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關燈
“牛肉面每碗紋銀二十兩。

    ” 這張嶄新紙條兒,紅底黑字,就貼在“洪記面店”的白粉牆上。

     二楞子硬着頭皮把新價紙條張貼出去,心裡就一直在嘀咕 這年頭物賤金貴,一條又肥又壯的大黃牛,市價也不過十來兩銀子,一碗牛肉面竟賣二十兩紋銀,誰會吃呢? 可不是嗎? 從清晨開門到現在,整整一天了,店裡始終冷冷清清,門可羅雀,除了幾隻蒼蠅在爐竈上伸懶腰,半碗面湯也沒賣出去。

     “洪記面店”坐落的這條巷子,本來已經夠偏僻,一向行人稀少,難得有主顧上門,偶爾進來個把客人,隻要一看見那張紅紙票價,莫不吓得掉頭就走。

     走了,倒也罷了,最難忍受的是那些嘴上缺德的,臨走述仲伸舌頭,道:“乖乖!索性拿刀來吧!隻怕人肉面也沒這個價錢……” 更有些輕薄惡少笑道:“如果牛肉能燒得跟老闆娘的手膀子一樣又白又嫩,倒是值個十兩二十兩的,可惜那隻能看,不能吃,連摸摸也不行……” 老闆娘寶蓮,是個二十五六歲的标緻小寡婦,一向閑言冷語聽慣了,左耳進,右耳出,隻當沒聽見。

     小夥計二楞子憋了一整天悶氣,最後實在忍不住了,低聲道:“老闆娘,我看這樣下去不行了,世上哪有二十兩銀子一碗的牛肉面……” 寶蓮卻把臉一揚,冷冷道:“誰說沒有?今天洪記面店的牛肉面,就賣二十兩銀子一碗,愛吃不吃請便。

    ” 二楞子直搖頭,道:“面賣不出去倒是小事,我隻擔心把主顧全吓跑了,以後生意怎麼做呢?” 寶蓮啐道:“呸!我都不怕,要你擔什麼鬼心?六郎說過,今天是财神菩薩過生日,大吉大利,隻要咱們開得出價錢,就有人付得起銀子。

    ” 二楞子苦笑道:“老闆娘,别怪我多嘴,誰不知道六郎是出名的醉貓,他的話,怎能當真?” 寶蓮頓時把臉一沉,道:“為什麼不能當真?六郎雖然好酒貪杯,卻從不欺人騙人,他說咱們今天要發筆橫财,一定不會錯。

    ” 二楞子道:“萬一他料錯了呢?” 寶蓮緩緩道:“萬一料錯,那是我命中無财,不能怪他,就算洪記面店明天就倒閉歇業,我也是心甘情願的。

    ” 二楞子深深歎了一口氣,道:“可是,咱們已經白等了一整天,何曾有半個财神上門……” “噓那不是來了麼。

    ” 一陣紛亂的腳步聲由遠而近,巷口果然來了許多人。

     這些人,有的華服革履,有的布衣草鞋,有七八十歲的老頭兒,也有十七八歲的小夥子……” 老老少少,形形色色,不下二三十人。

     大夥兒走到門外,擡頭看看店名招牌,紛紛道:“不錯,洪記面店,就是這一家。

    ” 一面說着,一面便争先恐後奔進來,各尋桌子坐下。

     他們雖然結伴而來,彼此卻好像并不相識,進門的時候,分明都已看見牆壁上的紅紙标價,卻沒有絲毫驚異的表情。

     反是二楞了心虛,期期艾艾,不敢上前招呼。

     寶蓮低喝道:“發什麼呆?還不快去招呼客人,問問客人要吃什麼麼?” 二楞了無奈,隻好挨桌兒問過去。

     誰知道,回答竟完全一樣 “牛肉面。

    ” 二楞子真愣住了,心想:出鬼啦!世上居然真有這種邪門事兒? 正詫異,門外又陸續來了好些客人,沒多一會,店裡已告滿座。

     奇怪的是,雖已座無虛席,客人們卻甯願擠坐在四周桌子邊,特意留出正中一張方桌,沒有人肯坐。

     而且,所有上門的客人,每人都要了一碗牛肉面,竟然誰也沒問過價錢。

     更奇怪的是,面送去了,有的根本不吃,有的隻嘗了一口,便放下筷子。

     滿滿一屋子客人,全像木頭似的坐在那兒,既不吃面,也不說話,都跟巴巴朝着正中那張方桌發呆。

     這一來,連寶蓮也不禁納悶了,暗忖:他們在等什麼?難道全是空心大老倌,存心不付面錢…… 正捉摸不透,外面又進來兩個客人。

     這是一對老夫妻,看年紀,都已六旬開外,花白的頭發,土藍布的衣褲,老婆婆手裡挽着個小包袱,老頭兒脅下挾着一把破雨傘。

     隻看這身打扮,不必猜,準是剛從鄉下進城來的。

     老夫妻倆,你扶着我,我攙着你,巍巍顫顫走進店門,顯然沒注意牆上那張紅紙條兒。

     兩人見店中業已滿座,隻有正當中的方桌空着,連忙搶步上前,一屁股坐了下來。

     老頭兒一面放下包袱和雨傘,一面笑着道:“真是‘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老伴,你說這些人有多傻?放着寬敞位子不坐,甯願擠得跟蛆蟲似的……” 老婆婆道:“噓小聲點兒,你瞧瞧店裡的人,都拿眼珠瞧着咱們呢?” 老頭兒四周望望,果然滿店客人都正瞪眼看着自己,臉一紅,不禁哼聲道:“奇怪,誰又沒多長一個鼻子,有什麼好看的?是他們自己不肯坐,又不是咱們硬搶過來……” 老婆婆低聲道:“看情形,咱們隻怕坐錯地方了。

