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斷腸劍斷腸人

關燈


    」木蘭的眼淚又流下來。

     「你是說蕭三公子?」 木蘭無言,徐廷封又問道:「一路上你都是在暗中照顧着他?」 「我不能讓他知道。

    」 「又何苦?」徐廷封搖頭歎息。

     「你是不知道的了,我既然不能跟他一起,可是又不忍心在他這個失意傷病的時候袖手旁觀。

    」 「你卻是沒有考慮到你這樣離開南宮世家,無論怎樣做,别人也是認定你是跟蕭三公子一起的了。

    」 「他們怎能夠……」 徐廷封截口道:「他們是胡亂猜測,與其如此,你何不與蕭三公子向世人坦言真心相愛。

    」 「我可是一個……」 徐廷封揮手截口道:「蕭三公子所以這樣消沉大半是你的關系,既然分開兩個人都痛苦,何不抛開一切,放開懷抱……」 「師兄的意思?」 「我隻是心裡有一句說一句,應該怎樣做,還是由你自己去決定。

    」 木蘭沉吟不語,徐廷封突然回頭道:「蕭兄何不進來?」 「什麼?」木蘭不由一驚。

     門開處,蕭三歎息着走進來,目注徐廷封道:「我其實也不太笨。

    」 徐廷封淡然一笑,道:「你到底看出我對那個老闆的懷疑了。

    」 蕭三公子微一颔首,目光轉向木蘭,就像個傻瓜也似的,木蘭有意無意避開了他的目光,垂下頭去。

     徐廷封看看二人,悄然退出,反手将門掩上。

     蕭三公子仍然過了好一會才開口道:「我應該怎樣多謝你?」 木蘭凄然搖頭,蕭三公子上前方待将她擁入懷中,她已然倒退到一角。

     蕭三公子停下腳步道:「你既然離開了南宮世家便不要回去了,我一定會照顧你的,以後我們也不要再分開……」 木蘭搖頭道:「你知道這是沒有可能的事。

    」 「你卻是一路上照顧我?」 「那是我不忍心……」 「難道你忍心盲着我們兩個人一生一世都痛苦下去?」 「要是不認為那是痛苦又怎會有痛苦的感覺?」 蕭三公子一怔,木蘭接道:「這些日子以來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實在太多,也所以我想得也很多,雖然未能想透,到底已想通了一點,不再介意别人再說什麼,因為我根本就沒有做過什麼。

    」 「那你我之間……」 「雖然不可以長相厮守,但總可以做一雙能夠坦誠相對的好朋友。

    」 「好朋友」」」蕭三公子沉默了下去。

     「你不妨想想,若是你認為這樣不可能,我也不會勉強的。

    」木蘭說話态度很認真。

     蕭三公子茫然望着她,好一會,終于點頭。

     第二天早上,徐廷封、蕭三公子、锺木蘭一齊離開雲來客棧,來到了路上才停下來。

     木蘭一直走在鐘大先生棺木的旁邊,這時候不由一聲歎息道:「師兄,你看我真的不适合上昆侖?」 徐廷封道:「一來蕭兄需要人照顧,二來這個時候你實在不适宜在江湖上出現,師父是一個明白人,在天之靈,是不會怪責你的,你既然已經想通想透,又何需再拘束于俗禮?」 木蘭颔首,淺然道:「要孝順生前便應該孝順,死後是談不上的了。

    」 「在師父生前你不是已經做得很好?」徐廷封沉吟接道:「對于師父的死我一定會查清楚,列水落石出為止,有消息」」」 蕭三公子接道:「華山後山有一間再生草廬,有消息送到那兒去好了。

