一件事,必須跟郭老弟情商一下。
” 郭長風道:“請說。
” 郝金堂道:“這兒已是吊橋中段,再過去,就等于踏進了紅石堡,老朽已經履行諾言,郭老弟也應該交出羅帶了。
” 郭長風道:“咱們約定的是進入紅石堡,現在尚未踏進堡門,老當家不覺得太性急了嗎?” 郝金堂道:“堡門就在前面,由這裡到堡門,決不會再有人攔阻你……” 郭長風搖頭道:“這話可難說,所謂‘咫尺天捱’,誰也沒有把握不發生意外,譬如,現在老當家不讓路,在下就到不了堡門。
” 郝金堂道:“既然你遲早要把羅帶給我,何不現在就拿出來?” 郭長風道:“是啊,既然遲早總要交給老當家的,又何必急于一時。
” 郝金堂道:“是老朽擔心堡中耳目衆多,收授之時,恐有不便……” 郭長風接口笑道:“這容易,如果沒有合适的機會,我會替老當家好好保管着,等離開紅石堡時,再雙手奉上。
” 郝金堂沉下臉來,道:“萬一你沒有機會離開紅石堡呢?” 郭長風道:“那更方便,在下若死在堡中,香羅帶正是老當家囊中之物,什麼時候要拿去,豈不悉由尊便?” 郝金堂冷笑一聲,道:“郭老弟,咱們當初說定隻是帶領你進入紅石堡,至于你能否活着離開,那是你自己的事,老朽并沒有協助你逃離紅石堡的義務。
” 郭長風道:“不錯,但老當家自己也說過,咱們是合則兩利,分則兩敗,如果在下失陷堡中,無論死活,對老當家都沒有好處。
” 郝金堂沉聲說道:“你可曾想到,現在老朽隻要呼喚一聲,你就逃不出這座吊橋?” 郭長風微笑道:“在下絕對不逃,而且自願束手就擒,在下相信,當秦天祥知道咱們合作的計劃以後,一定會感謝老當家夠朋友,夠義氣……” 郝金堂喝道:“你竟敢要脅老夫?” 郭長風道:“在下不敢要脅老當家,這是實話實說還有柳寒山可以作證人。
” 郝金堂切齒作聲道:“假如老夫現在殺了你呢?” 郭長風笑道:“老當家不會做這種傻事的,殺了我事小,失去香羅帶,那可是無法彌補的損失。
” 郝金堂臉色連變,默默良久,最後終于無可奈何地歎了一口氣,道:“想不到你年紀輕輕,心機竟如此深沉,老夫真是小觀你了。
”’郭長風微笑道:“在下知道,老當家隻是藉此試試我的膽識而已,玩笑開過就算了,還是快些過橋去吧,站在這兒太久,人家會疑心的。
” 郝金堂低聲道:“這麼說,咱們還是繼續合作?” 郭長風也低聲道:“咱們是合則兩利,分則兩敗。
不是嗎?” 郝金堂目光閃了閃,忽然仰天大笑,轉身向前行去。
吊橋盡頭,就是堡門。
八名挎刀執盾的武士,雁翅般排列在兩邊,為首是個身穿青色劍衣的少年,大約隻有二十四五歲,生得劍眉星目,面如滿月,肩後交叉背着兩柄二尺多長的短劍。
這人不僅年輕英俊,而且一臉淳樸之色,由他所攜兵刃推測,想必就是秦天祥的嫡傳弟子,“雙飛劍”常洛了。
郝金堂和郭長風踏進堡門,兩峰旗杆上的紅旗立即降下,隆隆聲中,吊橋重又收起。
青衣少年抱拳當胸,含笑道:“郝老當家回來了,一路多有辛苦!” 郝金堂一面還禮,一面笑道:“來,老朽替你們引介,這位就是名滿江湖的‘魔手’郭長風大俠,這位是紅石堡内堡統領‘雙飛劍’常洛,也就是秦堡主的得意高徒。
” 常洛對郭長風顯得特别親熱,上前緊緊拉住他的手,道:“常聽堡主提到郭大俠的名字,我還以為是五六十歲的老人,真想不到郭大俠還這麼年輕!” 郭長風笑道:“若非目見,我也不會相信堂堂紅石堡内堡統領,竟是一位少年英俊的小老弟。
” 兩人手捶着手,忘了江湖一般世俗禮節,大有一見如故之感。
郝金堂卻在旁邊暗暗皺眉,輕咳一聲,道:“二位既是惺惺相惜,何不先去内堡大廳,再作暢談?” 常洛“哦”了一聲,忙道:“我真是高興糊塗了,應長老還在‘圓樓’巷候哩,兩位快請。