    ” 老頭兒道:“都一樣的桌子,怎麼錯了?” 老婆婆道:“這張桌子擺在正當中,八成就是人家說的‘雅座’,不是普通人坐的。

    ” 老頭兒道:“什麼叫雅座?” 老婆婆道:“聽說,坐這種座位,就得多付錢,誰要是坐了,包管‘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所以大家都管它叫‘雅座’。

    ” 老頭兒道:“這簡直是‘麻子不叫麻子’,叫‘坑人’了。

    ” 老婆婆道:“塘裡頭‘坑人’的把戲多着呢,你沒聽李家村大柳子他爹說麼?上次他進城,在飯館裡吃了一餐飯,隻付了大賬,忘記付小賬,結果被跑堂夥計揍了一頓,後來,他在人家牆腳撒了一泡尿,叫人逮住,又挨了一頓揍,最後說盡好話告盡饒,還被硬拿去三錢銀子作賠償,才罷了手。

    ” 老頭兒道:“大柳子他爹是個窩囊廢,沒出息。

    如果換了是我,我就不給,看他們能把我怎麼樣?” 老婆婆道:“不給?就拿你送衙門,先打一頓闆子,少不了還得照給才行。

    ” 老頭兒道:“我的尿肥了他牆,他不給我錢,反叫我賠他銀子?衙門裡難道不講理嗎?” 老婆婆道:“你不知道,衙門都是城裡人開的,專門對付咱們鄉下人。

    ” 老頭兒忿忿道:“那好,趕明兒,咱們也别耕地種田了,索性大家多砌些牆腳根兒,等着人來撒尿,一泡尿三錢銀子,不用一年半載,咱們就發财了……” 正說着,二楞子送來兩付筷子,問道:“兩位老人家,吃什麼?” 老頭兒正在氣頭上,見人人面前都是一碗牛肉面,也不甘示弱,大聲道:“來兩碗牛肉面!少放點辣椒。

    ” 老婆婆低聲道:“等一等,最好先問價錢,聽說城裡的東西都貴得很。

    ” 老頭兒用力拍拍包袱,道:“别怕,老本都帶來了。

    我倒不相信,一碗牛肉面還能貴到哪兒去! 二楞子接口道:“兩位老人家最好先問問清楚再吃,咱們這兒的牛肉面,今天可的确不怎麼便宜。

    ” 老頭兒道:“不便宜,要賣多少錢一碗?” 二楞子伸出兩根指頭,道:“每碗紋銀二十兩。

    實價實收,概不賒欠。

    ” “你說什麼?二十兩銀子?” 老頭兒跳了起來,大叫大嚷道:“這是什麼價錢?要殺人嗎?二十兩銀子,買兩條牛都夠了……” 老婆婆急忙掩住他的嘴,低喝道:“嚷什麼?咱們嫌貴,盡可以不吃,窮嚷個什麼勁?” 老頭兒氣得直吹胡子,忿忿道:“豈有此理,真拿咱們當鄉巴佬嗎?二十兩銀子一碗牛肉面,走遍天下,也沒有這種價錢!” 老婆婆不理他,轉問二楞子道:“夥計,如果咱們不要牛肉,隻吃面,得多少錢一碗?” 二楞子道:“對不起,今天不賣陽春面,所有面都加好牛肉了。

    ” 老婆婆想了想,道:“一碗面要二十兩銀子,那麼面湯要多少錢?” 二楞子道:“面湯不要錢。

    ” 老婆婆忙道:“好!就給咱們來兩碗面湯吧。

    ” 二楞子道:“什麼?你們占着一張大桌子,隻喝面湯?” 老婆婆道:“拜托别嚷嚷好不好?咱們吃不起牛肉面,光喝湯還不行嗎?” 二楞子道:“這” “這有什麼關系?看他們都一大把年紀,夥計,你就送兩碗面湯給他們喝,又有什麼不應該?” 說話的是鄰桌一位虎頭大漢,相貌威猛,身如半截黑塔,怒目瞅着二楞子,語氣中充滿了不耐煩。

     二楞子發覺滿屋子眼睛都瞪着自己,再看看那黑大漢的神情,心裡不禁有些發毛,隻得忍氣吞聲,端來了兩碗面湯。

     老夫妻倆解開包袱,取出兩個幹饅頭,竟就着面湯,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滿店客人,目不轉瞬地望着他倆,似乎看得津津有味。

     老頭兒對黑大漢很感激,忙撕下半個饅頭遞了過去,道:“來半個饅頭吧?” 黑大漢露齒微微一笑,說道:“别客氣,兩位隻管放心喝,如果不夠,再跟夥計要。

    ” 老頭兒連聲道:“夠了!夠了!剛才若沒有大爺您幫忙,咱們連面湯也撈不着喝呢,唉!城裡這些夥計,真比衙門裡的捕快還兇……” 那黑大漢忽然湊過頭來,正色問道:“兩位老人家從何處來?” 老頭兒道:“西鄉長水店何家窪子,離城有百多裡路。

    大爺您呢?” 黑大漢沒有回答,又問道:“兩位是姓郭吧?” 老頭兒道:“不是啊,我姓何,我老伴娘家姓吳,咱們都不姓郭。

    ” 黑大漢皺皺眉,道:“那麼,兩位認不認識一位姓郭的人?或是受他之托,來這兒……” 何老頭搖手道:“大爺一定弄錯人了,咱們是剛從鄉下進城來看花會的,根本不認識什麼姓郭的人。

    ” 黑大漢顯得很失望的樣子,勉強笑了笑,道:“對不起,是我弄錯了。

    ” 何老頭道;“大爺,你們要尋的那姓郭的是什麼人?有什麼事?” 黑大漢似乎不願深談,漫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