    」 「振作一點。

    」徐廷封這句話說完,吩咐起行。

     目送馬車去遠,蕭三公子、锺木蘭才轉身走向另一條路。

     朱菁照的偷走已經不是第一次,對于她的膽大妄為,身為父親的甯王雖然生氣,但到底已經習慣,何況另外有一件事情更加嚴重。

     那是南京兵部尚書王守仁的突然到來。

     與王守仁同來的還有一道聖旨,皇帝以南蠻作亂,着王守仁領兵讨伐,而為了方便調兵遣将,千旨請甯王暫時讓出三省的兵權。

     他盡管心裡憤怒,表面仍然裝作若無其事,王守仁表面看來,也看不出甯王的心意,待讀過聖旨,問道:「這是皇上的旨意。

    」 「我知道。

    」甯王極力裝作毫不在乎的。

     「南蠻屢犯邊境,皇上所以這樣做,也是逼不得已,王爺當然明白。

    」 「我明白。

    」甯王渾揮手道:「食君之祿,解君之憂,皇上既然是這個意思,我當然也要盡力而為。

    」 「王爺是完全同意的了?」 「朝廷中人又豈能不以國事為重,我怎會反對?」 「王爺深明大義,實在社稷之福。

    」 「跟着就要看你的本領了。

    」 「王爺言重。

    」王守仁随即站起來道:「如此下官先行告退。

    」 「我也不送了,三省的兵權到時自會移交。

    」甯王難得臉上居然還露出笑容。

     待王守仁遠去,甯王臉上的笑容才消失,朱君照一直在屏風後偷聽,這時候才轉出來。

     甯王也這才冷笑道:「我已經避返江南,你竟然還派人到來找麻煩,苦苦相追,未免欺人太甚。

    」 朱君照接道:「這分明是要削弱爹你的實力。

    」 「當然了,這三省在我勢力範圍,也是我兵馬最多的地方,由王守仁接管,無疑斷我雙臂。

    」 「這個皇帝也可算費煞苦心。

    」朱君照搖搖頭道:「爹其實應該早就聽從孩兒的勸告,揮軍北上。

    」 「你知道這是作反」」」 「卻不是出于爹你的自願,爹你一向忠于社稷,但朝中有一個隻知玩樂的昏君,為了天下百姓,不能不取而代之。

    」 甯王亦自搖頭道:「可惜太遲了。

    」 「還不是太遲。

    」朱君照鼓其如簧之舌道:「現在開始立即安排一切仍然來得及。

    」 「是麼?」甯王顯然心動。

     「不過有一點不可不知。

    」朱君照一字一頓道:「欲除正德,先殺安樂。

    」 「先殺廷封?」甯王有點詫異。

     「當日劉瑾就是因為低估安樂侯的實力以至被乘虛而入,一舉擊破。

    」 「要殺他可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 「爹又忘了南宮世家了。

    」 「不錯,南宮世家」」」甯王揚眉大笑道:「這便先殺安樂侯,除卻心腹大患,再取天下。

    」 朱君照看在眼裡,再聽這說話,肯定甯王真的有這個心意,亦為之大樂。

     鐘大先生的棺木送到昆侖,派中已經有弟子聽到江湖上的消息趕回來,大家本來都有點懷疑,到看見徐廷封與鐘大先生的棺木,知道是事實,無不震驚。

     一方面由于未能确定,一方面對斷虹子深存畏懼,他們并沒有告訴斷虹子這件事,也順理成章地交由徐廷封去通知。

     徐廷封意料之中,換轉是他也一樣這樣做,以斷虹子的脾性,若是知道鐘大先生遇害,又怎會再留在昆侖山上,早已經殺奔下山,追查究竟,那會闖出什麼禍來賞在不敢想象,除非他完全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

     江湖上的傳說大都是比較失真,他們正準備下山調查的時候,徐廷封已經回來。

     也應該沒有人比徐廷封更清楚這件事的了,而對徐廷封斷虹子一直都頗有好感,這還有什麼人去見斷虹子比徐廷封更适合? 徐廷封卻才要動身,弟子便來報有兩個錦衣衛舉着聖旨找來。

     對錦衣衛消息的靈通徐廷封并不奇怪,隻奇怪皇帝又有什麼事情找他找得這麼急。

     聖旨上并沒有說明白,隻是要徐廷封立即回京有事共商。

     徐廷封也沒有問那兩個錦衣衛,他清楚皇帝的行事作風,聖旨上若是不能夠說明白也不會要那兩個錦衣衛轉告,那也一定是要事。

     一問之下,派出去找他的錦衣衛也果然不是這兩個,皇帝找得他這麼急,當然也不會是小事了。

     所以他随即表示昆侖山上的事情解決後立即便趕回去,讓那兩個錦衣衛先回去告知皇帝。

     那兩個侍衛卻是要與他一齊回去,徐廷封知道這是亦皇帝的旨意,并不反對,