” 當下便吩咐掩閉堡門,親自引路,陪着二人走向内堡。
一路行來,郭長風暗中留意,發覺這紅石堡顯然花費過一番苦心營建,堡中巷道交錯,每棟屋子都是用巨石嵌砌而成,式樣大小,一般無二,而且是按八卦方位布置,分明隐含着陣圖變化。
由堡門通往内堡,沿途紅沙鋪地,不見一株樹木青草,外人縱能潛進堡中,也像踏人了迷陣,很難摸清方向。
行約半頓飯光景,抵達一座奇特的石樓前。
這是一棟圓形的樓房,樓高三層,四面都有門戶,看來宛如一個巨大的石桶。
樓房周圍空地上,居然鋪着綠袖油的草地,與全堡紅石相襯,越發顯得色彩分明,綠意盎然。
太極門長老“百步神拳”應飛,和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夫子,早巳在“圓樓”門口等候着了。
彼此引介叙禮,羅老夫子以主人身份,延請郭長風進入“圓樓”,略作寒喧,便吩咐設筵款待。
應長老對郭長風突然來到紅石堡,似仍存着懷疑,借敬酒的機會探問道:“聽說郭老弟是受堡主之托,來此與林莊主見面,想必是有極重要的事了?” 郭長風微笑道:“不錯,在下正是無事不登三寶殿,這次來,是專程來看林莊主的。
” 郝金堂忙代為解釋:“郭老弟顧全大義,明辨是非,為了不肯助纣為虐,已經跟對方鬧翻了,現在,堡主更有意作主,要将百合許配給老弟,從此以後,都是一家人啦!” 應長老詫道:“真的麼?怎麼以前沒聽秦老爺子提過呢?” 郝金堂道:“這是咱們離開襄陽以後的事,老爺子本想親自陪老弟回來,又怕引起對方的疑心
’ 徐奎濃眉微皺,問道:“可有入堡憑證?” 郝金堂笑道:“有,當然有。
” 取出兩粒紅石信物,道:“請徐兄過目。
” 徐奎将紅石反複看了許久,點點頭,說道:“二位請先在客室休息,待我呈報内堡。
” 郝金堂道:“徐兄請便。
” 徐奎向武士們一揮手,道:“按規矩待客,散隊!” 說完,也沒有再跟二人招呼,轉身而去。
郝金堂和郭長風被送入一間石屋,每人一杯香茗,一條面巾,招待倒很周到。
但石屋外,卻有八名挎刀武士環繞戒備,竟像監視囚犯一般,尤其對郭長風看管得十分嚴密,寸步不許出屋。
郭長風不禁好笑,道:“久聞紅石堡門禁森嚴,甚至親疏不分,今日一見,果然并非是訛傳。
” 郝金堂輕輕歎口氣,道:“這也難怪他們,紅石堡以金丹聞世,許多年來,遭受武林同道的騷擾實在太多了,不這樣,怎能防止外人觊觎呢。
” 郭長風道:“可是,老當家和秦天祥是多年朋友,交往密切,彼此都很熱稔,這位鐵門神對你,居然也一視同仁,毫不例外?” 郝金堂低聲道:“老弟,你不了解徐奎的脾氣,此人是秦天祥手下第一名猛将,一向很少在江湖走動,除了對秦天祥忠心耿耿,其他任何人都不在眼中,就算他自己的親生父母,也不會另眼看待。
” 郭長風道:“江湖中從未聽過徐奎這個名字,他究竟是哪一門派出身?” 郝金堂道:“據我所知,自從有紅石堡,他就跟随着秦天祥,除此以外,誰也不知道他的來曆。
” 郭長風道:“難道從武功路子,也看不出端倪?” 郝金堂道:“我沒有看見他跟人動過手,隻聽說,有一次他随秦天祥入山采藥,誤蹈虎窩,僅憑徒手竟生裂了大小七隻猛虎。
” 郭長風笑道:“那的确是不容易,看來咱們就算能進紅石堡,再出來,也得費一番的力氣了。
” 郝金堂道:“這倒不會,徐奎是個粗人,隻對進去的人防範嚴密,對出來的人并不留難。
” 郭長風又道:“秦天祥不在堡中時,内堡事務,由誰負責呢?” 郝金堂道:“内堡總管名叫羅化庭,是一位老夫子,不會武功;另外還有一統預,名号‘雙飛劍’常洛,是秦天祥的親傳弟子,這兩人都深獲秦天祥信任……” 話猶未畢,忽然被一陣“隆隆”聲音打斷。
鐵門神徐奎大步跨進石屋,說道:“吊橋已經放落,二位可以過去了!” 郭長風不願錯過觀察吊橋起落的機會,急忙搶先走出石屋。
隻見兩峰紅旗招展,那鐵制的巨大吊橋,正緩緩向下降落,橋身折疊,宛如雲梯,一邊下降一邊延伸增長,就像一條巨龍,從雲霧中浮遊而來,其工程之浩大,設計之靈巧,實令人歎為觀止。
不多久橋頭伸抵崖邊,恰好與這邊峰頂一座鐵架接合,機聲頓止,一道寬約六尺,長達百丈的窄橋,已平穩地架在兩峰之間。
郭長風看得暗暗皺眉,心想:懸空架橋,已非易事,這座鐵制長橋,更不是三兩年工夫,能夠造成,當初秦天祥創立虹石堡,不知耗費了多少金錢與時間,若說僅是為了防止金丹秘方被人觊觎,誰能相信? 郝金堂含笑走了過來,道:“郭老弟,你在想些什麼?” 郭長風輕歎道:“如此巧妙的鐵橋,真令人大開跟界!” 郝金堂揚揚眉,道:“這才是入堡第一步,堡中機關重重,直如銅牆鐵壁一般,若無老朽充作引導,郭老弟真要寸步難行哩。
” 郭長風欠身道:“那就全仗老當家指點迷津了。
” 郝金堂呵呵一笑,道:“彼此,彼此,郭老弟,請吧!” 郭長風道:“還是老當家先請吧。
” 郝金堂也不推辭,向徐奎拱拱手,舉步上了鐵橋。
郭長風緊随在後,緩緩向前行去。
橋身雖系鐵制,但因延伸太長,仍然顯得單薄,人行其上,微微有些顫動,兩人不得不提氣而行。
郭長風從橋上俯首下望,隻覺絮雲缭繞,深不可測,山風振衣,玄霧擁足,使人恍如置身雲端。
走着走着,前面的郝金堂突然停步轉過身來。
郭長風連忙也跟着止步,詫道:“老當家,怎麼不走了?” 郝金堂陰恻恻地說道:“老朽忽然想起一件事,必須跟郭老弟情商一下。
” 郭長風道:“請說。
” 郝金堂道:“這兒已是吊橋中段,再過去,就等于踏進了紅石堡,老朽已經履行諾言,郭老弟也應該交出羅帶了。
” 郭長風道:“咱們約定的是進入紅石堡,現在尚未踏進堡門,老當家不覺得太性急了嗎?” 郝金堂道:“堡門就在前面,由這裡到堡門,決不會再有人攔阻你……” 郭長風搖頭道:“這話可難說,所謂‘咫尺天捱’,誰也沒有把握不發生意外,譬如,現在老當家不讓路,在下就到不了堡門。
” 郝金堂道:“既然你遲早要把羅帶給我,何不現在就拿出來?” 郭長風道:“是啊,既然遲早總要交給老當家的,又何必急于一時。
” 郝金堂道:“是老朽擔心堡中耳目衆多,收授之時,恐有不便……” 郭長風接口笑道:“這容易,如果沒有合适的機會,我會替老當家好好保管着,等離開紅石堡時,再雙手奉上。
” 郝金堂沉下臉來,道:“萬一你沒有機會離開紅石堡呢?” 郭長風道:“那更方便,在下若死在堡中,香羅帶正是老當家囊中之物,什麼時候要拿去,豈不悉由尊便?” 郝金堂冷笑一聲,道:“郭老弟,咱們當初說定隻是帶領你進入紅石堡,至于你能否活着離開,那是你自己的事,老朽并沒有協助你逃離紅石堡的義務。
” 郭長風道:“不錯,但老當家自己也說過,咱們是合則兩利,分則兩敗,如果在下失陷堡中,無論死活,對老當家都沒有好處。
” 郝金堂沉聲說道:“你可曾想到,現在老朽隻要呼喚一聲,你就逃不出這座吊橋?” 郭長風微笑道:“在下絕對不逃,而且自願束手就擒,在下相信,當秦天祥知道咱們合作的計劃以後,一定會感謝老當家夠朋友,夠義氣……” 郝金堂喝道:“你竟敢要脅老夫?” 郭長風道:“在下不敢要脅老當家,這是實話實說還有柳寒山可以作證人。
” 郝金堂切齒作聲道:“假如老夫現在殺了你呢?” 郭長風笑道:“老當家不會做這種傻事的,殺了我事小,失去香羅帶,那可是無法彌補的損失。
” 郝金堂臉色連變,默默良久,最後終于無可奈何地歎了一口氣,道:“想不到你年紀輕輕,心機竟如此深沉,老夫真是小觀你了。
”’郭長風微笑道:“在下知道,老當家隻是藉此試試我的膽識而已,玩笑開過就算了,還是快些過橋去吧,站在這兒太久,人家會疑心的。
” 郝金堂低聲道:“這麼說,咱們還是繼續合作?” 郭長風也低聲道:“咱們是合則兩利,分則兩敗。
不是嗎?” 郝金堂目光閃了閃,忽然仰天大笑,轉身向前行去。
吊橋盡頭,就是堡門。
八名挎刀執盾的武士,雁翅般排列在兩邊,為首是個身穿青色劍衣的少年,大約隻有二十四五歲,生得劍眉星目,面如滿月,肩後交叉背着兩柄二尺多長的短劍。
這人不僅年輕英俊,而且一臉淳樸之色,由他所攜兵刃推測,想必就是秦天祥的嫡傳弟子,“雙飛劍”常洛了。
郝金堂和郭長風踏進堡門,兩峰旗杆上的紅旗立即降下,隆隆聲中,吊橋重又收起。
青衣少年抱拳當胸,含笑道:“郝老當家回來了,一路多有辛苦!” 郝金堂一面還禮,一面笑道:“來,老朽替你們引介,這位就是名滿江湖的‘魔手’郭長風大俠,這位是紅石堡内堡統領‘雙飛劍’常洛,也就是秦堡主的得意高徒。
” 常洛對郭長風顯得特别親熱,上前緊緊拉住他的手,道:“常聽堡主提到郭大俠的名字,我還以為是五六十歲的老人,真想不到郭大俠還這麼年輕!” 郭長風笑道:“若非目見,我也不會相信堂堂紅石堡内堡統領,竟是一位少年英俊的小老弟。
” 兩人手捶着手,忘了江湖一般世俗禮節,大有一見如故之感。
郝金堂卻在旁邊暗暗皺眉,輕咳一聲,道:“二位既是惺惺相惜,何不先去内堡大廳,再作暢談?” 常洛“哦”了一聲,忙道:“我真是高興糊塗了,應長老還在‘圓樓’巷候哩,兩位快請。
” 當下便吩咐掩閉堡門,親自引路,陪着二人走向内堡。
一路行來,郭長風暗中留意,發覺這紅石堡顯然花費過一番苦心營建,堡中巷道交錯,每棟屋子都是用巨石嵌砌而成,式樣大小,一般無二,而且是按八卦方位布置,分明隐含着陣圖變化。
由堡門通往内堡,沿途紅沙鋪地,不見一株樹木青草,外人縱能潛進堡中,也像踏人了迷陣,很難摸清方向。
行約半頓飯光景,抵達一座奇特的石樓前。
這是一棟圓形的樓房,樓高三層,四面都有門戶,看來宛如一個巨大的石桶。
樓房周圍空地上,居然鋪着綠袖油的草地,與全堡紅石相襯,越發顯得色彩分明,綠意盎然。
太極門長老“百步神拳”應飛,和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夫子,早巳在“圓樓”門口等候着了。
彼此引介叙禮,羅老夫子以主人身份,延請郭長風進入“圓樓”,略作寒喧,便吩咐設筵款待。
應長老對郭長風突然來到紅石堡,似仍存着懷疑,借敬酒的機會探問道:“聽說郭老弟是受堡主之托,來此與林莊主見面,想必是有極重要的事了?” 郭長風微笑道:“不錯,在下正是無事不登三寶殿,這次來,是專程來看林莊主的。
” 郝金堂忙代為解釋:“郭老弟顧全大義,明辨是非,為了不肯助纣為虐,已經跟對方鬧翻了,現在,堡主更有意作主,要将百合許配給老弟,從此以後,都是一家人啦!” 應長老詫道:“真的麼?怎麼以前沒聽秦老爺子提過呢?” 郝金堂道:“這是咱們離開襄陽以後的事,老爺子本想親自陪老弟回來,又怕引起對方的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